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赵伟:政策“大年”,财政如何“提升效能”?(国金证券)

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2-09-01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赵伟宏观探索”



报告要点

三重压力、稳字当头下,2022年或将是政策“大年”,财政政策重要性愈加凸显。财政可能有多大空间和力度,着力点或在哪里?本文系统梳理,可供参考。

当前经济面临的问题,或并非单纯放水就能解决,亦有赖于财政的精准施策

眼下,经济结构性问题带来的影响,可能大于总量“失速”的风险,并非单纯货币放水就能解决。不同以往,当前经济面临的不只是需求收缩,结构性问题突出,疫情反复、供给冲击等,对微观个体的“伤害”程度,远大于总量指标的回落。中小微企业生存困境、结构性就业压力增大、居民收入分化加剧等,关乎社会大局稳定。政策托底,不仅需要宽松的货币流动性环境配合,还要求政策精准有效。

财政政策主动性优势凸显,适度超前创造需求的同时,精准制导、有效缓解结构性矛盾。政策托底,首要任务是守住“三保”底线,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一是要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以带动就业增长;二是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民生等薄弱领域的投入。而当前经济新旧动能加速切换、有效需求不足,决定政策既要保证短期经济不能“失速”,又要注重长期“调结构”,财政政策作用更加凸显。

专项债“独木难支”,财政结余、中央财政和优质国企市场化融资多维补充

2021年财政“超收减支”、资金拨付后置等,支持2022年财政发力前置。2021年前10个月,一般财政收入完成预算的92%,而支出只有预算的78%;尽管政府性基金收支均回落,专项债使用偏慢,或使年底政府性收支出现较大差额。结合历史结余,预计2021年中央和地方财政结余合计或在1.4万亿元左右;此外,已下拨但尚未使用的资金、提前下达地方债额度,也有利于年初财政发力。

财政发力靠专项债或“独木难支”,中央财政赤字扩张和优质国企市场化融资,或是重要补充。债务累积下,地方政府债务率超过100%警戒线,财政付息压力逐年抬升,考虑“隐性”债务的压力更大。相较之下,中央债务压力较小、适当扩大赤字,可部分缓解地方加杠杆压力。中性情景下,假设2022年赤字率3.5%、专项债降至2.5万亿元,加之多用结余、少剩余,广义财政支出增速或达到4.5%。

“狭义”财政托底保民生,“广义”财政长短结合、基建和产业等多点发力

财政发力首要或在“三保”,或加大减税降费、民生投入等力度;适度超前基建投资,尤其是跟交通强国等相关。中央通过赤字等扩大收入,然后通过转移支付、直达地方等精准制导,推动民生、基建等投入,同时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措施、保护市场主体。畅通国内大循环下,适度超前开展基建投资,或重点在交通强国、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等领域,预计2022年全年基建投资增速或回升至6%左右。

伴随“十四五”项目加快落地,后续关注智能制造、高端材料等核心制造及数字化等领域投资机遇。“十四五”规划项目规模大、质量高,仅广东、浙江和陕西3省计划投资就超26万亿元;开工的加快推进、部分规划项目提前启动等,是较具可行性的稳增长抓手。其中,核心制造业相关的智能制造、高端材料、新能源等,数字经济相关的物联网、人工智能、交通数字化改造等领域,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债务风险加速暴露,政策调控变化。



报告正文

一、政策托底加码,重任在财政,而非货币

(一)当前结构性问题突出,并非放水就能解决

眼下,经济结构性问题带来的影响,可能大于总量“失速”的风险。伴随地产调控的滞后影响、疫情反复的干扰等显现,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加大。有别于传统阶段,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问题突出,尤其是疫情后经济恢复不均衡现象凸显,服务业、中小微企业等受到的冲击大、恢复慢,工业GDP早已恢复、而服务业GDP仍远低于正常情况,原材料涨价等对下游消费制造利润产生明显挤压;居民收入、就业分化也明显加大,年轻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就业难度加大,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远高于以往同期。

稳增长货币先行,但当前面临的结构性问题,或并非放水就能解决。经济下行压力上升下,稳增长的信号频现,货币政策操作灵活适度,普降准备金率、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然而,当前经济面临的不只是周期性因素影响,还有阶段性、结构性因素的制约,货币既不能收紧,也不能“大水漫灌”。利率走廊调控日趋成熟的背景下,短端利率或持续低位水平保持低波动,类似2015-2016年。同时,遏制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整治影子银行等措施,仍需要坚定不动摇,避免类似2015-2016年金融无序扩张。

解决结构性问题,要求政策精准制导,财政政策主动性优势凸显,货币政策加大结构性工具的运用。传统周期阶段,总需求不足拖累经济下行;当前经济处于加速转型阶段,新旧动能切换过程中有效需求不足,政策既要保证短期经济不能“失速”,又要注重长期“调结构”,必然要求托底政策精准制导、不能盲目刺激。在此背景下,主动创造需求的财政政策重要性凸显,货币政策也多运用结构性工具,如支农、支小、扶贫再贷款等,定向加大对薄弱领域的支持。


(二)守住“三保”底线,财政政策“义不容辞”

近期,政策托底态度明确,首要任务或在于守住“三保”底线。11月中旬以来,总理在多个会议上表示,“经济有新的下行压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难度加大”;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经济面临三重压力,“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继续做好“六稳”、“六保”,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守住“三保”底线,一是要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二是要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稳增长的根本是为了保就业”,以适度的经济增长带动就业,是宏观政策调控的重要举措,关键在于保住市场主体,就有力托住了就业基本盘,进而有利于“社会大局稳定”。以稳增长保就业的同时,政策也在直接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一般财政中用于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的支出比重近年来持续抬升。

守住“三保”底线,财政政策“义不容辞”,托底加码“呼之欲出”。地产和出口两大传统需求动能,在2022年都面临收缩,基建投资加码对冲部分需求收缩,已成为政策发力适当超前的重要抓手之一,也需要财政保持支出强调、加快支出进度。中央领导也在多个会议上表示,集中财力保基层民生和基层运转,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提前下达地方债额度等,相关措施或陆续落地。


二、财政空间的打开,靠中央和国企加杠杆

(一)财政较大规模结余,有利于财政发力前置

一般财政或出现明显“超收减支”,有利于2022年财政发力前置。2021年初以来,一般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而支出较慢;截至10月,一般财政收入完成预算的92%,而支出只有预算的78%,或使得年底一般财政结余增加。在此背景下,赤字使用偏慢,国债发行节奏明显后置、12月仍有1万亿元待发;同时,一般财政需要使用的政府性基金调入及使用结转结余,也可能低于预算。

政府性基金支出也相对较慢,或导致地方结转结余规模较大。2021年前8个月,政府性基金支出一度明显慢于收入,9月支持开始有所加快,但收支差额为-1.07万亿元、显著高于2020年同期的-2.3万亿元;由于2021年专项债规模与2020年大体相当,即使没有1万亿元特别国债,全年政府性基金收支差额也可能达到2020年的规模。此外,专项债发行节奏明显后置,或使得已下拨的专项资金,部分到2022年才真正运用、形成实物工作量。

2021年末,中央和地方财政结余规模或在1.4万亿元左右,有利于2022年财政支出扩张。截至2021年10月,中央一般财政收入8.5万亿元、占全年预算比重达94.7%,进度明显快于近年来同期,即使后面2个月按照过去5年平均收入来,全年超收规模或超4200亿元,对应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超4500亿元。土地成交回落对政府性基金收入和支出均有显著影响,而收支差额并没有明显超出2019年前10月,即使后面2个月差额按照历史最大情况估计,考虑专项债收入后的地方政府性基金收支差额也可能达2.1万亿元;假设收支差额全部调入地方一般财政,对应地方结转结余余额或超9200亿元。


(二)地方债务压制下,中央财政和国企加杠杆

伴随地方债务快速累积,专项债大规模扩张或较难持续。近年来,专项债额度快速扩张,从2016年4000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75万亿元,2021年继续保持3.65万亿元规模,或推动2021年底地方政府债务率超过100%警戒线。地方债持续累积下,地方财政付息压力明显上升,尤其是地方政府性基金,专项债付息规模占地方政府性支出的比重逐年抬升、2020年达3.5%。

相较之下,中央债务扩张较慢,使得中央财政可以扩张的空间相对较大。过去三十年,稳增长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和城投平台等的债务扩张,中央赤字亦有扩张、但扩张速度远慢于地方政府相关。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杠杆率持续抬升、2021年9月达25.8%,比中央政府杠杆率高6.1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地方政府杠杆率可能远高于中央政府杠杆率。综合债务风险、中央财政实力等来看,中央财政赤字腾挪的空间,可能大于地方财政。

优质大中型国企市场化融资,也可以作为广义财政的重要补充。除了中央和地方财政结余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也可以补充一部分财政收入,但规模相对有限、2020年接近2000亿元。更为重要的是,让优质的大中型国企,来承担部分项目投融资职能,是较为可行的方式。国企去杠杆近年来成效显著、报表质量改善,加之2021年国企盈利改善显著,均有利于国企市场化融资。

2022年,较大规模结余、较高的中央赤字等,或推动广义财政支出增速,高于收入及2021年支出。土地成交大幅回落对土地财政的拖累,将在2022年滞后显现;以收定支下,土地相关收入减少,也会降低土地赔偿款等土地相关支出,从而拉低整体财政支出水平,但对财政有效支出的拖累弱于总体支出回落。中性情景下,假设2022年赤字率3.5%、专项债降至2.5万亿元,加之多用结余、少剩余,广义财政支出增速或达4.5%。


三、财政托底,基建、民生、产业多点发力

(一)财政加大转移、直达,重在民生、基建等

中央通过赤字等扩大收入后,或再通过转移支付、直达地方等方式,增强地方“动力”、精准制导。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近年来逐步增加,是地方财政重要收入来源,主要用于税收返还及固定补助、基本养老金、基建等。2020年,财政部新增用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疫情防控的特殊转移支付,及主要用于基层“六保”的资金直达机制;直达机制实施逐步常态化,资金直达规模由2020年的1.7万亿元扩大至2021年的2.8万亿元,未来或进一步扩大。

财政发力,首要或在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或继续加大民生领域支出、扩大减税降费等。上亿市场主体,是保就业保民生的关键所在,11月中旬总理召开座谈会时强调,宏观政策要继续围绕市场主体展开,在延续制度性减税、落实已定缓税政策的同时,研究采取新的组合式、阶段性减税降费措施,集中财力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地,2022年减税降费规模或在2021年基础上扩大。

适度超前基建投资,尤其是跟交通强国、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等相关基础设施,或是重点发力方向。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政策发力适当靠前;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或成为对冲地产投资下行的重要抓手。在畅通国内大循环背景下,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必然带来交运相关基建投资,也是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的重要前提。伴随能源革命的深入推进,电网传输、新能源基础设施等能源基础设施投资或逐步增加。中性情景下,预计2022年全年基建投资增速或回升至6%左右。


(二)加强产业引导,加快推动十四五项目建设

有别于传统周期,政策托底,更加注重长、短结合,适度超前发力稳短期需求的同时,也加强对中长期产业发展等的引导。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指向的大概率即是“补链强链”类“产业突围”相关项目。我们在梳理地方政府重大项目的结构时发现,近年产业类项目数量最多,占重大项目总数量的比重大致稳定在50%左右。金融资源也明显向产业项目倾斜,制造业中长贷增速,从低于基建的10%增速持续抬升至2021年6月40%以上。

“十四五”期间规划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或提前启动,或成为稳增长重要抓手。2021年中国常会,已部署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驱动的重大项目,要求细化实化支持政策,绝大部分项目陆续启动、保证项目尽早开工;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建设,12月中央经济工作要求“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规模大、质量高,已开工的加快推进、部分规划项目提前启动等,是较具可行性的稳增长抓手。

伴随“十四五”项目加快落地,后续关注智能制造、高端材料等核心制造,数字化等领域投资机遇。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结合“十四五”规划来看,核心制造业相关的智能制造、高端材料、新能源等,数字经济相关的物联网、人工智能,及数字化相关的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等领域,值得关注。不同区域侧重不同,同样是沿海发达经济地区,广东“十四五”项目投资近一半为交通领域,而浙江项目投资只有26%为交通相关、重在现代产业和民生领域。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

(1)眼下,经济结构性问题带来的影响,可能大于总量“失速”的风险,或并非单纯货币放水就能解决。财政政策主动性优势凸显,适度超前创造需求的同时,可精准制导、有效缓解结构性矛盾。

(2)2021年财政“超收减支”、资金拨付后置等,有利于2022年财政发力前置。地方债务压制下,财政发力靠专项债或“独木难支”,中央财政赤字扩张和优质国企市场化融资,或是重要补充。

(3)中央通过赤字等扩大收入,或再通过转移支付、直达地方等精准制导,加大民生、基建等领域投入,同时或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措施、保护市场主体。

(4)畅通国内大循环下,适度超前开展基建投资,或重点在交通强国、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等领域,预计2022年全年基建投资增速或回升至6%左右。

(5)“十四五”期间规划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或提前启动,或成为稳增长重要抓手,后续关注智能制造、高端材料等核心制造及数字化等领域投资机遇。



研究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政策“大年”,财政如何“提升效能”?对外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7日报告发布机构:国金证券研究所

参与人员信息:

杨   飞  SAC编号:S1130521120001  邮箱:yang_fei@gjzq.com.cn

马洁莹  邮箱:majieying@gjzq.com.cn



长按关注


新书推介

作者从经济、政治、文化和资本市场运作等各个维度展开分析,尝试厘清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核心命题,以及转型过程中蕴藏的市场投资机遇。


法律声明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任何机构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本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仅供《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专业投资者使用;非专业投资者擅自使用本公众号信息进行投资,本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本人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或对公众号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