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启发12周年 | 2007~2010年度关键词

钟煜 启发童书馆 2021-05-25


“绘本”这个概念在21世纪初才出现在中国父母的视野中,并以缓慢的速度逐渐被人接受。


到了2005年之后,一部分视野开阔,观念更新较快,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父母以及教育界人士已经开始认可,并十分推崇绘本对于儿童的重要意义。


绘本,以及亲子阅读,作为一种先进养育方式的代表,在大中城市,掀起了一个个小热潮。


这样的发展成果,固然离不开一众慧眼独具的出版机构,出版人,以及出色的阅读推广人的合力推动,也与在那个时期被先后引进国内的一批非常经典的大师绘本密切相关。


这些书风格不同,情节各异,但都以各自的方式呈现出绘本对于儿童,甚至,对于父母的基本意义——让心灵更加丰饶,让世界变得美妙

2007~2010年,我们从每一年度精选出3本里程碑式的绘本,这些绘本在世界各地,滋养了几代孩子的成长。而在中国,最初读着这些绘本长大的孩子几近成年,即将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同时,不断又不断地,有新的小读者翻开这些书,踏入属于他们自己的纸上新世界。

经典,是这个书单的关键词。


时光更迭,丝毫没有让这些经典作品蒙尘,相反,它们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共同的精神营养,是传承,更是联结。

2007~2008年度



《我 爸 爸》

是绘本世界对父亲这个角色最富有激情,

也最动人的赞歌,

更是每个幸福的孩子心中的“爸爸”该有的样子。

作者:[英] 安东尼·布朗

英国超现实主义绘本大师,国际安徒生大奖和英国格林纳威大奖双料得主。

它以温暖的夸张塑造了一个光芒万丈的爸爸形象,但却丝毫不让人仰视,不给人压力。

相反,它让很多在忙乱的新生活里找不到落脚点的爸爸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重新看见自己的位置和价值。而每一个读到这本书的孩子都会相信——我也有一个这样的超级爸爸。



《大卫,不可以》

大卫,大概可以说是绘本界第一个坏小孩。

自1998年在美国诞生以来,

大卫被千千万万孩子引为知己,

同时也在千千万万家长老师心中搅动出五味杂陈。

作者:[美] 大卫·香农

1998年凯迪克银奖作品

1998年《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画书
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一百种图画书”

你敢给你的孩子看一个坏小孩的故事吗?


《大卫,不可以》的出版,在强调顺从、礼貌、擅长讲道理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背景下,需要巨大的勇气。

这本书的可贵在于,它将一个孩子真正的样子推到我们面前,强迫父母们思考——

什么让孩子成为孩子?

我们是不是能接纳孩子真正的样子。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屎尿屁”话题是孩子们中的热门话题,

因而在绘本中也不鲜见。

但是,时光倒流十多年,

如此大张旗鼓地“寻找一坨屎的来处”,并不多见,

让读者觉得刺激又好玩。

作者:[德] 维尔纳·霍尔茨瓦特

         [德] 沃尔夫·埃布鲁赫

2000、2004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儿童插画奖。
2006年凭借他对儿童文学的毕生贡献获得国际安徒生奖。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先給他们读有趣的书。

本书绘者沃尔夫·埃布鲁赫不愧为国际安徒生大奖得主,将一众动物的形貌表情描绘得鲜活生动。


而小鼹鼠一路查找那坨“嗯嗯”的来历的过程,也成为一堂让小盆友们兴奋不已的动物课。


呃,对了,还有结局,谁也想不到……


2008~2009年度



《亲 爱 的 小 鱼》

以极致纯真对接孩子的心灵,

14句话,写尽我们对“爱“和”归属“的终极思考。

作者:[法] 安德烈·德昂

法国绘本大师

安德烈·德昂的著名作品,发生在鱼与猫之前奇妙又美好的情感牵记。

14句话,写尽我们对“爱“和”归属“的终极思考,而诗一般的美好画面,以极致纯真对接孩子的心灵,以极致浪漫令成人久久难忘。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和所有绘本佳作一样,不同的读者,因各自的经历和感受不同,会从中读到各不相同感动。

有人读到亲子之爱,有人读到男女之爱,有人读到接纳不同,有人读到放手和自由……

猫儿和鱼,

谁爱谁更多一些呢?

放手与回归

哪一种表达

需要更大的勇气?



《和甘伯伯去游河》

亲子共读中最常被提出的问题是:

多大的孩子可以看绘本?那么小的孩子看得懂吗?

“甘伯伯”给了这类问题最好的回答。

作者:[英] 约翰·伯宁罕

英国绘本大师,

两届凯特·格林纳威大奖得主,

两度被提名国际安徒生文学奖。

故事情节很简单:有一天,甘伯伯撑船去游河。两个小孩子、兔子、猫、狗、猪、绵羊、鸡、牛和山羊,一一要求上船。起初情形还好,后来这些乘客都忘了遵守秩序,忘了坐船的规矩。结果,船翻了,大家都掉进水里……


温和的色调让人安心,活泼的画面又充满趣味。

文字敲打出循环往复的稳定节奏,既方便孩子理解故事,又适合孩子练习语言。


台湾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林良老师评价说:这是一本很适宜幼儿“看图听故事”的好书,写得很可爱——从专业的观点看:“很老练!”



《警官巴克尔和警犬葛芮雅》

“堪称寓教于乐的典范”。

出版20多年来,始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好笑的绘本,

以及老师们最喜爱的安全教材。

作者:[美] 佩吉·拉特曼

凯迪克金奖作品

没错,尽管已经是出版了20多年的作品,仍然可以被老师们毫不费力地用做安全教育教材,并且,还能让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再读多少遍都不厌倦。


在这本充满有趣的细节,搞笑的场景的绘本里,真的藏着101个安全提示,每个都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或许,你今天就用得上哦。


2009~2010年度



《海底的秘密》

无字书的经典,

将图画的价值推到了极致。

值得一读再读,更值得好好收藏的绘本。

作者:[美] 大卫·威斯纳

凯迪克金奖作品

多年以来,相当多的人以文字来评价一本书的价值,但绘本重构了我们对书的期待——图片同样可以体现书的价值,甚至,可以成为一本书的灵魂。


大卫·威斯纳的无字书,将图画的价值推到了极致。


故事从男孩在海边捡到一个相机开始——





就此打开了一个

奇幻世界。



坦白说,这本书孩子读起来比大人轻松。因为我们这些大人,往往已经丧失了对形象、色彩、构图与细节的敏锐度。

这种丧失,也一并带走了我们从生活周遭体验、捕捉、感受丰富多彩的思想和情绪的机会。

还好还可以补课,就从和孩子一起读这本无字书开始吧。



《菲菲生气了》

关于情绪认知的经典作品。

对于尚未有能力处理好自己情绪的孩子,

是一次难得的体验和疗愈的过程。

作者:[美] 莫莉·卞

凯迪克大奖银奖作品

你一定认得菲菲。

自2000年为作者莫莉·卞赢得美国凯迪克奖银奖以来,这个圆鼓鼓脸蛋,一头金发,个性鲜明的小姑娘与无数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一起,经历了内心的惊涛骇浪,学会面对、安抚与接受自己的愤怒。


《菲菲生气了》也成为关于情绪认知的经典作品。它将情绪状态以直观的画面呈现,清晰地描绘了菲菲从愤怒到悲伤,然后逐渐找回平静的过程。



《让路给小鸭子》

一个温暖的故事,

一个诞生于75年前却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作者:[美] 罗伯特·麦克洛斯基

美国绘本作家,凯迪克金奖得主。

凯迪克大奖银奖作品

一对鸭子夫妇,为了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居住环境,不畏辛苦四处寻觅。


为了到达理想的居住地,他们必须带着自己的一大堆孩子穿越交通繁忙的城市,因而引发了城中警察、居民对它们的协助,整个过程透露出人类与动物和谐共生的旨意,传达对生命的尊重。


英国波士顿花园最受欢迎的鸭子青铜雕像,便是根据这本书的故事主角,马拉太太与她的8只鸭宝宝所铸而成。


一本本经典的绘本陪孩子走过了整个童年。

陪孩子读绘本的这几年,

哪一本令孩子爱不释手?

哪一本让为人父母的你感慨万分?

哪一本藏着你与孩子一段段美好的回忆?

快来与我们一同分享,

讲一讲你与绘本间的故事~

欢迎后台留言或邮件给我们!

邮箱:helenwang@7jia8.com



启发官网全新上线,欢迎前往


http://www.7jia8.com/

图片来自启发新书:《嘘!图书馆里有怪物》

>>>找到我们<<<

电话 | 010-59307688

新浪微博 | @启发童书馆

QQ阅读分享群 | 110662380

图书订购 | 010-59307688-发行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