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请叫它们人工异形|彼岸

2015-12-09 壹零肆期 研发客

远行者说

期彼岸文章是《神机妙算》系列第五篇。该文作者是凯文•凯利(常被称为“KK”)。凯文•凯利在硅谷和国内的互联网界和媒体圈都是名人之一,他是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失控》作者,及网络文化的发言人和观察家。在创办《连线》之前,他是《全球目录》(the Whole Earth Catalog)杂志的编辑和出版人。凯文•凯利近年来多次来华讲演,其讲稿信息在微信上迅速传播。他信奉自己所定义的“技术元素”,并热衷于预测和畅想未来。


凯文•凯利与Edge网站的创办人布洛克曼颇有渊源。Edge网站最早的4位元老,除了布洛克曼之外,还包括凯文•凯利、斯图尔特·布兰德和乔治·戴森。乔治·戴森是本系列第一篇文章《关于机器智能的自言自语》作者艾斯特·戴森的弟弟,是一名作家和科学史家。斯图尔特·布兰德是美国作家,他创办并编辑的刊物《全球目录》被誉为一代人的宝典。他还创办了许多组织,如全球第一个开放的在线社群 The Well,“全球商业网络”及“今日永存”基金会等。18年前,这4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创立了Edge网站年度之问的传统,并每年一起提出一个新颖独到的问题。


自1995年布洛克曼提出自己对“第三种文化”的诠释之后,凯文•凯利对这一观点进一步展开。1998年,他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也叫做《第三种文化》。他定义这种文化以技术作为基石,强调创新行动,制造新工具的速度快于产生新理论的速度。他在该文中说:“在第三种文化中,要解决心灵是怎样运作的问题就需要建立一个功能齐全的心灵。科学家们会测量测试一个心灵。艺术家们会沉思抽象它。书呆子技术控会制造一个心灵。创造,而不是创造性,是更受青睐的行为。在这样的新兴文化中,定义问题往往使某一项新技术成为其答案。”


尽管凯文•凯利的主要著作都被翻译成中文并广泛流传,他为回应2015年Edge网站年度之问所写的以下这篇小文依然值得回味。我推荐该文因为它展现了凯文•凯利的非凡视角和眼界。他曾说:“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宇宙真理;而艺术的目的在于表达人类生活。第三种文化综合了这两个目的。”


译者:胡小洁


原文:凯文·凯利 (Kevin Kelly)

要制造出一台会思考的机器,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们的思考要有所不同。


由于生物进化史上的某个拐点,我们成了漫步于这颗星球上唯一有知觉的物种,同时还让我们怀有了这样一种不太正确的观点,认为人类智能是独一无二的。事实其实并非如此。我们的智能属于一种智能集群,在宇宙中可能存在着的种类繁多的智能和头脑类型中,它只占据了小小一隅。我们喜欢将人类智能描述为“通用的智能”,原因是与其他很多种智能相比,它能解决多种多样的问题,但当我们建构出越来越多的合成智能后,才认识到,人类思维根本算不上通用。它只是诸多思维类型中的一种罢了。


2014年问世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就不像人类那样思考。即便它们能完成一些曾经在我们看来只有人类能完成的任务——下棋、开车、描述照片内容,而它们的做法却与我们大为不同。Facebook已经增添了一项人工智能,只需随意提供一张生活在地球上的任何人的照片,它就能从在线的30亿人中准确地辨认出来。这种能力是人类大脑不可企及的,所以显得极其非人类。众所周知,我们的大脑在统计方面非常笨拙,所以我们才要制造出拥有卓越的统计能力的智能,让它们进行跟我们不一样的思考。利用人工智能来开车的优点之一就是,它们不会像我们那样容易分心。


在一个普遍联系的世界里,不同寻常的思维是创新和财富的源泉。仅仅变聪明是不够的。在商业动机的驱使下,构成产业优势的人工智能会遍地都是,我们制造出的所有产品中都会嵌入廉价的智能。当我们着手开发全新的智能类型时,它们前所未有的思考模式会带来更丰沛的回报。而智能到底有多少种,我们也并不知道。


人类思维的某些特点会变得再寻常不过(就像生物学中的左右对称、分割和管状内脏一样寻常),而那些未来有望出现的头脑所具备的潜力空间将远远超越我们进化而来的结果。它没必要是一种比人类思考得更快、更广或更深的大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要更为简单。对我们最重要的机器,不是那些工作得比我们更好的机器,而是那些能做我们所不能做的机器。对我们最重要的思考机器,将不是那些比我们思考得更快、更好的机器,而是那些能想我们所不能想的机器。


若要真正解决当前重大的神秘难题,如量子引力、暗能量和暗物质,我们可能需要人类以外的其他智能提供帮助。伴随着这些智能而来的更为繁杂的问题,又需要更加边缘和复杂的智能来协助解决。确实,我们可能要开发一种中介智能,来帮助我们设计更为珍稀的智能类型,这凭我们的一己之力是做不到的。


现在,许多科学发现需要数以百计的人来加以思考和解决,但在不远的将来,可能会出现更为深奥的问题,需要数以百计不同类别的思维来共同解答。这种情形也许会把我们推到一个文化悬崖边,因为要接受一个来自异形智能的答案,是件并不容易的事。我们在接受计算机完成的数学证明时已表现出有些不安,这已经反映出一些问题;与异形智能打交道需要新的技巧,另外我们也需要自我拓展。


人工智能也许恰巧就是异形智能的代表之一。我们并不确定,在下一个200年,会不会有来自天空中10亿个与地球相似的行星之一的外星生命与我们相遇,但我们可以百分之百的确定,那时我们已经制造出了一种异形智能。当我们面对这些合成的异形时,所获得的益处和将要面临的挑战,与我们期望中和真正的外星人(ET)相遇所要面对的将一模一样。他们会迫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信仰、目标和身份。人类为什么存在?我相信第一个答案会是:人类的存在是为了发明那些依靠生物演化无法达成的新型智能。我们的工作是制造能够以不同方式思考的机器——创造异形智能。我们可称它们为人工异形。


原文来自Edge网站:

2015年Edge网站年度之问:你对会思考的机器有何看法?

http://edge.org/response-detail/26079


点击题目可以阅读本系列其余文章

彼岸 神机妙算系列文章之一(第零捌壹期):关于机器智能的自言自语

彼岸 神机妙算系列文章之二(第零捌捌期):你干吗在乎别的机器怎么想

彼岸 神机妙算系列文章之三(第零玖贰期)当人与机器不分你我

彼岸 神机妙算系列文章之四(第零玖陆期):未来早已到来,只是还未普及


彼岸 The Other Shore
一幅画 一段按语 一篇英文摘译时评:行业热点的跟踪分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