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金固收·综合】市场化调整机制助力存款利率下行——机构负债端跟踪2022年9月月报

韦璐璐 王海波等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2022-10-26

正文


本期报告继续跟踪银行表内外负债端变化,及对下一步债券市场走势的影响。


一、银行表内负债端:市场化调整机制助力存款利率下行,打破银行负债端刚性


近期各类银行纷纷开始下调存款利率。9月15日七大银行(国有大行和招商银行)率先调整个人存款利率,包括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在内的多个品种利率有不同幅度的微调,其中,三年期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下调15个BP,一年期、二年期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BP,活期存款利率下调0.5个BP[1]。随后,多家股份制银行、部分城商行也跟进下调利率,股份行包括平安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恒丰银行等,城商行包括南京银行、上海银行、长沙银行等[2][3]。从利率调整幅度来看,不同类型银行的调整策略稍有不同。活期存款利率均下调了5个BP,由原来的0.3%降至0.25%;3个月、6个月、1年期等定期存款利率多数下调了10个BP;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大多下调了15个BP;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多数下调了10个BP,但也有银行下调了30个BP,有的甚至还调降了50个BP。一些股份制银行对五年期存款利率下调的力度比国有大行更大,比如广发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50BP,而三年期则下调45BP;光大银行五年期下调30BP,而三年期则下调10BP。


本次银行存款利率调降是在存款利率定价新机制下银行的主动调整,同时MPA考核引导各类银行跟随调整。今年4月市场利率自律机制确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引导银行存款利率挂钩1年期LPR和10年期国债利率。自4月末以来至9月15日,1年期LPR利率下调了5BP,10年期国债利率下降了16BP。从调整结果来看,多数活期存款利率调整参考了1年期LPR的降幅,而中长端调整也综合参考了10年期国债的降幅。由于在MPA考核下,对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采取和全市场平均水平的偏离度考核,因此往往大行调整会带动其他中小银行跟随调整。今年4月-5月的存款利率的调整也是类似的过程,由大行率先调整了2、3年期限的利率,其他银行随后跟进。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在9月20日发表的《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4]一文中也提及,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机制的逐步健全,2022年9月中旬,国有商业银行主动下调了存款利率,带动其他银行跟随调整,其中很多银行还自2015年10月以来首次调整了存款挂牌利率。


在此次调整之前,存款利率较为刚性,除大行外,其他银行存款利率屡屡调升。自去年6月自律机制调整存款利率上限,各家银行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出现了一次性调整之后,各类型银行除了国有大行之外,利率上调的动力较强,即便其他市场化的同业存单等负债利率今年以来持续下行,大行以外的其他银行仍屡屡上调了存款利率。以1年期以下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来看,去年年中以来,国有大行利率基本维持稳定,其他各类型银行包括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定期存款利率均持续上调;1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在今年4月份大行小幅调降之后其他银行有所跟随,但近几个月再度出现上升。大额存单利率由于利率相对又更高一些,3年期大额存单平均利率8月仍然有3.42%,5年期仍然有3.91%,因此近几个月则基本小幅调降。可以看到,总体而言,除了国有大行之外的其他类型银行,对存款的吸存压力还是存在的,在此次引导存款利率下调之前,各类型银行的支行网点执行利率普遍有上调的压力。


“MLF利率→LPR与国债利率→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的传导链条形成,我们预计后续仍然有进一步下调MLF的空间,利用好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调节作用,推动社会融资成本的进一步下降。从此次调整前的存款利率走势可以看到,如果要推动整体银行负债端成本的下行,发挥LPR改革效能,通过调降MLF,引导LPR和国债利率下降,进而引导大行带动各类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显得尤为必要。正如我们在《预料外的降息,预料中的进一步放松》报告中提到,从LPR的调降来看,今年以来LPR调降幅度较为有限,贷款利率经过前期下降之后,目前已经降至历史低位,进一步的下行空间的打开需要LPR的更大幅度的下调来释放空间。同时为保护银行的息差空间,LPR的下降在新机制下也会进一步引导存款利率下降。因此我们预计后续仍然有继续下调MLF、LPR和存款利率的空间。


实体储蓄意愿仍居高不下,资金活性的提升可能需要存款利率的下降和投资消费信心的回升双管齐下。从存款的增速来看,定期存款增速尤其是其中个人定期存款增速在新高的基础上仍然再创新高,同比增速高达17.8%,较上月再度提升0.6ppt,是银行所有负债端科目中增速最快的科目;增速第二高的科目是企业定期存款,增速仍维持高位,8月达14.4%,维持前高。可以看到,实体的储蓄意愿仍然非常强。实体储蓄高位意味着消费和投资信心的不足,不利于盘活资金促进信用扩张。降低存款的吸引力,调降存款利率或能从一定程度上减轻这一问题。我们此前在报告中也多次提到这样一个观点:当债务杠杆提升乏力,缺乏广义流动性在量的维度的刺激,那就需要价格的刺激,也就是需要靠降低利率来提升资金的活性(《低利率的前传与后传》)。这个逻辑在今年以来不断得到验证。


负债端结构性分化加剧,即便中小行不断抬升存款利率水平,存款和贷款今年以来一改往年的趋势,向大行集中,大行存款增速首次超越所有其他类型银行。如果我们计算全国性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以及区域性银行的存款增速来看,可以发现,今年以来全国性银行的存款增速持续提升的同时,区域性银行的存款增速是持续回落的,并且8月份全国性大行的存款增速已经首次超越了其他所有类型的银行。进一步的,如果我们计算全国性大行的存款占所有银行的比重来看的话,可以看到,过去数年来由于各类银行的兴起,大行的存款市占率其实是持续在下降的,但今年以来一改往年的下降势头,首次出现重新的趋势性回升。而这一现象是发生在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农商行等银行持续提升定期存款利率,且大行维持存款利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由此可以看到,今年以来不同类型的银行负债端是趋于分化的,存款向大行集中。这背后或与大行今年以来大力投放贷款、支持实体经济有关,整个银行贷款的投放上大行是作为主力的。从分银行类型的贷款规模增速来看,四大行目前增速最高且增速仍在提升,国开行和邮储银行增速近几个月也在提升,目前增速已经基本持平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而股份行增速则在持续回落,区域性银行贷款增速仍然位于低位,仅1%左右。因此,信贷投放的结构性分化可能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银行负债端的结构性分化。


总体来看,近期跟随LPR和国债利率下调,多家银行纷纷下调了存款利率,体现了存款利率定价市场化调节机制开始发挥作用。在此次调整之前,存款利率较为刚性,除大行之外,近几个月以来其他银行存款利率屡屡调升。因此可以看到,如果要推动银行负债端成本的下降,需要发挥MLF利率-LPR与国债利率-存款利率这个传导机制的作用,才能推动存款利率的下降,实现促进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和社会融资成本下降的目的。我们认为后续仍然有进一步下调MLF、LPR和存款利率的空间。当前,在实体储蓄意愿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资金活性的提升可能需要存款利率的下降和投资消费信心的回升双管齐下。当前债务杠杆提升乏力,缺乏广义流动性在量的维度的刺激,那么就需要价格刺激,也就是需要降低利率来提升资金的活性。这个逻辑在今年以来不断得到验证。近期的存款利率的调降,也正是负债成本下行趋势开启的确认。负债端成本的下降,对债券的配置需求总体是有利的,使得债券收益率的吸引力上升。并且MLF-LPR-存款利率的调整机制的开启,意味着整体市场的利率仍处于下行趋势当中,此时债券利率向上调整的空间也会有限。


二、 银行理财负债端:净值型理财发行支数环比小幅回升、新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机构和产品间分化



1.2022年8月份净值型理财发行支数环比小幅增长,业绩比较基准机构间分化。


8月份以来净值型理财产品新发支数环比小幅增长。根据普益标准统计,2022年8月[5]全市场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月度发行量为2281支,环比今年7月份2197支的发行量小幅增长3.82%。分发行机构和产品类型来看,


  • 封闭式产品方面,除股份制和外资行外其余各类型发行机构封闭式产品新发均有上升。根据普益标准统计,2022年8月份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外资银行和理财公司新发行封闭式支数分别34支、625支、821支、4支和478支,分别较上月下降8.1%、上升7.2%、0.5%、下降20%和上升4.8%。


  • 开放式产品方面,股份制银行和外资行发行数量较少,城农商行有所增长,理财公司持平。根据普益标准统计,2022年8月份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外资行和理财公司新发行开放式支数分别为5支、60支、28支、3支和223支,分别较上月发行支数下降44.4%、上升36.4%、27.3%、200%和持平。


从业绩比较基准方面来看,不同类型机构和产品间出现分化。根据普益标准统计,新发开放式和封闭式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分别较上月上行4BP和持平至3.89%和4.05%。分银行类型和产品类型来看,


  • 封闭式产品方面,除股份制银行业绩比较基准有明显下行以外,其余类型银行变化不大。其中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下行26BP和3BP达到3.94%和3.96%;农村金融机构和理财公司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上行1BP和2BP,分别达到3.87%和4.38%。


  • 开放式产品方面,银行发行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行,但理财公司出现上行。其中股份行、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下行15BP、13BP和2BP达到3.86%、3.79%和3.85%。理财公司业绩比较基准上行8BP至3.91%。



2.存量理财产品:存量产品3年期以上期限占比继续上升


存量产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非保本浮动收益、1年期限及以内、封闭式和固定收益类。根据标准普益统计,截至2022年9月20日,理财产品合计一共有4.96万支理财产品存续。从这些存续产品来看,1)收益类型:绝大多数理财产品符合新规要求,目前有10%的理财产品是保本浮动收益或者保收益的产品,较上月下降1%。2)产品期限:3-6个月、6-12个月和1-3年期限占比较高,分别达到18%、32%和32%。1年以内期限的产品占比在60%,与上月持平。3)开放类型:封闭式占比相对更高,占比达到63%,较上月继续下降1%。4)产品类型:固定收益类占绝大多数,占比达到91%,混合类和权益类占比仅有8%和1%。5)风险等级:二级(中低等级)占绝大多数,比例在70%。6)发行机构类型:城市商业银行占比最高,在24%,其余占比超过10%的机构有农商行、股份制银行理财公司、国有大行理财公司,占比分别在19%、18%和13%。



3.理财公司:产品发行数量也出现小幅回升,新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变化不大


2022年8月20日以来渤银理财公司开业,北银理财获批成立。目前有29家已经开业,另外还有1家已经获得成立理财公司批复。建设银行、工行、交行、中行、农行、光大、招行、兴业、邮政、中信、杭州银行、宁波银行、徽商、重庆农商、平安、华夏银行、江苏、青岛银行、汇华银行、南京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民生银行、恒丰银行和渤海银行理财子公司、贝莱德建信、施罗德交银和高盛工银理财公司陆续开业。目前还有北京银行已获得成立理财公司的批复。


理财公司发行产品数量也出现小幅回升,新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变化不大。根据普益标准统计,2022年8月份共发行了2281支公募理财产品,相比上月明显回落小幅回升3.8%,其中开放式和封闭式产品新发分别有319支和1962支,环比增长分别达到6.7%和3.4%。业绩比较基准方面,2022年8月份新发理财公司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开放式产品上升4BP至3.89%,封闭式产品业绩比较持平,仍为4.05%。在售产品有2367支,其中开放式和封闭式业绩基准分别变化不大和下降上升1BP至3.66%和4.38%。具体来看,


  • 开放式产品方面,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和合资理财公司8月份新发产品数量分别为44支、131支、43支、5支和0支,环比来看仅股份制和城商行理财公司实现正增长。业绩比较基准方面,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理财公司分别上升25BP、4BP至3.76%和3.96%,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分别下降12BP和4BP至3.89%和3.5%。


  • 封闭式产品方面,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和合资理财公司8月份新发产品数量分别为192支、97支、156支、16支和17支,环比来看仅股份制和城商行理财公司实现正增长。业绩比较基准方面,国有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和合资理财公司分别上升7BP、4BP、9BP和1BP至4.22%、4.36%、4.09%和4.61%,股份制银行理财公司下降7BP至4.6%。


总体来看,8月份理财的发行支数环比小幅增长,产品业绩比较基准银机构和产品间出现分化。理财公司产品发行支数也出现小幅回升,新发产品业绩基准变化不大。从当前市场格局来看,理财公司占据市场主导。国有大行已经完全退出理财市场,股份制银行虽有新发但数量也整体较少。目前仅城农商行仍有较大规模新发。展望未来,各家机构理财的规模诉求仍在,对信用债的需求仍有支撑。


风险


数据样本代表性不足。


图表1:全市场定期存款平均利率变化

资料来源:融360,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8月各类型银行定存平均利率较7月变化

资料来源:融360,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发行大额存单平均利率变化

资料来源:融360,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4:各类型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平均利率变化

资料来源:融360,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5:定期存款平均利率走势(6个月期)

资料来源:融360,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6:定期存款平均利率走势(1年期)

资料来源:融360,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7:定期存款平均利率走势(2年期)

资料来源:融360,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8:定期存款平均利率走势(3年期)

资料来源:融360,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9:相比贷款执行利率而言,LPR降幅有限

资料来源:Wind,贝壳研究院,中金公司研究部;注:首套房贷利率为贝壳研究院对全国103个重点城市计算的平均值。


图表10:金融机构负债端各科目变化:住户定期存款增速再度提升,创历史新高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1:居民定期存款占比和储蓄倾向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2:存款增速:大行增速最高,地方性银行增速持续下滑

资料来源:融360,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3:存款和贷款向大行集中

资料来源:融360,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4:5月以来,大行利率基本维持不变,股份行和城商行各期限明显提升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备注:数据为8月相对5月的变化。


图表15:各类型银行贷款增速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6:2022年以来净值型理财发行量和业绩比较基准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7:开放式新发机构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2年9月20日


图表18:开放式新发分机构业绩基准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2年9月20日


图表19:封闭式新发机构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2年9月20日


图表20:封闭式新发分机构业绩基准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2年9月20日


图表21:产品收益类型分布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2年9月20日


图表22:产品运作模式分布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2年9月20日


图表23:理财产品期限分布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2年9月20日


图表24:理财产品分类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2年9月20日


图表25: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分布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2年9月20日


图表26:理财产品按照发行机构分类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2年9月20日


图表27:2022年以来理财公司发行理财支数和业绩比较基准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8:2022年以来理财公司在售理财支数和业绩比较基准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9:理财公司开放式新发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2年9月20日


图表30:理财公司开放式新发分机构业绩基准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2年9月20日


图表31:理财公司封闭式新发机构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2年9月20日


图表32:理财公司封闭式新发分机构业绩基准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至2022年9月20日


图表33:理财公司开业批复情况

资料来源:银保监会,中金公司研究部


[1] http://news.china.com.cn/2022-09/16/content_78422424.htm

[2] https://fund.stockstar.com/IG2022092200000425.shtml

[3] https://finance.china.com/bank/13003064/20220922/37282683.html

[4] http://house.china.com.cn/2125446.htm

[5] 2022年8月份普益数据口径改为不包含非净值型产品、结构性产品以及外币产品。按产品登记编码统计产品数量。开放式产品在统计期内存在多个符合统计条件的子周期时,仅被统计一次;分份额产品在统计期内存在多个符合统计条件的子份额时,仅被统计一次。因此产品发行数量较前期可能出现一定下降,此次调整追溯了2022年1月至7月的情况,所以同比数据存在不可比的情况。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2年9月23日已经发布的《市场化调整机制助力存款利率下行——机构负债端跟踪2022年9月月报

韦璐璐,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9080001 SFC CE Ref: BOM881

王海波,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7040002 SFC CE Ref: BPC512

陈健恒,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1030011 SFC CE Ref: BBM220

许   艳,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1030007 SFC CE Ref: BBP876


法律声明

向上滑动参见完整法律声明及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