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访谈 | 科幻文学可以是任何文学
编者按
保马今天推送的《科幻文学可以是任何文学》一文为科幻文学爱好者、小说《云雾》的作者王侃瑜对科幻小说《三体》作者刘慈欣的访谈。在访谈中,作家刘慈欣为科幻迷奉送了他创作《三体》的心路历程,以及对如何处理科幻小说与科学技术、现实、读者等关系的思考。本文原刊于《萌芽》杂志2016年第3期,感谢《萌芽》授权保马于网络发表!
王侃瑜 以下简称“问”
我有一位非科幻迷朋友读完《三体》后说这套书的主角不是任何人,而是其中的物理学。你设定的《三体》主角究竟是谁呢?你在创作《三体》时大约将多少笔墨用于塑造人物,多少笔墨用于描摹科学?
百分之七八十的笔墨用于描摹科幻内核,这与描摹科学还有一定的区别。本书的主角也不是物理学,应该说是这些科幻内核,是这个想象中的世界。
问:你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宏细节,能否同我们谈谈你在构想这些宏细节时的心得?这些宏细节在你的故事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构想这些宏细节时肯定有一种发挥想象力的兴奋感。这些宏细节构成了我的作品中最基本的世界设定,如前所述,它们其实是一种文学形象。
问:你说自己在创作长篇时会先花大量时间去想,甚至连细节都确定好,具体写的时候几乎是把自己脑子中的稿子抄出来。这让我想到你在《三体II》中说过伟大的作家在头脑中构筑出一整个世界,故事在作家的脑中酝酿成型,发展成熟,这对于精力集中的要求是不是非常高?在构思时你会想办法去屏蔽外界的干扰吗?这个过程完全是靠大脑思维来记忆的吗?
答:和你说的正相反,在脑子里想好写出来也是迫不得已的事。作为业余作者没有大块的时间,写需要大块时间,而想几乎任何时候都能想。开会的时候,坐车的时候,还有别的什么时候,慢慢地都可以想,可以慢慢完善。但是写不行,写得需要时间,所以只能先在脑子里想好,再集中精力把它写出来。不需要记,只要是自己想出来的东西,细节都能记住,用不着拿笔记。即便记不住,写到那里也会想起来的。
问:你说过你写小说是写给别人看的,为了发表,会考虑读者口味。以你现在的身份创作任何小说都不会有发表困难吧,你还会那么多考虑读者口味吗?
答:会,和以前一样,这点不会改变。我不会写给自己看的,我肯定是写给读者看,所以肯定会考虑读者。发表的可能性不用考虑,因为发表比较容易,但是发表不等于读者喜欢看,还是得考虑读者的欣赏问题。读者喜欢的只是作者的表现形式,作品的内核肯定是我自己的理念。我多次说过,创作是铜钱形状的,“外圆内方”。外圆就是面对读者的表现形式得随时变化,得考虑读者欣赏取向的变化,但内核是不能变的,那是作者自己的创作理念,什么是科幻,写什么样的科幻,这些是不会改变的。
问:你多次说过你没有不请自来的灵感,每天都在做准备,每天都花大量时间思考。那么可以具体谈谈你是如何准备的吗?
答:从我个人体会来说,能够得到一个创意想法是极其困难的,不管你看书也好,空想也好,都不能保证有这种好的想法。所以说创新、创意之珍贵就珍贵在这里,不是说凭你多么努力、多么刻苦、多么敬业就能够得到那些东西,很多情况下是凭运气。怎么样去得到那些想法,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因为无论用什么办法,阅读也好,努力去想也好,不是靠努力得多想法就多,这是个很残酷的现实。
问:你说过,对于科技的麻木会让科幻趋向衰落。在时刻同高科技密切发生互动的当代,科幻作家应该如何维持自己的警醒?如何保有对科技的惊奇感?
答:这极其困难,我此刻就深有体会。我现在在酒泉的航天基地,今天早晨刚在很近的距离观看了暗物质卫星“悟空”的发射。我跟旁边的一个记者聊天,他说:“你们看这个发射还觉得挺神奇的,挺震撼的,我都看了十几次了,觉得这个东西真的平淡无奇。”卫星发射这么科幻这么高科技的东西,重复十几次对于一个人来说已经平淡无奇了。现在到处都是科学奇迹,科学已经变得平淡无奇了,所以我们写这样的科幻变得越来越困难,这点不得不承认。如今面临的困难很大,有些困难是致命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克服。很多作家,包括罗伯特•索耶,都承认科幻在衰落。不承认也不行,就这么回事儿吧。
问:你在未来的创作中会尝试哪些新的类型或领域
答:比如IT领域,我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对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知道得多一些,但还没有写过这类题材。
问:你在创作过程中会遇到哪些瓶颈?你会如何克服它们?
答:就像刚才所说的,克服不了。在我整个创作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瓶颈状态,有灵感只是少数状态,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困难之中。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克服,因为我写的这种以创意为核心的科幻,要得到核心的创意是极其困难的,并没有什么百分之百可靠的办法,通过努力就能得到这个创意,没有这种方法,不管通过什么渠道都不行。对我来说最大的瓶颈就是获得创意的过程,之后的故事和人物是凭借努力就能完成的,但是创意部分凭努力完成不了,可没有这个核心的创意不行。这个创意是什么,举例来说,《三体》里面三颗恒星做不规则运动,这个星系中一颗行星上的文明如何生存。要是没有这种创意就不会有后面的故事,也就不会有后面的人物,所以说获得创意确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问:当打动你的科幻内核与现实中的科学技术有矛盾时,你会如何取舍?
答:得看这个科幻内核的故事资源如何,如果这个内核有许多故事资源,同时它也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我就不会放弃它。比如《三体》第一部中的粒子从高维向低维展开,这从实际上来说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但它在数学、物理学上又有一定依据,因为粒子确实被猜测有十一个维度,而且高维向低维展开表面积确实会扩大,但是粒子不可能被展开成那样,更不可能被改造成一个计算机。可这个创意有很多故事资源,我还是比较喜欢这个故事资源,所以就没有放弃它,只能在科学上尽量加以修改,尽量符合,尽量不要有太大的漏洞。
问:据你所知,科幻创作中作者常常容易犯什么错误呢?
答:我觉得作者犯的最大错误,也不能叫错误,而是其自我选择,就是只考虑自己,不考虑读者,只考虑作品的精英化和深度,不考虑故事是否好看。当然这不能称为错误,只能说是作者自己的选择。其他的错误就很难一概而论了,科幻小说差别很大,作家之间差别很大,至少在国内一个作家一个风格,每种不同风格的科幻小说都有不同的错误出现,但是对一类科幻小说来说是错误,对另一类就不是错误。总体上来说,科幻是一种类型文学,得有读者才行,如果不考虑读者只进行自我表现,那可能就很难实现科幻应有的功能和应有的影响。
问:宝树、张冉、郝景芳、程婧波、陈虹羽等等不少优秀的年轻科幻作者都在高中时拿过“新概念”作文比赛的奖项,这可以说是他们写作道路的起点。近年来,随着科幻热的升温,越来越多新的科幻征文比赛、科幻奖项涌现,你也受邀担任了其中一些的评委。对于参赛的这些新作者,你的整体印象如何?除了利用业余时间写作之外,对他们的写作之路又有何建议?
答:我感觉新的作者思想活跃,作品充满创意,风格多样,知识面广,对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有着更深的理解。对他们写作之路的建议是:把大部分精力用于发挥自己的长处,而不是克服短处。
问:你认为科幻文学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使其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文学?
答:在科幻文学目前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的前提下这个问题真的不好回答。只能说主流科幻的本质是基于超现实,而不是超自然的想象上的文学。
问:能否谈谈科幻文学与科幻影视的关系?哪种才是承载科幻故事的更好媒介?在科技侵入我们生活的今天,你觉得未来的科幻会以什么形式来展现?
答:我感觉影视是承载科幻故事的更好媒介,因为科幻描写超现实的对象,在有些想象中的东西面前,文学是软弱无力的,只有用图像来表现。
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哈瑞•马丁松创作过一部科幻长诗《阿尼阿拉号》,描述人类乘坐世代飞船航行于茫茫太空。瑞典首位太空宇航员克里斯特•福格尔桑升空时就将《阿尼阿拉号》带在身边。如果有一天你也登上太空,并且可以随身携带三本书,你会带哪三本?在太空中,你最想做的会是什么?
答:我一般不会重读自己看过的书,所以我会带三本没看过但很想看的新书。在太空最想做的当然是感觉太空的新环境,欣赏宇宙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