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之所以生活不幸福,是因为没有想明白这个道理

周国平 周国平 2018-11-10



智慧引领幸福



1、超越欲望才有幸福



叔本华说:人受欲望支配,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了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他的结论是:根本就不存在幸福这回事。


如果只在欲望层面上找幸福,叔本华的话是对的。欲望意味着匮乏,而匮乏就是痛苦,欲望的满足则意味着欲望的空白,而这就是无聊。比如肉体的欲望,食欲、性欲,不满足是痛苦,满足时顶多有短暂的快乐,然后便是无聊。又比如对金钱的欲望,钱少了是痛苦,钱多了,如果没有更高的目标,就会无聊,然后要去赚更多的钱,但钱再多也填补不了内心的空虚,即使你富裕得成了一个金钟摆,仍逃脱不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的命运。


然而,超越欲望的层面,叔本华的说法就不成立了。精神性质的愿望,其产生不是基于匮乏,而是基于内在的丰富,其满足又会激起更强烈的愿望,因此绝不存在痛苦和无聊的悖论,相反是快乐递进的良性过程。比如说,你渴望知识,喜欢读书,你会因此痛苦吗?当然不会,这类愿望本身就是令人快乐的。然后,你去满足你的愿望,你读了一本好书,读了许多好书,你会因此无聊吗?当然也不会,你只会感到充实。



2、两种不同的比较



只把物质的快乐视为幸福,只在物质的层面上和人比快乐,这样的人必定永远劳心劳力,无幸福可言。


为什么不做另一种比较呢?凡是真正品尝过精神的快乐的人,把它和物质的快乐做比较,一定都知道,它带来的幸福感远非后者可比。这样的人是不屑于和人比物质的快乐的。




3、幸福包容人生的正负体验



幸福是相对的,现实中的幸福是包容人生各种正负经历的丰富的体验。人生中必然遭遇挫折和痛苦,把它们视为纯粹的坏事予以拒斥,乃是一种愚痴,只会使自己距幸福越来越远。




4、智慧引领幸福



苏格拉底提出过一个等式:智慧=美德=幸福。他的意思是,一个人倘若想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做人就一定会做得好,而这也就是幸福。反过来说,我们的确看到,许多人之所以生活得不幸福,正是因为没有想明白人生的道理,在做人上出了问题。在此意义上,智慧是引领我们寻求幸福的明灯。



5、幸福的“器官”是心灵



如果我们要给幸福寻找一个“器官”,那只能是心灵,而非肉体。肉体只有快感和痛感,是心灵在做幸福和不幸的判断。正因为此,心灵的取向和状态对于幸福是重要的。




6、幸福来自有意义的关联



意义即关联,关联有两类。一类是我们的生活与有限的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关联,比如父母对子女的爱,出于精神动机从事的事业,皆属此类。另一类是我们的生活与无限的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关联,这实际上就是指对人生的超验意义的信仰。提供这种超验意义的那个至高境界无法证实,但惟有假设它存在,与它保持关联,才可使人生获得真正充实的幸福。


现代人发疯似的追求幸福,这种狂热是一种病态,其病因在于关联破裂,意义缺失,由此产生了人人痛心却无力战胜的内心空虚和外在冷漠。可是,人们往往找错了原因,反而愈加急切地追求物质,寻找表面的快乐,试图以之填满意义的真空,结果徒劳。




7、宗教与幸福的关系



追求幸福会面临两大威胁。一、沉湎于肉体的、物质的快乐,使人堕落,无缘于精神的幸福。二、人世间一切幸福会被死亡一笔勾销。宗教的主题是灵与肉、生与死的关系,就是要解除这两大威胁。


但是,宗教倘若推至极端,用灵否定肉,用死后的不朽否定生,就反而会损害人世间的幸福。




8、幸福这把尺子太小



那些伟大的灵魂,圣者如佛陀和耶稣,贤哲如苏格拉底和孔子,天才如尼采和凡·高,生前或者贫困终身,或者受尽磨难,如果用世俗的眼光来评估,他们都是很不幸福的。幸福这把尺子太小,衡量不了这些精神伟人的价值。

不过,倘若把幸福定义为人性的伟大,他们又是最幸福的。




9、快乐的二原则



追求快乐无可非议,但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道德原则,你在追求快乐的时候不可给他人造成痛苦,不可损害他人。二是理性原则,你在追求快乐的时候不要给自己埋伏下痛苦,不要损害自己。违背前一个原则,是卑劣,违背后一个原则,是愚蠢。其实卑劣者往往愚蠢,损人往往以损己告终。




10、积极的超然



真性情之人,不但有诗人的心灵,热爱人生,富于生活情趣,还必须有哲人的胸怀,彻悟人生,能够超然物外。倘若没有后者,人就会受外部事物和外在遭遇的支配,患得患失,生活情趣便荡然无存了。超然未必是消极的出世,反而可以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你和你的人生保持一个距离,结果是更能欣赏人生的妙趣。




11、福禄寿新解



中国人供奉福、禄、寿,我曾恨其庸俗不堪,现在忽然想到,三者恰好概括了人生哲学的三大主题,即幸福、道德、生死。如果用孔孟本人的思想来解释,它们还可以是很高的境界:福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颜回之“乐”;禄是“仁义忠信,乐善不倦”的“天爵”,而非“公卿大夫”的“人爵”;寿是精神健康意义上的“仁者”之“寿”。




12、幸福是多支点的



要敬业,不要唯职业。要创业,不要唯事业。生活的领域无比宽广,人生的内容丰富多彩,幸福是多支点的。




朗读者:高昂,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山西省朗诵艺术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山西广播电视台职业播音20余年。公众号:全民悦读太原阅读会,ID:tyreader                    



商务合作请联系:阿树(zhiado8782)邮箱:guohong0045@139.com



长按下方二维码

添加周国平小助手微信:aizhixiaoshu

了解周国平老师最新动态,

每周还有机会获得免费赠书呦~




问:周老师,哲学能解决我们的人生焦虑,那么人生焦虑是如何产生的呢?

读者问


周国平:首先我觉得哲学能不能完全解决人生焦虑这是一个问题,这个且不说。人生焦虑是怎么产生的,我特别同意佛教的说法。


佛教说,实际上人生的这种烦恼最重要的根源是两个,第一个是无明,就是没想明白,人受错误认识的支配。还有一个原因呢,就是贪婪,欲望超过合理的程度,主要是这两个原因......


周国平

想知道周国平老师完整回答,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是周国平哟~


关注我们


荐读

世故的人最显老

有德能使鬼推磨吗?

“女儿,请大胆嫁给有钱人。”!

内心成熟的人这样定义成功

女人身上的两种美

幸福生活的标志:相爱的伴侣,和睦的家庭,知心的朋友

不同年龄层所面对的孤独

女人需要两个丈夫,一个用来爱,一个用来养家糊口

为了幸福,这两件事情不能做

在情场上,最要命的是什么?


回复以下关键词,送你一篇周国平哲理美文


爱| 爱情| 善意| 感情

孩子| 父母| 父亲| 女儿| 教育

命运| 位置| 快乐| 欲望| 妥协| 弱点

道路| 人生| 沉默| 真实| 觉醒| 尊严| 使命| 本质

智慧 | 年轻|自白| 友谊 | 大自然| 雄心 | 谦和 | 怀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