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重庆交大沙漠土壤化试验示范基地
为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聚焦新时代重庆科研工作者,9月8日至11日,南川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跟随重庆市新闻摄影学会前往重庆交通大学内蒙古乌兰布和库布齐沙漠土壤化试验示范基地开展采访活动。
跟随他们的镜头
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
重庆交通大学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土壤化试验示范基地。
近年来,重庆交通大学力学治沙团队扎根内蒙古,深入沙漠,历时7年,成绩斐然。通过科技赋能,利用“沙漠土壤化”技术,使沙漠变良田,实现生态修复。
重庆交通大学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土壤化试验示范基地。
活动期间,在当地组织的新闻影像研讨会上,重庆日报摄影记者万难现场分享了跟拍重庆交大力学治沙团队“沙变土”六年记录的影像故事。
随后,新闻摄影记者们在基地开展了创作采访活动,用镜头记录重庆科研工作者的治沙新方法、新经验、新成果,用手中设备捕捉生动的画面,用影像呈现沙海绿洲漠上花开的美丽画卷。
重庆交通大学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土壤化试验示范基地里,新闻摄影记者们正在采访。
新闻摄影记者镜头下的重庆交通大学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土壤化试验示范基地。
由重庆交通大学易志坚教授牵头研发的“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俗称“沙变土”。该技术在沙子中混合适量的黏合剂和水,让“一盘散沙”获得与自然土壤一样的“生态—力学”属性,在湿润时呈现稀泥般的流变状态,水分蒸发后结成固体状态,两种状态之间可自由转换,并具有较强的存储水分、养分和空气的能力,成为适宜植物生长的载体。
易志坚教授在基地向记者介绍“沙变土”技术。
库布齐沙漠产业化推广基地是该项技术推广面积最大的项目基地,面积达10200亩。乌兰布和沙漠则是该项技术的最早试验基地,无论是库布齐还是乌兰布和,昔日的沙漠已经变成种植了土豆、玉米、葵花、辣椒、茄子、西红柿等作物以及苜蓿、燕麦等优质饲草的绿洲,土壤性能稳定持续改善,还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动物生态系统。
易志坚教授向记者展示基地里葵花的长势。
基地里成片的葵花好似一片花海。
该基地里的玉米长势喜人,昆虫逐渐增多,生态持续向好。
目前,“沙漠土壤化”技术已经应用到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四川若尔盖沙化草地,中东沙漠、非洲撒哈拉沙漠等地,重庆“治沙人”将沙漠变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故事仍在继续上演。
END
这个一等奖,属于每一个拾金不昧的人!
赞!!!“万企兴万村”行动中,南川的她们获评典型
方竹笋:保鲜有“秘诀” 全年不断档
内容:重庆日报、重庆交通大学、南岸发布、南川发布
图片:重庆日报:万难 龙帆 南川融媒体中心:任北川 汪新
编辑:汪叙含
责任编辑:金大洪
值班总编:任北川
总编辑:李如军
法律顾问:重庆百哲千行律师事务所
声明:本公众号内容注明原创内容,系南川发布原创作品,版权归南川发布所有。若要转载,请在后台留言发起授权申请,获得明确授权认证之后,方可转载发布。否则视为侵犯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