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老百姓如何记账、立约、处理纠纷……| 青年学者说
中国具有悠久的文字书写传统,印刷术发明以后,在官方书写日渐发达的同时,文字书写也不断下移、广泛传播,留下了大量包括族谱、契约、碑刻、账本、宗教科仪书等在内的民间历史文献。相较于人们熟悉的官方政书、档案等,民间历史文献泛指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形成并自然留存的历史文本。
今天,跟随明理君的步伐,让我们一同穿越浩瀚时空,走近民间历史文献,近距离感受历史上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各类民间历史文献
走进中国历史上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
民间杂字文献:适应老百姓的各种识字需求
温海波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
“顾名思义,上簿杂字的功能是教老百姓写账目。书中记载:上簿杂字应急眼前,但凡上簿,先载某年某月某日。
除我们熟知的《三字经》《百家姓》外,民间社会存在着大量的杂字文献,上簿杂字、礼仪杂字、文约杂字等适应了老百姓生活中的各种识字需求。今天,我们可以通过对杂字文献的充分研究,对文字下乡、民众识字率等问题产生一些新的认识。”
清水江文书:记录老百姓生活的重要载体
吴才茂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清水江文书》第一辑第五册记载了嘉庆十七年,隆里所的王家兄弟因两次阻加池寨姜佐兴等人所放木排而写下‘认错字’的故事。
这种文书在明清社会非常多见,不论是清水江文书还是徽州文书中,都可以看到‘认错字’的出现,说明其在传统乡村社会中运用较多,很多乡村社会的纠纷正是依靠契约文书消解的。契约文书是记录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具有重大历史价值。”
侨批与书信:见证海外华人的家国情怀
郑莉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副教授
“前几年,我们在福建省安溪县湖头镇发现了一批当地居民与新加坡亲友之间的书信,涉及新加坡与湖头李氏家族中的三代人。可以看到,海外华人与侨乡亲人始终保持着经济、文化、人情往来等各方面的密切联系。
过去研究海外华人与侨乡的联系,大多关注经济层面,实际上在海外华人与侨乡之间,可能最难切割的是文化纽带,也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联系。”
民间历史文献的学科建设与数据库构建
滑动阅读(更多内容刊于光明日报2020年2月17日14版、2021年4月26日14版 史学)
结 语
民间历史文献是百姓生活的真实记录,是我们了解先人真实生活状态的重要窗口。今天,进行田野调查、发掘和利用散存于民间的历史文献,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精神家园、推进乡村振兴等都能发挥促进作用。同时,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与理论建构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光明日报2021年4月26日14版 史学
本期编辑与制作:户华为、赵凡
光明日报理论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