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史哲》2019年第4期目录摘要

《文史哲》编辑部 文史哲杂志 2019-07-05


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5  /  孙向晨

重建“家”在现代世界的意义



儒学研究

15  /  任剑涛

超越经学,回归子学:现代儒学的思想形态选择

28  /  刘清平

如何破解正义底线与血缘亲情的冲突悖论?

——与黄启祥教授商榷“父子相隐”的命题 


38  /  孙英刚

两个长安:唐代寺院的宗教信仰与日常饮食    

60  /  张礼恒

在臆想与真实之间:黄遵宪《朝鲜策略》新论   

74  /  宋培军

袁世凯手批清帝辞位诏书的发现及其对清末民初国体因革的认知意义



中国哲学研究

94  /  倪培民 撰  钱爽 译

知“道”

——中国哲学中的功夫认识论

114  /  胡大雷

诸子学说与古代学术的子学经验

——论诸子体系的他者生成 



当代学术纵览

121  /  杨际平

走出“唐宋变革论”的误区    

142  /  郭震旦

根植本土:当代中国史学主体性的崛起



政治哲学研究

155  /  袁年兴

元身份的政治寓意与共同体建设

——近代中国共同体解构与重构的过程逻辑


重建“家”在现代世界的意义

现代世界对于“家”的理解存在若干重误区:一是将“个体”与“家庭”理解为势不两立的价值主体;二是将“亲亲”的生存论经验与“家”在历史上的机制化表现混为一谈;三是错误地把“家”的非对称性结构理解为权力主从关系的起源;四是误认为家庭的角色责任与现代社会的个人自由不相兼容;五是只看到“家”作为社会组织的一面,没有看到“家”也是一种精神性的文化存在。由此,现代社会忽视了“家”自身固有的价值意义。重新建立一种饱含“个体自觉”的“家”观念,可以在现代语境下,重新澄清“家”的积极价值,使“家”成为成就“个体”的有力保障,并对“个体本位”的消极后果给予制衡;与次同时,现代世界还需重建“修齐”与“治平”的关系,发挥“家”所具有的更普遍的意义。总之,“家”需要被重新理解为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为此,现代世界需要重新厘定“家”在“关系性”存在方式、“情感”境遇、“伦理性”原则、“理解世界的方式”,以及“精神性超越的方式”等方面的本体论意义。

关键词:“家”的认识误区;饱含“个体”的家观念;修齐与治平;家的本体论意义

作者: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超越经学,回归子学:

现代儒学的思想形态选择

儒学现代发展落定在经学形态的两个理由,一是儒家经典的政治权威性,二是经学曾经发挥的政治整合作用。这两个理由既有事实依据,也有内在限制:它符合经学的历史真实,但它与儒学的现实处境相左。子学更有利于儒家的现代发展。从儒学的创制与传承上看,正是相与诘难的诸子学,给予原始儒学以巨大的思想活力;从儒学渐趋衰颓的史实看,正是儒学耽于权力的利用,明显丧失了思想活力与理论创造力。处于多元的现代社会,儒学必须与权力相疏离,与经学偏好保持距离,坚持子学进路,激发思想创造。这样才能在激烈竞争的思想市场中占据前沿位置,具备融汇各家理念的超级思想能力,并且为中国的现代转轨提供精神动力,引导现代中国人的健康生活。

关键词:儒学;经学;子学;政治;现代转轨

作者:任剑涛,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教授

如何破解正义底线与血缘亲情的冲突悖论?

——与黄启祥教授商榷“父子相隐”的命题

黄启祥教授撰文指出,孔子在“父子相隐”的命题里并未提倡父子“互隐其恶”,而是提倡“隐父而非隐罪”以彰显“正义的家庭属性和主动的道义担当”。但仔细分析会发现,这种新颖的解读既脱离了《论语》的文本基础,也缺乏充分的论证理据,同时还与黄文自觉认同的“不坑害人”的规范性立场相冲突,结果陷入了自败悖论而无法成立。

关键词:儒家;父子相隐;血缘亲情;正义底线

作者:刘清平,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两个长安:

唐代寺院的宗教信仰与日常饮食

任何政治、社会、文化现象,都有其深刻的信仰、知识和思想背景。隋唐长安城区别于其他时代城市最为重要的特点,是其带有强烈的佛教都市特征,林立的寺院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着前所未有的角色。佛教所宣扬的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等思想,是长安居民心中重要的行事依据。他们的心灵不但生活在现实的长安,也生活在想象里的长安。两个部分拼接的长安,才最接近真实的长安。将信仰和戒律的因素纳入到对中古社会史的研究中,从佛教戒律、寺院生活、宗教想象、灵验感通等信仰背景出发,探讨城市生活,进而在隋唐长安城的神圣和世俗空间中,勾勒出当时的社会、思想场景,或许是一个可行的研究路径。

关键词:长安;佛教;戒律;感通;饮食

作者:孙英刚,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

在臆想与真实之间:

黄遵宪《朝鲜策略》新论

黄遵宪所著《朝鲜策略》并非如中外史家所褒奖的那样完美,而是存在着逻辑上的严重缺陷,将臆想中的“俄国威胁论”当成了现实中的“俄国威胁”,将一种潜在的、可能的变量,视为一种业已发生、存在的事实。这种以臆想抑或推演代替现实的论证方式明显带有牵强附会的意味,叠加了极强的主观意志,纯粹是为现实目的服务的“先入为主”之见,究其实不过是为了配合清政府调整对朝鲜政策的应景之作。立论的先天不足或缺陷,必然影响到黄遵宪所提方案的严谨性、准确性,其“结日本”抵御俄国的主张,明显存在着战略上的误判,对其个人尤其是其《朝鲜策略》的历史地位与价值必须重新评判。

关键词:《朝鲜策略》;黄遵宪;何如璋;“俄国威胁论”

作者:张礼恒,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袁世凯手批清帝辞位诏书的发现及其对清末民初国体因革的认知意义

在日本静嘉堂文库《袁氏密函》中发现的袁世凯手批清帝逊位诏书原件,是研究清末民初国体、政体因革问题的珍贵资料。袁世凯在上面进行手批的底稿,既非张謇拟《内阁复电》,又非张謇家藏本《拟清帝逊位诏》,由此可补辞位诏书生成史的诸多缺环。与此同时,这一发现也使诏书中袁世凯、张謇各自思想的分辨成为可能。对“逊位”“共和立宪国体”“完全领土”话语的发掘,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清末民初五族共和国体建构对民族边疆的统合意义。

关键词:辞位诏;袁世凯手批;共和政体;民主国体

作者:宋培军,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编审

知“道”

——中国哲学中的功夫认识论

从西方哲学的视角来看,中国哲学似乎拙于认识论。这是因为西方哲学的核心关注是真理认知,而中国哲学传统则更关注知“道”。从后者的角度来看,认识论需要突破其真理认知的狭隘框架,形成一个包括技能之知、默会之知、熟识之知、程序之知等知识种类的广义的知识——“功夫之知”,或生活的艺术——的学问。所谓命题之知和技能之知,是功夫认知中既互摄而又不能单纯归约为其中某一方的两种形态,而这两个形态也并非功夫认知的全部。功夫认知远比真理认知丰富得多。功夫认知要求体身化,即身体的参与和把所知变为身体的内容,它还要求知道“不知”甚至“弃知”的价值。功夫认知需要对语言的语用功能有足够的认识。从描述功能而言,语言的清晰性和明确性使人倾向于个体化的思路,它具有重要认知价值,但也不利于把握事物的关联和变化。就非描述性功能而言,语言更是丰富的行为方式。描述性的理论体系要求线性的逻辑关联,而功夫体系则遵循功法开展的要求。功夫认知要求功夫主体的全面修炼,即人的内在转化和面向万物的扩展,而不仅仅是理智的培养和资讯的获得。这种修炼的主要方法不是靠接受语言信息,而是通过对楷模的模仿(不同于简单的重复)进行。

关键词:功夫认识论;真理认知;技能之知;体身化;德性认识论

作者:倪培民,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Grand Valley State University)哲学系教授暨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

译者:钱爽,比利时根特大学(Ghent University)艺术与哲学学院语言文化系暨荷兰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候选人

诸子学说与古代学术的子学经验

——论诸子体系的他者生成

诸子各学派除了自我生成外,其体系的核心理论以及现实运用、实践性源头的论证等,还依赖庄子、荀子、吕不韦、刘安、司马谈、刘歆、班固等所构建,这是诸子学派的他者生成。使得诸子社会治理之学的主旨,有了哲学的理论形态。由此可知,古代学术的子学经验与学术愿景有这样一些特点:其一,对九流十家的概括是能够创建学派乃至建立学科的;其二,子学中心话语与多重话语两大形态为新的学术增长点的设立提供了机遇;其三,“诸子出于王官说”建立起古代以实践探求学术渊源的传统。胡适以“征验”之法提出“诸子不出于王官”,是以西方所谓纯哲学的观念来看待诸子之学的;而诸子之学本是社会治理之学,自然与王官政治有着承袭关系。

关键词:他者生成;体系;学术渊源;胡适;学术经验

作者:胡大雷,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走出“唐宋变革论”的误区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士族”不是“贵族”。中国古代确实经历过贵族政治与君主独裁两个阶段,但不是从六朝至隋唐五代以前是贵族政治,宋以后是君主独裁;而是春秋战国以前是贵族政治,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的秦汉至宋元明清都是君主独裁。唐律令非常明确地承认唐代百姓田的私有性质。《唐令·田令》设计的那种田制,表面上虽有一些土地国有色彩,实际上不改秦汉以来土地私有的现实。隋唐五代敦煌、吐鲁番发现的大量租佃契约和唐代西州堰别青苗簿等都充分证明在两税法成立、《唐令·田令》设计的那种田制名实俱亡以前,租佃制已在除农民自耕外的各种农业生产方式中占主导地位,契约租佃制十分发达。这证明我国隋唐时期农业劳动者既不是“奴隶佃农”,也不是“部曲农奴”,而是法律身份自由的“良人”。内藤湖南等笔下的隋唐五代,不是我国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隋唐五代。其所论率多削我国隋唐五代历史之足,以适欧洲中世纪之履。其基本结论、主要观点,乃至其所持的所谓论据都是错误的。现在亟应走出内藤湖南等“唐宋变革论”误区,还历史真面目。

关键词:内藤湖南;唐宋变革论;欧洲中心论;歪曲历史

作者:杨际平,厦门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根植本土:

当代中国史学主体性的崛起

实现主体性是一国史学臻于成熟的标志,它意味着一国史学对于本民族及世界历史有自己独立的认知和表达系统。依托苏醒的中国史观,当代中国史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主体性实践。西方汉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国内史学家挣脱欧洲中心论的束缚提供了示范,并向中国学界展示了摆脱西方中心论后重新构建中国历史叙事的可能性,以及中国历史本身在摆脱欧洲中心约束之后惊人的可塑性。中国史学的主体性崛起及实践具有无可置疑的正当性,但它并不享有与文化本质主义共谋的正当性,必须避免史学主体性的崛起滑进文化本质主义的陷阱。在史学主体性的带领下,中国史叙事一定能够回到它自己的轨道。在主体性推动下,中国史学即将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新的范式正在孕育之中,这必将激发中国史学所蕴藏着的无限潜能,为中国史学开拓出一个新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中国史学;主体性;普世主义历史叙事;海外汉学;文化本质主义

作者:郭震旦,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

元身份的政治寓意与共同体建设

——近代中国共同体解构与重构的过程逻辑

 “元身份”作为一种以自我认知为起点的符号载体,包含着主体间的“爱”、“法律”及“价值”等承认形式,由此所构成的意义体系奠定了共同体不同层面的关联。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脉络中,中华民国的政治合法性建立在“国民”作为一种元身份的基础上,伴着“国民”身份与“子民”身份之间的斗争、妥协及其变异,社会共同体的不同层次呈现出了复杂的张力关系,由此也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最终走向。在国家主导的身份实践中,社会共同体的建设是一个多层次的意义交换过程,历史与当下、情感与法律、政治与道德获得了双向的意义交流机会。只有当社会共同体的不同层次形成一种共享的意义结构之后,其主体性才能够得以生成,个体才可以获得必要的意义空间。这也正是现代国家通过元身份建设社会共同体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元身份;国民;共同体;民族;近代中国

作者:袁年兴,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教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