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把塞纳河岸还给巴黎人!”

儒思忧 法兰西360 2023-07-03


巴黎市议会前天作出决定,“把塞纳河岸还给巴黎人”!

 

对每年愈来愈多的来巴黎观光的中国游客来说,这应该也是一个好消息:今后,在巴黎的节目表中,除了购物和参观博物馆之外,又可以多出一个在风光旖旎﹑美不胜收的“塞纳河右岸滨江人行道”上悠哉游哉地散步﹑赏景或休息的惬意节目了......

 

 

作者 |儒思忧© 法兰西360

 

 

 

巴黎市政府又出重招了!

 

2016926日上午,在巴黎市议会(Conseil de Paris)举行的例会上,经过最后一番激烈的唇枪舌战较量之后,由巴黎女市长安娜伊达尔戈(Anne HIDALGO)亲自出马保驾护航的关于“巴黎市内塞纳河右岸滨江道改为人行道(Piétonisation des berges de Seine rive droite)”的议案付诸表决。在163名市议员中,由社会党(PS)﹑法共(PCF)﹑左派激进党(PRG)和左翼党(PG)组成的巴黎市议会左派政党联盟籍的议员和生态党籍议员悉数投票赞成,右派共和党(PR)和独立与民主派联盟(UDI)籍议员投反对票,中间派MoDem民主运动党籍议员弃权;于是,近几个月来凝聚了赞成和反对两派激烈争议的“塞纳河右岸滨江道改人行道”议案毫无悬念地获得巴黎市议会的多数(90)表决通过,开始了这一措施“永久化”的进程。伊达尔戈市长高度赞扬这一旨在结束巴黎市内高速公路和“重新征服”塞纳河的“历史性决定”。

 



最近几个月来,巴黎女市长伊达尔戈不顾市议会右派反对党议员们的强烈反对和攻击,甚至把按法律必须设立并发表意见的“公共调查委员会(Commission d’enquête publique)”的(无强制效力的)意见也置于一边,全力推动这一和“巴黎经济发展”和“鸡的屁(GDP)”毫不相干的计划,她如此“大动干戈”,到底是要干什么呢?

 

所谓的“巴黎市内塞纳河右岸滨江道改为人行道”计划,是指对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右岸从协和广场﹑卢浮宫附近的“杜勒里隧道(Tunnel des Tuileries)”直至巴黎市政厅附近的“军火库码头(Port de l’Arsenal)”这一段全长约3.3公里的沿江快速公路实施禁止车辆通行,改为永久人行道的计划。

 

这一快车道修建于1966年,1976起被命名为“乔治蓬皮杜快车道(Voie expresse Georges Pompidou)”,位于巴黎市中心核心地带,每天车流量约43000辆,平时为机动车专用道,禁止行人和自行车;从1995年起,每个星期天禁止车辆通行,供行人散步和欣赏塞纳河景色;2001年起逢节假日也对车辆关闭。

 

许多人可能不太注意的是:这一3.5公里地段的塞纳河两岸的建筑和景观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文化遗产”名录;而且,自2002年以来,由巴黎市前任左派市长贝尔特朗德拉诺埃(Bertrand DELANOE)推出的“Paris Plages/巴黎海滩”每年夏天7月下旬至8月中旬也都在那儿举行。

 

伊达尔戈提出这一计划的“表面”目的是在巴黎市中心设立一个可供人们散步与呼吸的空间(espace de respiration et de promenade),减少空气污染与噪音污染,在塞纳河沿岸发展休闲经济活动,“把塞纳河还给巴黎人!”

 

其实,在这一行动“背后”,可以看出伊达尔戈和由法国“绿党”参与的巴黎市政府主政官员们的一个更深的心理“情结”,也就是一种“跟汽车过不去”的生态环保主义情结。有人甚至说,巴黎市政府(至少是部分执政官员)的隐藏于内心的理想或“梦想”,是把汽车彻底赶出巴黎,使巴黎成为一个“无车之城”!

 

当然,大概由于“绿党”生态党在左派中所占的势力还不够,也可能是因为目前“务实”人士在左派中还占上风,他们虽然赞同这种“理想”,但还是意识到巴黎全城禁车的困难和不现实性,所以,到目前为止,巴黎市政府在这方面的“动作”,除了发展公共交通把不少街区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拓展得愈来愈宽,把行车道改得愈来愈窄之外,还只是把眼睛“盯在”塞纳河之上。

 



而“把塞纳河还给巴黎人!”这也是一个只有法国左派才喊得出来的既响亮得体﹑讨人喜欢,又能使对手无言以对的口号。

 

应该说,自2001年法国左派首次在巴黎市镇选举中获胜“接管”巴黎市政府以来,打破了以往右派的管理传统,曾接二连三地引入一些人们前所未闻的“新招”和“怪招”,使原来一直死气沉沉的巴黎市连连出现各种在保守人士看来甚至有点“疯狂”的举措。

 

在种种“怪招”中,“征服”塞纳河,尤其是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两岸的滨江道路,是巴黎市新主政者们的目标之一。

 

今天已有15年历史﹑而且已被世界许多重要城市效仿的“Paris Plages/巴黎海滩”恐怕就是为今天伊达尔戈的“塞纳河右岸滨江(永久性)人行道”计划“探路”或至少是“铺平了道路”的一次“小试牛刀”!

 

可以说,“Paris Plages/巴黎海滩”曾经是巴黎市前市长德拉诺埃(Bertrand DELANOE)为首的左派市政府的一次“疯狂”举动。

 

设想一下:在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右岸,要把一条从卢浮宫至巴黎圣母院附近的长达3.3公里、平日车流不绝的“蓬皮杜快车道”变成热带棕榈树影婆娑、海滩伞成行、帆布躺椅鳞次栉比的“海浴疗养地”,这在习惯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人眼里,岂不就是一种“发疯”行为么?

 

实际上,当年Paris Plages/巴黎海滩”计划的初衷的确是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法国左派人士对都市机动车交通管理发起的一个挑战,也更是对视汽车为“上帝”的当代西方“都市汽车文化”及其种种危害的一次大胆质疑。

 

2002年,那还是一个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凝聚法国人“环保意识”的)“法国全国环保协商会议(Grenelle de l’environnement)”还没有召开,而且连“气候变暖”﹑“可持续发展”及“绿色增长”等概念还远远不象今天那样流行的年代;当时上台还不到一年的巴黎左派市政府,上任伊始即把减少巴黎市内私家车交通,“把巴黎的马路还给行人”纳入了它的施政纲领之一。而其具体措施之一,就是尝试于每年夏天(还不敢是全年!)禁止车辆在巴黎塞纳河右岸滨江高速公路上通行,把这段两岸名胜古迹荟萃、风光奇美的城市高速公路临时变成能使巴黎人和游客能作“闲庭信步”和休憩的场所。

 



Paris Plages/巴黎海滩”自2002年夏天推出后,不仅受到巴黎人的欢迎,15年来年年延续,而且其声誉也已远远超越巴黎地界,而演化为“城市海滩(plage urbaine)”这一都市文化创新的崭新概念,并成为一个和巴黎前市长德拉诺埃名字紧密相连的巴黎市政府“品牌”,迅速被世界其它大都市所效仿。如今,比利时布鲁塞尔﹑意大利罗马﹑荷兰阿姆斯特丹﹑匈牙利布达佩斯,甚至连日本东京都已有了自己的“城市海滩”!

 

可以说,巴黎人和来巴黎的世界各国游客都推崇巴黎市政府的这种把“马路”和“塞纳河”还给行人的理念和措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难怪,当前些时巴黎市议会右派反对党议员指责伊达尔戈“做法突然(démarche brutale)”时,伊达尔戈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这一计划我们都推行了15年了,难道这还突然么?”

 

因此说,这次巴黎市议会风风火火地通过决议,把塞纳河右岸滨江道改为永久人行道,倒还真不是象某些反对人士所说的是“因为2017年总统大选临近”,应该确实符合包括法国绿党和社会党在内的左派执政官的一贯理念,他们的确是试图利用选民赋予的权力,在可能的范围内,实施他们认为有利于民,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有时可能过于脱离现实的)“理想”政策。

 

对于城市交通,人们最初和最直观的感受首先可能只是车辆交通拥挤之苦。在这方面,和其它世界大都市一样,巴黎市也未能幸免于难,每天都会引来无数人的抱怨。然而,巴黎的悖论在于,虽然每天有数以百万计的车辆出入城区,但真正拥有汽车的巴黎居民人数却不到50%。所以,巴黎市政府在局部区域的“禁车”尝试,也往往能得到至少一半以上民众的支持。

 

例如,20017月塞纳河沿江高速公路首次实施禁车时,就有66%的巴黎市民赞同市政府的政策;今年关于把这同一段沿江公路改为永久人行道的措施也得到了60%巴黎人的支持。

 

然而值得强调指出的是,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城市空气污染和公众健康已逐渐占居前台,成为比交通拥堵之害更为严重﹑更引起人们担忧,并希望政府予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巴黎市长这次之所以敢于在市议会力排众议,甚至冒不顾“公共调查结论”之“大不韪”,恐怕就是因为她“捕捉”住了公共健康和城市管理领域以及公民生活品质诉求方面的这一最新演变趋势。

 

她在各种采访和市议会辩论中反复突出强调这一主题。例如,她甚至丝毫不怕影响巴黎“形象”,公开提醒公众,巴黎已经是一座“过于污染的城市”,一座“有人因污染而死亡的城市”;巴黎市和大巴黎地区每年死于与污染相关疾病的人数达6500人;目前巴黎市内三分之二的二氧化氮(dioxyde d’azote)排放和56%的微粒子是由车流造成的等等。

 

正因如此,伊达尔戈市长认为,在巴黎塞纳河左岸沿岸公路实施禁止通车3年之后,巴黎市议会关于禁止塞纳河右岸滨江公路通车的决定不仅是巴黎人的“众望所归”,而且是一个对“城市和文化有益”,对“卫生健康与环境绝对不可缺少”的决定。

 



在巴黎的执政官们看来,这一类与“车是一切(Tout-voiture)”的思路决裂的城市规划与管理方式“顺应全球趋势”。据悉,法国的里昂﹑美国的纽约﹑韩国的首尔或巴西的里约(Rio)等大都市都已采取了相似的措施。

 

综合2001年左派上台掌控巴黎市政府以来包括大力改善市内公共交通﹑发展Vélib自助自行车和Autolib电动车服务在内的所作所为,人们应当有足够理由相信:巴黎市左派执政官们关于塞纳河右岸滨江车道改为永久人行道的决策肯定不是心血来潮的“疯狂”举动,也不是“不负责任”的胡作非为,甚至都不是一个迎合和讨好选民的“选举礼物”,而是一种符合左派社会进步和“都市文化创新”理念的城市管理新措施。

 

毫无疑问,在去年刚刚举办了COP21全球气候大会和正在以“环保”为主旨申办2024年“绿色创新”奥运会主办权的巴黎,这一举措尤其深得民心,得到大多数巴黎人的赞赏。

 

对于每年愈来愈多的来巴黎观光的中国游客来说,这也是一件“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大好消息:至少,他们在巴黎的节目表中,除了购物和参观博物馆之外,又可以多出一个在风光旖旎美不胜收的塞纳河右岸“永久人行道”上悠哉游哉地散步﹑赏景或休息的惬意节目了......

 

记得15年前ParisPlages/巴黎海滩”第一次开放那一天,有一位美国游客在接受电视采访的时候不无羡慕地说:巴黎人真是比美国人可爱。你告诉他们这里是海滩,他们就真的光着膀子来了;如果你明天告诉他们这里是雪山,他们又一定会扛着雪橇来!

 

看来,随着巴黎市议会“把塞纳河岸还给巴黎人”的决定的实施,离巴黎市内塞纳河右岸滨江人行道夏天当“海滩”,冬天成“雪山”的日子已经不远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