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人文高端论坛特辑 | 陈明:佛经翻译研究不应局限于汉文化圈
在人类文明史上,翻译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于中国文明而言,特别是自近世“西学东渐”以来,巨量西方学术思想论著的译介传入,深度参与并深刻影响了中华文化之演进。近十数年,“中华文化走出去”复受到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文史哲》国际版(英文版)于2014年应运而生。值此国际版创刊十周年之际,编辑部举办主题为“翻译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第十二次“《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暨“《文史哲》国际版十周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本公众号将陆续推发嘉宾发言,呈现学界、刊界的精彩认知。
本期推出的陈明先生的这篇论坛发言,一方面涉及佛经翻译的宏观思考,另一方面考察了唐代求法高僧义净译经中的省略与省译现象。发言指出,佛经是中国首次大规模、长时段吸收域外文化的举措,佛经翻译对我们理解古代东方文化提供了数量庞大的、具有经典意义的文本,也为我们研究东方文化的内外特性提供了可持续的、开放性的、有创新意义的学术领域。发言同时指出,梵文本在描述具有同样性质的多种事物(或行为)时会采用简明的形式,唐代求法高僧义净译经中的省略与省译则包括“广说”、“略出”、偈颂处理、程式省译等情况。省略和省译具有多样性,研究者应注意梵汉对勘和前代译经比较,由此深入揭示义净译本在佛经翻译史上的独特价值。
发言专家 | 陈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原 题 | 唐代求法高僧义净译经中的省略与省译现象考察——兼谈佛经翻译的宏观思考
一、关于佛经翻译的宏观思考
二、唐代求法高僧义净译经中的省略与省译现象考察
录音整理 | 司家民(经讲者审阅)
编辑 | 高畅
审核 | 邹晓东
往期精选
“人类的祖国”:哲人卢梭的历史爱国主义 | 黄璇
《太平经》“承负说”新论|伍小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