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下一代的悲哀:父母不管,老师不敢管

2017-11-18 最有温度的家 爱尚车爱生活

编者按

教育家孙育忠先生说:“别把老师置于不敢管的境地,因为你的父母偏袒你,如果老师再偏袒你,未来,社会会加倍刺痛你。” 这是对中国当今教育最深刻的呼吁和呐喊。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着对孩子教育的宠溺过度,熊孩子比比皆是。没法惩罚犯错的孩子这一新的教育问题横亘在国人面前,是中国教育的悲哀。此问题的解决在于要让孩子明白犯错的成本,并且赋予老师敢管学生的最基本的教育权力,本文深入浅出地解读了这一道理。





没有人再敢管熊孩子了





齐齐哈尔一位学校的张副校长火了,在教室里公开与学生对骂,被人拍下视频,放到了网上。视频中,副校长多次爆粗口。


后来在微博上,有张校长带过的学生站出来说话:“张晓华在二中这些年来一直都一步一个脚印,人品正直,这是公认的,就是因为这样的负责任的教师,敢管别人不敢管的事,才会让二中在歪风邪气中不受影响。”也有学生称:“晓华老师人很好,但脾气是众所周知的,愿各位不要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武断下结论。


不少张校长曾经的学生纷纷站出来,为张校长说话。这才使得事实真相凸显出来。


张校长在下课时维持课间秩序,纠正一位同学在走廊大声喧哗的行为,这位同学置若罔闻,冲撞校长,导致冲突,由于学生不服管,再加上张校长脾气比较暴躁,发生了争吵,张校长爆口:“校长不当了,也不惯你。”


后来这件事情被曝光在网络上,最后的结果是,当地纪委介入调查,责令教育局严肃处理。张副校长党内严重警告,撤职调离;该校校长党内警告;教育局分管副局长诫勉谈话。如此严重的处理结果,让不少老师心有戚戚。


 

于是,“终于,没有人再能敢管熊孩子了。” 在今天,很多老师不敢管学生。


朋友跟我说:“其实张晓华这个事情,教育局这么处理是得当的,因为作为一个老师,你再怎么生气,怎么能对学生爆粗口呢?”


我说:“是呀,她都知道自己是个老师,那个学生得多混蛋,才能让一个成年人,不顾自己老师的形象,当众爆粗口去骂人。你不能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讲,你也替老师想一想,毕竟,对学生承担管理责任的,是老师,而不是学生自己。”


张晓华并不是个例。最近几年,越来越多因为老师管学生,发生冲突,老师因而受到教育局惩罚的事情。例如前段时间,在广西南宁,一位老师因为阻止男生在教师走廊上吸烟,和学生发生冲突,被告到教育局,老师被辞退调岗。


2011年11月4日,湖北一位初中生,上课看小说,被班主任发现了之后,批评了几句,而且对他罚站。结果这位学生从老师办公室出来后,直接从4楼跳了下去。


班主任当场就吓傻了。“不就是批评了他几句,要他认真学习嘛!为什么突然就跳楼了。”


事后,教育局、当地纪委、学生家长,连警察都来了,闹得学校人仰马翻。我一个当老师的朋友说:“现在的情况是,学生敢犯错,而老师不敢管。”怎么管呢?说轻一点没用,说重一点,万一出事了怎么办。被投诉辞退调岗,还算是轻的。


朋友说:“你说说,这样的学生,哪个老师敢管,哪个老师敢教?”敢管的老师都被压制了;想管的老师看了看真管的老师的下场,缩了缩头;不想管的老师任由着他去,于是,家长舍不得管,老师不想管。你的孩子越来越野,熊孩子越来越多。






熊孩子的破坏力惊人






案例1

前阵子,一对中国夫妻带着6岁的孩子,去美国洛杉矶度假,结果上飞机之后,孩子一直在飞机上闹腾,对旁边的日本华裔小哥拳打脚踢,叽叽歪歪。日本华裔小哥在几经包容之后,礼貌地请求孩子的父亲能否管教好自己的孩子,结果父亲直接无视。后来实在是忍无可忍,日本小哥痛骂了一顿熊孩子,该父亲居然和日本小哥扭打了起来,熊孩子还是在一旁闹腾。乘务员暂时将他们分开。这才安静下来。


飞机落地,迎接他们的却是FBI全副武装的执法人员,以及边防警察、机场安保等人员。原来冲突发生之后,乘务员任某就立刻和地面机场联系了,警察一到,直接把熊孩子一家和日本小哥带走了。经过调查,是熊孩子飞机上闹事,且该父亲率先动手打人,于是熊孩子一家三口都被遣返回国了。


你知道遣返回国意味着什么吗?专业人士是这么回答的:


“遣返回国属于驱逐出境,在申请各国签证时,都会先查核该申请者是否有被拒绝或驱逐出境的纪录,如果有的话,基本上,如无特殊原因,你就别想去其它任何一个国家,即便是获得外国公司录取或只是去旅游,也不可能了。”


案例2

2014年6月8日,在江苏省江阴市,两个熊孩子在家闲着没事,把放在天台上的杂物一一向外丢下,一块砖头击中一位新娘的头部,新娘当刻殒命。


案例3

还有,2011年的时候,两个熊孩子埋伏在高速道路两旁,把路边的石块扔向来往车辆,感动中国人物丛飞的妻子被石块砸到,石块击破挡风玻璃割破左额动脉,当场流血过多身亡。


这是见诸报端的,没被报道的事例更是多。这就是熊孩子的闹事能力。

  





熊孩子熊的根本原因是意识不到错误成本







那么,熊孩子为什么这么熊呢?麻省理工大学一位社会学教授艾瑞克做过一份小实验。简单来说,他找了一些年龄相当,尚未入学的孩子。把孩子们分为三批。艾瑞克先给他们一些很好吃的糖果,然后把糖果收回。接着设置了一场游戏,每个孩子身上都绑定一个电子计数器,他让孩子们去通关这个游戏。不过必须要遵守规则,每一次犯规,电子计数器上的糖果数量都会减少,最终他们到终点,电子技术器上显示的数字,就是他们可以领到的糖果数量。


三批孩子设定不同的惩罚规则。第一批孩子,犯规时,电子计数器的数字减少量会随着他们犯规的次数增加,也就是说,犯规越多,每次减少的数字都比上次减少的数字更多;第二批孩子,犯规时,电子技术器的数字减少总是一样的;第三批孩子,犯规时,一开始犯规就予以重罚,电子技术器的数字直接减掉三分之一,不过随着犯规次数的增加,减少量逐渐减少。最后的实验结果发现:第一批孩子基本上都能顺利完成游戏,并且拿到较多的糖果;第二批孩子能顺利完成游戏,但拿到的糖果数量较少;第三批孩子很多根本无法顺利通关游戏,并且到后期大吵大闹。


 

艾瑞克说:“同样的孩子,在不同的场景下,会乖,也可能会熊,关键看你怎么向孩子传递错误成本。” 很多人认为,熊孩子之所以熊,是因为没有意识到错误成本,其实不然,熊孩子之所以熊,是因为家长和社会没有正确地向孩子传达犯错成本。


第一批的孩子,由于惩罚力度是逐渐增加的,他们对规则会愈加敬畏,同时之前的惩罚作为已经失去的错误成本,会让他们珍惜已有的糖果;第三批的孩子,由于一开始惩罚力度就很大,但他们对规则又不是很熟悉,所以难免会再次犯规,而惩罚力度又会逐渐减少,会在他们心里形成规则不重要的印象,所以,他们在后期犯规会越来越频繁,通关不过游戏,于是自暴自弃,甚至挑战更大的规则,那就是游戏规则本身的科学性。这也形成我们眼中的熊孩子闹事的形象。其实,绝大部分熊孩子闹事,都是家长和社会错误地传达犯错成本。






只有老师才能教育好熊孩子






这个实验还能得出一个结论:只有老师才能管好熊孩子。


我一个做过幼师的朋友,按照幼儿园的那一套教育规则来教育她的小孩,每次看到因为惩罚,孩子掉眼泪,都会心疼,把惩罚力度降低。她说:“其实父母是代替不了老师这个角色的。因为父母,就是父母,是有血缘关系在的。”让有血缘关系的父母,充当职业教育者去管熊孩子,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错位,正如艾瑞克所说,这会错误地向孩子传递犯错成本。因为父母总会降低犯错成本。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 若真的按照这句话来,恐怕绝大部分的孩子,都会是别人眼中的熊孩子。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和子女是一体的,父母作为教育者,没有办法像老师那样,以第三方身份存在,客观教育孩子,也不会忍心。如果教育孩子的第一步,是让孩子懂得基本的社会规则,那么与父母相比,老师这个角色,离社会更近一些。教育学家孙忠育先生说:“现代教育之所以摒弃私塾,让孩子进入学校。就是因为私塾是私学,而学校是公学。私塾是熟人关系社会里的产物,而现代学校是契约社会的产物。”换句话说,现代学校,比以前的私塾,更像一个社会,孩子们进入学校,熟悉并遵守学校的规则,更有利于以后他们进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规则。家长不忍说的,老师不会不忍说;家长不忍罚的,老师不会不忍心;家长不忍管的,老师不会不忍管;家长不好管的,老师不会不好管。






给老师管学生的权力






熊孩子如果是父母惯出来的,最好的办法,是让老师去管!给老师管的权力,让熊孩子意识到,学校就是社会,违反社会规则,会受到怎样的惩罚。如此,规则意识才会深入他心,给老师敢管的权力,这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张晓华副校长的处罚通知下来之后,我朋友圈里的老师们一篇哀鸿遍野,大部分人都在说:“好了,那我以后不管了,你闹事你闹好了,你考不上大学,你犯事蹲监狱,你杀人放火,你被判无期徒刑死刑,随你去,我一个月拿我几千块钱的工资,乐得清闲。” 的确,虽然这位副校长骂人不对,但处罚结果如此之重,让很多老师凉了心。家长惯着,老师不管,熊孩子越来越无法无天。


事实上,在欧美韩国等国家,都有针对老师体罚学生的权力,赋予老师作为社会角色的代表,向孩子传递规则意识,并让他们意识到,触犯规则要受到惩罚。例如在最为尊重个性的美国,也是允许适当体罚学生的,对于极个别的熊孩子,美国有少年法庭,会让他们承担法律责任;韩国则是在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对不听老师的反复训诫和指导,无端孤立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超过学校规定的罚分学生,允许体罚。还对体罚工具做了规定,对小学、初中生,用直径1厘米、长度不超过50厘米的木棍;对高中生,木棍直径可在1.5厘米左右,长度不超过60厘米。当然,也可以用给学生做义务劳动,来代替体罚。


 

总之,发达国家,都明确规定了对熊孩子的惩罚措施,并给予教师敢管的权力。无论怎样,首先,要给予老师敢管的权力。一个老师都需要战战兢兢面对犯错学生的社会,一个老师无法在学生面前挺直腰杆告知他错了的社会,必然熊孩子满地,也必然不会是一个有教养的社会。父母可以是孩子的人格榜样,但父母永远无法代替老师,成为社会规则的捍卫者。所以,正如孙育忠先生说:“别把老师置于不敢管的境地,因为你的父母偏袒你,如果老师再偏袒你,未来,社会会加倍刺痛你。”



【点击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推荐阅读HOT NEWS

【号外!】汽车城免费班车开通啦

作为儿女你合格吗?这组照片让很多人汗颜.....

发生在上海的一起交通事故视频引发疯传!真相……

瑾音·悦心 | 最好的情绪,要留给家人

2017最经典微小说:《请客》(回味无穷!)

小伙结婚收到姐姐一封长信,网友:看完好想有个姐姐

再好的名校,也比不上懂事的父母!今天这张图已火爆全国!

喜欢散步的注意,央视提醒:换种走法,得癌风险降一半

【一定要告诉家里开车的人】遇到团雾你要这样做!

没有wifi的童年,我们是这样过的

懂,是一种没有距离的陪伴

真巧,你刚好丑成我喜欢的样子

上海这辈子必吃的50家餐厅,每一家都让你不枉此生!

厉害了辉昂 2018款焕新升级开启销量革命

爱,就是我需要你的时候,你都在!

你陪着我的时候,我从没羡慕过任何人!(看哭了)

开车犯困怎么办?你的转发将拯救无数生命!

警钟长鸣丨俩儿女当场身亡,手机千万别放这位置,切记!

孩子,我不欠你的!震撼无数中国父母,谁看谁受益!

幸福,就是傻瓜遇到笨蛋!

撒切尔夫人凄凉的晚年,让人悔悟人生真谛!(值得一读)

习惯有你在,比我爱你更重要

回乡下造个院子,陪你慢慢变老!

五星虹亚入选蚌埠市知名品牌



老板说了,您点一个ZAN,小编工资涨一毛;

如果您再大发慈悲,觉得好、留个言,

小编工资涨五毛!

到年底了,让小编赚一点加班费买奶粉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