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小刚的《芳华》:一锅被烧成了泔水的鸡汤

2017-12-16 李北方 行走与歌唱

欢迎关注李北方微信公众号,让我们一起批判与建设


冯小刚的电影《芳华》终于上映了,而且是全须全尾地上映的,跟之前的版本比,一点儿没有剪。这就印证了之前大家关于“逃档”的猜测,国庆档竞争太激烈,干脆推迟到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的贺岁档。

避开大会的说法肯定没有道理。今年下半年开这次非常重要的大会,不是临时决定的,几年前我们就知道,怎么可能到了9月底才想起让一部电影回避呢?审片的时候干嘛去了?如果《芳华》真的敏感到要给大会让路的地步,在会后也不可能一刀不再剪就上映的。

我一直等着看《芳华》,憋着劲儿要骂冯小刚,为此还早早就读了严歌苓的小说原著《你触摸了我》,并且写了评论(见《芳华》:真小人的欢歌)。终于等到电影上映,但看完电影之后,有一种“有劲使不上”的感觉。

骂一个作品,前提得是这个作品表达了某种思想,这才有的可骂。但冯小刚的电影版《芳华》,等于啥都没说,就是把一堆70年代的符号堆砌在一起了。在《芳华》之前,也有人这么干,把21世纪现代大都市的元素堆在一起就成了一部电影,这个人叫郭敬明,拍的电影叫《小时代》。

关于小说原著,我的归纳是:讲了一个“好人没好报”的故事,表达了一种“好人就应该没有好报”的态度。《你触摸了我》这个小说,虽然结构上比较混乱,写作手法也不咋样,但至少故事主体还算清楚,主人公刘峰的命运以“触摸”事件为界,分为两段,其他人物故事都可以视为补充。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也通过叙事表达出来了。

但到了电影《芳华》,连叙事都没有了。一部电影,根基是讲清楚一个故事,无论风格如何。哪怕是2017年比较受欢迎的那部文艺片《海边的曼彻斯特》,虽然风格飘忽,但终归是形 47 31313 47 14987 0 0 1604 0 0:00:19 0:00:09 0:00:10 3559散而神不散,故事内核是清清楚楚的。拍完《我不是潘金莲》,我就嘲笑过冯导不会讲故事(冯小刚已经连故事都不会讲了——评《我不是潘金莲》),然后他就拍了《芳华》,证明我说的是对的。

电影和小说是不同的艺术形式,电影在叙事上的容量肯定不如小说,改编的时候要对原著修修剪剪。可是,把电影剧本变成了对小说原著的片段式呈现,一小块一小块地拎出来,再拼凑在一起,就拍成电影了,是说不过去了。如果没看过原著,仅从电影《芳华》是看不出完整的故事的,也看不出来创作者想说点啥。

比如,主人公刘峰冲动之下抱了摸了林丁丁,这在电影里显得非常非常突兀。刘峰为什么会抱林丁丁?电影中只有一处可以算是铺垫:刘峰问萧穗子周末干啥,萧穗子反问,你是问我干啥啊,还是想问林丁丁干啥。除此之外就没有了。所以从电影情节根本看不出来刘峰对林丁丁有意思,更不要说掩藏了好多年,所以刘峰的突然表白和表白后的一抱,都显得没头没脑,倒是真像临时起意地耍流氓了。

被刘峰抱住的林丁丁,在那一刻并没有表现出惊慌失措,只是有点羞涩,如果不是被两个男兵撞到,她都没有挣脱出来的意思。可是回到宿舍,林丁丁却哭得稀里哗啦,郝淑雯还在旁边说风凉话,为什么别人抱得刘峰就抱不得。这也不合逻辑。

“触摸”事件后,刘峰受处分,下放伐木连。但在伐木连的刘峰怎么就上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呢?还是丝毫没有交代。唯一可以算得上交代的,是何小萍(原著中的何小曼)因装病而被下放到野战医院。到了野战医院就等于上战场了,这个跳跃也是够大的。

跟越战有关的这一段情节,是冯导在宣传时大书特书的。然而,跟谁打仗、为什么打仗这些问题一概略过,影片直接就开始呈现战斗场面。在那一段宣传中特别突出的一镜到底的6分多钟战斗戏里,没有出现敌人的形象,莫名其妙地遭到伏击,莫名其妙地中弹,莫名其妙地死去。这种表现手法让人联想到某公知的名言,“从来不告诉你到底发生了什么,只让你盲目地仇恨,莫名地恐惧,稀里糊涂地活,不明不白地死。”

这种表现战争的手法,在《集结号》中已经使用过了,在冯小刚眼里,战争只有血腥,战场上都是炮灰,一切跟价值观无关,跟是非无关。《芳华》的宣传中极力凸显越战的元素,目的无非是想骗越战老兵这个群体的票钱而已,此外皆是浮云,冯导嘴里的漂亮话,都被他的镜头给否定了。

单就影片《芳华》而言,讲了个什么故事,表达了什么思想这些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其实等于什么都没说。所以,能表现创作意图的,就剩下文工团生活了。冯导年轻时在文工团当过好多年美工,那是他的青春岁月,人老了,想玩点情怀,就邀请严歌苓写一个文工团的题材。所以说,冯导拍《芳华》,跟赵薇拍《致青春》是一回事儿。

故而,《芳华》最突出表现的不是战争、不是家国天下、不是个人命运浮沉,而是文工团女兵们的生活,排练时齐刷刷上下飞舞的又细又长的大腿,澡堂里热气氤氲中的青春的身体,游泳池里的戏水……这里寄托着冯导年轻时在荷尔蒙刺激下的蠢蠢欲动的回忆。

这才是冯导要呈现的,虽然是给他自己,但也可以说是给他的同时代的一批人,找回他们熟悉的符号,攒在一起炖一锅鸡汤。理解冯导的这个初衷,才能理解为什么原著里的很多东西都被放弃了。然而符号拼接成就不了好电影,连故事都抽离出去了,鸡汤就炖成了一锅泔水。

报道说,《芳华》上映首日,票房过亿,市场表现还不错。没办法,冯导早有言在先,垃圾观众太多,所以垃圾电影终究是有市场的。


您可能还喜欢:

《芳华》:真小人的欢歌

冯小刚已经连故事都不会讲了——评《我不是潘金莲》

《天才枪手》背后的恶意

《追龙》:王晶刨了“港毒”的祖坟




我在这土地上长大、生活、行走,与她骨肉相连。有一天还会归于她。就这样,我要在她的怀里一路行走,一路歌唱,没有青春,没有衰老。

我的生命上连高天,下接厚土,于行走中,便获得了永生。

行走与歌唱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李北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