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轻人的快乐,能有多持久

谈心社社长 谈心社 2022-09-26

名嘴易立竞的最新视频,受到一些争议。

前几天青年节,她和年轻人聊了聊天。

这届年轻人兴趣多元,对世界充满各种热爱,易立竞正是与他们探讨有关热爱的话题——

拿什么热爱?

“你说的热爱,是无处依赖吧?”

“你说的热爱,是告别挚爱吗?”

“你说的热爱,是一动不动地等待?”


她提出许多年轻人平时不会考虑到的影响因素:

身体情况、时间规划、卡中余额……

看起来,如果没有考虑好“万全之策”,似乎也就称不上热爱。

播完视频,部分“有被冒犯到”的观众,在评论区提出质疑,“看似人间清醒实则贩卖焦虑”,但社长也观察到一点,基本每一条觉得冒犯到的评论下面,都有“清醒”的观众做出反击


被戳中后认真地沉默或生气,似乎是易立竞采访和受访者一场秘而不宣的行为艺术。

只是这一次,她不仅带来了沉默,还带来了反击的真相。


热爱需要常怀清醒,还是满腔热忱?

社长很认同网友在评论里借用的那句“看清生活真相依然热爱生活”,易立竞并没有借“焦虑”之名打消年轻人的信心,恰恰相反,她给了年轻人在热忱之外,试着兼顾清醒的勇气。

正因我们热爱自己的热爱,所以才更应直面这热爱背后潜藏的危机和真相,并设法提前做好解决它的准备。

无论是易立竞的发言,还是网友的反驳,大家都对热爱有一个共识,它并非一种感情的冲动,不是一次体验、一种兴趣,更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巨大工程。

难怪,那些真正做到持续热爱的人,身上总带有一些“凡尔赛”气息

哪怕再小众、再不起眼的兴趣,经历过长年累月的持续,他们所展示出的独特成果,也能称得上“蔚为大观”。

当他们把这些持续的热爱秀到社交圈,很难不叫人惊叹。

有的年轻人,喜欢收集盲盒。

看起来只是桌面摆件,但当真正付出努力收集每一款玩偶,将喜爱的系列堆满一柜子,这份成果,看着就叫人直呼羡慕。


也许你曾体验过,一周两次上健身增肌课,就已经无法坚持。

所以真正热爱健身的达人们,当他们无意秀出一身腱子肉时,围观群众也看到这量变到质变的可贵。


许多年轻人渴望通过多读书来自我赋能,但每当年末读书app总结之时,只有极少数真正坚持阅读的人,能秀出年阅读几十本甚至上百本的书籍量。


种种此类,不一而足。

这正是“凡学家”们的理想形态。

并非因为金钱的炫耀而彰显高端,也不是因为超人的才能而自带优越。

他们令人赞叹,只是因为在自己的兴趣上坚持不懈,持续热爱。

就是这份“持续”的能力,才造就了这些“凡尔赛”。

可这种能力的稀缺,恰恰是从易立竞的对话里,社长所看到这届年轻人面临的困境:

对当下的年轻人来说,持续一件事,似乎成了一种奢望。

到底是什么阻止了年轻人的“持续热爱”

能够对热爱的事物坚持不懈,听起来只是一种品质。

但年轻人面临的窘境,远远超乎自身原因。

易立竞在视频中关切:对于热爱之事,你真准备好应对它的一切了吗?

但现代社会,似乎很难找到那个做好了万全准备的时刻。

德国学者本雅明曾在闲逛香榭丽舍大街时,有过这样的体验:

迎面随时到来的马车,需要警惕;拐角处随时可能出现的陌生人,需要小心;街上会出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应接不暇。

他将这种体验,称为“惊颤”。

应对种种意料不到的新情况,正是年轻人正在面临的生活主旋律。

时时可能面临的熬夜加班;

远方父母突然传出的病况;

那张办了一年的健身卡,没用几次可能不一定是因为懒,而是充满变数的生活里,不是人人都有提前规划好的运气。

年轻人很多时候在做的,是应对源源不断的新情况,而非坚守一种热爱。

现如今,这种惊颤体验,已经内化为一种“现代症候”。

一方面,我们做事求快、求速。

不只是兴趣点的快速更迭,“短平快”几乎成为了现代生活的一种趋势。

视频只看3分钟以内的;电视剧要开2倍速甚至3倍速;较长文章还特别标注“太长不看版”“懒人版”……

《95后年轻人注意力洞察报告》曾指出,当前,95后首选的学习方式,是观看长/短视频,其比例达到了64%。

而其余的高位选择,也是社交网络与公众号。

 来源:腾讯营销洞察与人民网研究院-《95后年轻人注意力洞察报告》

这些无一例外都指向了方便、快捷与迅速,却偏偏少了深度学习的长久与坚持。

可年轻人也有自己的理由:

只有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一件事,才不会被突如其来的意外情况打断。

许多年轻人都梦寐以求成为“时间管理大师”,能够在源源不断的新情况到来之时,保持处变不惊。这样带着调侃意味的代称背后,其实是一种无奈。

另一方面,当下年轻人的注意力,似乎无法持久集中。

常有段子说,世界三大错觉之一是“手机在震动”。

英国金融机构 Skipton Building Society 在一次调查中发现,当下人们的注意力,平均 14 分钟就会转移一次。

年轻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已经被“惊颤”捆绑。持续,渐渐变成了奢望。

但同时,我们比谁都想给自己松绑。

都说这届年轻人已经不爱冒险,他们自己也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

意外和明天,谁也不知道哪个先来。

我们对层出不穷的意外感到困倦和疲乏,以往父辈那种“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反而成了向往。

根据网易数读整理的数据,2017-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每年的招录比,都在50:1以上。


曾经被平庸、碌碌无为等词语绑定的职业,如今人人争抢。

理由之一便是,这样能实现持续稳定的生活。


被潮水推动,被生活裹挟,被叠现的事物打断节奏,被无穷的意外中止计划。

这或许才是他们无法持续热爱的原因。

想要真正持续一件事业,绝非易事。

在如今,持续的热爱不仅仅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能力。

说它是品质,是认清当下生活的面目,但依然选择坚持热爱。

说它是能力,是能够应对社会大潮的裹挟,却依旧稳如泰山。

一段真正持续的热爱,是在充分了解自身条件,并不断提升抵抗意外能力的前提下,全身心地投入。

但是,不妨回到开头易立竞说的,真的有“什么都准备好”的时刻吗?

斯洛文尼亚哲学家齐泽克的学术观点中,能够凝练出这样一点:

不要等到一件事情准备好之后再去做,因为永远不会有那样一个时刻。

只有行动起来,不断创生新的行动,成功才会在你到达的那一刻,回溯性地产生。

真正将你推向持续热爱的,其实正是行动的决心。

至于那些总会到来的意外,除了始终有应对它们的心理准备,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贴心帮手,一同面对呢?

这正是中国平安对年轻人的期待。

中国平安希望看到更多年轻人,能够有底气坚持自己的热爱。


下定决心去追逐喜爱的事,无论你身处宅、萌、浪、健的任何一种场景,都尽管大胆迈开步伐,释放自己。

518来临之际,中国平安特别面向年轻人群体推出“青年保险节”。

在“时刻有风险”的生活中,用中国平安增添一份可靠的生活保障。

让你在意外频出的生活之中,始终有一份“我准备好了”的底气。

减少后顾之忧,放肆持续自己的热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