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学生数学被扣 4 分引全网医生讨论!这 4 分到底该不该扣?

央视科教
2024-10-1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科普中国 Author 飞刀断雨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这几天,微博一个#全网医生要求把4分还给小学生#的热搜引起了人们对于教育理念的讨论。


一道小学数学题中,给出了一个病人的体温记录统计图。题目问学生可以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学生回答“这个病人快好了”,被判定为错误答案扣了4分。


图片来源于微博


很多医务人员出面对孩子的答案表达了认同和支持,并强调教育应该保护孩子的开放性思维:


图片来源于微博


不过,“教育应该保护孩子的开放性思维”这一点固然没错,但从专业的医务人员的角度,可以说“这张图能给出‘病人快好了’的信息”吗?


答案确实是值得商榷的。


这张体温图

能得到什么信息?


我们先认真看一下这张图的体温数据:


5月18日,第一天。这一天的早、中、晚三次体温都高于正常值,虽然中午的体温略有下降,但仍处于发热状态;


5月19日,第二天。从0点开始,患者的体温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到傍晚时体温已经降至正常值;


5月20日,第三天。患者今日测量的4次体温没有显著波动,都在正常范围内。



那么这张体温图能得到什么信息呢?其实就只是上述这些体温信息。


可以说5月18日都在发热,可以说5月19日体温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也可以说5月20日体温比较平稳。能不能判断病人快好了?恐怕不能。因为想要下这个结论,还需要有更多的附加条件。


比如说,有一些疾病,发热的特征本来就具有反复性。比如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疾病的发热,就可能出现交替的高热期和无热期,体温正常的时间可以维持1天到数天。这种情形下,一天的短暂“和平”并不意味着疾病已经好转了。


图片来自人卫第9版《诊断学》P11


另外,一些疾病可能伴有多种症状,发热症状只是其中之一。使用退热药或者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可以暂时缓解发热症状,但停药后或许发热会反复,其他症状或许还没缓解,疾病的根源或许还没解决,距离痊愈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个图表中只有体温信息,不知道具体疾病,不清楚用药和治疗情况,也没有提及是否有其他症状和体征、它们是否发生了变化。所以,图表背后的那位病人既可能确实快好了,也可能其实只是体温短暂恢复了正常,身体并没有接近康复。


因此,从医学角度回答“从以上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的问题,只能根据图表回答体温的特征,却不能给出“病人快好了”的结论。


对小朋友

是一次很好的认知教育的机会


在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最多发热疾病往往是普通感冒、流感以及一些常见的病毒、细菌感染。这些疾病往往能自行痊愈,或者在合理用药的情况下控制感染后自愈。所以人们常常能观察到“发热好了,疾病也就快好了”的现象。


小朋友或许自己有过感冒发烧的经历,也或许是通过观察家人的生病经历获得了这样的知识,不仅知道正常体温在37℃左右,还在写作业的时候将自己学习到的生活常识与理论内容相结合,其实是善于观察、善于联想、善于积累知识的表现,确实值得肯定和鼓励。


不过,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孩子的思维认知更进一步,认识到这么下结论是不对的。


题目中给出的只是一张体温表,并没有给出其他信息,所以当对图表进行总结时,只能就事论事地谈论体温,对图表之外的信息下结论时则需要谨慎。你的生活经验告诉你体温下降了就是疾病快好了,其实在一些更复杂的情况下,体温恢复正常并不意味着疾病痊愈。所以“病人快好了”只是根据体温信息,结合自己的知识做出的主观推断,而由于没有足够的医学知识,这个推断就不准确了。


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学习和进步,没有人天生就全知全能。但这道题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想到自己的知识储备可能不完善、得到的信息可能不全面,所以我们只能对已经明确给出的信息进行描述。我们心里当然也可以进行一些推测,但也要记住这些推测有可能是错误的。


如果能给孩子讲明白这个道理,其实比争论“4分到底应不应该扣”更有价值。


推荐阅读

👉以青春之名 赴时代之约——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总台首部青春思政课热播之后话思政


👉下雨后,一定要小心身边这 6 种害人命的东西!一碰就中招




本文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总监制 | 杨继红  
监   制 | 田   龙  张   磊主   编 | 万山红  蔡   瑛编   辑 | 郭嘉璐(实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央视科教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