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听见时代前进的声音!|《创新中国说》明日开播

央视科教 2024-03-31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党中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今天,中国科技正在哪些领域砥砺前行?中国会向世界讲述怎样的创新故事?



听见时代前进声音,记录科技强国征程,展现自立自强的风貌,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制作的系列节目《创新中国说》,将于8月26日至30日晚20点在总台央视科教频道首播,央视频、央视网同步上线。


《创新中国说》宣传片


《创新中国说》以科技创新的“四个面向”和科研体制改革为主线,邀请15位科技领域顶尖人才(两院院士、工程总师、青年领军人才等)作为主讲人,讲述中国各领域的创新突破、前沿发展和重大意义,传播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节目运用前沿虚拟技术,带领观众上天入海、探幽索微,让受众从科技的神奇与美丽中感悟国家之进、创新之力。



时代声音,纵览中国科技之进


《创新中国说》共5集,分别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面向经济主战场”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科研体制创新”为主题,展现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取得的成就和中国科技创新人才昂扬向上的风貌。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我们讲述中国科学家在制造业前沿、深海探测、数字技术前沿的探索发现,他们为人类科技事业的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面向经济主战场,我们选取小麦育种、人工智能、雪域天路的三个案例,讲述中国科学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的故事。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我们讲述端牢能源饭碗、“双碳”战略、“中国天眼”的故事,他们心怀“国之大者”,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我们选择衰老研究、类器官和精准外科三个领域,讲述科技向善、探索生命最前沿的故事。



《创新中国说》还特别关注了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节目中邀请三位嘉宾讲述了新型举国体制助力探月工程、省校合作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天府科技云”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的故事,以改革之力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大师云集,中国科技群星闪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高水平的科技人才。



《创新中国说》邀请的15位主讲人中,有4位两院院士。“小麦院士”许为钢讲述潜心育种40年、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的历程;著名肝胆外科专家董家鸿院士讲述影响世界的“精准外科”理念;雒建斌院士带来攻克摩擦领域世界难题、实现“超滑”故事;陈晔光院士讲述为实现器官再生、移植而进行的“类器官“研究。



节目中,还有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中国大洋科考第一位女性首席科学家,他们面向科技前沿、拓展人类认知边界。



有白鹤滩水电站、“深海一号”能源站、进藏高速公路的总工程师,他们面向国家需求、打造大国重器、超级工程。



《创新中国说》希望通过这些顶尖人才的讲述,让崇尚创新成为社会风尚,让创新人才成为青年偶像、发出有影响力的声音。


上天入海,领略科技的美与魅


《创新中国说》贯彻“思想+艺术+技术”的理念,借助总台先进的视觉呈现手段,把每个创新灵感迸发的第一现场搬进演播室,让科学之美的视觉奇观呈现眼前,让尖端创新可视可感。


我们跟随“小麦院士”奔波田间,听他讲述青丝化作白发、换来满地金黄,端牢中国饭碗的故事。



嫦娥探月经历了怎样惊心动魄的时刻?我们遨游天宇,重回嫦娥落月的现场。



我们一起走上中国南海的“深海一号”能源站,感受这座“海上巨无霸”的壮观,感受深海油气开采的惊心动魄。



人体为什么会衰老?我们一起走进细胞内部,寻找衰老的“基因开关”,追寻永葆青春的梦想。



我们还原了一段来自宇宙深处的声音:它是FAST科研团队基于脉冲星电波波形创作的声波音乐,这是属于全人类的“天籁之音”。



每一次科学探索,都始于心中的一束光。万千光束,交织汇聚成创新的火炬,照亮了人类前进的足迹。《创新中国说》向各行各业的每一位创新者致敬!


2023年8月26日-30日 20:00

CCTV10《创新中国说》

敬请关注



推荐阅读

👉“小飞人”陈妤颉,世界冠军!


👉北京中轴线:贯通古今的“文化之脊”


监制/ 田龙  主编/ 刘铭 王志存

编辑/ 张雨 姚睿 刘晓阳 郑晓萱(实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