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的不是大学教授的历史故事,而是近在咫尺的身边故事
把孩子塑造成人肉的百度百科或者档案袋,其实并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
一
前段时间,朋友圈里的家长们突然疯转一个《复旦历史系教授开群免费讲历史》的海报,号称“每天一个历史故事,了解中华文化”。一群家长加了一个又一个微信群,关注了一个又一个微信公众号,最后在一个名字都没好好起的公众号里找到了一个制作粗劣的上下五千年,还如获至宝。
复旦大学看到这个锅吓坏了,第一时间给出辟谣公告。部分家长浪子回头,但更多的家长继续涌入。有家长私我,灰鸽,帮忙点个赞啊,你前段时间孩子考英语为了节约报名费不也集赞么?我这集满50个赞才能入群听历史啊。
我一下子就来精神了:请问是哪一年的历史?翻哪个墙?用什么软件?
对面说,中华传统文化。
我说,哦。
这种东西还要翻山越岭去寻觅?还要加两个微信群通过三个公众号转链才能得到?你自己不能给孩子读?百家讲坛会不会下载?再退一步,你找我也行啊?
对面辩解:群里说了,教授读史有助于孩子培养传统美德啊。
我反驳:难道我读就不利于培养传统美德了?
对面继续反驳:很难讲啊!
我开启认真模式:说认真的,现在孩子缺的并不是大学教授的历史故事,而是近在咫尺的身边故事。
二
我一直鼓励我的孩子“八卦”一些。例如,隔壁住着谁,楼下爷爷奶奶怎么打扫楼道,小区里的流浪狗是不是有人喂,大门上的安全提示到底是哪家贴的,等等。
我特别反对一句话:“关你什么事!好好读书去!”
然而这句话并不罕见。
有许多孩子熟读孔融让梨,但真到集体排队或者领东西时,家长就在身后悄悄叮嘱:过会快点冲上去,抢一个大的,或者坐一个好位置;有许多孩子熟读司马光砸缸,但真到有人遇到困难,家长又在身后悄悄地说,你去也没用,总有大人来管的;有许多孩子把《三字经》、《弟子规》背得滚瓜烂熟,但真到老师提要求时,家长又在家里悄悄地说,这老师不灵的,老把责任推卸给家长。
有人熟读陶渊明,家里的目标却是升官发财;有人熟读屈原,家里的意愿却是出国移民——其实对大多数的孩子来说,读史的意义,无非是写作文时多一些援引的素材,可以骗一点高分,至于所谓的文化熏陶,容我说句实话。
鸟用没有。
因为你只让孩子读历史故事,而没有去体会身边的故事。
三
历史故事只是孩子知识体系的一小部分,而且并不稀缺。我并不觉得它值得家长翻山越岭去找寻,也不觉得它对于价值观的培养有主导作用。它就是熏陶与辅助,给正在发生的身边故事找到参照和依据。
所以,更重要的教育,是“正在发生的身边故事”。我甚至觉得,对孩子来说,“每天一个身边故事,了解身边生活”的魅力,远远高于读史。
例如,在一个需要抢座位的场合,把中间前排的机会让给那些更小的孩子。等到他接触到孔融让梨的时候,他便会呼叫:爸爸爸爸,你看,我上次是不是也像孔融一样?
只有生活的细节和历史的优良传统达成契合,才会激发他对历史故事的兴趣与自豪。
且不提言行不一,如果你拿历史故事去做道德教育,先史后实,也未必有好的成效。比方说,把位子让出来,像孔融一样,做个好孩子!你猜猜,此时孩子的心里,对孔融先生,是爱多一些,还是恨多一些?
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故事。它存在于父母每天忙碌的身影中,菜场的吆喝声中,地铁车站里的每一声提示中,每一声致谢,甚至每一次争执中。和读历史相比,让孩子体会并参与这些身边故事,可能才是更急迫的事。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所以,孩子得先拥有“得失”和“兴替”的经历才行。
否则,所有的历史阅读,都是一出肤浅的穿越戏。
您可能还喜欢
加入小密圈
为灰鸽的午饭加个蛋
有钱的捧上面的钱场
没钱的捧下面的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