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雪岩:所谓成长,就是承认痛苦是逃不掉的真实存在

2017-08-05 王雪岩 十分心理


作者:王雪岩,十分心理专栏作者。石家庄德正社会心理服务中心首席咨询师、督导师。知乎心理学大V,著有《每个人都有爱自己的能力》。


(科普文,万千种可能中只能谈到很少的点,目的是引发思考,绝非人生答案,请读者带着自己的思考阅读,思考永远比直接认同有帮助)


每个孩子从一出生,就不得不面对各种样的困难:


从母体出来时的寒冷;

迅速且反复出现的饥饿;

身体柔弱带来的各种不自由;

没有语言能力带来的无法被理解和回应

……

(何况还有可能遇上疾病、同胞竞争、养育者功能不良等等考验)


所以,每个孩子的长大,其实都是一场不断面对痛苦、感受痛苦,最终克服痛苦的冒险,这个过程,就是成长,心理的成长


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


面对痛苦,我们人类会本能的选择逃避。小婴儿通常在生命之初就具备一些在自己的心理空间,去处理痛苦体验的方式:分裂和投射


所谓分裂,就是将舒服的体验与不舒服的体验在内心做一个划分:舒服的是好的,不舒服的是坏的。


分裂之后,就把坏的体验投射给自己之外的某个客体(通常是养育者),把舒服的体验感觉为来自好妈妈的照顾,相对应的自己是一个美好的好婴儿。


不舒服的部分感觉为是坏妈妈造成的,对应的是不被欢迎的坏自己。


这样,好和坏分开了,只要扔掉(投射)坏的,保留好的就可以缓解内心的痛苦体验了。


当然,在婴儿的内在过程中,不会像说说这么简单。


比如当婴儿内心健康分裂的能力不足时,就会把没有分裂干净的内容再分裂、再分裂、再分裂,一直分裂下去……


内在空间可能就会碎成碎片,甚至粉末,难以整合成一个整体。


人格发展的目标,恰是整合:好坏共存于一体。


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他所经历的痛苦体验会越来越多。


如果他的养育者可以在情绪中有足够的抱持能力,抱持他因挫败而产生的痛苦体验。孩子就可以在养育者的帮助下,慢慢发展出耐受挫败体验的能力,从而获得修通伤害性情感。


比如当一个婴儿饿得哇哇哭时,妈妈抱起他来(关注到孩子的反应、回应孩子的情感),一边轻轻抚摸婴儿,一边说:“哦,宝宝饿了,宝宝现在想吃奶了(命名痛苦体验、镜映孩子的感受)”,然后母亲帮助婴儿找到乳头,并且低头看着自己的婴儿,与他不断交换着满怀爱意的目光。


这时候孩子的情感就是被妈妈抱持的。


也就是说,当孩子经历痛苦体验时,妈妈传递给他的经验是:


“虽然痛苦,但你是安全的,我理解你的痛苦,我也愿意帮助你度过这个痛苦,我会保护你,你要相信,痛苦是不会危及你的安全的。”


孩子在这样反复发生的安全体验中,慢慢就会发展出承受痛苦的能力。一个有能力承受痛苦的孩子,就会更有勇气去探索世界,从而也就更容易发展出更多的社会能力。



如果妈妈并不敏感,当孩子哭泣时,妈妈变得手忙脚乱,或者因为疲惫而对孩子很恼火。


孩子就有可能从妈妈的情感中感受到自己被拒绝,是难以获得安抚和帮助的。


这可能会进一步唤醒婴儿的焦虑,他可能会将这样的过程感受为痛苦是被禁止的,或是不允许表达的,从而就会对痛苦体验发展出更多的抗拒。


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太多,或者太严重,对一个孩子来讲,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创伤。


当他长大后,可能就会因为对痛苦体验的恐惧,而减少去面对痛苦和修复创伤的勇气。


而我们人格一生的成长,就是不断修复创伤的过程,也就是说,早年积累的这些情感体验,可能会阻碍了这个孩子的人格成长。


正是因为我们早年经历过这样的,完全由照顾者来保证我们生命延续的阶段。


所以,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都或多或少的残留着婴儿期的感觉:我的命运是被那些强大的人掌控的,而我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这个感觉又会催生我们很多期待:那个强大者应该给予我满足,他不应该让我感觉到痛苦,如果有痛苦,他就应该把痛苦拿走。


这个强大者,可能是任何代表权威的形象:国家、政府、工作单位、领导、行业权威、心理咨询师,等等。


当这些人做了父母之后,他们也会对自己有“命运掌控者”的期待:


我应该为孩子做好一切,否则我就是不合格的父母。


其实,这也不过是他自己对于完美父母的期待,在孩子身上的投射罢了。


一方面,没有人真的可能成为完美父母,所以,他对自己的这个要求会不断的使他感受到挫败和内疚。


另一方面,他对完美的期待也可能导致他对掌控感的强烈需要,从而促使他无法体验到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可能具有独特的特征与需要。


在完美的期待之下,他反而可能成为孩子的暴君。


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心灵成长的目标之一,就是放弃对“完美父母”的期待,接受现实的不完美,接受痛苦永远是成长的伴随者这个现实。


但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完成。


因为成长的每一步,都伴随着丧失的痛苦:


当我们出生时,我们失去了温暖的子宫;

当我们学走路时,我们渐渐失去了妈妈的怀抱;

当我们上幼儿园时,我们失去了与熟悉和安全的家庭的全天候相处......

如果你是男孩子,可能你失去了成年后搂着妈妈的腰逛街的亲密;

如果你是女孩子,你可能在出生时,在重男轻女的文化之下,享受不到家庭迎接新生命的欣喜。


反正我们不管拥有了什么,都会伴随着相应的失去,对失去的拒绝,是我们最主要的与命运抗衡的方式。


于是,很多人,在寻找“捷径”,试图绕过成长的痛苦,直接到达幸福的彼岸,但现实却一次又一次的证明,这个捷径并不存在。


反倒是在绕开痛苦的同时,也阻碍了成长。


成长与痛苦就像硬币的两个面,当你拒绝其中一个面时,另一个面也跟着被丢掉了。



 捷径一 

都是父母的错


如果我们找到一个人,能为我们的生命负责,他负责让我们成长,让我们舒服,让我们有成就,而我们自己只要等待着一切自动到来就好了,那真是太美好不过的事情。


当然,在我们婴儿期,我们真的曾经得到过这个天堂,但是,随着我们长大,这个天堂离我们越来越远。


但是很多人死死的抓住这个“曾经”,拒绝承受“长大也意味着失去婴儿的天堂”。


越多无法放弃曾经,也就会越多的感受到不被满足的痛苦体验,因为不管我们内心如何期待,我们的外在世界都不会把我们永远当婴儿对待。


在临床中,我看到过太多人,被恨所钳制。


他们就像被拴在父母这根木棍上的猫,恨就是连接他与父母的绳索,他们无法鼓起勇气放弃“父母塑造我的命运”的想法。


他们一直期待着父母的改变带来他的改变,甚至渴望着能够回到过去,能够改写历史,从而改写自己现在的命运。


他无法在情感中意识到,自己早已不再是那个完全没有办法照顾自己的婴儿,无法意识到他现在已经有能力去书写自己的人生。


其实,如果他们把恨父母的力量调整一下方向,改变为为“我为自己的命运负责”,可能他们的生活早已经获得了改变。


但是,他们无法放弃父母是他命运的掌控者的想法,所以他们也无法从痛苦中释放自己。



 捷径二 

学心理知识


他们学习大量的心理知识(从象征层面看,知识也可以是全能父母的象征),试图在学习这些知识后可能带领自己成长,而不必经历那些情感中的冲突,实际上,这很难。


事实上,促使一个人的人格成长的,更多的是他的经历与体验,而不仅仅是头脑中的认知。


心理知识最能帮助一个人理解自己的时候,是当他有过深入的体验之后,知识是可以帮助他获得更多的理解和确定感的。


但如果缺少了自己情感中的体验,知识就只是知识,就像是堆进仓库的物品,而不是融入血液的营养。


当然,如果你一定选择借助于学习心理知识来获得心理成长的话,请尽量去选择那些对情感有充分感受与理解的文章和书籍。


哪怕是去读有着丰富人性描写的经典小说,一些鸡汤短文(因为这样的内容都是感受性的)可能都比那些貌似是心理学(尤其是精神分析)知识,但其实只是知识的堆砌,甚至只是复制粘贴要强很多。


因为知识的复制粘贴很可能只是作者在处理他自己的某些焦虑,读者就很容易成为焦虑的承接者。


而能帮助读者从知识中获得成长的,是对情感的理解,复制粘贴的文章,恰恰是缺少了情感处理的过程。


有人说,我读了很多书,知道了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的,单纯的道理确实不能带来好的人生,只有那些道理整合为你自己人格中的成分时,它才能真正的帮助到你,而这个整合的过程,是需要经过你自己的(爱的、恨的,好的、糟的)情感体验这条通道的,是经历过的体验带来了成长,而不是知识。



 捷径三 

回避面对


我们每个人在长大过程中,都会发展出各种各样的防御机制,来处理痛苦体验。


有些人的处理方式就是当遇上痛苦体验时,会否认(根本不存在痛苦)、压抑(感受不到痛苦发生啊)、投射(幸好是他不是我)、理智化(这样发生是有道理的)等等方式,来回避面对痛苦体验。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去处理这些防御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将这些防御柔化的过程,恰恰是那些真实的体验重新被唤醒、重新被感受到的过程。


这时候咨询师的作用,就像是有抱持功能的妈妈,创设一个安全的空间,在情感中抱持那些痛苦,陪伴来访者体验那些过程,在体验中逐渐获得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耐受的能力。


所以,心理咨询的过程也像成长的过程一样 54 28465 54 15535 0 0 1050 0 0:00:27 0:00:14 0:00:13 3011是充满了各种考验与艰难体验的。


- END -


 想听更多?来公开课找雪岩老师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