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他们的故事感动无数南海人
年过六旬仍悉心照料90岁老母亲
她用善良和孝心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自学中医为母亲诊治
他用孝顺铸就孝德之家;
多年坚守没有一句怨言
她无微不至照料家中残疾家婆;
超越血缘亲情
他用大爱照顾无关系的孤寡老人……
南海“十佳孝顺子女”推荐命名颁奖典礼。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摄
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南海区昨日举行老年人文艺汇演暨“十佳孝顺子女”命名大会,10名孝顺子女,10个暖心的动人故事,让孝亲敬老的旋律在南海大地铿锵奏响。
粤海之声艺术团的大合唱《不忘初心》。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摄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尊敬长辈,孝敬父母
是做人的本分
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叶焕带用行动诠释着孝德真谛
叶焕带:年过六旬孝心不改,悉心照料高龄母亲
年过六旬的她,仍悉心照料90岁老母亲。说起90岁的老母亲,她满脸感恩:“能做多少就多少,对得起天地对得起自己就可以。”在狮山镇芦塘社区,叶焕带和母亲是少见的“母女同住”,两人彼此感情深厚。“孝顺”二字已渗入她生活的点点滴滴,平凡且令人感动。对于“白发人”照料“白发人”,她并无怨言。“一天三餐是最基本的,洗澡的话夏天母亲还能自己就着洗,但冬天就要我帮了,老人在冬天是最容易出事的。”除了照顾老人起居饮食,叶焕带每个月还要到医院帮母亲拿药,母亲一旦出现小病痛,她也会第一时间带她去看医生。“母亲一辈子在芦塘劳作,生我养我非常不容易,福却没享多少,所以这点苦不算什么,我心甘情愿付出一切,只希望她能健健康康。”
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华丽的辞藻,但这朴实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大道理。饮水思源、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每个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叶焕带正是用实在的行动担起这个责任。
多年坚守
无微不至照料家中残疾家婆
冯静没有一句怨言
冯静:耐心照顾残疾家婆,多年坚持如一日
在桂城桂花社区有这样一个爱老敬老的好榜样,她叫冯静。冯静婚后定居南海,从小就孝敬父母的她,结婚后也是细心照顾家婆。前几年,冯静的家婆彭环英患上了残疾,已经90多岁的老人长期卧床不起,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冯静每次在忙完家务活之后还要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每次她都是把好吃的让给老人。彭婆婆常年瘫痪在床,冯静坚持给老人端屎端尿、擦拭身体、嘘寒问暖,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
除了每天给老人擦拭、按摩身体之外,冯静还非常注重老人的精神照顾。每天忙完家务活后,她都坚持陪老人聊天解闷,一有时间就搀扶老人出去看看外面的风景,把老人照顾得开开心心,得到街坊们的一致好评。
至孝无华显真情
百岁高龄的母亲身体健朗
正是源于朱开来无微不至的照顾
他用孝顺铸就孝德之家
朱开来:自学中医为母诊治,用孝顺铸就孝德之家
朱开来是佛山市南海佛广交通集团有限公司209线的一名公交车驾驶员。他的母亲今年已经100岁高龄,老太太不但可以生活自理,有时还能独自出门“遛弯儿”,而这,与朱开来多年来的照料密不可分。1992年兄弟分家后,朱开来便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2010年5月,朱开来来到南海成为一名公交车驾驶员,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他把母亲从江西老家接到身边,并自学中医,将老人身上的小病痛扼杀在摇篮里。母亲年迈,行动不便,朱开来就从原来住的楼梯房搬到了平房,为的就是让老人能够自由地走动。
此外,朱开来还把这种孝心带到工作中,在将近8年的公交车驾驶员生涯里,朱开来将乘客当作是自己的亲人,每当看到老年乘客,他都会将心比心,用心服务。他知道,每一位老人家都需要大家给予关心与爱护,多一点耐心就是对老人家最好的尊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10多年来
关伟雄把一腔浓情慢慢挥洒
悉心照顾无血缘关系老人
用人间的大爱
诠释着孝德的真谛
关伟雄:和睦之家爱心满满,无私关怀孤寡老人
今年49岁的关伟雄是西樵镇东碧人,他与妻子罗艳花都是南海景隆投资有限公司职工,女儿从事个体工作,母亲现年80多岁,是一名退休工人。一家人互相尊重,长辈晚辈之间的关系均十分亲近。多年来,他们一家四口还悉心照顾无血缘关系孤寡老人,用人间的大爱,诠释着孝德的真谛。关伟雄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他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深深影响着身边的人。他结婚前家庭并不富裕,住在厂宿舍,母亲因工作积劳成疾,已提前病退多年,并需要长期照顾。正是关伟雄为人友善和孝顺行善,妻子没有半点嫌弃而与他结婚。婚后,在他的感染下,原本不会做家务的妻子也慢慢学会了煮饭、烧菜。
为了照顾老人的起居饮食,夫妻二人放弃了单位分配的福利房,坚持与老人搬到西樵官山居住。夫妻俩还利用工作之余时间,坚持每天早晨陪老人爬山、饮茶,晚上散步、跳舞,慢慢老人的心境开朗了,身体也逐渐恢复起来。
关伟雄还主动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帮助身边的人,用友善感染身边的人,关心邻里街坊。近年来,关伟雄多次获评南海区和西樵镇“五星级义工”、优质服务奖,2007、2014年度,他被评为南海区“十杰义工”。在一家人共同努力下,他们家庭也多年被评为区、镇优秀义工家庭,2007年3月被评为南海区“特色文明家庭”,2008年10月获评佛山市“十大文明家庭”,2013年获评南海区“最美家庭”。
命运的磨难造就坚毅的性格
最美的孝心源于善良的品质
面对艰难困苦
张礼佳用人间的至孝
彰显着超越平凡的勇气
张礼佳:家和医院两头奔波照料病父不言劳苦
十几年前,张礼佳的父亲便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疾病,为方便照顾父亲,他婚后一直与父母居住。多年来,他不管在外工作多累多苦,回家第一件事总是先关心父亲的身体和心情状况。2013年,父亲被诊断为前列腺癌晚期,住院期间,张礼佳始终守护在病床前,并定时帮父亲擦洗身体;父亲出院后,他更是细心照顾,煎药、喂药、更换尿袋、按摩,不厌其烦。在他的照顾和护理下,父亲的身体逐渐好转。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一次复检中,父亲又被查出患有肠癌。这一噩耗深深刺痛了张礼佳,为了治疗父亲的病,他带着父亲辗转于多家医院,四处求医问药。父亲需要经常到医院复诊、治疗,他就家里医院两头跑,送水送饭,熬夜守护,没有半句怨言。
由于身体虚弱,父亲不能像往常一样到外面理发,张礼佳就自学理发技术,为父亲理发。就这样,帮父亲理发、洗头、洗脚、洗澡、换衣、剪指甲、按摩和端屎端尿,他样样都干得熟手。张礼佳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敬是一种责任。饮水思源,我做的其实都是我应该做的。”
在里水,有这么一位好女儿
照顾长年卧床的母亲,无怨无悔
她说,这是她作为子女的本分
只愿能让母亲过得舒服一点
她就是张海娟
张海娟:家庭重担一肩扛,久病床前有孝女
1997年,张海娟的母亲患上脑中风,负责照顾母亲生活起居的张海娟,常抱着母亲让她练习走路,教她吃东西。半年康复期后,母亲平安出院,动作虽没有以前灵活,但仍然能够照顾因脑梗塞而迷糊的父亲。不幸的是,弟弟突发脑溢血离世,丧子之痛让张母在2012年再度中风。
张海娟曾经也爱玩爱闹,母亲生病前,她常约上朋友出门逛街、喝茶聊天,如今为了照顾母亲,她把娱乐活动都剔除在自己生活之外,每天的生活关键词都是“父母”。她目前在家附近一家工厂上班,基本上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每天下班回来后,她就把母亲从床上抱到客厅看会儿电视,再带父亲出门散步。
5年来,张海娟陪伴在母亲的病床前,从未抱怨过一句,对她来说,“只要母亲还在,我就很满足了。”真正的勇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张海娟不仅没有自怨自艾,反而笑着挑起了命运的重担,在她看来,父母虽然身体不好,但自己还能伴随左右,这就是最大的幸运。
默默地付出
任岁月流逝
范梦新用行动让人更加坚信
儿媳与婆婆的关系可以亲密无间
范梦新:把家婆当妈妈看,树立婆媳关系典范
2008年,范梦新的公公得了骨髓炎细胞癌中晚期,公公坚持治疗了一年后还是不幸去世。祸不单行,丈夫因为太伤心,同年也出了车祸。于是,范梦新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人。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家里的积蓄基本用得差不多了,生活也过得艰难。、
但是,为了不让婆婆一个人孤单留在家乡,范梦新虽然生活困难,还是决定把婆婆接到佛山一同居住。一过就是7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范梦新和婆婆的感情也一直在升温。婆婆体谅儿媳的拼搏工作,于是早早起床买菜做饭,照顾小孩,默默地为这个家庭付出。范梦新看在眼里甜在心里,甜的不是因为婆婆帮忙付出,而是婆婆能适应这里,能敞开心扉。
大家都说婆媳难相处,但对范梦新来说,她觉得婆媳相处原本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只要将心比心,相处就不难,因为老人看重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寄托,需要子女花更多时间陪伴她们。
每天来回奔波
只为能陪母亲吃顿饭
给母亲捏捏脚、按按腿
莫爱弟用生活的点滴付出
诠释了什么叫做“陪伴是最好的孝心”
莫爱弟:点滴陪伴尽孝心,温情母女档获点赞
在九江镇朗星社区,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孝女,她叫莫爱弟。她是退休的村委干部,其母亲今年已80多岁,在她的照顾和护理下,老太太现在身体健康、精神饱满、衣着干净。
看着母亲年岁渐高,莫爱弟每天都要尽心照顾才觉得生活踏实。每星期,她都会为母亲送上自己熬制的营养汤或是美味的菜肴;如果母亲生病了,她会陪伴在母亲身边,按时倒上开水,让母亲定时服药;晩上陪睡在母亲身旁,母亲起夜,她就搀扶母亲;为了不让母亲寂寞,她经常跟她拉家常、讲笑话、讲故事,让母亲开心。因为有了莫爱弟的精心照料,母亲脸上时常都挂着幸福的笑容。
莫爱弟的孝顺事迹在街坊口中传颂,她成为了社区居民的榜样,更对青年一代起到楷模作用。
带着母亲到云南
泰国、日本、新西兰等地旅游
曹绍荣用行动践行
“你伴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曹绍荣:伴陪母亲外出旅游,引导老人健康生活
在曹绍荣的父母先后患上重病后,他意识到,自己应该承担起更多的家庭责任。于是,他学会了照顾家人,奔前忙后,也学会了站在家庭顶梁柱的角度思考问题。
父亲去世后,他想到父亲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完成他的“孝道”,赡养祖母终老。于是,曹绍荣主动接过父亲的责任,帮奶奶洗脚按摩,使父亲的孝义得以圆满。这一年来曹绍荣坚持每周二和周四都陪奶奶喝早茶,陪她聊天,有时还会买奶奶喜欢的食品、衣服和鞋子给她。今年6月8日,村里发大水,曹绍荣第一时间赶到奶奶家,把她抬出来,安排好她的吃住,事后再回到旧宅,把积水全部清理干净。
在家里,曹绍荣也是细心呵护母亲的情绪,照顾她的身体。他担心母亲一个人容易乱想,就断掉了外面的社交和应酬,每天中午和晚上都回家里陪她吃饭。他鼓励母亲走出去多和朋友接触,先后安排母亲到云南、陕西、泰国、日本旅游,今年4月他还带上全家到新西兰自驾游12天。
凭着内心那份孝的信念
谢建锋细心照料
前后9次中风导致偏瘫的父亲
让父亲享受着天伦之乐
谢建锋:铁汉也有孝义柔情,为父亲变“万能护工”
在南海公安队伍里面,有这样一名“护工”警察,工作时警恶锄奸绝不手软,回到家则化身无所不能的“护工”,理发、按摩、打针、喂药、做饭……他就是谢建锋。每天下午6点左右,谢建锋会回到家,取出胰岛素,熟练地上药、调整针管刻度,给身患糖尿病的父亲消毒皮肤,然后注射,整个流程一气呵成。这个场面已经重复了将近10个春秋。
父亲身患糖尿病、高血压,前后9次中风导致偏瘫,十几年来,谢建锋早已练成一身的本领,理发、按摩、打针、喂药、哄人、做饭等,样样在行。同事们还跟他开玩笑说,要是他愿意出去当熟手护工,肯定很多人抢着要。
有一次,妻子问谢建锋:“你爸越来越依赖你了,你又这么忙,我怕你熬坏身体了。”谢建锋笑了笑:“他养我大,我陪他老,或许这就是人生的轮回吧!”
从南海“十佳孝顺子女”
事迹不难看出
孝德文化始终是
浸染于南海人心灵深处的力量
南海区委常委郭家新
孝文化亘古绵长,不管时代浪潮如何变换,地域空间如何变换,孝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共同记忆。大家要以这10个孝顺子女为榜样力量,把孝德文化打造成城市文化品牌,为品牌南海建设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整理:文明南海微信编辑小组
素材来源:珠江时报 记者戴欢婷 通讯员 关绮冰
好推荐
今日精选,点击标题
1、松塘“烧番塔”成央视收视最高直播点!南海800年古村这样传承乡愁
3、南海这个地方不仅有省内独家金箔手艺,还有高铁枢纽连接全国
5、快扔掉!这款佛山人爱吃的"老字号"零食,再次铅超标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