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奋进者郑兆河 | 华光光电挂牌背后的操盘者

2017-06-22 奋进的 思聚浪潮


华光光电总经理郑兆河


2007年加入浪潮

华光光电挂牌背后的操盘者

十年如一如

奋斗在浪潮




01

在同事眼中,他如沐春风,待人随和,团队所有人都可以在他面前畅所欲言;他讲话柔和宛转却掷地有声,从不声色俱厉,但是他每个举动,每一句话,每个指令,依然能够深入人心。他考虑问题严谨周到,但做事很简单,从来对事不对人。一直以来,他深受尊敬,是团队的导师。

郑兆河(中间)


02

除了浪潮首批奋进者之外,他还有很多标签:IT专业的跨界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高级会计师,全国电子信息行业优秀企业家。


自2007年加入浪潮开始,经历了从青年到中年,从财务负责人到财务总监,从资本运作的外行到运筹帷幄的董事会秘书,从财务总监到名副其实的管理者的奋斗过程……他用一次次成功的转型,践行着对浪潮事业的热爱和忠诚。


03

说起早些年浪潮华光准备IPO,作为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的他,义不容辞地担当公司上市的主要策划者,家在济南的他,为了IPO工作能顺利开展,蹲守到了上市主体所在地潍坊,开始了两地奔波忙碌的生活。


为了尽可能多的陪伴家人,周末的列车,成为他连接生活和工作的纽带,但多数时候周末也要加班,这也就成了奢侈。周末夫妻,让中年维特们也“时尚”了一把。

郑兆河一家

生活是苦了一点,但是他没有抱怨,一直辛勤耕耘,默默付出,带领整个团队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遗憾的是,受行业影响,第一次冲击IPO以失败告终。虽也沮丧,但郑兆河没有灰心,在他心里,正是这个过程,锻炼了队伍,提高了认识,为未来的成功铺就了道路。


04

面对困难,逃避、退缩、抱怨是他最不齿的。同事们常笑称他是一个弹簧人,压力越大,动力越大。


IPO失败后郑兆河一直在琢磨,虽然整体行业不行,但华光有自己的亮点,激光业务行业独特,业绩一直不错。剥离上市!脑中一闪而过的念头,如黑夜中的一束火苗,重新点燃了团队的希望。说干就干,郑兆河带领团队对行业和运营数据进行详细分析,说服集团和其他股东,分步上市!


但想起来简单,真正干起来又是困难重重。工作刚开展不久,一件棘手的事情就摆在了面前。华光有18年的发展历程、股权结构比较复杂,涉及了国家某部委、省、市两级国资委,因历史沿革、股权结构复杂和特殊背景下一些程序的缺失,浪潮华光的上市过程异常的艰辛。根据新三板挂牌股转系统要求,公司上市需要到国家某部委取得对特定背景下缺失程序的重新确认,这让聘用的上市中介望而却步,他们认为这项确认根本没办法取得,考虑再三后竟选择了退出。大家也一度认为上市就此搁浅,前期努力也徒劳无功。失落、不甘、无奈、踌躇弥漫在整个团队。


但这并未影响郑兆河的决心。反而更加激发了他的冲劲儿。他利用一切机会,和法投部潘志强三番五次进京与某部委工作人员,向对方汇报公司的特殊情况。起初对方态度非常坚决,认为是历史问题,不予发表意见。沟通几次下来次次碰壁,但郑兆河就是不服气,拉着团队一起对历史政策和当下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准备了无懈可击的说辞。在强大的说服力面前,对方终于妥协,出具了相关文件。这一纸文件犹如黎明前的曙光,照亮了上市之路。


经过了13个月的奋战,上市终于尘埃落定。钟声敲响的那一刻,悬在大家心头的一块巨石终于落了地。自豪、兴奋、满足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上市敲钟仪式


05

勇于担当是一个团队最可贵的品质。郑兆河是山东五莲人,有着山东人典型的特性,敢担当。


推动公司上市是目标,但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利用好上市公司这个平台助力企业快速发展才是根本。但新三板是一个新兴市场,流动性较弱,融资能力非常有限,就算融到资金,市盈率也较低,业内普遍不看好其融资功能。


果不其然,投资者一个个来了又走,有始无终,大家伙儿初始的兴奋劲逐渐被消磨殆尽。繁重的接待尚可忍受,但扑面而来的失败感让团队成员一度非常灰心。郑兆河作为团队领头人,本就是压力最大的,但他却总是团队最大的依靠。那段时间,他领着团队,反复总结经验,认真谋划,积极开拓思路,他无时不刻不鼓励大家坚持努力,不要轻言放弃。“失败不可怕,没有担当才可怕” ,这句话总是挂在他嘴边。

郑兆河

他带领团队深入分析新三板和A股上的融资案例,反复将公司情况与同行业进行比较,挖掘出了公司的独特优势,提出可以摒弃传统报表,改用激光业务模拟的备考报表,向投资者真实展现了激光业务发展情况,一下就抓住了投资者的眼球。在他的开拓下,大家的干劲越来越足,失掉的信心也被重拾了起来,路子走得越来越顺,没想到最后竟然超额完成集团的融资目标。


共同经历了这趟艰难的上市和融资后,每个参与成员都获得了宝贵的成长,整个团队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团建出游


06


财务部门业务繁杂,加班加点是常事,节假日无休也是家常便饭。如果遇到公司上市、年终审计等重大节点,连间隙休息也成了奢侈品。 他们常自嘲:如果你看到晚上哪个办公室还亮着灯,十有八九就是财务部。但在公司,总有另一个办公室与财务办公室交相辉映,那就是郑兆河的办公室。


作为分管财务的领导,十年如一日,他始终与团队站在一起,永远是团队最后一个熄灯离开的人,他办公室的那盏灯,渐渐成了团队奋战的精神力量。

郑兆河荣获“最具成长价值奖”

这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集团的发展经历了不断壮大的过程,现在的业务量相对过往早已天上地下,原有的财务运行模式再难以招架。业财融合成为摆在集团所有财务人员面前的一道不可逾越的答卷。


任何一项变革都伴随着阻力,业财融合也不例外。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意识思维的转变,不只是将业务思维融合到财务思维,还要将财务思维带进业务思维——双方都要做出改变。


“是不是公司领导不信任我们,派财务人员来监督我们呀?”推进之初,面对财务人员的“瞎搀和”,业务人员常心生猜疑。


面对思维上的冲突,郑兆河多次组织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开会进行沟通和讨论,将业财融合的必要性耐心地给业务部门进行讲解,渐渐扭转了传统的固化思维,大家也逐渐意识到业财整合是大趋势,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发展需要,才能在新环境下立足,不被时代淘汰。

郑兆河

郑兆河喜欢看《亮剑》,经常给团队分享其中赵刚的一句话:“一支部队也是有气质和性格的,而这种气质和性格是和首任的军事主管有关,他的性格强悍,这支部队就强悍,就嗷嗷叫,部队就有了灵魂。”


在他的团队中,他就是那个灵魂的营造者。他从不停下自己的脚步,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他决不让自己停留在空想上,对任何挑战,无论多困难,他总是大胆去想,大胆去尝试,从不畏手畏脚,踌躇不前,他是一名真正的实干者和推进者


如今46岁的他虽已不在年轻,但激情依旧不减当年,他用自己饱满的热情继续书写着他与浪潮的故事,并激励着大家前行。



原文 | 刘希柱

图 | 郑兆河

编辑 | 徐笑

排版 | 徐笑

责任编辑 | 王欣桐 

奋进者李辉 | 1997年的那一次敲门,注定了今生的缘分

奋进者武玉刚 | “我的每一步成长都深深镌刻着浪潮的烙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