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麻烦是,我们终将进入一个没有陈岩石的时代
欢迎关注李北方微信公众号,让我们一起批判与建设
《人民的名义》进入下半场,大风厂的冲突不那么尖锐了,陈岩石的戏份也少了。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陈岩石的形象是个异类,是上个时代留下来的活化石。既跟大环境格格不入,又看起来不那么突兀,这要多亏了演员白志迪的表演。
陈岩石这个形象是充满矛盾的,这个矛盾隐含在他一生的轨迹中。这是个什么样的矛盾呢?前几日跟网上的一位自干五大V聊这个电视剧,他说他大女儿看到陈岩石给省委常委们上党课,以及手执火把彻夜挡在大风厂工人和拆迁队之间的镜头,都感动得哭了,但想了想之后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陈岩石年轻时入党,争背炸药包的特权,是为了弱势群体奋斗,替大风厂工人维权,也是为了弱势群体说话,可是,大风厂的工人之所以沦为弱势群体,不正是他一手制造出来的吗?
的确,陈岩石的矛盾是不难发现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陈岩石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矛盾呢?
《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有一个不小的贡献,那就是打破了多年来强加在“改革”这两个字上面的光环,提出了有些人以改革之名干坏事并挟改革大旗为错误免责的问题。比如,作为国企管理者的刘新建向前省委书记的儿子搞利益输送,这一行为被他说得冠冕堂皇,说成是缺乏经验犯的错误,但不能因为怕犯错误就不改革;高育良为巴结省委书记而批给赵瑞龙的污染项目,被其本人说成是历史性的错误,这么说虽然把责任推给了历史,但毕竟承认在改革中曾经犯过错误;赵立春为了对抗反腐,制造舆论说新书记借反腐来否定汉东三十年的改革。
如此等等,是将“改革”作为一个可以讨论和反思的问题提了出来。自2006年那一波反思改革的声音被压制后,十年来公共空间里已经很难容得下这种声音了。这是一个进步。
剧中虽然没有将陈岩石在改革过程中的所作所为纳入这一视角加以议论,但这不妨碍我们这些剧外人来延伸这个讨论:陈岩石领导的大风厂改制也是改革中犯下的历史性的错误。
陈岩石本人并没有承认当年的改制是犯了错误,也许是观念上还没有转过弯来,也许是不愿意承认,无论是哪种情形,都属于人之常情。重要的是,他开始想办法用行动来改正这个错误了,在跟工人们讨论出路的时候,陈岩石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合作化的思路,想起了毛主席写的《介绍一个合作社》,然后倡议大家把安置费拿出来,接着合在一起干。
你可以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既然绕了一圈发现还得回来,何苦要绕这一圈,让工人吃二茬苦受二遍罪?我完全同意这样的看法,但我也主张以更“宽容”的视角来看待这样的转变:虽然在思路上白白地绕了一大圈,但毕竟是回来了,总比一条道跑到黑死活不回来要好吧。
什么人会一条道跑到黑?李达康就会。就在大风厂工人为护厂而点着了汽油造成混乱之后,他还想着趁乱把厂子给拆了。李达康式的人物不能算坏人,他都会这么干,坏人会怎么干,就不需要多说了。
不同的行为方式是因为出发点不同。李达康是个干将,但他是GDP的干将,他的行为底线是“合法”——大风厂当时经法院判决已经属于山水集团了,那么就是可以强制拆除的,也是应该拆除的。
陈岩石不一样,他的经历决定了,他的出发点是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他的逻辑是政治的,而不是只要合法就行。他当年带领大风厂改制,并不是出发点变了,而是相信换一种方式能更好地达到目的。因为出发点没有变,在认识到改制的方式错了,路走不下去的时候,就还会再次想起毛主席指的路。
剧中的新省委书记沙瑞金象征着当前的最高领导层,他是老革命的后代,自己虽然没经过抗炸药包的年代,但跟陈岩石共享一套政治话语。在大风厂的工人只能在夜里使用被查封了的厂房进行生产时,沙瑞金发话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劳动者有劳动的权利”,于是封条又被撕掉了,工人又光明正大地进行生产了。
《人民的名义》中的腐败和反腐败两种力量的较量,其实是两种政治倾向的较量。陈岩石是个象征,是共产党人初心的象征。初心还在,那么就算在改革中犯了错误,终究还是可能认识到错误,承认犯了错误,进而拨乱反正,就算不能完全回到社会主义的轨道上,至少也可以做出一些调整,使局面有所改观。正如过去几年中我们看到的政治局面的转变一样。
问题是,陈岩石已经是86岁的人了,沙瑞金代表的这一代人也不在年轻了,拨乱反正的工作还需要时日,等到做得差不多了,沙瑞金这一代人也该退休了。也就是说,我们终将进入一个没有陈岩石的时代,真正的麻烦是,到了那时候怎么办?
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共产党人的初心要如何延续,在未来没有了陈岩石的时代,什么人来承载这份初心?再说的直接一点,就是沙瑞金们怎么培养接班人。
我觉得,这恐怕是比当下具体的拨乱反正工作更重要的任务。遗憾的是,几年过去了,丝毫没有看到这方面的迹象。
您可能还喜欢:
我在这土地上长大、生活、行走,与她骨肉相连。有一天还会归于她。就这样,我要在她的怀里一路行走,一路歌唱,没有青春,没有衰老。
我的生命上连高天,下接厚土,于行走中,便获得了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