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打开文物保护利用新世界
文物保护利用“六大工程”系列综述之文物数字化工程——
数字化,打开文物保护利用新世界
近年来,数字化成为热词。除了创意视频、线上展厅等,文物数字化还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文物资源大数据库与数字化服务供给体系、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现象级文物数字IP……我省实施的文物保护利用“六大工程”之中的文物数字化工程部署了一系列举措,描绘了一幅湖南文物全景式呈现、成果全民共享的蓝图,打开了文物保护利用的新世界。
数字博物馆:
24小时不打烊,全景体验“汉生活”
用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滑动,你就可以“进入”长沙马王堆汉墓展厅,跟随箭头指引便可以在展厅内“行走”,还能“凑近”观看文物细节和展板文字,重点内容有高清图片、文字说明和语音介绍。登录“湖南博物院”微信公众号上的“网上展厅”,便可身临其境参观43个展览。其中,“长沙马王堆汉墓”和“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2个基本陈列,还有中文、英文、德文、俄文4个版本。
只看文物,只要点击进入“云游湘博”栏目,图片、数据、文字和语音版文物故事一应俱全。“三维环视”板块可360度观察文物,“手语讲解”板块用手语视频为听障人士讲解文物知识。
自从我省实施文物数字化工程以来,湖南博物院加快已有数字化项目建设的同时,启动编制了“数字博物馆”建设方案,希望依托现代科技手段突破线下参观的时空限制,为观众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博物馆”。目前,湖南博物院网上虚拟展览数量达86个、360度全景数字展厅(VR数字展览)达43个,涵盖展品文物5857件。
而在湖南博物院的线下展览中,“技能丰富”的多种数字化、智能化设备成为观众的“随身讲解员”。如近年来的展览“标配”——文物数字化多媒体展项,让观众能在“湖南博物院藏《三希堂法帖》展”中参与碑刻拓印触摸互动,通过“梅山文化圈雕塑与信仰”展大型投影《楚巫掠影》的生动画面感受梅山文化的神秘。
今年,湖南博物院又给人们带来了可感知、可体验的数字化新礼物:6月,“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多媒体大展”将以数字化多媒体剧场方式重新演绎马王堆汉墓这一举世震撼的文化遗存。暑假前夕,位于湖南博物院4楼的“数字汉生活”线下策展型零售空间将正式开放。在这个空间内,人们可以穿汉服、享汉乐、食汉宴、购汉礼、用汉方,从生活的多个维度体验汉代生活。8月,“数字汉生活”小程序将上线,让人们通过不同场景了解汉代的各种知识。
文物资源数据库:
从“看得见”到“看得懂”
湘江边的永州浯溪摩崖石刻,是中国最大的露天摩崖石刻群,现存唐至清摩崖石刻505方,包括元结、颜真卿留下的《大唐中兴颂》等名刻,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学、艺术价值。
千百年的雨水侵蚀和风化,让不少石刻变得肉眼不易辨认,学者研究有难度,大众更难以理解其价值。
“用科技手段让人们‘看得见’。”浯溪碑林数字化项目负责人李武望展示了一组对比图:刻有明代杨治《镜石》的石碑经过科学技术采集数据和处理后,文字不仅清晰可见,在一笔一画中书法艺术美感也直观地展现出来。
“每块石碑我们都要从8个方位进行光照矩阵数据采集,拍摄上百张高清照片,再由计算机经过20多个步骤处理运算,实现痕迹辨识度0.01毫米的高精度数字成像。目前我们已采集了约150方石刻,计划6月份完成所有石刻的采集。”李武望介绍,“数字采集”只是第一步,他们希望建立“数字采集—数字修复—二创开发—传播展示—产业应用”全链路解决方案,让人们从“看得见”到“看得懂”。
浯溪碑林数字化项目的发展路径,也是正在建设的湖南文物资源大数据库探索的发展方向。湖南文物资源大数据库以湖南省文物资源为基础,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秉持“一张图、一个标准体系、一个核心资源库”的建设思路,力求建立一个集数据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于一体的文物动态数据资源库,为全省文博单位提供文物数据存储空间、自定义数字化公众展示部署空间,为全省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服务。
大家都在看
稿源:湖南日报
文:龙文泱
图:湖南博物院
编辑:莫婷
“文旅湖南”投稿邮箱:hnwhxc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