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金院 | 师生风采③:听!两会上的金院声音!
2021年,时值“十四五”开局、建党百年。为着力打造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教育的重要窗口,向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加美好的幸福金院而努力奋斗,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官微特别推出《点赞金院》栏目,设有三个子栏目:
党建引领——紧抓建党百年节点,展现学校先进党建工作,树立党建标杆;
双高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展现高水平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成果;
师生风采——挖掘金院优秀师生、校友风采,讲述金院故事,树立身边榜样。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点赞金院|师生风采》第三期:全国人大代表、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学校校长、浙江省中华职教社副主任——郑亚莉。
2021年3月5日至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学校校长、浙江省中华职教社副主任郑亚莉作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赴京履职,在履职过程中提交了4个建议,其中3个建议被编写进大会简报,并在小组审议中进行了3次发言。
本次两会,郑亚莉校长受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经济时报、浙江日报、钱江晚报、检察日报、团结报、浙江教育报、中新社、浙江工人日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并接受了中央电视台、浙江卫视、浙江天目新闻、浙江新闻客户端等多家媒体的采访。
▲郑亚莉校长在人民大会堂
▲央视网2021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特别节目
▲浙江代表团妇女代表合影
“浙里”看两会
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浙江代表团抵京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肩负全省人民的重托,牢记庄严神圣的使命,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浙江代表团3日下午乘机抵达首都北京。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是在“十四五”开局起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出席会议前,浙江省全国人大代表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的重要讲话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聚焦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和改革发展等重大问题,深入基层认真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为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以及审议大会各项报告等作了精心准备。
3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浙江代表团赴京动员会在杭州举行,会议通报了我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对代表履行好法定职责作出部署。代表们表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认真履职尽责,充分反映民生期盼,严格遵守各项规定要求,以奋发的精神状态和优异的履职表现,圆满完成大会各项议程,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长按二维码查看报道
一、
加快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政策落地
加快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培养更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进入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如何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下更好地发挥作用?这是全国人大代表郑亚莉一直在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升级,加快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更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迫在眉睫。”郑亚莉说,今年她向大会递交的建议之一就是加快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政策落地。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不是新鲜的话题,早在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就提出要‘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江苏、浙江等省市也开展了试点并取得良好成效。但与职业教育要培养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郑亚莉是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浙江省中华职教社副主任,经过跟踪调研,她直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还存在“思想不统一,各省行动不一致;法律上存在障碍,如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还没有正式颁布;寄托于独立学院转设,没有把高职直接升本作为一个主渠道,立足点有偏颇”等问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弘扬工匠精神,以精工细作提升中国制造品质”等表述,让郑亚莉更觉加快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迫切性。在她看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意味着职业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上要更加符合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要能够跟上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而“弘扬工匠精神,以精工细作提升中国制造品质”与职业教育也息息相关。“我们要通过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培养出更多高层次、高技能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以适应企业转型、时代发展的需要。”
如何加快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郑亚莉建议,教育主管部门总结现有各类试点经验,理顺相关管理权限,明确专科学校升格是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主渠道。同时,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包括专科、本科等的学历体系,为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提供法律依据,扫清法律障碍。▲【浙江省中华职业教育社】
公众号转载点,击图片查看
加快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为高质量发展添能蓄势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2021年重点工作时指出,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
谈及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浙江省中华职教社副主任郑亚莉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最紧密的类型教育,加快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适应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职业教育的迫切要求,更是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激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的重要突破口。
随着政策的不断出台,我国在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方面已经有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并在逐步推进和落实,在实践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试点。但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仍有待突破,政策有待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郑亚莉在调研中发现,在地方实践中,探索了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4+0”联合培养模式,推进了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联合“3+2”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升格了一批民办高职院校为职业大学,部分省市进行了独立学院与职业院校合并为职业大学的探索。
但是,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联合培养的主导权仍是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没有学历和学位授予权,民办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在以公办为主的职业院校群体中代表性不够,而独立学院与职业院校合并组建职业大学的经验也难以推广。
“职业院校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各地选择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建议教育主管部门总结现有各类试点经验,统一思想,理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与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管理本科职业院校的管理权限,明确专科学校升格是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主渠道。”郑亚莉说。
在郑亚莉看来,现行的《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已有25年,面对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现在迫切需要修订《职业教育法》。她建议,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包括专科、本科等的学历体系,为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提供法律依据,扫清法律障碍。
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明确指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试办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她建议,将2019年教育部遴选的56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升格为职业大学,作为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主渠道,进一步扩大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试点工作。
郑亚莉认为,一方面,这批学校类型特色鲜明。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高水平高职院校能够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能够培养一批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另一方面,这批学校办学基础扎实。院校在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职发展进程中,涌现了一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典型案例,形成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的标志性成果,特别是技术技能积累、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技能大赛等方面代表了我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水平,能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长按二维码查看报道
二、
实现资源汇聚,打造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高地
全国人大代表郑亚莉:
集聚资源打造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高地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沈贞海北京报道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开展9年,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意义更加突显。”正值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郑亚莉如此表示。
郑亚莉代表建议,我国在进一步推进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过程中,应该推动合作资源集聚,重点打造展示中国-中东欧国家高质量合作的高地。
“发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作用,打造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畅通枢纽。”
据了解,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9年来,中东欧国家对华贸易逆差由2012年的288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497亿美元。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瓶颈仍未解决。因此,郑亚莉代表建议,聚焦重大关切,推动贸易畅通,将长三角打造为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畅通枢纽:
——在推进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方面,统筹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6月)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上、下半场活动衔接。
——推动中东欧优品共育工作,加强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前、展后工作。
——发挥上海、浙江自贸区平台优势,进一步推动中东欧农产品进口便利化。充分利用上海、浙江自贸区政策优势、口岸优势以及农产品大宗商品交易的产业基础,以浙江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培育为契机,积极探索中东欧农产品进口便利化举措先行先试。
“聚焦重点产业,凝练系列成果,打造中国-中东欧国家产业高质量合作高地。”
聚焦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产业链融合不深这一痛点,探索“产业链+创新链+物流链”合作模式,将长三角打造为中国-中东欧国家产业高质量合作高地,可以加强以下领域合作:
——聚焦新能源领域,推动覆盖科技合作、产能合作、双向投资、第三方合作等合作节点的系统合作,把准合作头部企业,围绕产业链完善与生态圈优化深化合作。
——聚焦数字经济领域,梳理覆盖数字基础设施、信息化技术、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区块链等重点领域的合作路径,把握数字经济标准制定契机。深化实施创新驱动,充分发挥中国(浙江)数字经济优势,激发数字技术、数据资源、数字人才等要素活力,加强与中东欧国家在“智慧城市中心”建设领域的合作,促进“城市大脑”、新型数据库、智联网与区块链等领域的产业合作;培育在线教育、在线办公、在线医疗等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充分发挥eWTP作用,积极主导、制定数字经济标准规则,并加大国际输出。
——聚焦运输服务领域,推动中欧班列提速扩量,推动“五海六港”合作,打造中国-中东欧国家联通枢纽。
“强化地方合作,深化多领域人文交流,密切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纽带。”
地方合作和人文交流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富有活力,而且具有可持续性。因此,聚焦这一突破口,加强地方合作,深化人文交流,密切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纽带,还需做好以下工作:
——聚集资源强化地方合作,将国家领导人峰会、地方领导人会议、市长论坛等主题活动举办权向浙江、辽宁、河北、四川等省份汇集,在全国重点培育3-5个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领头羊”,助力有优势的地方省市深耕细作,集聚特色。
——强化专业领域主题合作,培育合作品牌。以文化融通引领,通过大型会展、艺术创作、文学作品等专业领域合作,开展形式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双方人民相互了解,同时培育品牌化合作成果,增强主流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作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校长,郑亚莉代表特别提到教育融合,继续依托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合作交流展、中国(宁波)—中东欧国家教育合作交流会等平台,加强教育政策对话,推进教育合作项目,形成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教育类型,短期交流、项目合作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多元教育合作格局。
▲长按二维码查看报道
郑亚莉:建议实现资源汇聚
打造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高地
▲【浙江省中华职业教育社】
公众号报道,点击图片查看
三、
大力发展碳金融,助力浙江高标准落实碳达峰碳中目标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郑亚莉:
浙江潜在碳交易供需两旺
建议“创建碳金融改革实验区”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今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等词汇成为社会关注、代表委员关心的高频词。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郑亚莉在接受小时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浙江省“十四五”规划提出“制定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率先实施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
在郑亚莉看来,“碳金融”大有可为,“大力发展碳金融,可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绿色产业结构、支持低碳技术开发、协同区域绿色发展等多个方面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郑亚莉分析道:从浙江来看,一是潜在碳交易供需两旺,浙江经济规模较大、增长较快、碳减排迫切、碳汇需求较大,同时浙江生态资源丰富,以林业为主体的碳汇供给比较充分;二是发展碳金融基础扎实,近年来浙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成效显著,走在全国前列,同时浙江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数字治理卓有成效,具备发展碳金融的产业、技术和治理基础。
“但当前仍然存在碳金融市场参与积极性不高、区域协调不够充分;碳金融品种比较单一,无法充分发挥金融全部功能;碳金融支持低碳技术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力度不足等方面的挑战。”
为此,她建议在浙江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基础上,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创建碳金融改革实验区,大力发展碳金融,探索一条在全国可推广可复制的有效路径,助力高标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第一、支持先行先试。建立并完善金融支持碳减排政策体系,积极争取先行探索开展低(零)碳信贷资产风险权重差异化政策,探索开展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和气候风险压力测试。
第二、加大资金投入。探索以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方式设立1000亿低碳发展基金支持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发展,鼓励引导VC/PE资金投向低碳行业,撬动要素和社会资源向低碳经济流动。
第三、鼓励产品创新。面向企业、投资人和消费者开发低(零)碳信贷、债券、基金、保险和理财产品等碳金融产品,创新试点碳金融衍生品交易,构建碳金融体系,优化碳金融生态。
第四,完善低碳治理。依托浙江数字经济和数字治理优势,构建和完善碳排放和碳汇精确计量标准,尽快实现全行业碳排放检查跟踪,率先做到设施级的统计;科学普查计算林业和海洋碳汇。
第五,强化区域辐射。以浙江低(零)碳项目库为先导,建立长三角低(零)碳项目库;推动区域环境权益交易市场互联互通;强化科技赋能,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平台。
名词解释——
碳达峰: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
碳中和: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长按二维码查看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郑亚莉建议
“创建碳金融改革实验区”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以及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在刚刚开幕的2021全国两会上,“碳金融”倍受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浙江省中华职教社副主任郑亚莉表示,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浙江省“十四五”规划提出“制定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率先实施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大力发展碳金融,可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绿色产业结构、支持低碳技术开发、协同区域绿色发展等多个方面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郑亚莉代表表示,从浙江来看,一是潜在碳交易供需两旺:浙江经济规模较大、增长较快、碳减排迫切、碳汇需求较大,同时浙江生态资源丰富,以林业为主体的碳汇供给比较充分;二是发展碳金融基础扎实:近年来浙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成效显著,走在全国前列;浙江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数字治理卓有成效,具备发展碳金融的产业、技术和治理基础。
“即便如此,浙江当前仍然存在碳金融市场参与积极性不高、区域协调不够充分;碳金融品种比较单一,无法充分发挥金融全部功能;碳金融支持低碳技术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力度不足等方面的挑战。”
为此,郑亚莉建议在浙江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基础上,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创建碳金融改革实验区,大力发展碳金融,探索一条在全国可推广可复制的有效路径,助力高标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支持先行先试。建立并完善金融支持碳减排政策体系,积极争取先行探索开展低(零)碳信贷资产风险权重差异化政策,探索开展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和气候风险压力测试。
——加大资金支持。探索以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方式设立1000亿低碳发展基金支持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发展,鼓励引导PE/VC资金投向低碳行业,撬动要素和社会资源向低碳经济流动。
——鼓励产品创新。面向企业、投资人和消费者开发低(零)碳信贷、债券、基金、保险和理财产品等碳金融产品,构建碳金融体系,优化碳金融生态。
——完善低碳治理。依托浙江数字经济和数字治理优势,构建和完善碳排放和碳汇精确计量标准,尽快实现全行业碳排放检查跟踪,率先做到设施级的统计;科学普查计算林业和海洋碳汇。
——强化区域辐射。以浙江低(零)碳项目库为先导,建立长三角低(零)碳项目库;推动区域环境权益交易市场互联互通;强化科技赋能,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平台。
▲长按二维码查看报道
▲长按二维码查看报道
四、
关于确立企业犯罪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建议
郑亚莉代表:
建议确立企业犯罪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建议逐步建立对企业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郑亚莉建议,确立企业犯罪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为了提好这个建议,郑亚莉代表做了充分调研。她表示,从国际发展趋势看,很多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执法司法机关十分重视对市场主体的保护。由美国率先适用的企业暂缓起诉制度,目前已经被英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效仿,在保护企业生存与发展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从我国的实践探索来看,2020年3月起,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上海浦东、金山,江苏张家港,山东郯城,广东深圳南山、宝安等6家基层检察院,试点开展“企业犯罪相对不诉适用机制改革”。“通过前期试点,检察机关在办理涉企刑事案件过程中,围绕推进企业合规建设作了一些探索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在我国确立企业犯罪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郑亚莉代表告诉记者。
郑亚莉代表说,督促企业合规守法经营、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离不开相应的法律规范与支撑。但是,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77条第二款规定的相对不起诉制度,适用范围较窄,检察机关的不起诉裁量权也十分有限。
“因此,我有两个建议。一是建议授权检察机关在全国范围内适时组织开展企业合规附条件不起诉试点,为下一步在全国层面建构和立法上建立涉企业犯罪附条件不起诉等法律制度积累实践经验;二是建议修改刑事诉讼法,增加确立企业犯罪附条件不起诉的相关内容。”郑亚莉代表建议。
▲长按二维码查看报道
其他报道
909万个期待:
如何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据了解,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其他方面的影响,今年的高校就业季不容乐观。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六稳”“六保”之首,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多位代表委员表示,当近千万的大学生涌向求职市场,高校、教育部门、用人单位在通过各方努力,不断拓展资源,指导就业工作,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而大学生也应提早做好各项准备,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迈向社会的“第一课”。
交织又漫长的就业季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据了解,这一目标与2019年保持一致,比2020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的目标多出200万人。
当人们把目光聚焦到大学,874万人的2020届毕业生就业问题还没有画上句号时,909万人的2021届求职大军已挺进了求职市场。从去年到今年,大学生的就业季交织又漫长。
在不久前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介绍,2020年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0%以上,好于预期。但对于今年的就业形势,他表示:“加上还有不少往届未就业毕业生在求职,在国内外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今年促就业的任务更重。”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吕建表示:“2021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90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加上往届待就业毕业生和归国留学生,实际需要就业人数预计超1000万人。”
吕建指出,我国还面临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经济转型升级、国际战略博弈等多方面重大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仍需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继续扩展政策性岗位、开发市场性岗位、优化就业指导服务、帮扶就业困难群体。
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去年南通大学本科生年终就业率达96.32%、研究生就业率97.4%。
在他看来,今年随着我国经济企稳向好,大学生就业将延续总体平稳的态势,但是,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仍然较多,就业形势依然比较复杂,面临诸多挑战。
施卫东分析,如今,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毕业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招工难现象并存,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制造业、服务业普工难招、技能人才短缺。
“此外,疫情的影响复杂多变。国际疫情还在蔓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也比较大,给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增加了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施卫东说。
多方合力,助大学生就业
在过去的一年里,吕建欣喜地看到,自己的一份关于就业的建议落到了实处。
去年5月,吕建提出了“关于后疫情时代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建议”。过去的一年里,这份建议得到了教育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中组部、国家发改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理。
一年来,吕建看到了有关部门对促进大学生就业作出的努力。
教育部会同9家社会招聘机构,推出高校毕业生全国网络联合招聘“24365校园招聘服务”活动,提供24小时、365天网上就业服务,累计已提供岗位信息1400余万条。教育部先后与行业部门、地方政府和重点企业联合,举办专场招聘活动40场,累计提供岗位信息500多万个。
“建议得到了教育部等部门高度重视和快速反应,出台了一系列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和措施,积极主动应对疫情导致的不利因素,2020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体稳定并好于预期。”吕建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一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吕建所在的南京大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就业成绩单”。南京大学2020届共有8161名毕业生,其中本科毕业生3171人(占38.86%),硕士研究生4160人(占50.97%),博士研究生830人(占10.17%)。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8.85%,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8.90%,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9.04%,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7.71%。
多方聚拢才能形成合力。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健表示,“就我的观察,过去的一年里,从国家到地方,有不少措施来促进大学生就业。”
据人社部统计,2020年公共部门提供了大约300万个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三支一扶”和地方补充项目吸纳4万名高校毕业生,大学生创业者达到82万人,比2019年增长了11%。
李健表示,如今,不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教师、科研助理、基层项目等也都面向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这几年,大学生就业一直是委员们见面时的热门话题,大家都在呼吁,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就业。”李健说。
对于身处高校的代表委员来说,就业工作也成为他们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施卫东表示,为实现精准对接,南通大学去年曾多次组织毕业生到名企优企参加“点对点”面试签约。
“这样‘小规模、多批次’地把用人单位请进来,‘点对点’地把毕业生带出去,两相结合,既牢牢把握了校园疫情防控要求,又高效促进了就业供需精准对接。”施卫东介绍,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就业困难学生帮扶档案,采取“人盯人”的方式,实施“一生一策”,加大对心理压力大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疫情严重地区生源学生等毕业生群体的帮扶力度等。
用“新”打破就业困境
就业难是个老话题,但如今,不少新业态、新模式的显现让招聘市场焕发出新的生机。
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了支持15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便捷化线上办公、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无人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的领域受到大学生广泛关注。
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发布的《数字文化产业就业研究报告(2020)》显示,数字文化产业中游戏、电竞、直播和网络文学这4个典型领域总就业人数约3000万人,其中,全职就业约为1145万人。未来,数字文化产业有望成为推动就业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也有这样的体会。她发现,疫情期间,新经济成为亮点,绝大多数在线企业,尤其是互联网经济、云服务中新业态的发展,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拓展了发展空间,也为全社会应对疫情创造了新模式和新业态。
稳定就业,离不开良好的就业环境和社会氛围。
2020年年底,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对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强迫签三方”等问题,要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为限制性条件,应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氛围。
“作为一名高职界的人大代表,我也向全社会呼吁,要为高职学生扫除就业歧视。”郑亚莉希望,政府聚焦高职毕业生就业保障,对高职毕业生留本地城市就业给予与本科生一视同仁的就业扶持政策,要出台和完善相关专项立法,制定更便利、有效的就业宏观政策,尤其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保障扶持政策。
就业是一个宏观话题,但对于每一位大学生来说,就业是迈向社会的第一道坎,也是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代表委员们建议,稳定心态,才能为拿到理想的“offer”奠定基础。
李健表示,从历史发展来看,危机中往往蕴含着大机遇。就业就是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学生们不要只看眼前利益,要选择有发展前景的行业。“疫情仅仅是一个突发事件,同学们要坚定对未来的信心,相信困难都是暂时的。”李健说。
▲长按二维码查看报道
构建新发展格局,教育如何作为——
代表委员聚焦“十四五”规划热议教育高质量发展(上)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两会聚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正在提请两会审查审议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导向,其中“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教育将起到什么作用,如何推动教育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这一话题在两会期间引发关注。
提供高水平人才支撑和保障
人力资源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多名代表委员和专家认为,教育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会更加凸显。
“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离不开高水平的人才支撑和保障,所以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教育的作用将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是一个基础作用、保障作用、支撑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说。
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人均GDP已连续两年突破1万美元关口。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4%,实现了从大众化向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能够显著降低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增长放缓的可能性。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决定经济体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认为,到2035年,要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的战略目标,未来15年人均GDP增长速度需达到4.7%以上,有赖于教育尤其是通过高等教育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国家教育总督学顾问、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秉林认为,新发展格局下,“双一流”建设高校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凝心聚力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要面向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集中精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高职院校要主动面向产业与市场需求,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现在高校培养的学生,是15年、20年后社会的领军人才。高校现在的学科体系、知识结构,能否适应未来的产业发展需要?这是很大的挑战。”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大学教授赵继认为,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格局下,创新类人才培养需求更强烈,这就需要高校进行学科升级,在学科结构上更大程度与国民经济结构相适应。
如何培养国家战略急需的高水平人才?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建议,在教学科研中,在国家战略布局的重点研究领域,鼓励学生提早进课题、进实验室、进团队,建立目前比较欠缺,能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将研究课题与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紧密结合,满足企业新型人才需求,促成科研成果及时转化。
“当前我国存在严重的人才缺口,尤其是颠覆性技术革新所需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说。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从教育的作为来说,职业教育处于重要位置。”全国政协委员、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认为,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源优势的构建过程中,一头链接经济发展的生产、流通、分配各个环节,另一头链接就业民生,相比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两头链接”的过程更加紧密、直接。
郑亚莉建议,要提升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服务新发展格局。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地位的平等化;另一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重点,从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的需求侧,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的创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关键问题。
“当务之急是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的创新引领作用,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钟秉林说,当前尤其需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加强基础学科的创新引领作用,加强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技术、组织、模式的创新提供根本性方向指引和基础支撑。
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结合点,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进一步发挥高校在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方面的贡献,关键在两个方面,一是提升我国关键技术原始创新力,二是帮助企业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认为,当前全球科技竞争不断向基础研究前移,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高校要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工作,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探索性、原始性的国际前沿学术研究。
施卫东还认为,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但是除了少数国际性大企业能够培养独立的研发技术人才,绝大多数企业是没有研发人员的,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企业与高校的深度产教融合。
“高校可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多学科的优势,紧密对接产业链、服务创新链,面向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尤其是我国‘卡脖子’领域,帮助企业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施卫东说。
赵继认为,高校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要依托学科,构筑平台,围绕前沿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会聚人才,推动知识体系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实现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校学科育人的良性循环。
开拓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新局面
“服务发展新格局,既需要发挥教育的人力资源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也需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新局面。”钟秉林说,这要求在后疫情时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探索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式,拓展新领域,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重视教育教学的在地国际化,立足本土本校,提升全体学生的国际化和跨文化素养,形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格局。
“在这场全球抗疫的战争中,我们看到一大批海归专家在抗疫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大批海外华人华侨、留学生群体为我国捐钱捐物,共同抗疫。此外,中国研发的新冠疫苗通过国际认证,并为多个国家提供疫苗支援抗疫。这些都是我国坚持教育对外开放的结果,充分体现了教育对外开放在新发展格局中的独特优势。”施卫东说。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马陆亭认为,面对从美国泛起的逆全球化思潮,应该看到各国比较优势存在、资本趋利性本质存在、创新降低成本趋势存在等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要素不变,这些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美国越是封锁,我们越要开放,高等学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要走在前列。”马陆亭说,“双一流”建设大学要主动关注未来全球产业链布局变化,了解不同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特色,分析知名大学的一流学科分布,积极作为,广交朋友,拓展多国合作,用更多智慧推动学术交流,助力国家开放大局。
王树国认为,教育全球化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要把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摆在重要位置,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积极向国际社会贡献教育治理中国方案。
“作为培养全球治理国际化人才的外国语大学,要深刻认识新发展格局对高质量对外开放提出的崭新要求。高质量的对外开放要求培养高水平复合型外语人才,提供多元国际化全球治理人才。”刘宏认为,外国语大学要树立全球化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观,要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内部管理等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职业院校成为教育国际化最为活跃的主体之一。”郑亚莉说。
郑亚莉建议,要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走出去”,还需要主动对标“世界一流”的国际职教标准,积极参与国际职教分工,为世界职业教育提供“中国标准”和“中国方案”,加强与信誉良好的国际组织、行业协会、跨国龙头企业合作,丰富合作模式,拓展合作平台,持续提升中国职业教育的全球参与度与国际影响力。
▲长按二维码查看报道
奏响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强音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关键词:德智体美劳
【报告原声】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需要大批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有学识、素质全面、创新能力强的时代新人,也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直接针对育人质量和学生成长需求,为更高质量的教育提供系统保障。国家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做了精细的课程安排,学校要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计划,让德智体美劳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发挥整体育人的功效。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教育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韩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我认为这是教育的核心要义和工作目标。我们要把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领域,只有让各级各类教育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都按这个目标去设计和实施,才能真正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更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会外连线】
天津市蓟州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花宜春: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是切实增进民生福祉的实招,说明国家对民生问题越来越关切,对老百姓的需求越来越重视。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远、昭示希望、坚定信心,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传达,切实把会议精神转化为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强区的实际行动。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开展礼仪教育、磨难教育、生态教育、耕读教育等融合育人实践,牢牢抓住教育事业发展的灵魂,回归教育本真。
关键词:义务教育
【报告原声】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健全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改善乡村教师待遇。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精准回应了教育新阶段的时代特质,契合了当前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迫切渴求。落实的关键在于增强基层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激发基层学校自主办学活力,增强教师队伍吸引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农村教育发展的新短板在于内涵发展不足、教师队伍不稳定,这需要加大力度提升教师住房、交通、工资、发展平台等待遇,加强校长教师专项培训。报告让我们对教育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让我们同心同德,一起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开局加油助力!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副校长贺颖春:乡村振兴,发展最终要靠人才,人才培养要靠教育。乡村教育必须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主体,没有能力强劲的乡村教师,振兴乡村教育只能是空口白话。所以要切实提高教师各类专项津贴,深化实施乡村教师岗位津贴和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提高乡村教师工资水平,增强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
【会外连线】
北京市密云区教工委书记张文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我们听闻倍感鼓舞。目前,密云区教育正在通过突出向山区农村学校倾斜,突出向一线教师倾斜,突出向艺术、科技教育倾斜,全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破解教育公平难题。
关键词:学前教育
【报告原声】
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入园率,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办园。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政府教育督导办主任杨善竑:“十三五”期间,我国学前教育取得跨越式发展。下一步,要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单列编制配足配齐公办园教师,解决好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保障问题,多举措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开展小区配套幼儿园分类治理,让孩子们“有园上”,更“上好园”。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焱:一方面,要配合我国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做好普惠性幼儿园的合理规划布局、资源共享与整合,让每一个适龄幼儿都有途径和机会获得学前教育;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普惠性学前教育投入,为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供基础保障。支持社会力量办园,要逐步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财政补助制度,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财政扶持力度并加强对资金的使用监管,吸引更多有教育情怀的、有志于教育事业的民办幼儿园举办者进入普惠性学前教育供给体系。
【会外连线】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郑家凯: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学前教育的内容让我们深感振奋。近年来,庐阳区连续实施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通过项目带动、加大资金供给、创新办园方式等形式,大力提升公办率和普惠率,2020年已基本实现区域学前教育“三园两覆盖”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高中阶段教育
【报告原声】
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庹庆明:对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我个人认为,一是开展新型综合高中、特色高中建设,探索学校多样化发展的新途径;二是以高中新课改为契机,探索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三是建立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普职融通型”学校,为多样化人才的培养服务;四是教育主管部门要健全督导评价制度和机制,引导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中为数不多的高中校长,我一直比较关注高中教育的生态问题。一枝独秀不是春,一个区域的“牛校”越牛,优质高中的资源就越稀缺,升学竞争就越紧张。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问题,我建议可以推广江苏一些地区的经验,建立以县域为主的高中招生体制,让城乡50多万人口区域中就有一所老百姓认可的优质高中,以百花争艳、千帆竞发的多样化发展态势迎来高中高质量发展的大好局面。
【会外连线】
海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韩小雨:海南将通过优化普通高中布局,深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宜性,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同时通过加强生涯规划教育和学生发展指导,为高中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指导支持等措施,大力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
【报告原声】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提升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重点,从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的需求侧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的创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加速职业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源高效整合,推进学历教育与社会化培训深度融合。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要坚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战略定位,构建中职、高职、职教本科纵向贯通的新格局,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职业教育要伴随经济发展设置专业,且专业要适度超前,让专业“宽”起来,与产业需求更好地融合,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中的“适应性”。
【会外连线】
江西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汤泾洪:近年来,江西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把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摆在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位置。强化各级政府统筹职业教育发展责任,制定“江西职教高考实施方案”“高职与本科联合培养人才实施方案”,建立一批现代化产业学院,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质量。
关键词: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和民办教育
【报告原声】
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长按二维码查看报道
明目标、强信心、增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沈贞海浙江报道 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释放的信号令参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增强信心、倍受鼓舞。
李郁华表示:疫情防控风景独好、经济发展一枝独秀、改革开放一帜独树、民生事业千秋独有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李郁华表示,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十四五”开局之年的目标任务,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部署了后疫情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彰显了法治政府、创新政府、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总结成绩全面客观,分析形势深刻透彻,目标任务明确具体,政策举措务实有力,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指导性、实践性和操作性,是一个高举旗帜、鼓舞人心、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好报告,完全赞成、坚决拥护。
“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我有4点感受。”李郁华表示:疫情防控风景独好、经济发展一枝独秀、改革开放一帜独树、民生事业千秋独有。
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李郁华代表表示,就宁夏而言,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核心”,是谋划“十四五”发展必须要破解的“难题”;也是应对当前国内外复杂局面的“总抓手”,缩小东西部差距的“总支撑”,建成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总钥匙”。
同时,李郁华代表也提出,也要清醒看到,宁夏尚处在工业化的中前期、城市化的拓展期、信息化的初创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存在“经济结构短板”“质量效益短板”“增长动力短板”“资源环境短板”“市场活力短板”“营商环境短板”“综合物流短板”7大短板。
李郁华代表介绍,针对以上问题和短板,自治区党委经过深入调研、认真研究,不断深化区情认识、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确定发展战略、靶向实施重大举措,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统揽,重点在“导”“转”“调”“换”“畅”“招”“改”7个方面下功夫,推进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高位推动,在“导”上下功夫;结构再造,在“转”上下功夫;优化升级,在“调”上下功夫;创新驱动,在“换”上下功夫;打通堵点,在“畅”上下功夫;敞开胸怀,在“招”上下功夫;刀刃向内,在“改”上下功夫。
此外,李郁华代表向大会提交了《国家层面出台支持宁夏建设先行区的实施方案》、《建议建立更高水平的东西部协作新机制》等建议。
郑亚莉代表:聚焦“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职业教育,碳达峰、碳中和。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郑亚莉表示,过去的极不平凡的2020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国家取得了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我们听了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和骄傲!
郑亚莉代表说,在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特别关注到这样三个关键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职业教育,碳达峰、碳中和。
“十三五”期间 ,从“层次”到“类型”,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十四五”期间,从质量到品牌,职业教育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春天。
“令人深人鼓舞”郑亚莉代表表示。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也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内在要求。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行业企业对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推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郑亚莉代表提交了《加快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政策落地》的建议。
钟海燕代表:这是一份坚守百年使命的宣言书、是一份兑现百年承诺的成绩单、是一份开启百年征程的动员令
来自畲乡景宁的全国人大代表,景宁畲乡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钟海燕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令人感到既激动又感动,既欣喜又振奋:这是一份坚守百年使命的宣言书、是一份兑现百年承诺的成绩单、是一份开启百年征程的动员令。
钟海燕代表表示,报告已经为现代化建设开启之年作出了全面部署,要坚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将报告部署的各项改革发展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
——要坚定信心决心,为现代化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要改革开放赋能,全力以赴打造新发展格局;
——要释放生态价值,持之以恒构建生态产业体系;
——要着眼城乡融合,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
——致力共同富裕,更高水平创造美好生活。
钟海燕代表特别表示,报告明确提出,要“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令人振奋。建议大力支持民族地区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发展,以数字化改革引领乡村产业升级、公共服务供给和治理体系提升,加快推动民族地区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
▲长按二维码查看报道
代表委员热议高水平打造“四个高地”
以省域现代化先行为全国探路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今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重任在肩,更须砥砺奋进。代表委员们表示,浙江已经吹响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号角,要努力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三大科创高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新时代文化高地,以省域现代化先行为全国现代化建设探路。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的一组组数据,让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他认为,“6%”这个数字折射的是一种发展理念,不过分追求速度,而是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报告强调就业状况、物价水平、民生改善等指标,充分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主题。
“从全国视野来看,浙江提出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的目标,强调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不仅找准了发展方向,更是主动担当作为。”张天任代表说,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内涵丰富,既有战略定性的方向,又有明确定量的指标;既包含新兴产业的繁荣,又涉及传统产业的转型;既闻得到乡村振兴的“泥土味”,又看得见数字经济的“时尚范”;既体现区域协调的整体性,又反映城乡一体的大格局。浙江一定能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力、特色和魅力,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多贡献。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幅增加基础研究投入……政府工作报告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出的一系列部署,让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院长崔田倍感振奋。
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发出了鲜明的信号。对浙江而言,就是要坚持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努力打造三大科创高地,以科技创新决胜未来。”崔田委员说。
建设“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是浙江“十四五”发展的“第一战略抓手”。崔田委员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增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带动作用等具体部署,为浙江打造科创高地提供重要引领。他说:“我们应脚踏实地,增加创新投入,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在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重大平台打造、创新主体培育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浙江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张明华对此感触颇深。眼下,浙江正努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今年春节上班后,省委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就是聚焦改革的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
“浙江的改革步伐始终没有停歇。浙江有基础、也有决心推动改革走向深入。”张明华委员说,数字化改革是浙江的又一项开创性工作,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迭代深化。
“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在张明华委员看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内容,给浙江更好推动数字化改革“划了重点”。
改革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数字化改革将赋能产业发展、省域治理。但数字化改革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具体的场景应用上,更在于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发生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改变。“这需要广大干部勤学勤思,形成数字化理念和思维,积极投身到改革之中。”张明华委员说。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带着一本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湖龙井茶的书籍《老龙井》赴京参会。她在政府工作报告的“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重重划了横线。
“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浙江正在深入实施文化研究工程,充分挖掘上山遗址、河姆渡遗址、良渚古城遗址等历史遗存的深厚内涵。”郑亚莉代表说,“十四五”期间,浙江将努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她期待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文化、数字文化全面发展,形成有国际影响、中国气派、古今辉映、诗画交融的文化浙江新格局。
郑亚莉代表认为,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浙江还需进一步以挖掘文化内涵和提升游客微观感受为导向,深化文旅融合,不断满足人们对更高品质精神文化的需求。此外,还应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培育数字文化产业新型业态,通过拥抱新技术,让优秀文化资源“活”起来、传下去、走得远,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作出浙江贡献。
(本报北京3月5日电)
▲长按二维码查看报道
▲此文被【团结报团结网】公众号报道,点击图片查看
“近几年,几乎每个妇女节都在全国两会上度过”“我们总会在两会上收到节日的祝福,有贺卡有鲜花”“在共商国是中度过这个节日,深感荣幸”……近年来,除2020年外,每年3月8日的国际劳动妇女节,都与全国两会相逢。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北京如期参加全国两会的女性代表委员们,在节日来临之际,向记者讲述了她们心中的期许和祝福。
▲浙江日报图片报道
职业教育:进入发展新阶段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好课堂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有了好课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才有保障;好课堂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教育改革只有深入课堂层面,才能有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今年年初,我在学校“金院好课堂”总决赛现场对全校教师这样说。学校教学技能竞赛的变化,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生动写照。2018年起,原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调整为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事体系,更注重课程教师团队协作、课堂教学实施等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作用。
微观进步源于顶层设计的逐步完善。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正式确定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是一个单独种类的教育。
全国两会
加快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建设数字乡村
听听今年代表们赴京要带去哪些浙江“好声音”
▲长按二维码查看报道
▼
点击查看往期内容
党史学习教育部署动员大会|点赞金院②三年援疆
内容来源 | 党委宣传部
微信编辑 | 吴诗韵、黄禹葶、石帅、何昊、陶凯杰
责任编辑 | 孙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