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社会人类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社会人类学在学术传统中等同于比较社会学,它以不同文化的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社会结构的比较研究,阐明人类社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社会人类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回答和解决当代中国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不断发展。在将学术研究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实践历程中,社会人类学较早就提出了“迈向人民”的命题。
01
1980年,费孝通在接受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斯基纪念奖时提出“迈向人民的人类学”,总结和提炼了我国人类学的学科特征。在他看来,对人民有用的调查研究,必须是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人类学作为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者有责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贡献真实反映客观事实的社会科学知识,为建设一个和平、平等、繁荣的社会服务。“迈向人民”的追求揭示了社会人类学应当是迈向人民的学问、以人民为中心的学问。
社会人类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为人民既是社会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社会人类学的服务对象。人民是社会的主体,在日常生活中组织着中国社会,实践着中国文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人类学,就是要客观调查人民群众的生活,真诚了解人民群众的愿望,在此基础上努力把社会人类学调查研究所形成的知识体现于公共政策中,发挥沟通国家与社会的作用。在近百年发展历程中,中国社会人类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发展中国文化经世致用的传统,吸收借鉴西方人类学的应用取向,在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塑造自身研究取向和话语体系,其面向人民的学科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调查研究为基本方法。田野调查是社会人类学的学科基础和灵魂,也奠定了这门学科从实求知的学术风气。二是以社会服务为学科追求。历代学人积极承担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人民团结等方面的重大历史责任,将学术研究与我国社会发展的实践紧密结合,推动社会人类学呈现出今日欣欣向荣的气象。
02
回顾社会人类学在我国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其学科体系不断健全,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在新时代条件下,社会人类学如何更好地理解人民、服务人民,体现人民性关怀?笔者认为,应重点关注以下三大议题。
其一,人的流动与社会结合议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人类学所研究的人群业已成为流动中的人群,而田野本身也成为流动的田野。人的流动问题本质上是由人与物在不同体系间“跨界”而带来的结构性变化,其影响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间、族际间的流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社会出现了一群规模庞大的离乡又离土的打工群体,进入城市工业体系谋求生存;二是西部大开发以后,大量中东部地区的人口进入西部地区和边疆地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我国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流动人口规模近3.8亿人,比2010年增长了将近70%,人口流动更趋活跃。大范围的人口流动,导致社会结合方式的松动以及传统文化的快速变迁。人口流动将城市、生态、文化等裹挟到社会变迁的浪潮中,带来了一系列新现象和新问题。流动本身成为中国当前的主要社会特征,流动现象反映了作为过程的中国问题,也就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社会如何结合起来,新的社会传统如何形成的问题。人们从传统的社会结合方式中脱离出来,而传统的文化作为一种惯性仍然影响着当前的社会生活,但同时面临着巨大的变迁压力。在这一背景下,不同群体在交往过程中不断形塑新的结合纽带,这些现象同文化传统的适应和不适应之间,导致了当前的各种社会问题,这也是社会人类学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
其二,美好社会建设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人民追求的美好生活就是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体现在基本公共服务上,就是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以及优军服务保障、文体服务保障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如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何达成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发展目标,都是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为人民服务的重大问题。社会人类学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就必须高度重视人民在社会生活、政策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科学调查理解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具体而言,在社会人类学调查中,一方面要了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要求和实际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另一方面要为政府开展和推进这些方面的工作建言献策,实现需求与供给的有效沟通连接,为美好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其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共建“一带一路”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重要场合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理念。这些理念涉及不同领域、不同层次,是依托中华文化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实践中,“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愿景之一。当今世界,各国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宗教信仰之间存在广泛差异和分歧,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社会人类学大有可为。一方面,社会人类学研究者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理念,充分认识和研究各个国家之间的社会差异和文化多样性,以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另一方面,社会人类学研究者要深入研究不同国家、文明之间交流对话的历史与现状,并针对区域内民族、文化、宗教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构建文化共享机制,积极推动文化交流互鉴,以学术研究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作者:麻国庆,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
编辑:王琎、底亚星、冀文亚
制作:冀文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