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巴黎圣日尔曼德普莱的La Hune(桅楼)到底是怎么回事?

法兰西360 2023-07-03

作者 |儒思忧© 法兰西360

经过整整四个多月的闭门整修,La Hune(桅楼)20151023又在巴黎6区的圣日尔曼德普莱(Saint-Germain-des-Prés)原地重新开张。

新开张的这家店的名字依然是La Hune(桅楼),但其实已经不是今年614日停业关闭的那家综合性文学艺术书店,而是一家专营艺术图片书籍和艺术照片展览的书店–画廊(librairie-galerie)了。


而且店面的装饰风格也与老店迥然不同:底层以黑色为基调,配以博物馆展室的那种光线照明那效果令人想起从前印制照相的暗房;而用作展览空间的一楼却截然相反,以纯白色为基调,给人感觉明亮通透,也烘托出陈列在墙上的黑白照片;店面临波拿巴特街一侧的橱窗布置风格也已截然不同:原先的新书展示橱窗已被充满性感的大幅女明星头像图片所取代......


对于熟悉原先La Hune(桅楼)书店的人来说,这无疑是另一家新店,尽管它还依然保留了La Hune(桅楼)的名字。

La Hune(桅楼)书店由法国抵抗运动知识分子﹑收藏家和当代文学爱好者Bernard GHEERBTANT(贝纳尔杰尔布朗)创办于战后的1949年。老店的原址在圣日尔曼大道170(170, boulevardSaint-Germain),正好夹在圣日尔曼德普莱最著名的“花神咖啡馆(Café de Flore)”和“双偶咖啡馆(Les DeuxMagots)”之间。


La Hune(桅楼)曾经是“书店–画廊(Librairie-galerie)”这一概念的发明者:它一开张便与当年弥漫于这一神奇街区的知识与文化艺术气息交融一体,很快与“花神咖啡馆”﹑“双偶咖啡馆”和圣日尔曼大道对面的Lipp(利普)餐厅一起,形成一个著名的“金三角”,成为二战后巴黎﹑法国,乃至全世界哲学家﹑思想家﹑作家﹑艺术家﹑记者﹑政治家们最喜欢的闲逛溜达地点;连Chanel(香奈儿)Dior(迪奥)的名模们都得在La Hune(桅楼)的店面前摆姿势写真拍照!


La Hune(桅楼)也曾经如伯乐一般,发现和提携了一批又一批的法国艺术人才。1951年,Robert Doisneau(罗伯尔多瓦诺)是第一个在La Hune(桅楼)举办展览的摄影家。法国人文主义摄影家EdouardBoubat(爱德华布巴)Izis(伊齐斯)Facchetti(法歇蒂)的作品,Brassaï(布拉萨伊)的巴黎夜景以及纽约人William Klein(威廉克兰)的街景照片都曾在50年代的La Hune(桅楼)展出过。

画家毕加索也曾多次在La Hune(桅楼)展出。1957年,La Hune(桅楼)曾为毕加索举办了一次题为“Picasso lui-même(毕加索本人)”的自传性展览(Exposition biographique)Marcel Duchamp (马塞尔杜尚)René Magaritt(勒内马格里特) Alexandre Calder(亚历山大卡尔岱尔)等上世纪最伟大的画家都曾在La Hune(桅楼)举办过展览。


作为20世纪法国文学与艺术圣地,La Hune(桅楼)也曾是许多著名艺术家﹑作家们的约会地点,比如画家Jean Dubuffet(杜布菲)Pierre Alechinsky(皮埃尔阿列辛斯基)Sonia Delaunay(索妮亚德洛纳)Max Ernst(马克斯恩斯特),作家André Breton(安德烈布列东)﹑萨特(Jean-Paul Sartre)Jacques Prévert(雅克普莱维尔)Henri Michaux(亨利米肖)等等,都习惯在那儿约见客人。萨特则还经常在La Hune(桅楼)购买未刊行手稿,补充自己的藏书。

1975年,La Hune(桅楼)的文学书店与艺术画廊这两项业务经过30年的“同居”和发展之后,首次正式分开,画廊业务转移到圣日尔曼德普莱广场,老店则成为一个经销3万多种图书的文学﹑社会科学和艺术类专业书店。


然而,随着名牌时装店逐渐进驻圣日尔曼德普莱街区,也由于人们阅读习惯和图书销售方式的改变,从上个世纪末起,La Hune(桅楼)书店开始走向危机。至2009年,书店的营业额已骤降35%

2012年可能是La Hune(桅楼)导致命运转变的关键一年。在那一年,La Hune(桅楼)产权出现35年以来的首次易主:1976年以来一直属于Flammarion(弗拉玛里翁)出版集团的La Hune(桅楼)Flammarion(集团被Gallimard(伽俐马)出版集团收购,而归属于Madrigall(玛迪嘎尔)集团;而且,也在20125月份,书店因为临圣日尔曼大道的黄金店址被集团出租给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专卖店,而被迫搬至几十米开外与波拿巴特街42号相对的修道院街18(18, rue de l’Abbaye)。这儿最早是巴黎另一家著名书店“Le Divan(蒂梵)”的原址;“Le Divan(蒂梵)”书店1996年搬至15区后,曾一度为Dior(迪奥)的专卖店。


La Hune(桅楼)自从2012年搬来这儿后,可以说是陷入了“每况愈下”的境地,不仅人员减少而且营业时间也缩短,原来天天开到晚上12点,后来到晚上20点就关门打烊了。

2015年年初便已传出Gallimard(伽俐马)集团要把La Hune(桅楼)书店出售的风声。2015213日,La Hune(桅楼)书店员工在一次企业委员会特别会议上被正式告知书店被转让的消息2015614日,La Hune(桅楼)老书店终于彻底关门。法国几乎所有媒体都对这一圣日尔曼德普莱,乃至法国文化象征的书店的关闭作了大量的报道,人们面对一个个文化符号的陨落和消失,在哀叹之余,都深感力不从心,无法追回渐行渐远的“圣日尔曼德普莱”的往昔......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法国媒体Cap33 Web TV曾在La Hune(桅楼)书店制作过不少节目,留下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最受法国读者青睐的中国作家之一余华以及为法中之间架筑桥梁作出过不少贡献的北京大学教授﹑傅雷翻译奖主席董强先生在这家具有神话色彩的书店里徜徉的珍贵镜头......

那么,为什么这几天低调开张的这家新店还叫“La Hune(桅楼)”呢?


原来,购得“La Hune(桅楼)”商标和营业资产的,是一家名叫“YellowKorner”的艺术图片公司。这家成立于2006年的公司的经营理念是“通过提高印量使更多的艺术收藏家能够收藏艺术照片”。为此,它的秘诀是:把原先只印10张﹑但每张5000欧元的艺术照片变成印量为1000张﹑但每张只需50欧元。

据说,在与Gallimard(伽俐马)集团的谈判过程中,“Yellow Korner”公司承诺继续使用La Hune(桅楼)商标并且继续经营开发与书籍与艺术相关的文化项目,以便使圣日尔曼德普莱街区的文化艺术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

获得新生的La Hune(桅楼)艺术图片书店和画廊开张后的第一个展览,是著名美国街拍幽默摄影大师Elliott Erwitt(艾里奥特埃维特)作品展,展期自20151024日至2016112日。2015112日,艺术家本人将到店与公众见面。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新的艺术图片书店和画廊使La Hune(桅楼)又回到了1949年成立直至1975年的“书店–画廊”的最初的“双重身份”。而且,以现代化的观念向更多的人推广著名摄影大师的艺术照片作品,也是一个有意思的文化艺术项目,其对街区的意义恐怕更大于一家服装或其它品牌店。

但是,曾在人们心中久久萦绕的La Hune(桅楼)的“灵魂”或精神到底是否能够回到圣日尔曼德普莱呢?

这恐怕还需要予以时日,拭目以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