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连城妹子,这些你都懂吗?🎎
也是每个人一生中很重要、很开心的事。但结婚不易,若想娶到自己心仪的女子,除了搞定丈母娘,你还得搞懂当地的婚俗。就拿咱大来说,各地婚俗也是大有不同,今天咱来扒一扒连城的客家婚俗~(要娶连城妹子的,请认真看)
说到连城婚俗,那得先从男女两人的恋爱说起。在古代,一桩婚事通常由“以亲说亲”或“媒人搭线”促成。换了现在,那可是自由恋爱的时代了。不管哪种形式,男女一旦决定结婚后,男方就会带父亲和叔叔等家长到女方家先简单见一面,这叫说亲。然后双方商定礼金,对照八字等。连城礼金算是比较高的,通常为13-17万,女方会回礼2-3万。
若双方家长的第一次见面觉得合适,接下来就是定婚了。按连城婚俗,定婚当天男方会带“四金”(即项链、耳钉、手镯、戒指)给女方戴上,并先交礼金一两万,这就预示着“这已是我的女人了”。而这也是女方第一次正式的拜见公公婆婆,所以公婆也会给未来媳妇一个较大的见面红包。女方的父母、叔婶、兄弟姐妹也会收到男方的红包礼,这个称为满堂红。
第三步,即俗称的“送日子”。这个礼节通常定在结婚前一个月,主要是为了商议结婚具体事宜,确定结婚当天的衣服、婚物等。男方要“缴清”未交礼金。
前戏完了后,现在算是正戏上场了:结婚。
结婚宴请分为两天,头天在女方家宴请女方的亲朋好友,第二天在男方家宴请男方的亲朋好友。宴请的嘉宾会按性别分开,中午宴请女性,傍晚宴请男性。
迎亲的头天下午,迎亲队伍来到女方家,最先到达的是抬礼肉的扶子一行,其次大花轿及随行执事人员,第三、第四到的是挑担抢师和媒人,女方家燃放鞭炮迎接外,还要派人接担子和雨伞等,然後由礼生引进,道过辛苦,双方互道吉利话表示祝贺和谢意,礼毕入座。晚上设宴款待迎亲人以及提前到达的“对手血亲”等。
晚饭後,用男方家拿来的“三牲”(鹊、鱼、肉)油烛、香纸,鞭炮等敬奉祖宗,”然後呼神:“敬告某堂上某氏祖先,今有堂下嗣孙某某之女择某日于归与某氏某某之公子结为夫妻,预祝百年百阶老,五世其昌。”呼毕作路揖。说完後将大油烛吹熄拨下包好,这个敬奉仪式也有定在新娘告别祖宗出宫时举行。
哭嫁是世代流传在客家别有情趣的典型婚俗,是表达新娘对自己家乡父老兄妹、亲朋好友们难分难舍的离别真情的独特形式。凡新娘,在出嫁的前一刻起就要开始哭嫁。新娘会不会哭,被人们当作评判姑娘聪明或呆笨的标准之一。如果在哭嫁时哭得不悲恸,不感人,往往会被人耻笑。新娘哭嫁时,父老兄妹、亲朋好友们跟着劝,哭则称为陪哭。
新娘出门前要站在画有八卦的米筛中,脱去旧鞋换新鞋,俗称“过米筛”,意味着不带走娘家财,到婆家重新创业。
出门时后,新娘通常由小舅子牵或背出门。当新娘、新郎一上车,车子要开回夫家时,新娘的母亲或家族中的长者,手持一盆水(少许),往新娘车子上一泼,车子开动,紧接着新郎便把手中的扇子由车中抛下,泼面盆水者即刻拣起扇子猛扇,边扇边念着:“扇凉一点,很凉啊!很凉啊!”这个习俗,不外乎是在提示新娘,“嫁出去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要好好对待夫婿,永相厮守,就如同“覆水难收”,不能轻言离婚之意。而泼水者拿着扇子猛扇猛叫,则是代表着更深一层的意思,因为“女儿嫁出去了,又了了一桩心愿”,所以“好高兴,好凉快,好痛快啊!”仿似为女儿找到了一位理想、如意的归宿而高兴。
连城的结婚嫁妆,一般都是家庭用品。大的有冰箱、电视、棉被,小的也包括镜子、纸笔、鞋子等。它虽没有泉州、晋江等地区的阔绰大气,但每一样嫁妆都深含寓意,颇具客家风味。比如,笔墨纸砚就代表以后生出来的孩子能饱经读书。
第二天,轮到男方家宴请,方式一样。中午宴请女性,晚上宴请男性。有一点不同的是,男方家宴请时,新郎新娘需在父母带领下挨桌敬酒,这在女方家却可有可无。当天,女方通常身穿一身红裙,代表红红火火。
依照连城习俗,结完婚后还有个重要礼节:回娘家。在回娘家前,新娘要早早起床,先把夫家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和丈夫一起回娘家,娘家会盛情款待一番。
这就是小编知道的婚俗了。连城的婚俗,如同它的方言一样,”五里一个调,十里不识音“,每个地婚俗总有一些差异。
以上说的,欢迎大家不对的指正、缺漏的补充,拍砖的轻点O(∩_∩)O~
近期热文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