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史哲》2023年第2期目录 / 摘要

《文史哲》编辑部 文史哲杂志
2024-09-09

学术史研究历史幽灵学与现代中国的上古史
      ——古史/故事新辨(下)

汪   晖 / 5

清末科学主义与鲁迅的突破
      ——对鲁迅早年“伪士当去,迷信可存”主张的历史考察

孙尧天 / 31

“新文学运动”冲击下的旧“文苑”

李开军 / 44



个体记忆:《北行日录》与《揽辔录》淮燕行程的别样书写

刘   蔚 / 60


儒学研究《尚书·洪范》的复合结构与五行的多重起源

王   博 / 71

说晏子“麋鹿之裘”
      ——兼论《晏子春秋》的礼制问题

李   飞 / 83


文本、礼仪与政治秩序:宋代遗诏的政治文化史研究

聂文华 / 95

壬子年祭天与元朝的国史编纂

马晓林 / 118
文史新考《南词叙录》的成书时间及作者新证

黄仕忠  陈志勇 / 130


审美文化研究

自然审丑的知识学考察

胡友峰 / 142


海外中国学研究消解中国经验与西方理论的悖反
       ——黄宗智学术自述

黄宗智 / 153

历史幽灵学与现代中国的上古史
——古史/故事新辨(下)

摘   要:本文以《故事新编》和《古史辨》这两部经典文本对于古史与故事的不同处理为线索,通过鲁迅的“拟古史”叙述与顾颉刚及其周边的古史叙述的比较分析,阐述了在不同的时间观和历史观中神话、传说、史实的位置,分析了截断众流的古史观所依据的历史概念及其与欧洲、日本近代史观的关系,以及清末民初第一代共和史观之浮沉。论文后半部分集中论述鲁迅在其文学实践中所呈现的凝聚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非线性时间观,并将其概括为一种独特的、可以窥见为传统和现代历史叙述所遮蔽的无名者世界的历史幽灵学。论文共分十个部分,分别是:1.拟古史与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2.“故事辨”与神话、传说、演义的放逐;3.隐秘的置换:从基督教世俗主义到中国/东亚现代古史;4.截断谁的古史?第一代共和史学之浮沉;5.破除名相与无名者的历史;6.非历史世界:神话、迷信、宗教;7.超历史世界:作为“神话之仇敌”的神思者;8.历史幽灵学:鬼眼与无名者的追问;9.作为幽灵的未来;10.无名者的显影时刻。

关键词:拟古史;神话;迷信;宗教;非历史;超历史;历史幽灵学;无名者

作   者:汪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资深教授


清末科学主义与鲁迅的突破

——对鲁迅早年“伪士当去,迷信可存”主张的历史考察

摘   要:自1898年进入南京的新式学堂,至1906年从仙台医专退学,鲁迅近十年的主业均密切围绕现代科学。在这种背景下,鲁迅倡导科学救国并呼吁破除“迷信”,但从《科学史教篇》开始,他的思路发生了明显转变,并最终在《破恶声论》中提出“伪士当去,迷信可存”。鲁迅首先回顾了科学发展的历史,他指出科学应当以探求自然界真理为目的,而清末功利主义的科学观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同时,鲁迅也将西方科学史内在的认识论问题引入了清末知识界,他接受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科学家华惠尔、赫胥黎以及丁达尔的启发,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有限,并依据人性的整体立场建立了批判视野。鲁迅由此形成的科学观深刻区别于清末科学主义者。在《破恶声论》中,他尤其重点反驳了《续无鬼论》与《无鬼说》中破除“迷信”的说法,鲁迅强调科学的边界并赞美“迷信”内在的道德及美学意蕴。从破除“迷信”到主张“伪士当去,迷信可存”,这种变化清晰显示出鲁迅早年科学观走向成熟的轨迹。

关键词:鲁迅;科学主义;迷信;人性;《科学史教篇》;《破恶声论》

作   者:孙尧天,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新文学运动”冲击下的旧“文苑”

摘   要:20世纪初年以来,报刊上的“文苑”栏成为旧诗发表的重要阵地,而在1917年“新文学运动”起来之后,在新思想、新文化、新文学等的冲击之下,1919至1921年间,报刊上的旧诗发表遭遇挫折,不少全国性报刊如《民国日报》《晨报》《时事新报》《大公报》《东方杂志》《小说月报》《时报》等的“文苑”栏被废止,这表征着时代的文学尺度发生了变化,新的诗歌阅读趣味开始形成,旧诗在新一代的阅读世界里面临危机。但之后甚至这期间,旧诗依然是报刊上的重要风景:有的是“文苑”废而又生,如《大公报》《时报》等;有的是旧诗发表一直未曾中断,如《申报》《益世报》等;有的是新生报刊创立“文苑”,如《学衡》《国闻周报》等。在这些阵地上,活跃着南北报刊大发其诗的同光体诗人、阵地满天下的南社诗人以及可以称得上文学史失踪者的绮艳谐趣派诗人等,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发表的竞争,如《时报》的“双轨”并行和《小说月报》的迭代而生,但无疑,他们共同缔造了“热闹”的“旧文苑”。

关键词:新文学运动;文苑;旧诗;竞争

作   者:李开军,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


个体记忆:
《北行日录》与《揽辔录》淮燕行程的别样书写

摘   要:南宋乾道年间,楼钥与范成大先后出使金国。在金国境内,二人从淮河至燕山城的行程大致相同,其日记体行程录《北行日录》和《揽辔录》的书写却呈现出别样姿态。由于出使时间不同,楼、范途中所录时节风物和时事见闻自有客观差异;而出使任务的轻重、在使团中地位的高低以及人生阅历的深浅更决定了书写的主观差异。楼钥赴金贺正旦属于常规礼仪性出使,途中所受礼遇颇优,心态相对轻松,故书写赡详;范成大使金乃特派泛使,肩负祈请归还宋室陵寝以及更定受书礼的艰巨任务,有生命之虞,故书写促迫。楼钥为使团中级别较低的书状官,行动略自由,淮燕行程中可寻机访谈遗民,故语言书写居多;而范成大为正使,行动受严格监视,鲜能深入民间,但可接触金国军政高层,故偏重官制、历法、路制以及文武百官履历的记录。楼钥使金之际刚过而立之年,尚未入仕,而年逾不惑的范成大已有丰富的从政经验,淮燕行程中,前者观察多停留于事物表层,文笔尚显稚嫩;后者思虑恂达,观察深入腠理,文笔更胜一筹。《北行日录》和《揽辔录》承载着楼、范二人以生命体验为基础的个体记忆,保存了别样的历史镜像,珠联璧合,弥足珍贵。

关键词:《北行日录》;《揽辔录》;使金行程录;楼钥;范成大

作   者:刘蔚,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尚书·洪范》的复合结构与五行的多重起源

摘   要:五行起源未能得到清楚阐明的根本原因在于“单线起源论”。《尚书·洪范》论说结构的复合性不仅展现出五行内涵的丰富性,也可视作五行的多重起源被尝试纳入到同一种五行叙事中的初步努力。《洪范》第一部分为《洪范》经文,其五行指的是水道,属地之五行,这种内涵由行字本义而来。《洪范》第二部分是对经文的初步解释,其五行指的是君主的五种行为或德行,属人之五行,是五行在先秦时代最常见的内涵,乃由行字本义引申而来。《洪范》第三部分是对第二部分的进一步解释,其五行指的是“水、火、木、金、土”,这种五行内涵与行字本义完全无关,更与行字诸种引申义无关,是五行概念经过多次转化之后才有的内涵,成为汉以后最核心的五行内涵。先秦时代五行相关文献都呈现出与《洪范》类似的复合形态,可证五行有着完全不同的多重起源。

关键词:《尚书·洪范》;五行;起源;水道;德行

作   者:王博,河北省董仲舒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说晏子“麋鹿之裘”

——兼论《晏子春秋》的礼制问题

摘   要:晏子衣麋鹿之裘,是其节俭的一种表现,后来注家不了解当时鹿裘作为下品之裘的地位,而试图以儒家舆服等级制度来解释这一现象,其说难从。《晏子春秋》与三《礼》时代大致相当,但彼时礼制变化剧烈,三《礼》内部不能一贯,《晏子春秋》兼具史书与子书的双重性质,这些因素使得二者礼制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极为复杂的形态。《晏子春秋》中对于礼制的记录和探讨,不仅可以印证儒家礼制,更可以补其不足,可视作先秦儒家礼学向两汉经学(尤其是齐学)礼学的过渡环节,影响到了后来儒家某些重要礼制的形成。

关键词:麋鹿之裘;《晏子春秋》;三《礼》;礼制

作   者:李飞,山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文本、礼仪与政治秩序:
宋代遗诏的政治文化史研究

摘   要:宋代遗诏属仪式化文本,有其固定的结构,一般可划分为三部分内容:一是对功业、生死的个性化表述,多由翰林学士起草;二是皇位继承人和太后等身份的安排,往往是争议的焦点,太后、嗣皇帝和宰执各有其立场,一般是妥协的结果;三是办理皇帝丧葬礼的指导性原则,虽多因袭以前文字,但并非可有可无。大行皇帝遗诏是嗣皇帝即位礼和先皇丧葬礼中必不可少的文本,从寝殿小范围即位,经过朝堂宣读,并通过驿递和登极赦几乎同时传送至地方,先皇去世和今上即位的信息通过它呈波纹状传播,而臣僚通过上慰表、贺表,完成政治秩序上的再确认;朝廷同时派遣使臣分路告谕抚慰,并告哀辽金,从而实现政治秩序上的平稳过渡。遗诏作为一种政治文化,是皇位继承合法性的必要条件,但不限于此,只有将其放在特定的礼仪场景下考察,才更易把握它的意义,而从遗诏阙失角度更能凸显它在帝后丧葬礼中的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遗诏;仪式文本;礼仪场景;政治秩序;政治文化

作   者:聂文华,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教授


壬子年祭天与元朝的国史编纂

摘   要:壬子年(元宪宗蒙哥二年,1252)日月山祭天,是有元一代的重要政治文化事件,但在元代的不同文献中有关键性细节分歧。经史源分析,可以发现元文宗朝政书《经世大典》将日月山祭天礼乐活动归于宪宗蒙哥,而将碑传史料中所记的世祖忽必烈隐去。考诸壬子年史实,是忽必烈主导了中原礼乐人员从东平到漠北日月山的活动。壬子年忽里台大会期间,以蒙古文撰写的第一部“国史”《蒙古秘史》成书。《蒙古秘史》所载成吉思汗命子孙祭祀不儿罕山之圣训,与壬子年日月山祭天交相辉映。蒙哥重视的是蒙古传统祭祀,虽然他观看了中原礼乐,但并不感兴趣。到元世祖时期,壬子年日月山祭天仍留存在华北民间记忆中,但在官修宪宗实录中却难觅踪迹。元文宗朝编纂政书时,重新宣扬壬子年祭天,而且篡改了仪式、人物等历史细节,以便为元朝首次亲郊造势。文宗朝政书中的这种篡改过的历史书写,直接被明初《元史》的《志》及部分《列传》所继承。元朝宪宗、世祖、文宗时期官方对壬子年祭天的书写与改写,反映了元朝政治文化二元传统的演变与融合过程。

关键词:礼制;元代;历史书写;史学史;蒙汉二元

作   者:马晓林,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宋元史研究中心副教授


《南词叙录》的成书时间及作者新证

摘   要:《南词叙录》的成书时间,据其自序所署,今有二说:一作“嘉靖己未”(三十八年,1559),有清壶隐居抄本为据;一作“嘉靖乙未”(十四年,1535),有清黄丕烈旧藏本可证。二说相差24年,各得其据,难定一是。今考傅增湘1917年所见经过清初何焯批校的“明写本”,乃是两种清抄本的祖本,其自序亦署“嘉靖乙未”,可证确以“乙未”为是,“己未”则系后改或误抄;何批“明写本”仅自序题“天池道人”,无作者的其他信息,故两种清抄本在书衣或扉页所题“徐天池”“徐文长”等,均系抄者补入,并非原貌。嘉靖乙未,徐渭才十五岁,且无赴福建经历,决非此书作者。陆采曾号“天池山人”,嘉靖乙未年夏秋均在福建,他可以作为《南词叙录》的备选作者。

关键词:《南词叙录》;天池道人;徐渭;陆采

作  者:黄仕忠,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陈志勇,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


自然审丑的知识学考察

摘   要:“丑”的研究在美学史上往往处在边缘位置,并成为与“美”相对立的负面存在。自然美学深化了对自然丑陋事物的思考,并在以理性信仰为枢轴的知识语境中形成“否定论”和“转化论”两种观点。立足于哲学史与美学史的知识考察,自然审丑可以划分为“以实用价值为核心”“以理性信仰为核心”“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三个知识层面。首先,以实用价值为核心的审丑模式表明人类整体尚处在自然环境的压迫之下,并开始凭借理性初步掌控丑陋自然。理性崭露锋芒的背后是人类日益高涨的自信。神话中的赫西俄德、珀尔修斯等体现出人类内在审美活动的自由与丑陋自然的对立。其二,以理性信仰为核心的审丑模式认为,丑陋自然的观念性根源不再是感性经验,而是超越性与精神性的纯粹理念。自然丑陋、精神自由、审美愉悦等都统一在理性信仰的根基之上,并可以通过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方式深入阐发。其三,以审美价值为核心的审丑模式认为,基于自然生态状况能够包容自然中的丑陋事物,也能凸显其内在审美价值。自然审丑不仅可以直接呈现审美形象,也能够以“转化”的形式实现深层次审美意蕴。“人化自然”与“艺术自然”的呈现则给自然审丑的辩证思考提供契机。

关键词:自然审丑;环境;理性信仰;人化自然;审美价值

作   者:胡友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


消解中国经验与西方理论的悖反

——黄宗智学术自述

摘   要:《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二书确定了我的学术研究方法,即以翔实可靠的经验证据为基础,采纳多种理论传统的洞见。由这样的学术研究,我得出一个关键性认识,即中国的经验实际相对西方理论来说多是“悖论”的,于是我试图探寻、建构更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概念,因之产生了如中国农业与农村史研究中的“没有发展的增长”“内卷化”“实用道德主义”,中国正义体系研究中的“实用道德主义”“实践社会科学”等新的关键词。沿着这样的认识思路,我提倡创建新型的“实践社会科学”的研究进路,即我们要从经验/实际/实践出发,而不是西方单一面向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和意识形态的建构出发,来认识,不仅是中国,更是西方本身,由此来建立新型的、符合实际的实践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

关键词:实践社会科学;小农经济;法律史;正义体系;中国经验

作   者:黄宗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讲座教授、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校区(UCLA)历史系荣休教授



往期精选

关于几位学术大师的片断回忆 | 孔令仁


为什么说王阳明终结了传统儒家思想?| 沈顺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文史哲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