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道器变通:在武汉大学对MBA的攻读与感悟

2017-09-13 李克勤 济学

      当我作为MBA的老师,给MBA在校生上课时,不能不提及当年在武汉大学攻读MBA时的场景。我发自肺腑地希望将我——一个老MBA的感悟,将我的道器变通,用我独特的方式,传递给年轻一代MBA。

      2005年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MBA教学的文章,当时在国内还是属于比较有开拓性的,经过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自己的研究,对于我所感悟的MBA之道的器化,也就是我总结的MBA教学之目标、理念、方法这一套体系,至今还是持肯定意见的,这些内容当然需要完善,主要是在实践中完善,以保证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


     发达国家的“MBA教育是它们百多来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管理经验长期积累的结果,它们的教授不仅有理论知识,而且还有从事工商管理的经验。”(1)所以MBA教育常常得到企业及其高管的认可,这种教育模式很快风靡全球。虽然我国开展MBA教育只有10来年的历史,但是MBA教学的独特风格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开展MBA教育的大学迅速增加到几十所,攻读MBA的人如潮涌,而且学习模仿MBA的案例教学也成为一种趋势。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一夜之间具有培养象美国那么多MBA的能力,就目前而言,我国只能从实际出发,在现有的已经形成工商管理人才专、本、硕的培养体系基础上,取长补短,即,取MBA教学之长,补工商管理本科教学之短。因为不同层次的工商管理教育目的只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的,都是为市场主体——企业服务的,都是为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培养管理人才的。这些人才可能层次不同,但他们所处的环境和游戏规则却具有一致性。所以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本科工商管理教学不应该和MBA教学具有本质的区别,本科工商管理教学是完全可以借鉴MBA教学的成功做法的,问题在于怎样去借鉴。我们完全可以扎扎实实地研究MBA教学在目标、理念、方法上的特征,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以利于我们搞好本科阶段的工商管理教学工作。   

   一、突出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具体性   

   传统的高等教育以培养专业型人才为着眼点,所以学科面窄,注重理论,具有明显的学术导向。MBA教学不同于以往的学术学位教学,在培养对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有自己的特点,是研究生教育思想,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变。

   (一) 教学目标明确使教学有明确导向。
   工商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为企业服务,为市场经济服务。在这样的目的指导下的MBA教学,不管是以“培养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目标,还是以“造就具有领导力的管理者”为目标(2)(第59页),其教学目标始终是明确的。因为这样的目标表述具有明显的易识别性,不至于产生歧义,同时便于操作,从而使MBA教学得以顺利地进行。不管是教还是学,都有了明确的指引。也正因为有了如此清晰的教学目标的指引,MBA教学才得以撒得开,为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教学形式的生动活泼提供了方向。由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是丰富多彩的,这给MBA的教学内容提供了广泛的想象空间,从战略管理到人力资源,从CEO的决策到日常的管理沟通,从工作流程到企业文化,都可以成为某一节课的内容。这不仅对于开阔人的视野、提高人的自信心、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而且在培养一个人的雄心壮志、锻炼人的意志等方面,也能产生实际的功效。

   (二) 将教学目标具体落实在能力培养上。
   MBA教学通过不同的课程,从不同的侧面培养学员的五种能力来使其总的教学目标具体化。这五种主要的能力是:①通才的眼界,能全面考虑一个组织的问题,并在较大范围内了解组织的状况;②分析和综合能力,能把含糊的和没有条理的信息条理化,得出对问题的准确解释,形成创造性的选择,并恰当地完成;③技术与专业技能,包括各种商业手段和职能方面的能力;④商业道德,作为一个管理人员应当具有的尽职精神和伦理观;⑤专业成熟,能成功地与同行或竞争对手相互交往,能在各种竞争条件下出色完成任务。
    这是一个既要求基础广泛、扎实,又要求专业精强的高级专业管理和决策人才的培养目标。这说明在MBA 教学过程中,不变的是目标,是方向,变的是方向指引下的教学形式和内容,这也就是说,目标是个纲,纲举目张。
由此可见,我们在本科管理教学目标的选定上,就不必再徘徊于培养通才与专才之间,往复于学术导向与职业导向的选择之中。更不能像一些高校那样“要求学生既是学术型,又是技术型;既要广博,又要精深,还要‘上手快’。有些专科学校提出既要加强针对性,培养‘职业型’和‘应用型’人才,又要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培养复合型人才”(3)(第214页)。这样的一些目标虽然档次很高,但显得含糊,不明确,容易使人感到不知所措。我们有必要借鉴MBA教学的经验,将教学目标明确化,例如可以将本科阶段工商管理教学的目标定为“以培养中间层管理人才为主,毕业生能够作为现实工作中业务主管、部门经理等职位的后备人才,通过一段时期的适应和锻炼,胜任这些工作。随着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社会对综合型战略管理人才和适应团队工作的新型操作层管理人才的需求将相应增加,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也要随之做出调整。”(4)这样本科工商管理的教学工作才会有一个更加明确的方向,也才能更加顺利地进行。

   二、融合“理论结合实践”的核心教学理念

   在管理教学中理论结合实践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际工作考虑,对为什么要理论结合实践,即理论结合实践的重要意义,没有人会有太大的异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重视理论结合实践这一理念,并不说明我们就能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地运用它。实际情况是,在管理教学中,我们总是不断地强调理论结合实践,我们又总是不断地感到理论往往脱离了实践。要想做到理论结合实践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MBA教学应该说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MBA在教学理念上有一套系统完整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教学理念正是在中国得到广泛认同的“理论结合实践”。但是MBA教学不是简单地强调一下理论结合实践的重要性,而是切切实实地将这一理念落在实处。为此,MBA教学围绕其教学目标的实现,将“理论结合实践”理念按三个层次的问题来加以解决。

  (一) 从管理角度搞清什么是理论、什么是实践。
   笔者在武汉大学攻读MBA时,曾听过美国富布赖特基金会Cherry博士专门解释这两个概念。她指出,什么叫“theory”(理论)?从管理角度上讲,“theory”就是“idea”(观念);什么叫“practice”(实践)呢?“practice”在管理上就是要搞清how to do(怎么做)。显然,对管理中的“理论”和“实践”做一个界定是有必要的,这可以避免人们仅仅按理论和实践的一般意义去理解它们在管理中的特殊含义,从而有利于准确地领会和把握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这是搞清管理中的“理论结合实践”的前提。在多年的企业管理和教学实践中过程中,笔者也深切感受到了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理念的教学模式的优越性。这种模式它的特征分析起来看至少有三个特征:①教师始终身体力行此理念;②教师极力启发学生接受新知识,并将知识习得以观念形式储存与大脑中;③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观念去指导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 搞清管理中的“理论结合实践”是什么含义。
   管理中的理论结合实践,并不只有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结合,还有其他理论与管理实践的结合,但不包括管理理论与非管理实践的结合。例如,MBA教学中也研究政治学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但不会去专门讨论管理理论在政治实践中的应用。过去我们虽然经常提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究竟什么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它在管理范畴里究竟是什么含义?如何才叫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的认识一直不是那么清晰。对于一个认识还不清晰的理念,要坚定地贯彻它是不太可能的。由此,我们可以从MBA教学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要想教学有效,必须把握本科管理教学的核心理念,即理论结合实践。所谓把握,教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坚定地去做。所谓坚定,其含义在于:坚者,尽心尽力;定者,善始善终。


   (三)搞清管理教学中的“理论结合实践”的具体方式。
   应当注意的是,无论从管理,还是从教学角度考虑,必须首先界定理论结合实践的具体环境,一般地讲理论结合实践,难免过于笼统,从而使理论结合实践变得难以操作。就管理教学这一具体环境而言,教学的理论是存在的,显然这个理论不是管理理论,而是教学理论。一般认为,管理教学有建构主义取向。(5)(第69页)“因为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习意图、经验和认知策略为主,在管理教学中,可以基本肯定建构主义理论更为合适,按照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也能够使管理学习更为有效。按照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者在先前知识和兴趣的基础上建构不同的认知结构。与简单地讲教学内容直接发送出去相比,建构主义围绕着与学习者有个人关联的、需要完成的任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创造学习机会。”(6)(第75页)那么,教学实践显然可以从建构主义的实践去把握“怎么做”。“杜威、皮亚盖特、维考特斯基、威特洛克(Wittrock)以及其他人所提出地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的建构主义理论,在认知科学家实践研究中及教学者的工作中被进一步强化了,他们从下列方面进行了教学方式的改革:①鼓励学生参与真实地、问题导向的、探索是的任务;②鼓励学生对他们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质疑、反省,从而在其自身已经建立起来的认知框架基础上对所学的内容加以理解;③学生通过在分布式专长的模式下学习,完成一些特定知识背景的项目;④鼓励信息流动的多向性(即:从学生到学生、从学生到老师、从老师到学生)而不是单一的从老师到学生的信息流。(7)(第67页)
显然,MBA教学的理念最后落脚点在上面讲的第三个问题上,同时又不仅仅只解决第三个问题,而是将这三个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考虑。这样既可以防止在没有搞清第一个问题时就去谈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冒进举动,又可以避免将第二个问题替代第三个问题的错误做法,无疑,这对于本科工商管理教学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三、将CLSP作为基本的教学方法

   在MBA教学方法上它的主要特征就是要把MBA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融会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MBA广泛采用CLSP(Case, Lecture, Seminar, Paper)为主要形式的循环启发式教学法,以商界、政界、学界等业界知名人物广泛参与的交互式教学,以学员背景、兴趣为导向成立的营销俱乐部、物流与供应链协会、人力资源协会、金融投资协会等社团组织活动的广泛开展,体现了管理理论、管理技术、管理实践的高度结合,让学员在“团队式的合作、研讨式的学习、专业化的训练、环境的熏陶、大师的点化”中全面受益。
 

   (一) 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教师的主导性,真正落在实处。
   案例法与其说是一种教学法,不如说“是一种独特而微妙的学习方法,其意义又超过单纯让学生吸收某种知识和掌握某种技巧。”(8)(第17页)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自主表述自己的观点,经常由学生扮演企业的决策者形象。教师的主导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决定案例的编写或选择,另一方面是教师把握案例讨论的总体节奏;

   (二)教学过程强调实战意识。
   每个案例描写的是工商企业遇到的真实问题。有的案例似乎是从一个将军的角度叙述整个战局,有的则记录一个士兵模糊片面的印象。有时案例故意不给应有的信息,有时又故意多给些。案例的最后,总是问你:“你说该怎么办?”(9)(第11页)以此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实践观念和实战意识;

   (三)讨论强调思考,强调能力训练,而不是结果的对错。
   案例法的精髓“不在于让学生强记内容,而是迫使学生开动脑筋苦苦的思考。”让学生真切的感到我们如果运作一家在市场经济中求生存谋发展的企业,我们经常处在这样一种状态,即“我们不可能掌握一切应该知道的信息,有价值的信息又常常混杂在一大堆纷乱的信息之中。现实世界中多半没有一种精确的答案,却有受时间、资源、人才等条件限制的多种选择。案例法训练的是决策的艺术,意在锻炼学生在不圆满的条件下作出决策的能力。”(10)(第11页)“案例教学还有一大好处就是训练MBA学院敢说敢讲的气质,而这对从沉默是金的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中国学生时非常重要的训练。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主持人、哈佛MBA毕业生张蔚的体会很有说服力。她说:哈佛教给我的是一种综合素质。比如,大量的课堂发言时我练就了表达能力、参与能力、反应能力。哈佛MBA的案例教学非常好,学生收获很大,哈佛教我不怕说。”(11)(第110页)对于讨论的结果没有对错之分,但有片面与全面、进步与落后、适合与不适合之分。这就彻底的告别了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检验一切的陈规陋习;

   (四) 教学最终落脚点放在创新意识的培养上。
   讨论一般以小组为单位,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在不经意之中,感受分工与合作意义和作用。案例教学法较之传统教学方法是一个优化的教学方式,使得我们(包括老师和学生)可以更快、更方便的获取知识。从表达自身知识的途径来看,在案例教学中使用含义模糊的比方、暗喻和故事、运用形体语言和各种描述性的草图,都有利于隐性知识的表达和新知识的产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的MBA教学方法,其本质来自于管理的本质特征。因为在21世纪市场经济里,管理的本质特征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创新上面。正是因为培养了MBA强烈的创新意识,才使得MBA教学才显得更有效,更加符合其教学目标和理念的要求。     


   总之,MBA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其目标的明确性和具体性,其理念在“理论结合实践”上的合理性,其方法上的可操作性,对于本科工商管理教学具有现实的启示作用。当然,本科工商管理教学,在学生层次以及教学内容深度上,与MBA教学都有明显的差异,这是我们在借鉴MBA教学法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我们要做的是要取MBA教学之长,补工商管理本科教学之短,而不是要把MBA教学的那一套照搬到本科工商管理教学上来。可以这样说,工商管理教育,在我国毕竟是一项比较年青的课题,整个工商管理教育既需要整体的推进,也需要局部的突破,那么,在本科工商管理教学这一领域上,通过借鉴MBA教学的成功做法,取得一种突破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李克勤后记:我这篇文章实际上是对MBA教学法的延展,但这不仅不是道变,而且还是MBA教学法的进一步确认。在这篇文章发表后的十几年,在我的道器变通过程中,我增添了许许多多新的感悟。2014年我们MBA班的同学重回母校时,我本来还想再写一篇MBA的文章,后来考虑我的道器变通理论体系构建处在关键特殊阶段,所以还是将MBA的研究融合到道器变通里面去了,看来这么做是合适的。MBA教学法毕竟来自国外,我只是洋为中用,而道器变通则是我完全自主自立的。今后我还会沿着这个思路继续研究下去。请各位朋友继续关注!


顺提示各位,直接点击下面的文章,就能直接阅读内容,微信的技术不断更新,的确方便!



参考

MBA悟道:慧眼狠看自己

尼克松描述的领袖之道

链接

从巴纳德组织理论看红旗渠建设的协作管理

从一句话看任正非在华为公司的道器变通

大学生坚守之道:自主、自律、自信、自强

从教15年:一个老大学生的读书与悟道

我的一张大名片:道器变通

我的研究成果:《企业家成就事业的道器变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