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000年的变与不变 | 传统在9102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十分心理 2022-10-2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内外之间 In Out Author AIS主笔团

· 更多心理学帮助,进入幸福研习社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其人文传统绵延千年,一年又一年的“人类大迁徙”背后,是无数人骨子里、血液中对这个节日的情结和对家的眷顾。


从农耕文明发展而来的春节,到了今天,历经了千年的时代更迭、城市化浪潮、经济革命和科技发展,它的形式和内容等外在形貌跟随历史的变迁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很多人越来越感觉到,年味好像越来越淡了,仪式感也越来越被弱化了,这在城市中的氛围中尤为明显,有些城市甚至在春节期间俨然成了一座空城,无声无响,又谈何传统的“年味”?


即便是跋涉千里,回到心中的家乡,见到亲朋好友,面对的是“嘘寒问暖”的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数字化时代里咸淡不一的年夜饭和食之无味的春晚......彼此感慨万千,过年好像变得越来越没意思了。传统的春节越来越不能承载我们的情感需求了,对其的情感期待和慰藉都有了些许失望。


我们的年味又去了哪?


在这个多元多变的时代,千年的传统究竟发生了哪些改变?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变化呢?哪些是我们该坚持依循的、哪些是我们该顺势而变的?


今天,我们和托马斯·希伯尔,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一起深入探索千年文化传统的变与不变。



 01 

传统文化 & 现代化的冲击


今天的我们,可以发电子红包、可以去全球旅行过春节,但是似乎记忆中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的原乡却是越来越远:记忆中满地红色的爆竹碎屑、糊了一层层浆糊与往年春联的门框、还有那夹杂着饭菜香、爆竹味的年味,却还是越来越模糊了。


 为何年味越来越淡了? 


Q: 很多人常常会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为何会这样?是因为家的感觉变少了,还是仪式感不够了?


Thomas:“为什么传统在改变?”人们都有这种疑问。我们都明显感到了世界的变动趋势:从高度依赖家庭的传统社会向当代社会转变。


首先,从社会组织形态演化的层面上来看,大家族正在失去其重要性。在传统社会中,是以血缘为纽带、以家族为生产单位的社会,家是安全和保障的象征。而在当代,人们以大城市为中心生活,财富再也不是单一地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变得越来越小。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认识到后现代的崛起有多么明显:我们已经处于一个不同的进化现实之中,一厢情愿地强迫大家回去既无用、也无意义。与家庭、家族联结的动机必须来自我们的内心。


 有意义的联结,关系的滋养,家的意义  


Q: 我们要如何在传统习俗、文化消解的的当代自处?


Thomas:也正是在意义消解之时,大家或许会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只有真正纯粹、有意义的关系,才能将人们联结在一起。有意义,意味着双方、或是更多人共同创造出一些相互的、能与他人分享的事物。

 

一段关系的意义是你总是想回归到其中。如果在一个家庭系统中,所有家庭成员都有着温暖的关系,大家相亲相爱、互相关心。那么每次回家,大家都会觉得受到了滋养,这也是你为什么愿意和家人共度时光的原因。

 

我们的内在有一种自然而然、共同的渴望和动力去回家。如果没有自然与共同的动力,我们甚至无法通过所谓的文化习俗去强迫人们。因为这无法长期发挥作用,甚至会让一些人产生无言的愤怒和怨恨。

 

因此,当我们对关系的理解越多、越清晰,并努力改善我们的关系,最终我们会创造出一个新的传统,一个植根于当代的新传统。这就是家庭也需要同步演化的地方,这并不意味着家庭在消失,而是意味着,如果家庭的意义不再是像当初那样去提供最基本的安全感,那么它需要随着时代,衍生出其新的、真正的意义。


在西方国家,我们看到现代、后现代社会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当中每个个体的孤立和孤独。人们越来越孤立和个性化、超个性化,最后它导致了更多的抑郁和痛苦。人类的本性并不喜欢孤独,人类是一种社会化的动物。这也是我认为为何现在“家”必须演化出更有意义的价值,而不仅仅是提供最基本生存层面的安全感,否则“家”的意义真的会逐渐消失。事实上,“家”承载着很重要的意义,“家”的健康,也意味着当中每一个个体的健康。

 

就像更健康的关系会让我们的生活也变得健康, 在哈佛80多年来的研究中, 幸福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健康、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真正能够滋养人类的,只有人类自己。


因为生活已经朝着不同的生活方式、财富水平去演化,我们的家庭系统也需要随之演化。

 

我想这也是如何理解“传统”与“现代”的回答。


我认为从个体层面以及文化层面,我们能做的就是去支持健康关系进程、支持健康的文化关系、清除家庭系统和关系系统中无意识或受创伤的部分。去更新这些系统,这也将使个体进入一个更好的境况,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因为如果有人有自发的动力、真正的落地、拥有健康的童年,他们也将是那些想要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从长远来看,这是社会最重要的投资之一。


 如何面对家,以及七大姑八大姨? 


Q:很多时候,我们会带着矛盾的心情回家。一方面,家给了我们很多滋养;另外一方面,回家却也意味着我们要再次经历不同世代、不同价值观、生活方式的直接碰撞。


虽然知道要去建立真诚有意义的链接,当父母亲戚问:“你什么时候结婚?为什么你还没有男朋友或女朋友?你的工资是多少?”时


我们应该如何回应?


Thomas:每一代都有代沟,每一代人总觉得下一代人的生活方式或其他不好。的确,下一代人总是带来进化的迭代与更新,新的一代总是持有着不同的价值体系,这几乎就是一个规律,而我也很喜欢这种规律。 


我认为首先我们要接受的是:变化正在发生,在变化中总是会出现一些摩擦和张力。


比如父母会问:你怎么听这种音乐?为什么你过这样的生活,为什么你不结婚或为什么要做”丁克家庭“呢?


在经典案例中,即使很多人已是成年人,但最激烈的冲突与矛盾,通常也是爆发在他们与核心家庭成员的相处中。

 

为什么呢? 因为虽然很多人虽然已超过18岁,但是心理年龄还不成年,我们内在仍然有一些部分还在与父母发生着冲突。所以当我们新年回家的时候,就像被人按下了“原形毕露”按钮,所有那些当你还是一个孩子时所建立的心理防御系统,在你回家时,他们会被重新激活。不管你年龄多大,在父母眼里,你依旧是孩子,你会一下子回到儿时与父母相处的模式中。


面对这样的情景,我有两个选择。我可以说,我就是不喜欢这些,都是我父母的错,他们老是问我这些奇怪的问题。或者,我可以学习和成长为一个成年人,学会与我的父母联结:可能对我来说不值一提的事情,对他们而言及其重要。然后我们学会保持差异,因为差异并不总是坏的,差异只是不同,仅此而已。差异可能并不总是让人舒服,但它是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个成熟的人,我需要学会如何应对它。

 

冲突并不是解决差异的唯一方式,我可以使用我内在的空间与内在的心量来持有、容纳这一份差异,并且去发现为什么它对其他人如此重要,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来理解世界 。

 

当我已经成为一个公民,却没有像一个35岁的成年人那样去回应我的父母。我可能会说,我不想要这样,不管你说什么我都不喜欢。如果我像6岁的孩子一样对父母做出回应,可以肯定的是,当在公司有人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我也许会对他做出同样的反应,我把这样的情形称为企业压力。


所以,回家其实是一个很棒的训练营。如果我们可以抱持好奇和学习的态度,我们总是可以在原生家庭的关系中学到一些东西。


当越来越多的科技满足了我们的食物生产和庇护所需,在最基本的温饱需求之上,我们会进化发展出其他的需求,其中之一就是人际关系的质量,以及我所成为的一个负责任的成年公民的质量。我如何成为父母、如何成为领导者、如何成为员工,或是如何成为一国之公民,这些事情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他们决定了生命质量。如果我想要高质量的生命,我就不能像孩子一样要求别人为我提供。我要对自己的生命质量负责,所以我要么去创造它,要么就任由生命无感。

 

基本上,原生家庭就是拥有良好生活质量的伟大训练,良好的生活质量并不止是意味着钱。金钱肯定是良好生活质量中财务稳定的重要因素。但即使人们拥有了很多钱,却没有良好的关系,他们也不会幸福。

 

如何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想成为一个快乐和满足的人。对于一些事情,基本上许多事情我们必须基于内心的澄明而行动,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02 

传统 & 仪式感的价值


相比于传统的祭灶、扫尘、贴春联、守岁等,抢春运车票、看春晚、抢红包,也变成了春节新传统的一部分。


但是,春联再也不用手写、红包可以直接微信发放、扫尘可以请家政帮忙的今天,仪式感似乎也越来越少。


曾经的那些仪式,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


 仪式感背后的原则 


Q:根据我的理解,犹太人也很重视传统和仪式。你能从不同的背景来谈谈吗?你认为传统与仪式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为什么我们仍然需要在传统中保留一些仪式?


Thomas:首先,传统总是以智慧为核心衍生出来的。比如说“道”,世间规律的规律,就是传承了千年的智慧准则。

 

因此,承载着仪式感的传统,可以理解为是某种文化的稳态,或是你总是可以回归并且寻得指引的礼物。

 

当你充满困惑的时候,生命中、文化中,至少有一片自留地,可以寻得指引。


例如, 孩子必须感恩父母、父母必须保护孩子。这是几千年来许多不同的智慧传统中相同的指导原则。就像是历经数个世代之后,我们越来越坚信,这是一种生命的健康的传承。在心理学以及许多不同学科的创伤研究中,我们越来越确切地知道古老的智慧与准则的确所言非虚。 


因此,传统与仪式的内核还是真的,只是生活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面临的是不同的挑战和生活


我们已经不是生活在2000年前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保持传统与仪式感的内核与精髓的同时,要根据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传统与仪式感的形式做出相应的调整。

 

所以问题是不要摆脱所有的仪式和传统,而是去聆听那些经久不衰的健康的传统,它为什么有意义?

 

我们如何在科学术语中、遗传学中、依恋心理学中等等各种语境中,去理解、去阐述它?


 如何创造符合当下的仪式? 


Q: 我们如何创造适合当下时代的有意义的仪式?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彻底忘记、抛弃仪式。


Thomas: 犹太人的传统和中华民族的传统很像,有许多关于家庭的仪式,就像长期存在于传统中的智慧一样。

 

例如,智慧与家庭价值观、健康的家庭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智慧传统也与仪式的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犹太人的许多假期需要回归家庭,与家人联结、因为他们知道健康的家庭核心有很多丰富的意涵。

 

在心理学和心理治疗中,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很多人在根源受到了伤害、或是不尊重他们的家庭、文化根源,这对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我这么说并不是想表达尊重仪式就意味着强制我们应该怎样做。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真正地去探索传统和仪式意味着什么?在建立一个健康的关系中,什么是真正困难的?如果传统和仪式是让大家在变化中止步不前,那么仪式会变成毫无意义的空壳。我们应该尝试去探索传统与仪式背后的深层含义,去探索他们在我们的时代中意味着什么。

 

也许一些传统仪式不再与我们相关,但可能还有另外一些仪式与我们息息相关,非常重要。这些仪式也像是我们作为一个“大我”的群体共同庆祝的事物。仪式意味着我并非孤身一人,有一些东西,是我与他人共享的。每一个传统仪式,当我们作为一个“大我”去实践时,我们也创造出了更多的群体性的整合。


 警惕:消费主义的代偿与流于表面的仪式 


Q:所以真正有价值的,是仪式背后的根本性的原则,而如今很多商家却试图利用所谓的传统和“仪式感”去赚钱。我们常常说这就是“消费主义“,在消费主义中,“传统”与“仪式”变成了流于表面的事情,而人们也似乎被这种消费主义所绑架;另一方面,他们忘记了传统和仪式背后的真正的原则。


Thomas:正如你所说,消费主义和资本主义变成了一种新的传统和信仰。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很多时候,真正的/本质的意义,被一种补偿性的行为机制所替代,这对我与自己、与生命、与社群、与公司的关系而言,这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关系。我所有的时间基本上都与我周围的环境有关,那里本需要联结,本有更多的东西可以被创造出来。而这一切,却被更多的娱乐与消费所代偿,这也可以看出,很多人的内心是不满足的。

 

的确,这种代偿机制也会让人们很开心,人们也需要在场景中不断受到刺激,整个消费行业也因此蓬勃发展。

 

而我们正在失去有意义的关系的本质; 这个技术时代的阴影,也需要我们给予关注。这种时代的阴影就像我们体内的创伤一样,无法去创造出有意义的关系。因此,我们才在市场中感到恐惧、感到被刺激,以及由此产生的困难的副作用与表症。然后,诸如抑郁、绝望、生命的无意义感、社会层面的压力都逐渐浮出水面。


越来越多的有实际意义的关系能够帮助我们去抵抗这些东西,让我们从一开始就去建立一个更加平衡的生命。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联系关系的技能与关系的智能。我们的关系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智能,这是一种内在的科学,关于关系的科学。我们越多地看到产生症状的哪些无意识的元素,我们就能去平衡当前科技时代下很多人越来越隔绝、越来越有压力的症状。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声音在说,我们不需要加速器,只有加速已经不起作用了。我们需要减速器,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来发展。我们需要一些时间来传递将已经发生的技术具身化,而非是任其驱动,直至我们把自己燃烧殆尽或是患上诸如抑郁等精神疾病。

 

我认为这当中很多事情的根源都在于家庭。因为这个原生家庭是所有事物与趋势开始的地方。 在一个健康的规训机制中,我知道我能做多少工作,可以使用多少技术,需要多少睡眠、食物或需要的运动。我可以通过在关系当中学会的规训、调节机制来保持生命的平衡 。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家庭生活关系的基本原则在许多仪式和传统中都有所体现,它们有自己的意义。


当然,一些人也会有不同的观点,因为现在他们更多地处于去征服世界、去发出自己声音的阶段。但是,最终,我们都需要回到健康发展中,我们将能够与父母相处、照顾父母。这是一个循环正在完结。



 03 

正在涌现的新传统?


Q:你有没有观察到任何与消费相比更有希望的新传统,他们可能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Thomas: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社区,回归到基于正念、落地、透明这些基本的价值取向与生活方式。过度的压榨与不可持续的发展,系统迟早会崩溃。

 

我想如果我们想要防止全球危机或者缓解已经到来的全球危机,我们将不得不了解可持续生活意味着什么,然后高水平的表现也才是可持续的。

 

因为我们都希望每个人长期保持积极性、好奇心和创造力。每个人都想要创新、想要激发自己的灵感、想要变得迷人。但是你要知道,短期的利润和成功并不会赢得全局的博弈。


马拉松中一开始跑得太快的人很有可能不会赢得最终的胜利,对于商业来说也是一样的。所以,如果你像种树一样去创造一份事业,它终有长成的一天,它会有健康的水果。但是如果如果你一下施加太多肥料,整个土质被破坏了,树也不会长成。因为你烧了一切,再也没有供其成长的土壤了。

 

我认为中医谈了很多如何在所处的环境中,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其达成平衡,如何达成阴阳、气与物质的平衡。我认为中国传统在这方面有很多智慧, 这也是为何我认为很多人会受到传统的启发。这些存在了数千年的智慧传统,必然有一些好的内核。就像《道德经》当中,也有很多跨越时空的永恒智慧。

 

而实际上我们只是坚持同样的原则,无论是传统的还是传统的旧传统,都遵循同样的原则,我们只需要在新的条件下去应用它们。我们可能只是赋予了其不同的名字,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述,但内核始终如一。

 

如果我们真的感恩传统,我们就要看到它如何随着生活演变。这是一种美好的方式,因为我们尊重传统的根源。只有有了根源,一棵树才能够成长,才能够结出果实,才能够回馈大地。当我们尊重一颗树木成长的规律,他们终有一天会成长为一棵大树,而我们,也能坐在树下乘凉。



Outside In,外在世界的架构,是我们内在世界架构的呈现。

Inside Out,只有当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内在的思维模式、重塑认知,才能真正从根本上带来外在的改变。


今年的春节,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呢?是彼此关怀的温情还是手机iPad荧幕的冷漠?


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灵魂拷问,你又是如何应对的?


年味的变淡、仪式感的消减,你觉得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吐槽),说说那些年与春节的故事。


本文为 | AIS主笔团 | 原创文章

文:Kate采访Thomas Huebl

翻译:Kate, 原冬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内外之间 In Out(ID:AcademyInnerScience),已获授权。







更多往期精彩话题:

为什么我们拥有的多了,快乐却变少了?

比咪蒙可怕的,是划清界限这种行为

好好睡觉,是人生最基本的修行


● 长按二维码加入幸福研习社


咨询电话:188-0137-4573 / 138-1124-8084

回复目录,提取所有往期文章目录,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