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肩担重任 巾帼显芳华——致敬为“铸牢”贡献力量的女性代表
初冬的北京,微寒的天气挡不住一场火热的“奔赴”。
为更好发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特别是发挥女性力量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11月15日,十余名在京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女性代表齐聚民族文化宫,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以下简称“文物古籍展”),与国家民委女性干部代表座谈交流。
据悉,在2024年党中央、国务院表彰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中,女性占比37.5%。生活中,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担起家庭的担子,在工作中同样“柔肩担重任”,积极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巾帼智慧和力量,展示新时代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风采。
倾情援助,柔肩担道
带领村民丰富中药材种植种类,扩大种植面积;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引导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守抗震救灾一线,帮助村民安全健康度过震后应急期;走进学校,带领孩子们进行科学实验,还请来兰州资深教师上示范课……驻村两年间,郭可威走访了300多户村民,走遍了村里的农田和山坡,成为村民们称赞的“郭书记”、孩子们敬爱的“郭老师”。
以文化人,深化认同
“如果没有党的民族政策,我不可能有机会到北京读书,我一直心怀感恩。”中央音乐学院教师娜木拉说。
娜木拉出生于内蒙古一个音乐世家,在草原长大。1982年,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到呼和浩特市招生,9岁的她以优异成绩被录取,成为当时附中年龄最小的大提琴新生。
“在多年的音乐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根植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源。”座谈会上,娜木拉深情地说。
▲2019年,娜木拉带领70名大提琴师生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共中央国务院春节团拜会演出《我和我的祖国》。图源:人民政协报
民族团结教育要从小抓起。娜木拉每年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促进各族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了解;带领学校打造“北京民族团结日音乐会”品牌,以音乐会的形式丰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载体;作为艺术总监,积极筹建并成功创办“呼和浩特国际青少年音乐艺术夏令营”,发现培养和储备民族地区青少年音乐人才,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同样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成长起来的,还有《民族文学》杂志社一编室干部布买热木汗·吾不力卡司木。她用文学架起民族团结进步的桥梁,为促进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增进文化认同贡献力量。
▲布买热木汗·吾不力卡司木在翻阅《民族文学》。图源:中国作家网
“宣传推介优秀文学作品,是我们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方式。”布买热木汗说,在作品编发工作中,她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积极翻译、刊发老舍、汪曾祺、铁凝、王蒙等作家的优秀作品,推出《他们用脚丈量祖国大地》《太阳颂》等一大批反映民族地区发展、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主题的优秀文学作品,以精品力作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越铸越牢。”布买热木汗说。
在参观过程中,香山革命纪念馆职员季雯怡认真聆听讲解,不时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民族文化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解团队的代表焦翊丹互动交流。
“在香山革命纪念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席次表》等文物是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的鲜活教材,而文物古籍展丰富的文物更是让我受益匪浅。”季雯怡说。
在香山革命纪念馆,季雯怡主动承担对接边疆游客的工作,着重讲解与边疆地区相关的历史内容,积极参与研发“赶考路上的大思政课——民族团结特色课程”。在“云课堂”活动中,她联合内蒙古、北京等地的30余所学校,讲述“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基本陈列,带领各族学生在“云探馆”中传承红色基因。
▲民族文化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解团队部分成员合影。受访者供图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焦翊丹说,民族文化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解团队的40多名成员来自民族文化宫15个部门,大部分都是女性。她们把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讲到全国、讲到世界,在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民族文化宫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只是‘铸牢’宣教事业中的一束微光,但我会尽全力去照亮,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所讲述的故事和理念,看到民族团结融合、国家富强复兴。”焦翊丹说。
恪守情怀,尽情奉献
在北京提起“牛肉面”,许多人就能想到“西部马华”这个品牌。北京西部马华餐饮有限公司总裁马华经过36年的努力,在国内外开设了上百家直营连锁餐厅,每年吸纳近千名员工就业,践行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助力民族地区发展。
“我是从甘肃走出来的,自己致富了,不能忘记父老乡亲。”数十年来,马华走访了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等地,在当地建立采购基地和养殖基地,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持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帮扶力度。每年,公司采购食材、调料等物资1200多吨,涉及金额5300万元。
▲2024年3月,北京西部马华集团总裁马华赴陕西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参观交流。图源:陕西省民办教育协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马华推动公司创建民族地区院校合作培训机制,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培养技术人才,重点培养管理人才和烹饪专业技术人才。近5年,为西部民族地区培养学员6198人,累计就业率达86%。在过去20多年里,她捐赠助学基金累计金额达200余万元。
姜洁是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驻全国政协专职记者。从汶川“5·12”地震现场到海拔5380米的世界最高驻军点神仙湾,从白雪皑皑的唐古拉山口到风沙狂卷的额济纳沙漠,姜洁的采访足迹遍布全国。她采写的稿件《书写高原脱贫的恢弘答卷》《让脱贫成果惠及天山南北》,有力宣传了西藏、新疆的脱贫攻坚成果,彰显了新时代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全国妇联组织部组织一处处长、一级调研员王静,是广大妇女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娘家人”。20多年来,她助力民族地区做好妇女工作,激发各族妇女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组织全国妇联执委积极参与民族地区“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活动;注重发挥妇联家庭工作优势,助力新疆开展“小手拉大手·全家一起学”家庭学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活动,新疆10万户家庭近31万人参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选树、宣传“京和家庭一家亲”“天津妈妈新疆娃”“藏汉一家亲”等一批取得良好效果的项目,形成示范效应……
“从事这项工作是我的幸福。我会继续努力,确保把‘娘家人’的温暖送到广大妇女心中。”王静说。
“这是我第二次参观文物古籍展,每次来都会‘解锁’新体验。”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综合司协调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黄锦说,“在民族地区参与相关工作后,我更加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这句话的含义。”
中老铁路开通后,位于云南省最南端的磨憨镇日益成为跨境运输的中转集散地。但当地企业、群众反映,仅口岸通关就需3小时。黄锦第一时间带队赶往口岸一线,协调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建设“一地两检”查验场所,解决口岸“通关难”问题。目前,口岸通关时间已较之前压缩1个多小时,有效带动2024年一季度口岸客流和货运量分别增长51%和24%。
黄锦逐一梳理全国31个省(区、市)开展援外工作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困难问题,挖掘民族地区优势和发展需求,为支持边疆省份承接更多项目打下坚实基础。
“许多项目虽小,却贴近民生。”黄锦说,只有用心用情,真诚回应各民族群众需求,才能做到办实事、办好事,才是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贡献。
监制 | 肖静芳
统筹 | 安宁宁
编辑制作 | 郭欣欣
来源 | 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