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精选:己所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为“如果自己身体不想要的结果或精神不情愿被这样对待,就不要使得别人遭受不想要的结果和得不到想要的对待。”对此句名言,大家并不陌生,熟悉到无人不知,且经常借用、引用,并会以此警醒自己。而周国平先生在《人生哲思录》一书中曾谈到“己所欲,勿施于人”,并指出:“我们应该记住,己所欲未必是人所欲,同样不可施于人。如果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文明人的起码品德,它反对的是对他人故意伤害,主旨自己活也让别人活,那么‘己所欲,勿施于人’便是一个文明人的高级修养,它尊重的是他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进而提倡自己按自己的方式活,也让别人按别人的方式活。”对我而言,经常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诫自己,也会经常在写东西时引用,倒是周先生的“己所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引起了我更多的思考。因为稍放思绪,慢镜头回味我们的生活,貌似“己所欲,施于人”的情况还是不少。
作为父母,我们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如身边哪位有出息的人一样,要学习好、身体好、性格好、有礼貌、有特长、多读书、会生活等等,这应是“己所欲”。父母为着自己心中的梦想,抑或是自己未成之愿,激励并鞭策孩子,应如何用功、如何坚持。不妨自问一下,前面的“己所欲”,我们做父母的有几条能做到呢。作为社会人,我们大都希望有更多的同党,即总希望有更多的人在理念想法、思维模式、工作方式、为人之道,甚至是作息时间上和我们同类,总觉得只有这样,我们的个人价值才能得以充分体现。然而,只有不同的思维、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性格等等诸多的不同交织在一起,才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否则,我们的人生就不会这般的令人回味无穷。
周国平先生所谈“己所欲,勿施于人”,我想其核心应是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因其已明确指出“提倡自己按自己的方式活,也让别人按别人的方式活。”这和我们经常谈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等思想是一致的,理应是我们秩序改良、社会生活进步的最大动力源。有人说,我们应该给孩子的爱而不是思想,孩子自会有自己的思想;也有人说,天底下最难的事情是自己改变自己。但我认为,最难的事应是改变别人而不是改变自己,因为我们只能自己改变自己,进而用自身的改变去影响别人、感召别人,这符合有些人所提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其实很简单,说到底就四个字,即‘言传身教’”。举例来谈,要求孩子做的事情,父母的首先能做到吗?要求学生养成的习惯,老师的行为世范力量足够吗?要求下属应踏实工作并开创性的完成任务,团队领导做的模范怎样?
提倡“己所欲,勿施于人”思想,是不是我们就都各行其是,完全个性化发展了,我们共同的社会理念,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是就无法统一、无法贯彻落实了。其实不然,我认为这并不矛盾,如果人之为人的梦想倘均不能实现,中国梦也将是无稽之谈,而对中国梦,最可贵应是将个人梦、家庭梦、单位梦、民族梦等等交织在一起,汇成中国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事物的普遍联系性,终归是分不开的。一个单位、一个组织倘能发展的好,氛围和谐,必是将组织发展与个人发展做到充分的关联,且是考虑到与每个人的关联。现今是大数据时代,何为大数据,就是考究的样本足够多,甚至是全部,有时候貌似无足轻重的样本数据,则恰恰暗含了大数据的本质。
体会并践行“己所欲,勿施于人”这一理念,首先不应有驾驭思想,要充分尊重我们周围的所有人,无论是孩童与老人,还是下属和弱势群体,我们都应充分的尊重,即使是有缺点的人,我们也应多尊重其优点长处。学会为别人鼓掌,尤其能给对手或敌人掌声的人,才是生活真正的智者。其次应有群众思维,充分听取意见、充分调查研究,只有充分民主,集中才会有效,也只有充分接地气,才能更好更快的向上生长。
无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是“己所欲,勿施于人”,都是我们应遵循的,也理应多思考。然我们的生活,怕就怕在“己无欲”,自己对自己的话语和思维没想法,人云亦云;自己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没想法,家长老师说什么是什么,领导长辈让怎么干就怎么干。更可怕的是“己无欲,施于人”,我们身边不乏有人拿着专家观点、领导玉言等等,和我们高谈阔论,对我们指手画脚,倘是这样,则只有百害而无一利了。“己所欲,勿施于人”,确实能带给我们很多的新思考,因为我们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名言已经习惯了,虽一字只差,则内涵迥异,让人顿有曲径通幽之感觉,我想,这就是中国文字的魅力所在。
配图:俄罗斯艺术家Виктория Кирдий
本文选自读者投稿
期待收到大家更多的优秀作品哟~
周国平公众号作品,欢迎转发
有事请写邮件至:
或:QQ330737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