浙大红色基因库 | 蔡邦华:治学育人“双肩挑”的昆虫学家
艰苦一生,秉求是之学风,
以农立本,为国为民。
弦歌不绝,解民生之多艰,
学以致用,科学救国。
人物名片
01
蔡邦华(1902-1983),江苏溧阳人,著名昆虫学家、教育家。曾任浙江大学农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等,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人物生平
02
1902年10月6日 生于江苏省溧阳县。
1917年 毕业于溧阳县立小学。
1920年 毕业于江阴县南菁中学。
1924年 毕业于日本鹿儿岛国立高等农林学校(现称鹿儿岛大学)。
1924-1926年 任国立北京农业大学教授。
1927-1928年 第二次赴日本,在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研究蝗虫分类。
1929年 任浙江省昆虫局高级技师,不久转入浙江大学农学院任教。
1930-1936年 赴德国,在德意志昆虫研究所和柏林动物博物馆研究昆虫学,并在国立农业生物科学研究院学习昆虫生态学。在此期间考察欧洲九国。随后入慕尼黑大学应用昆虫研究院研究实验生态学。
1937年 回杭州,任浙江省昆虫局局长。
1938年 在浙江大学任教。
1940-1952年 任浙江大学农学院院长。
1953-1962年 任中国科学院原昆虫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1962-1983年 任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研究员、副所长。
1983年8月8日 逝世于北京。
红色箴言
03
“我出生于辛亥革命时期,中学时代,又受五四运动洗礼,科学与民主是当时青少年努力奋斗,爱国家,爱民族的总目标,我很早就选定了科学救国的道路。”
1980年2月,蔡邦华以八十岁高龄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入党志愿书》中回忆起年少时立下“科学救国”远大志向的开端,用一生的时间报之以行。
红色故事
04
治学以德:求是精神贯穿昆虫学研究1902年,蔡邦华出生于江苏溧阳县一户书香门第,家风醇厚,小学时旁观兄长解剖家蚕,中学时期捕捉小虫进行观察和记录,少年蔡邦华对于昆虫的热爱与日俱增。1920年随兄东渡日本求学,1924年应国立北京农业大学校长电邀回国,年仅22岁便成为该校生物系最年轻的教授。1928年,蔡邦华拒绝了为日本文化侵略机构在上海服务的要求,选择执任于浙江省昆虫局,开展农业昆虫和植物检疫的研究,不久应邀至浙江大学农学院任教。
1929年在浙江大学任教期间蔡邦华(左)
蔡邦华毕生奋斗在我国昆虫研究的前沿,几十年如一日未有间断。自求学起从事蝗虫分类研究,蔡邦华深耕分类研究领域,为我国昆虫分类增添新属、新亚属、新种团和新亚种150个以上,编撰完成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昆虫分类学》专著,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期间,蔡邦华不仅查明了我国产的不同品种的五倍子和产生不同五倍子的不同倍蚜种类和特性,还明确中间宿主,探索出一条人工培养五倍子的有效途径。此外,他还主持出版了我国第一本识别森林昆虫的图志,为森林保护工作者提供了一本精确的鉴定手册。
蔡邦华不仅是我国最早从事昆虫分类学研究的学者之一,更是提出了综合治理害虫的思想,呼吁严防滥用化学农药污染环境,提倡发挥生物潜能,保护自然生态,为昆虫生态学垒起了迅速发展的阶梯,被誉为我国昆虫生态学的奠基人。他不仅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创建了害虫预测预报制度,使我国害虫防治工作有了计划性,还结合了松毛虫的防治研究阐明“生物潜能”、“综合防治”等害虫防治的新理念,相关研究成果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排名第一)。
坚持求是精神,容纳不同观点,是蔡邦华几十年一贯奉行的治学之道。他主张在学术上,无论老少亲疏,人人都有发言权,并坚决服从真理。例如松干蚧学名问题,他公开修正自己的观点,宣布他的学生杨平澜的论点正确,热情赞扬学生不迷信前人结论的科学态度,浙大人的求是精神在蔡邦华身上得以生动展现。
在蔡邦华先生60年职业生涯中,一半时间在浙江大学等校任教。日寇来犯,举校西迁,连天的炮火轰炸和突发的疟疾威胁,他在这样的处境中临危受命,接过浙大农学院院长的重担,长达13年之久。从宜山迁到湄潭,再西迁至贵州遵义,农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蔡邦华坚持“双肩挑”,管理院内事务的同时亲身从事教学科研,在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上都作出了卓越贡献。
湄潭文庙图书馆前的蔡邦华(右)
住草棚,吃白饭,防范疾病,抵御炮火……在这样紧张的形势下,蔡邦华一边带领农学院全院师生有序地开展教学工作,一边上昆虫分类学、昆虫生态学等课程。他讲课联系实际,常常举例湄潭当地的益虫和害虫,激发学生兴趣,没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和资源,他就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搜集资源。学生们谈起昆虫学参考书少的问题,蔡邦华牢记在心,利用有限的经费派人前往上海等地购置新书。每次与学生郊游,甚至外出开会,他都带上捕虫网、采集袋,每次都能满载而归。等到回迁时,路途遥远,他什么行李都能扔,唯独把宝贵的标本和重要书籍留下来了。在蔡邦华的指导下,农学院的养蚕示范工作、缫丝操作等等的研究实践成果纷纷落地推广,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蔡邦华为人正直,热爱祖国,支持学生的爱国民主运动。1941年1月,湄潭学生举行庆祝新年大会并借此宣传抗日。会议进行中,湄潭县党部率领警察捣乱会场,学生结束会议,整队游行。蔡邦华始终随队,施加保护,因此武警未敢驱逐学生。1947年,时任浙江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农学院学生于子三遭迫害的消息传来,蔡邦华悲愤至极,和学生站在一起坚持斗争。1949年1月,杭州解放前夕,蔡邦华被学校校务委员会推举成为校安全委员会的7名成员之一,同年5月3日,浙江大学师生员工安全迎来解放。
解放前,蔡邦华已经对国民党反动统治感到不满,思想深处逐步倾向于社会主义道路。1945年抗战胜利后,蔡邦华被派往台湾参与接收台北帝国大学,统整筹建了台湾大学农学院。从台湾返回浙大后,农学院迁回华家池,他领导规划了浙大华家池校区农学院“四面群楼,一池碧水”的愿景,督导在池南建设后稷、神农、嫘祖三馆。“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鉴于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农耕文化,绝非任何外力入侵所能摧毁的。”谈及命名初衷,蔡邦华曾这样说。
1945年,蔡邦华赴台湾接收台北帝国大学。右起蔡邦华、陈达夫、罗宗洛、苏步青、陆志鸿、杜聪明、陈建功
新中国成立后,蔡邦华以科学技术界代表的身份出席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受邀参加开国大典。1981年,蔡邦华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片赤忱终有归处。蔡邦华的一生躬耕于昆虫学,学识渊博的同时提携后辈,培育了大量的农学人才,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49年,蔡邦华(后排右1)和出席全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科学技术界代表
红色信物
05
浙大农学院的“镇院之宝”叶脩(xiū)虫标本
蔡邦华将毕生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两件事,一是治学,二是育人。他的一生躬耕不辍,教泽绵延,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农业科学和昆虫学方面的人才。浙大农学院的“镇院之宝”叶脩(xiū)虫标本是蔡邦华教授在战争年代保存下来的珍贵遗产。西迁路上,蔡邦华行政、教学、科研“三不误”,为学生讲授昆虫分类、昆虫生态学,并就地采集昆虫标本,做了不少我国西南山区的昆虫考察。等到回迁时,路途遥远,蔡邦华什么行李都能扔,唯独把这批宝贵的标本和重要书籍留下来了,他为学校西迁发展和国家文脉保存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杨达寿等.浙大的大师们[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204-216.
[2]程家安.蔡邦华院士诞辰110周年纪念文集[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3]柯溢能.宁丢行李不丢标本!浙大这个学院的“镇院之宝”离不开他![N].浙江大学公众号,2021-08-02.
文 |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王嘉忆、李妤婕、胡琳
图 | 源《蔡邦华院士诞辰110周年纪念文集》
《浙江大学馆藏档案2012》
美编 | 求是潮新闻资讯中心 陈欣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