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哲》2021年总目录
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
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重要回信精神学习体会
刘家义(4/5-7)牢记历史嘱托 增强文化自信 奋力书写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山大篇章——山东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重要回信精神
中共山东大学委员会(4/8-10)
坚守初心 引领创新——《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的初步体会
本刊编辑部(4/11-12)
弘扬文史见长传统 再创人文学术辉煌——写在山东大学建校120周年暨《文史哲》创刊70周年之际
樊丽明(3)中国哲学研究
原忠恕
刘梦溪(1/5-15)王国维对中国哲学核心范畴的解释尝试干春松(1/16-32)帛书《黄帝四经》的阴阳思想及其思想史地位白 奚(2/28-38)圣人之权与成德之舆——论儒家的名声观念苟东锋(2/39-48)经学分派与分期说评述黄开国(2/49-56)“推己及人”与“中华民族”建构的情感进路任剑涛(3/42-61)诗教与美育——从唐弢先生的一道试题说起汪 晖(3/62-69)儒家自由主义辨析
姚 洋 秦子忠(3/70-85)天吏:孟子的超越观念及其政治关切——孟子思想的系统还原
黄玉顺(3/86-103)
儒墨关系的现代诠释(笔谈)(4/13-40)
从“儒墨不相用”到“儒墨必相用”陈 来(13-16)仁爱与兼爱异同论李存山(17-22)
墨子:孔孟之间的重要环节——以古今之辩为中心的考察陈卫平(23-30)
儒墨会通与中西会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再思考秦彦士(31-35)
儒与墨的殊途与同归杨武金(36-40)
“自然”的蜕变:从《老子》到郭象刘笑敢(4/41-52)《性恶》的文本结构与荀子的思想体系——从“性朴论”的内在紧张谈起
方 达(4/53-64)
以事行道——基于泰州学派的考察
杨国荣(6/5-13)此心“安”处——论儒家情感伦理学的奠基
付长珍(6/14-21)论“家庭本位”与“个人主义”兼容之可能进路——以先秦儒家“报”伦理为视角
陈晨捷(6/22-31)
唯物史观与现代学术
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汪荣祖(1/33-49)
试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勃兴的内在经济动因——兼论两宋经济结构变迁与三大文明竞争格局形成
柳平生 葛金芳(1/50-61)
宋初武将政治地位再认识——崇文抑武之另一面田志光(1/62-74)
官制撰述在汉末的兴起黄 桢(2/57-75)
传统中国史学中的世界认识葛兆光(3/5-11)
《春秋》“大一统”观与秦汉时期的思想及创作刘跃进(3/12-26)
蓄势骤发的五四学生运动罗志田(3/27-41)
赵取中山与“代道大通”孙闻博(4/80-90)
何以善治:唐代京畿县乡的权力结构与社会治理徐 畅(4/91-105)
西周学校的等级体系、升汰机制与学员出路王进锋(5/51-64)
秦简与传世文献中的赐田制问题晋 文(5/65-79)
先见与妖言:靖康之难后同道教相关的北宋亡国预言谢一峰(5/80-94)
寇谦之的密码——一个宗教叙事的解读胡 鸿(6/54-66)文明互鉴与中国道路
“远者来”:关于外来移民问题的儒家智慧
方旭东(1/90-95)
墨子和孟子的战争伦理思想比较崔华滨 贝淡宁(1/96-104)
何必问“祖师西来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禅宗经验”陈 坚 张梓波(1/105-112)
民主主义与群众主义之间:中国民众与国家关系的历史回顾与前瞻愿想黄宗智(2/5-15)“皇权”与“不死”——汉赋早期两大文本主题与“梁园文学”之兴起
孙少华(1/113-124)
《广成颂》与东汉礼制及赋体文学的变迁蒋晓光(2/101-111)
韩愈的夷夏观及其对古文思想的形塑刘 宁(2/112-122)
奇诡托讽与诗派建构——以韩愈、卢仝《月蚀诗》为中心孙羽津(2/123-132)
唐代小说的虚构性质——以裴铏《传奇》为中心小南一郎(3/124-128)
宋词的境界之美——生命情感的“要眇宜修”曾繁仁(3/129-137)
中国文学批评史领域的新“矿源”——《名媛诗话》的文献及学术价值陈 洪(3/138-150)
高丽中期文人群体的国家主体意识与对华观念转变刘 畅(4/106-116)
乾隆陶瓷诗里的陶瓷文化侯样祥(4/117-134)
李晓峰(6/67-76)
莫言小说中的意象叙事张学军(6/77-85)文史新考
“秦人不得真道”考
姜 生(1/125-142)
刘向《别录》“一人持本”考述马 楠(1/143-146)
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墓主人蠡测张金龙(2/76-100)
马王堆《易传·系辞》篇的形成与抄写——基于同今本《周易·系辞传》的比较池田知久 撰 曹 峰 译(3/104-123)
《书》与国史《春秋》的生成张艳萍(5/95-107)
从五行历到四时历——三十时的形成、发展和消亡刘爱敏(5/108-119)
道德、理念与制度
儒家公私一德与家国一体的形而上学基础——从中西之争而非古今之变的角度看
赵 炎(1/75-89)
公私反转: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实践机制李向平 杨 洋(2/16-27)
从中国传统社会特质看公德私德问题何中华(3/203-236)当代学术纵览
敦煌文学编年史相关问题讨论
伏俊琏(2/133-142)
近二十年唐诗研究述论尚永亮(3/168-183)
人文学科的“科学”与“人文”葛剑雄(3/184-187)
后现代之后如何重启宏观史研究——从三种“大历史”谈起郭震旦(4/65-79)
构建中国文学的伟大传统陈晓明(5/5-20)
从古典到新传统的多元性重建——当代“中国哲学”世界的新开展姚裕瑞 王中江(5/21-32)
黑格尔法哲学的逻辑结构与历史内涵——兼与韩水法教授商榷丛日云(6/32-42)
司马光的学术逻辑与唐宋时人对汉武帝的看法:读《制造汉武帝》林 鹄(6/43-53)
诠释学中的“前见”——以《真理与方法》为中心的分析
陈 来(3/151-167)
海外中国学研究
“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美国的中国哲学研究现状
亚历克苏斯·麦克劳德 撰
侯萍萍 张文珍 译(1/147-154)中国哲学与更宽泛的哲学话语:西方一般性哲学学术期刊对中国哲学文章的收录
艾米·奥伯丁 撰
孙昌坤 鞠 伟 译(1/155-164)从“文”向“道”——花园天皇与14世纪初日本宫廷对宋学的接受
杨 洋(5/33-50)抒情与商业:《剑桥中国文学史》中的明代诗歌研究范式颜子楠(6/116-125)
中国哲学经典在芬兰的早期译介与传播高 源(6/126-135)
良知既非能力之知亦非动力之知——与郁振华、黄勇商榷路传颂(6/136-143)
儒学研究
“孔子出而有经之名”驳议——皮锡瑞《经学历史》的论证问题
黎汉基(5/120-128)
儒学与现代性关系之论争:西方视角的范式转换徐 陶(5/129-141)
政治视域下的先秦儒家鬼神观张 卉 蔡方鹿(6/86-94)
传统儒家论“血流漂杵”:价值共识与史实考究白立超(6/95-105)
宋代儒家视野下的堕胎问题蔡 蓁(6/106-115)
政治哲学/经济哲学/法哲学研究
超越权利与善的优先性之争——以多重反思平衡为分析方法
曹晟旻(2/143-156)
亚当·弗格森的文明演进论高全喜(3/188-202)
世俗化的终结?——关于现代社会宗教供给与需求的变迁罗纳德·F.英格尔哈特 撰叶娟丽 译(4/135-144)
人类文明的中国模式何以可能——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实质及其当代意义颜炳罡(4/145-153)
制度理性建构论与制度自发演进论的比较及其融合黄凯南(5/142-153)
本质与形式:货币演化的逻辑杨依山 刘 强(5/154-164)
传统话语背景下近代维新派的民权观孙晓春(6/144-152)
论作为行为之理由的规范杨 松 徐梦秋(6/153-165)学林春秋
刘敦愿与中国早期美术研究
郑 岩(2/157-164)
高亨与《文史哲》:漫谈训诂学的基本原则夏含夷(3/237-241)
陈炎先生的学术次第与学术贡献杨天奇(3/242-251)
“花开两朵缘一枝”:王元化、牟世金与文心雕龙学会的成立——以王元化致周扬两封未刊信为主疏考徐庆全(4/154-165)
往期精选
“家庭本位”和“个人主义”可以兼容吗?| 陈晨捷
我是怎么开始研究历史的?| 侯外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