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9年11月1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追溯重阳』九九又重阳,与重阳节有关的道教文化精讲(含视频)

2017-10-28 白龙王道场 白龙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335rltp8e&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解说(稷下学宫制作)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晒秋节、茱萸节、菊花节等,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日,故又称九九重阳,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在道教,九月初九同样也是中坛元帅(太子爷)诞辰、酆都大帝诞辰、斗姆元君诞辰、九皇大帝诞辰、玄天上帝飞升、重阳帝君飞升、东斗下降、北极下降、东华帝君降现、太上救苦天尊下降、真武飞升、三天扶教辅玄大法师正一静应真君、并玉府王真人、右侍赵真人、左卿徐真人同升仙日。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西京杂记》中记载,西汉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个习俗是受古代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桓景剑斩瘟魔——登高避疫的由来


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来源于一个道教传说。相传东汉时,汝南县一位叫桓景的农村小伙,父母双全,有妻子儿女。一家人虽不富裕,日子也还过得去。谁知汝河两岸害起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瘟魔,每年到人间走走,带来瘟疫。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交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披星戴月努力习练。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快快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仙翁说罢,用手一指,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回到家乡,桓景召集乡亲将大仙的话转告。九月初九那天,他带领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每人将一片茱萸叶随身带上,这样瘟魔不敢近身。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不染瘟疫之疾。把乡亲们安排好后,桓景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人,忽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瘟魔窜到山下,只觉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此人正是桓景,他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这就是重九登高风俗的由来。


九九重阳日,众仙升天时



九月初九登高日,玉皇大帝当中坐。

一道令牌拿在手,宣布升天成仙节。

真武大帝来得道,金花教主同升天。

太上老君诞辰此,斗姆星君也结伴。

海神妈祖本日生,登高意愿在重阳。

众仙苦练修行身,长生不老共九天。



在道教文化中,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时间,所以道教传说中多选择九月九日“升天成仙”。道家认为这一天清气上扬,浊气下沉,地势越高,清气聚集越多,人就可以乘清气而升天。


《太清诸草木方》曰:“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获芬松柏脂丸服之,令人不老。”道家无论是服食丹药,还是苦练修行,其最终的最求是与天地同寿,能长生不老,而长生不老,在世俗世界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升上九天,才能与日月同寿,而九月九日重阳节是升夭的最好时机。


九九重阳这一天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相传轩辕黄帝在这一天乘龙升天,张道陵天师也是于重阳节之日升天成仙,其妻亦尾随升天。无独有偶,东南沿海各地尊崇的海神妈祖也是在这一天升天。




重阳节的重要习俗“登高”与道教九月九日“升天成仙”也有内在的联系。因此在重阳节成为华夏民族传统节日的时候,这种九九重阳“升天”又直接演变为重阳登高。先人们相信九月九是神仙升天的日子,就选择九月九日登高,意图能像那些得道成仙的神仙一样,这种美好的愿望溯其源头,是人们对长寿的一种企盼。


拜斗习俗


农历九月初一至初九为九皇圣诞,民间俗称九皇会。许多道教宫观都会举行拜斗。北斗九皇在道教中尊称“中天大圣北斗九皇九真延生解厄上道星君”等,居垣下北斗九皇宫。据《先天神后斗姆元尊大道九皇真经》载,斗姆天尊一团神炁,三次超脱,为生圣嗣九真,天英、天任、天柱、天心、天禽、天辅、天冲、天芮、天蓬,是为九子,皇号九皇。诸子洎壮冠乃各修,圆地功行俱满,白昼冲天受得三清贵职。九皇群季分治九州,称居方氏,仁风灏荡,普惠群生。


据《太上北斗二十八章经》载,若人至九月九日夜半子时,自身合家清斋行道,清洁素裳冠履,百和名香砂素表章,奏拜三三之次,各随愿所陈披宣,北斗七元君在七元宫中端目视之,天宫金阙门下,有左右年值月值日值时值天一真官、天官值事,获时与此人合奏何事,披露何言,疾速判断善恶,定其分数,生人增加寿算,福禄自然,子子孙孙,代代相承,亡者生天,出离苦趣,受生善道。


在拜斗期间,若求名利,随其高下,若雪冤雠,送冥府泰山府判,送速报司对照,天地无私,若有一王朝斗盖之,一国四方宁静,八表来朝,五谷成熟,果木茂盛,万民无争,乾坤佑之,星辰恭敬,若有清静道心朝斗盖之,坊境无诸魔难,此人虔诚积功,朝拜一二三年、二九之年,九玄七祖超生善国,见存获福。若有不信吾法者,头破七分,绝其命根。



斗姆圣诞


斗姆元君的圣诞是农历的九月初九。据《先天神后斗姆元尊大道九皇真经》载,七元九皇是斗姆元君先天一炁相接而生。“敬七元者,能使人却死延生;敬九皇者,更令人成仙作神。若有善男女,先礼七元高真,复礼九皇大圣,其居家住宅,必有甘露下降,醴泉发生,掬而饮之,返老还童,金光罩体。再于九皇位前,一周供养,九载行持,功成行满,跨鹤升空。礼斗善报,有如是者。”


39 39107 39 15289 0 0 4350 0 0:00:08 0:00:03 0:00:05 4349


斗姆宝诰



志心皈命礼。

西天竺国,大智光中。

真空妙相法王师。

无上玄元天母主。

金光烁处。日月潜辉。

宝杵旋时。鬼神失色。

显灵踪于尘世。

卫圣驾于阎浮。

众生有难若称名,

大士寻声来救苦。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圣德巨光天后。

摩利攴天大圣。

圆明道姥天尊。



葛洪真人圣诞


农历九月初九也是葛仙翁的圣诞。葛洪,东晋丹阳人,字稚川,号抱朴子,是葛天师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葛洪一生著作宏富,《抱朴子》有《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等。九月初九为葛洪真人圣诞。


酆都大帝圣诞


酆都大帝,道教尊为北方五炁天中太阴北帝、北阴酆都玄卿大帝、太阴真君总理大化天尊等,居阴景天宫,又北阴酆都宫,掌管一切狱(《太极祭炼内法》),主构二百四十司,管辖五万众,考掠罪人,推穷轻重,纤细不漏,举奏善恶。《洞渊集》载,酆都在北方,癸地为鬼户,死黑之根,山高二千六百里,周回三万里,其山有洞宫,皆鬼神之都。山内外各有十二宫,合为二十四阴宫。主考罚罪魂之所,其三官、九府、二十四狱。所以,在《上清天蓬伏魔大法》中,酆都大帝又称北方癸地酆都罗山五灵玄天北帝神君。农历九月初九为酆都大帝圣诞。


酆都宝诰



志心皈命礼。

位居北府,职隶幽都。

掌判生死,

赏善罚恶而不漏;

权司功过,

惩奸褒良以无偏。

镇北阴黑暗之山川,

察中洞光明之世界。

巍巍功德,

鬼神咸乐于皈依;

赫赫威灵,

人民同沾其惠泽。

司命司禄,判生判死。

十宫普为倾心,

六洞同为拱手。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地府北阴酆都,玄卿大帝,

九幽拔罪天尊。




历史演变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民间习俗




赏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发展至今,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每年九月九也开始进入晒秋旺季,并举办隆重的晒秋节。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婺源赏秋拍摄。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饮菊花酒


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重阳节的歌谣

菊花黄,黄种强

菊花香,黄种康

九月九,饮菊酒

人共菊花醉重阳


往期精彩回顾

入菩萨行

算命先生最惧怕的看相、算命三大禁忌!

伏羲八卦是人类智慧的原始能量

道教对古代科学最大的贡献,竟是发现了大脑功能?

周鸿祎:得合伙人,得天下



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白龙王对话框回复以下数字查看更多风水知识

长按二维码,关注旺运来!



易学泰斗、金牌风水师、华夏建筑风水第一人许少峰先生深入浅出解说你我身边的风水!


回复"1"查看:种生基

回复"2"查看:和合术

回复"3"查看:八字算命

回复"4"查看:结婚禁忌



版权声明

本文根据相关资料及综合:亚洲改运大师(ID:xmfsxsf)、国易华人联盟(ID:unfengshui)、国易沙龙(ID:guoyi7107)、白龙王(ID:wlfengshui)编辑整理,旨在分享多元化知识,弘传国学,普及道学,如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欢迎读者分享或发到朋友圈,任何媒体平台未经许可不得私自转载或抄袭,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侵权必究!



探讨人道、智道、商道、成功的非常之道;明师点睛,解难化困,提升内蕴!





戳原文,免费八字算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