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孩子和富孩子的差距是怎样一点点拉开的?
1
左边这个孩子叫理查德。他父母的工作还行。
右边这个孩子叫宝拉。她父母的工作就差一些了。
理查德的父母为孩子倾心付出。(他们总是陪伴孩子,还鼓励他“好孩子”、“很聪明”。)
宝拉的父母也为孩子倾心付出……所以,他们要打两份工。(他们只有将她独自留在家里看电视。)
理查德去了一所好学校,资源丰富,学生优秀。学校的老师也热爱自己的工作。
宝拉的学校呢?班级人数太多,资金不足,老师总是很疲倦,疲于应付各种压力。(面对这样的环境,老师都会想:天哪,我需要一份新工作。)
理查德父母对他期待很高,看着他的成绩,父母会说:才B+?天哪,我们要给你请个家教了……
但宝拉的父母对她成绩就有点不同了,看着她的成绩,父母会说:B?嘿,不错啊!
这样的差异,年复一年……
理查德父母为他支付大学学费。
宝拉一边读技校一边还要努力工作,她还背负着债务。
或许因为别人如此待他, 理查德开始相信他值得被别人好好对待,他的成就都是靠自己。
或许因为别人如此待她,宝拉开始裹足不前,学着“掂量自己的分量”。
在理查德的庆功宴上,宝拉和他相遇了。宝拉作为服务生,正端着一盘食物分给在场嘉宾。
此时,人们正在好奇地询问理查德:你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理查德拿起一块食物,自信满满地说:不抱怨,努力工作。我讨厌别人的施舍。从没有人端着盘子递给我什么东西。(虽然他正从宝拉端来的盘子里拿起一块食物,但他说这句话时,却对这个事实视而不见……)
2
马太效应说,富人更富,穷人更穷。
美国大学研究结果也发现,富人的孩子更可能成为富人,穷人的孩子更可能成为穷人。这个循环很难打破。
一个孩子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不仅受到财富影响,他们还会受到“富爸爸”和“穷爸爸”不同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尤其是如何对待金钱的方式。
虽然马太效应并不容易打破,但确实也有很多贫穷家庭出身的孩子成功逆袭了。
所以,贫穷、富裕虽然和出生有关,也受到个人特质影响。
托马斯·C·克里通过多年研究,发现了富人和穷人各种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他认为,只要改变这些差异,穷人也有成为富人的机会。
来源:小楼老师心理课
点击“阅读原文”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