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谭秦东的身份,媒体为何坚持不懈地欺骗大众?

李北方 行走与歌唱 2019-11-08

欢迎关注李北方微信公众号,让我们一起批判与建设


鸿茅药酒商誉受损事件,昨天出现了重大的转折。经过媒体几天的密集轰炸,上级机关主动介入,责令内蒙古凉城当地改变强制措施,谭秦东随即办理取保候审手续,离开了看守所。

这个事还远远没完。首先,案子没结,谭秦东目前还是犯罪嫌疑人,下一步是撤案还是开庭,还不确定,所以媒体不可能消停下来,还会继续施压;其次,案子结束之后,对鸿茅、对中医药、对公检法的“反思”都还大有文章可做。

这个事件,好玩得很,是一起成功的舆论操控,也是一起成功的舆论干预司法的实践。(参看《围猎“红毛”:一堂精彩的舆论操控课》)

在这起舆论炒作中,我认为最最不能忍受的一点,是媒体关于谭秦东身份的撒谎,而且是锲而不舍的撒谎。

开始炒作的时候撒谎,现在谭秦东离开看守所了,他们还在撒谎。

媒体公然指鹿为马,是对社会大众的公开侮辱,是对社会规范底线的粗暴践踏。所以我认为有必要认真一下,再谈谈这个问题。

在舆论初起之际,媒体的报道不约而同(我认为其实是约好了的)地使用了同样的模式:在报道主体内容(无论文字还是视频)中会简单提及谭秦东已经于2015年从医院离职,创办了公司的事实,但在标题上都使用“医生”来定性谭秦东的身份。

这种“话术”的动机以及实际达到的效果都是,让大众误以为,曾经当过医生的商人谭秦东在事发时还是个医生。

事实不可能彻底捂住,媒体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该露的时候也会露。在最早的“红星新闻”的报道中,就提到,谭秦东“担任过制药公司的医学事务专员和顾问,2015年起自主创业开办医药科技公司。

昨天(17日)晚上7点半左右,在谭秦东已经走出看守所后,新京报主办、王志安主导的视频节目“局面”的官方微博发了一条,“这一百天”,用了四张谭秦东的照片。第一张照片上,谭秦东意气风发,文字说明罗列了他的若干身份,其中赫然有“广州趣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和“广州吉妮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医学博士是学历,副主任医师是职称,其他的显而易见属于社会兼职。这张图片可以说明什么呢?说明谭秦东的主业是经商,第一身份是总经理和执行董事。有若干社会兼职,我们可以据此推断,他的生意应该做得还不错。

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媒体仍然坚持称谭秦东为“医生”。王志安在提问的时候就说,“你也是一个医生,知识分子……”

谭秦东也说自己是“医生”,说他关于鸿茅药酒的文章是以执业医生的身份写的。

更有意思的是,谭秦东对王志安说,以后的打算是“找一家医院回去上班,做一个皮肤科医生”。

这让我有两点疑问:第一,学医期间转个专业恐怕都不容易,从麻醉医生转身去当皮肤科医生,有那么简单吗?第二,谭总的公司难道因为这起官司倒闭了吗,以至于要回去再找个医院上班?

说到谭总的公司,那我们不妨看看谭总名下有哪些公司。这方面的材料是朋友提供给我的,这些信息都是可以公开查询到的,不涉及任何隐私。为了看得清楚,请把手机横过来一下下。

与谭秦东有关的有四家公司,除图中第三个“长沙墨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占股31.5%的股东外,其他三家他都是大股东、法人代表。

故而,媒体没有任何站得住脚的理由称谭秦东为“医生”,因为他是个如假包换的企业家,虽然从注册资本看,企业的规模并不大。

曾经当过医生,不是把他的身份定义为医生的理由。还是那句话,马云当过老师,难道他的身份至今还是“人民教师马云”吗?

对这个问题较真,有两个理由。第一,我也对热点事件感兴趣,也是媒体发布相关信息的受众,我无法忍受媒体如此肆意妄为地欺骗我,把包括我本人在内的大众当傻逼愚弄。第二,媒体就谭秦东的身份坚持撒谎到底,是为了操控舆论,间接地干预司法,这是应该坚决批判和打击的。

媒体对谭秦东的身份进行虚假包装,直接取自雷洋案炒作的成功经验。如果媒体最初的报道不是把雷洋的人大毕业证晒出来,舆论不可能发酵到那个程度,如果媒体把事件描述为国资委官员涉嫌嫖娼死于抓捕的话,大众会拍手称快的。

媒体通过把谭秦东说成是“医生”,是为了制造一个联想,谭秦东关于鸿茅药酒的文章是一篇出于医生的职业责任感而写的科普文章。如果是这样,谭秦东被抓,就属于“因言获罪”,鸿茅药酒则是狗仗人势的邪恶企业。

这是舆论操控的手法。

关于给谭总惹上麻烦的那篇文章,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谭总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呢?

在“局面”栏目的采访中,谭总本人给出了两种说法:第一种是他在看守所里接受警方审讯时说的,他说是为了“博取眼球”,才把鸿茅药酒说成是“毒药”。

第二种是以走出看守所后的立场说的,写该文章是“说两句真话”,是出于“使命”。

而且谭总还在王志安的引导下,重申了鸿茅药酒是“毒药”的观点。

谭总的这两个说法,哪种是真的呢?我们来辨析一下,就不难看清楚了。

都在谈论谭总惹事的那篇文章,但看过原文的人好像不多。从朋友“呆萌小奔”处,我看到原文的截图版,如下。有点模糊,但仔细看的话,还是能辨认出来的。

严格地说,谭总的这篇“大作”,根本不能称为“文章”,因为它不具备文章的基本要素。其90%左右的主体内容,是对人在衰老时心脏功能变化的一般性介绍,表述方式是百度百科式的平铺直叙的介绍。这些文字并不是谭秦东写的,而是他从包括“欧茜医生”在内的各处剪刀加浆糊扒过来的。

注意,这些介绍文字是一般性的,不针对任何特定情况。根据这些内容,连老年人不适合饮酒的结论都推导不出来,更不要说推导出不适合喝鸿茅药酒的结论了,跟鸿茅药酒是不是毒药,八百杆子都打不着

在这些抄过来的文字的前后,谭总分别简单地加了几句话,因为与主体内容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是突兀的。整体上看,全篇文不对题,文章内容无法支撑《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这个标题。

我以一个专业文字工作者的身份来评断,这不是什么科普文,连一般意义上的“攒文章”的标准都差得太远,的确只是一个以“博眼球”为目的的凑数帖子。鸿茅药酒很可能只是偶然地成为了谭总的靶子,如果当时他脑子里闪过的是另一个产品,可能被他攻击的就不是鸿茅药酒了。

谭总自己的话印证了这一点,他当时连鸿茅药酒的前两字怎么写都不知道,误写成了“鸿毛”。

鸿茅,鸿毛,傻傻分不清楚,那么谭总当时对鸿茅药酒的了解能有多少呢?他有可能是抱着为老年人健康着想的目的,才来写这篇“文章”提醒他们吗?他关于鸿茅药酒的“毒药”论断,有可能是以理性判断为基础的“真话”吗?——这是反问句,不是设问句。

故而,谭总写这个东西的目的的确只是为了博眼球。博眼球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请看他的美篇(发布“毒药”文使用的工具)账号的一个截图。

清清楚楚的,谭总是把美篇当营销号来经营的。为什么要博眼球?为了卖东西。

抛开法律问题不谈,从道德上说,这也是很不厚道的。谭总想多卖东西没有错,但你为什么以恶意中伤别人的方式来实现目的呢?

有人认为,鸿茅药酒也不是好东西。即便如此,鸿茅药酒跟谭总之间的矛盾也就是个狗咬狗的问题,普通大众有什么必要为谭总被追究法律责任义愤填膺呢

说到这里,应该可以理解媒体就谭总的身份坚持撒谎的目的了吧。把谭秦东定性为利益超脱的医生,加上绝大多数人根本没看过他的原文,便可以制造出一种假象:一个医生,出于关心老年人健康,以科普为目的写了一篇批评鸿茅药酒的文章,科普文章的措辞即便不够严谨,也是应该谅解的,鸿茅药酒竟然赶尽杀绝,要把人家送进监狱,这是多么的邪恶

从效果上看,媒体的目的达到了。还是那句话,傻狗太多,带节奏太容易。往往一条狗叫,全村的狗都跟着叫,虽然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而叫。

这就是我们的大众舆论的现状。

围猎鸿茅药酒,又一次实战演练,媒体的舆论操控手法越发的纯熟了。本文主要针对的是若干操控技巧中的一个,就是厚颜无耻地撒谎。大家可以走着瞧,媒体仍然会在谭总的身份问题继续欺骗大众,继续称他为谭医生。

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中,媒体的自我感觉变得越来越好,获得了更多的欺骗大众的底气。在谭总感恩戴德的吹捧声中,王志安先生的眼睛湿润了。

但是,真正令人担忧的是,媒体的这套把戏每次都见效果。不少人不懂舆情和民意的分别是什么,把傻狗的狂吠等同于群众的呼声,半推半就地当了南方系的提线木偶。他们应该请李老师给他们讲讲,什么是群众路线,如何通过互联网走群众路线。

有一天,媒体把这套操控舆论的手法用于煽动更严重的问题时,怎么办?想想就觉得瘆得慌。

我关注的是舆论操控问题,一些傻狗看到了,说我搞阴谋论,然后他们就对我也搞阴谋论,断言我写这样的文章,一定是收了鸿茅药酒的钱。所以呢,我要声明一下:如果有鸿茅药酒的人看到本文,请转告你们老板,赶紧把该付给我的钱付了。打赏即可,嫌打赏不过瘾,按二维码转账也行。这样的话,我被傻狗骂,也就不算冤枉了。


您可能还喜欢:

围猎“红毛”:一堂精彩的舆论操控课

如何在这个新媒体的时代健全地存活下来

飞向叙利亚的导弹提醒我们,要时刻不忘国家安全




我在这土地上长大、生活、行走,与她骨肉相连。有一天还会归于她。就这样,我要在她的怀里一路行走,一路歌唱,没有青春,没有衰老。

我的生命上连高天,下接厚土,于行走中,便获得了永生。

行走与歌唱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李北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