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r.K 编辑| Emma
来源| 技术领导力(ID:jishulingdaoli)
两个月前,马斯克接受媒体采访时亲口承认,推特已裁员80%,从原来的近8000人,减少到了现在的1500名。这么大规模的裁员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呢?后果就是“(推特)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如果进展顺利,本季度现金可能会正向流入”(马斯克原话)。就这?不,还有就是,推特仍然可以照常运行…
这里包含两个层面的信息,第一,一家企业裁员80%,仍可以照常运行,说明之前的人才配置的水分确实挺大,工作挺闲。第二,一家企业裁员80%才能实现收支平衡,说明之前的经营确实挺难,小打小闹的优化变革,恐怕根本不会有太大的效果。而这两方面的问题,又都集中反映了一个问题,即互联网企业正面临巨大的问题。
如果遇到的问题的不只是推特,还有改了名字进军元宇宙,但效果平平,还是要通过裁员自救的Meta;还有刚刚丢掉国内桌面搜索引擎头把交椅、all in AI放手一搏的百度;以及淘宝天猫GMV严重下降,试图靠阿里云、国际业务改变颓势的阿里…那么,就不是互联网企业的问题,而是互联网行业的问题了。
这些国际国内大厂奋力自救的样子,很认真、很性感,但也有些悲凉、有些发人深省,高速发展20年的互联网行业,当真荣景不再、穷途末路了吗?
01
存量时代下的互联网,内卷严重
1、移动互联网已经没有红利
移动互联网还有没有红利?先看一组数据,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21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0.0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6%。
再来看另一组数据,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国内用户量最高的20款APP排名来看,前五名分别是微信、淘宝、支付宝、抖音和高德地图。其中微信MAU(月活)人数高达10亿,而超过5亿月活的APP数量也高达9个。
单纯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数字算是到头了吧?其他诸如京东、拼多多、美团、饿了吗,涵盖了大众吃喝拉撒的各种APP,大厂们该上的都上了,大众们该下的都下了。面对这样的数字,面对圈地完成的格局、马太效应显著的现状,各巨头互相锁死的局面,谁在谈(像样的)“增量”和“爆发”,都像在讲一个自欺欺人的笑话。
大佬们早就看透了这点,为了改变这种胶着、“一潭死水”的现状,大家开始四处寻找、打造可以搅动浑水、打破格局的“鲶鱼”。上面提到的Meta、百度、阿里不惜代价的All in 转型,就是这种渴求的具体表现。他们从应用侧入手,向云、向AI、向元宇宙要新增长极、新成长空间。新格局尚未尘埃落定,但该上路的巨头们,都在佛晓前,披星戴月地上路了。因为他们知道,老的红利差不多吃完了,他们必须像敏感又果敢的游牧民族一样,重新逐水而居。
2、大厂裁员、降薪
裁员、降薪已经成为最近两年被大众挂在嘴边的高频词,大家都已经听“麻”了。国际上除了上面说的推特、Meta,还有亚马逊、谷歌、微软,就连之前一直被称为“最后一个坚持不裁员的硅谷巨头”的苹果公司,也开始承认“正在小规模裁员”。
国内的阿里、腾讯、字节、百度等巨头要么已经开始新一轮的裁员,要么被爆出消息准备裁员。当然,有些巨头大厂们也在宣布招聘,但这些招聘无论从规模上还是结构上,相较裁员,都是不成比例的。因此,不少人也把这些“裁多招少”、“裁贵引廉”的举措,解读为大厂变相降薪降本的手段和套路。
裁员到底有没有用?回头看看上面马斯克对推特下的“狠手”以及实现的效果,大家可能心里就有数了。实话实说,互联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沉淀,常规常用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学习成本和迁移成本也已经变得很低。
在业务模式相对稳定,大环境也不需要大规模新项目上线的前提下,只保留一部分人做好现有业务的维护,在逻辑上是通的,在实践上是可行的。关键还有可能通过裁员,实现像推特一样的“正向现金流”。所以,抱歉,裁员这颗药,大厂们不光要吃,还要准时吃,按疗程吃。互联网行业频繁裁员,释放出来的需求岗位少,行业工作难找,在一定时期内,或许会成为一种新常态。
3、互联网高薪时代结束
除裁员外,互联网行业难过的另一个重要表征,就是行业高薪时代的结束。
在海外版脉脉、硅谷著名的匿名求职网站Blind上,有一个热门调查:“当前科技企业的高薪时代结束了吗?薪酬会重新平衡,回到2015年的水平吗?”
该投票获得大量吃瓜群众关注并参与,其中约51.7%的人认为,科技行业已经走到了一个时代的尽头。而在该投票下,很多用户也就“科技行业年薪50万美元的工作是否可能会消失”展开讨论,其中一名甲骨文员工还做了2022年与2015年科技行业的薪水对比。
这位用户表示,2019年至2022年之间,科技业项目经理的总薪酬可以达到50万美元,就连普通的软件开发工程师的平均薪酬,也能达到35万美元;而在2015年时,只有下属超过100人的总监才能获得50万美元的年薪。
在资本寒冬,红利消退,业务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多年来一直位列行业平均收入前茅的互联网行业的“高薪时代”,正在渐行渐远。虽然相对其他行业的收入,互联网人的薪水依然属于“顶配”,但已经开始走在“均值回归”的路上。没有真正有竞争力的两把刷子,还想着动辄总包大几十万、破百万,或者转身跳个槽就能薪水翻个倍的幻想,已经越来越难不可能实现。你可以不做,性价比更高的新人、AI技术,早在旁边摩拳擦掌了。
02
互联网行业,为何穷途末路?
互联网走到今天的处境,和当初它的兴盛蓬勃一样,和外部大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外部经济环境,影响消费信心
最近几年,各行各业都经历了太多事情,三年大疫、中美摩擦、俄乌冲突、政策调控,一系列主客观因素,让我们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到产业上,让包括金融、地产、制造业、服务业在内的各个行业,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而大的经济环境的萧条,传导到个人,就会表现为影响消费者信心,降低大众消费欲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22年4月跌至86.7的历史低位;另一方面,大众更热衷于存钱而不愿消费,在2022年的前9个月,中国居民存款金额就增长了约14万亿人民币。这些数据,非常直观地反映了经济环境对消费者信心的影响。而在蝴蝶效应的“加持”下,消费的低迷,又全方位触发了互联网的衰落。
2、消费不振,触发互联网衰落
互联网行业发展了那么多年,但到目前为止,其收入仍然严重依赖三种变现方式,广告、电商与游戏,这三大行业的兴衰,也基本能反映互联网行业整体发展的荣枯。而这三大类,都和大众的消费能力、消费偏好有极大关系。而当前肉眼可见的消费不振,作用于互联网收入的三大支柱,直接扼杀了对这一行业的所有乐观想象。
据《2022中国互联网广告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互联网广告收入近七年首次出现下滑,同比下跌6.38%。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中,互联网大厂广告收入排行中,微博跌幅最大,同比下降29%;阿里其次,同比下跌9%;百度、美团也分别下跌6%和4.8%。
03
IT行业还有钱途吗?
任何行业都会受大环境的影响,也会受行业自身周期性规律的制约。毫无疑问,IT行业现在是艰难时刻,这两年每一波的裁员降薪,几乎都从这个行业开始。有人问K哥,IT行业现在还有钱途吗,我从3个方面说说自己的看法:
1、IT行业仍然是普通家庭翻身的好行业
不用说假大空的道理,先看看《清华大学202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这份报告显示,清华2022届毕业生,去向最多的行业,还是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清华大学可以说集中了全中国最聪明的脑袋,这些脑袋做出如此一致的选择,背后说明了什么,不用多说。
此外,近期权威部门发布了2022年平均工资数据,从全国范围来看,无论是在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中,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水平最高的均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城镇非私营单位中,IT业年平均工资达到220418元。城镇私营单位中,IT业年平均工资达到123894元。
所以,从这些角度来说,K哥还是认为,IT行业依然是对普通家庭子弟非常友好的行业,不需要关系背景,不需要带“资”入职,只要有技术,就能吃这碗饭,比较单纯。当然,现在进入这一行,也不要上来就抱着期权配股、总包百万的幻想,要能理性看待现实,看懂形势,要能摆正心态,合理降低预期。
2、IT行业门槛越来越低,但是天花板很高
IT行业的门槛从来就不高,我就认识一些放弃本专业、半路出家,在北大青鸟进修后进入IT的同行。但大家在看到门槛低的同时,也要想到这个行业的另一个特点,天花板很高。
会写程序本来就不难,现在有了ChatGPT加持,资质平平的程序员也能轻松做到70分。但要想要达到90分的水平,却是非常困难的,要看你的天分和努力程度。
学佛的门槛很低,成佛的又有几人?“会做”和“做得好”的差别,就像地板和天花板的差别,进入者一行,就要有终身学习的觉悟和自驱力,现在的市场对初级的需求,已经过剩了,如果你的技术能力一直停留在初级水平,那么你很可能连“35岁危机”都遇不到,就被淘汰了。
3、技术好,不一定混得好
职场不外乎人情世故,除了有一技傍身外,如果还想有更大的突破,更高的追求,还必须要关注技术以外的东西,比如修炼自己的情商、待人接物的技巧、沟通协作的能力,混得好,职级高的人,不一定是技术最好的,却往往是最会处关系的。K哥见过很多大厂的P9、p10,技术并不怎么样,甚至还很水,他们凭什么做到那个位子,答案都懂的。
04
给互联网从业者的建议
作为一名互联网老兵,K哥给有志于从事互联网行业、或已经在这个行业打拼的朋友们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每个人都是自己这家公司的CEO
在当前的“乌卡时代”,一定要学会对自己负责。要有“把自己活成一家公司”的觉悟;要有“自己是自己这家公司CEO”的认知;还要有“把自己这家公司做大做强”的志向和能力。让自己充盈起来,强大起来,在任何行业你都会充满激情,不再迷茫。
2、打磨自己那门手艺
人最大的自知之明,是清楚自己靠什么安身立命。说白了,就是要拎得清自己是靠什么吃饭的。我们既然是技术人员,就要好好打磨自己吃饭的手艺,这个是根本,不要被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晃晕了眼,做些舍本逐末的事。我认识好几个圈内大咖,他们虽然身居高位,但直到现在还有敲代码、找感觉的习惯。问原因,他们给出的答案非常相似,作为技术出身的人,只有敲代码的时候,才觉得最踏实。程序员回归技术、市场人员关注业绩,这是本分,是底线。自己有硬手艺,不论在哪个时代,都不会太差。
3、能上能下,降低预期
有句老话说得好,“大丈夫能屈能伸”,在职场也是如此。我们不可能一帆风顺,有风光的时候,就有落魄的时候。要有认清形势、能上能下的心态。谁说工作职位只能升不能降?谁说跳槽的工资只能涨不能跌?尤其在现在的大环境下,一定要学会打破以前的某些“执念”, 真正调整心态,才能更好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
4、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庭
美团王兴有句封神的话“2019年可能会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类似的逻辑,你如今在职场中的每一天,也都有可能是未来几年里,最好的一天。在未来的3到5年,大家尽量做到“料敌从严”,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把困难想得充分些,不乱折腾,脚踏实地,理性消费,守住资产。
在个人的生活上、物质上可以“极简”一些,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自我成长,提升认知上,更有意义地照顾好自己、照顾家庭,不管这个冬天有多冷,有多漫长,只要各位不辜负时光,总会迎来春天的第一缕曙光。
和各位互联网人共勉。
号主简介
号主简介:Mr.K,黄哲铿,企业数字化转型专家,「顿悟山丘」创始人,科技博主,曾担海尔、中通、1药网技术高管,著有《技术人修炼之道》《技术管理之巅》。关注:个体成长、科技趋势、商业。
- END -
特斯拉的蛇形充电器,太恐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