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秩风华 数说南理丨军工底色,一院相承
编者按
峥嵘七十载,砥砺再出发。从哈军工到南理工,无数热血自此挥洒,薪火相传,弦歌不辍,谱写报国华章。穿二道门踏三号路,多少岁月在此荏苒,往事如烟,回忆不散,故事代代流传。
人以史为鉴,校以史明志。岁逢南京理工大学建校70周年,官微特推出《七秩风华 数说南理》专栏,用数字串起70年的岁月变迁。抚今追昔,找寻带有独特烙印的共同记忆;知古鉴今,感受前辈勇毅前行的精神力量。
七十载栉风沐雨,七十年风雨兼程
南理工的发展壮大
根植于不变的使命与信仰
无论是彼时的
哈军工人、炮工人、华工人
还是如今的南理工人
都肩负着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使命
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结合
谱写了一个又一个学校发展新篇章
且让我们一起溯源历史长河
透过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
与镌刻时光印记的珍贵史料
追寻共同的南理工发展记忆
今天与你讲述南理工
“从零到一、一脉相承”的开端与发展历史
▲1953年9月1日学院成立暨第一学期学员开学典礼,张宗逊副总长代表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宣读“训词”
“保持和发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特别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我牺牲的英雄气概,这在你们的学院,是和全军一样,必须充分领会和一刻也不可忘记的。希望你们团结一致,办好学院,尊重顾问,努力学习,为完成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给予你们的光荣任务而奋斗!”——毛泽东
这段文字出自毛泽东主席为军事工程学院题写的《中央人民政府人民军事委员会训词》。训词里明确指出,哈军工的创建就是为了解决军事技术人才缺乏这一问题。
此前,新中国并没有兴办军工院校的经验,但抗美援朝战争暴露出我军武器装备技术的落后,培养军事工程技术人才成为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为实现这种从无到有的跨越,办好新中国的第一所军工院校,陈赓院长提出边建校舍、边请教授、边招生开课的“三边并举“办学方案。
肩负着强国兴军的使命,哈军工在抗美援朝的炮火中诞生。从1953年9月1日起,这所学校与国家意志、国家使命紧密地捆绑在了一起。
▲1953年9月1日学院成立暨第一学期学员开学典礼全国各地赠送的贺幛
▲1953年9月1日学院成立暨第一学期学员开学典礼全国各地赠送的贺信
从陈赓受命创建军事工程学院
到哈军工举办开学典礼
短短一年有余
一个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横空出世
虽然哈军工只存在了17年
但是其培养出了大批领军人才
创造了众多的科研传奇
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荟萃北国,立业维艰
▲炮兵工程系大楼(21号楼)
五系研究方向不同,服务的军种也不同,但都以强大国防军工为初心与目标。遵循如此建设理念,哈军工分建五系五栋教学楼。各系教学楼自成一体、互不干扰又浑然一体、相辅相成。教学楼的细节设计别具匠心,传统的正脊上的神兽更换成啸天虎,仙人骑凤变成了解放军骑马,后面是各系的代表性装备(飞机、大炮、舰艇、坦克、工程装备)。
▲炮兵工程系
▲工兵工程系
▲装甲兵工程系
▲空军工程系
▲海军工程系
左右滑动,查看房檐上的脊兽……
“火炮是战争之神”,炮兵工程系大楼的檐角,挺立着一位骑马军官,军官身后排列着一门门火炮,颇有威武之风。如今看来,别有一番神韵。
巍巍建筑无言默立,在雨雪风霜下呵护着、见证着一批批学子的春夏秋冬,助力他们投身于国家发展建设的浪潮中。
哈军工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在三尺讲台发光发热的一众优秀教师
▲1953年,陈赓院长(左二)与张衍部长(右一)接见刚入院的教授、副教授
陈赓曾对教授们说:“我是枪杆子出身,一生戎马,赳赳武夫,不懂技术,办学校拜托诸位了,将来功劳是你们的,有错误打我的屁股。”
陈赓院长的话给了教授们极大的鼓励,同时他还从实际出发,保障教授们的生活。他把教授们的宿舍安排在最好的一幢楼房,自己同院领导住到了一排小平房,他还乐呵呵地说:“这比在朝鲜那个山洞好多啦!”
(参考《校史钩沉——南京理工大学往事回忆录》,王子淳,宫载春主编。)
▲教授们讨论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教学计划
“所谓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外有苏联专家援助指导,内得全国英才济济一堂,尊师重道之风盛行,研学氛围浓厚。
▲苏联专家给教员讲课
▲全体正在工作的苏联专家顾问合影
招学生
招素质过硬的学生
招收学生时
哈军工首先从部队中
筛选杰出人才
▲1954年新学员入伍立誓后,陈院长检阅部队
军事工程学院招收的第一批本科生共有795人,而分到炮兵工程系的学员就达到180人。学员分配比例鲜明凸显出炮兵工程在国防军工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南京理工大学纪事(1952-2012)》,南京理工大学校史编撰委员会主编。)
不仅如此,随着哈军工的影响力逐步上升,很多学子对哈军工都有一种崇敬感和神秘感,非常向往到哈军工学习,献身祖国的国防事业。
▲1958年3月26日学院在第一期学员毕业典礼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很多学生将自己的志愿定为哈军工。炮兵工程系作为哈军工的五系之一,承载了学生们对国防军工特殊的情愫,亦深受莘莘学子向往。
在迫击炮方面成就卓著的唐治教授,是哈军工四期学员。他从小因为日军侵华,随家庭颠沛流离,目睹日军侵华犯下的罪行,将家国仇恨、民族仇恨铭记于心。在哈军工预科学习结束,面临专业选择时,他坚定地选择了炮兵专业。
“年轻人看到海军系的白衣服很漂亮,很多人喜欢海军系,但我的第一志愿是炮兵专业。……后来我念大二时,为欢迎新同学,我写过一首诗,那首诗里有几句话:总有一天,我要亲手把中国设计的炮弹,送进我设计的大炮膛!”
(参考《聆听——口述南理工》,何振才,宗士增主编。)
▲学员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自学
▲炮兵工程系学员在进行火炮各部分的分解结合训练
怀揣理想与信念,来到哈军工,来到炮兵工程系的青年们,皆愿终其一生不忘初心,潜心军工学习,强大科研力量,成为国家栋梁。
校舍有军工特色,老师有军工学识,学生有军工理想。军工院校的日常生活,同样充满军工色彩。
▲三期学员入伍训练后返院
在哈军工三期学员、南理工教授方大纲的回忆中,哈军工的生活规范十分严格:宿舍的被子须按规定尺寸50厘米×40厘米、各边有棱有角不许有圆弧,叠放整齐,脸盆与床沿相切。牙刷向右看齐,检查卫生时戴着白手套到处摸,容不得一点尘土。
(参考《聆听——口述南理工》,何振才,宗士增主编。)
严苛的制度也锻炼出学生严谨认真的态度,一丝不苟、勤恳低调始终是南理工人的奋斗底色。
挥师南下,汇合武昌
为了更好地服务各军种发展,当各系规模逐步庞大,势在必行的独立发展之路随之启程。1959年底,学院按照“尖端集中、常规分散”的方针进行分建,将炮兵、装甲兵、工程兵等系独立建院。
哈军工炮兵工程系的故事结束了,炮兵工程学院的故事却开始了。在军委总参谋部、总政治部的指示下,炮兵工程学院以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和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为基础正式组成。
▲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校门
1948年成立的东北野战军后勤干部学校几经更名,1953年改称武昌高级炮兵技术学校,为我军第一所专门培养军械领导干部的高级学校。1956年2月,国防部决定,武昌高级炮兵技术学校改称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
要建成炮兵工程学院,首先要克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校址的选择。炮兵工程系在哈尔滨,而武高远在武昌。经过紧张的物资清点、分类包装等准备工作。1960年6月2日,炮兵工程系南迁的第一列军车驶离哈尔滨,离开了松花江,告别了哈军工。随后几月,大批师生包乘4列火车,2700箱物资南迁,与武高汇合,在武昌开始一段新的征程。
(参考《孝陵卫营房漫话》,王虹铈著;《南京理工大学史话》,叶海,季卫兵主编。)
真正的国防军工栋梁,必然是本领过硬的出色人才。炮兵工程学院成立后继续秉承哈军工的优良传统,以严格的考试制度,培养出一批批优秀人才。
▲1961年,武昌时期炮兵工程学院师训队结业合影
南理工苏志明教授曾在武昌的炮兵工程学院学习过,他回忆,他们凡是考试,都要进行口试,先是抽试卷,用40分钟笔试做4道题,再面对教员在黑板上演示,随后由三位教员提问。如果在提问的回答中出现概念性错误,哪怕笔试解答的4道题全部正确,也会判为2分即不及格,让人有些胆颤心惊。而如果每门课都是优秀即5分,将获得在军旗下照相的殊荣。当年苏志明教授仅一门课未拿满分,遗憾与军旗照失之交臂,因为教员问到他傅里叶级数第二项的系数是多少,他一时没答上来。
(参考《聆听——口述南理工》,何振才,宗士增主编。)
随着炮兵工程学院蓬勃向上的发展,新生入学人数越来越多,一部分学生和教员前往沈阳借用沈阳炮兵政治干部学校进行基础课学习。由此产生的校舍紧张、分散办学之情状敦促了第二次搬迁的展开。
龙腾钟山,兴业南京
1962年1月5日,多方磋商后,军委办公会研究决定将炮兵工程学院迁往南京孝陵卫高射炮兵学校校址,高射炮校迁至武昌炮兵工程学校校址。1962年8月份,两校实施对调。
学院租用“东方红12号”“江亚”等大型客轮3艘,货轮9艘,车皮100节,运送物资1500余车皮次,汽车行程17万8千公里。3000多名师生或源北国,或源上江,或从塬上,舟济车载,汇集孝陵卫,落户南京城。
(参考《南京理工大学纪事(1952-2012)》,南京理工大学校史编撰委员会主编。)
经历过两迁校址,三地办学,炮兵工程学院自此长驻孝陵卫200号,开启发展进步的新阶段。
▲炮兵工程学院教学区大门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巨。完成搬迁的炮兵工程学院又面临着一系列严肃问题。校舍匮乏、设备紧缺,初来乍到,挑战频频。
面对这些挑战,学院师生充分发挥军队优良传统,不畏艰难,勤俭建院,边建边学。
▲炮兵工程学院基础教学大楼
▲炮兵工程学院时期的二号路
为了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学院在一年内完成了135门课程大纲的修订;为了各项实验正常开展,学院抓紧时间建设实验室,建成578个实验室;为了满足学生的课堂教材需要,学院自主编纂教程95种。
(参考《南京理工大学纪事(1952-2012)》,南京理工大学校史编撰委员会主编。)
凝心聚力,其志赤诚;上下同心,伟业毕成。
为了适应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好服务地方发展,1966年4月,炮兵工程学院退出部队序列,更名为华东工程学院。
▲华东工程学院时期
▲华东工程学院中心区规划
在炮兵工程学院集体转业的前一天,全体干部、教员和学员共同拍摄了一张最后的军装大合照,1953年起的部队生活自此走到了尽头。
▲大合照(左右滑动查看照片全貌)
当日常成为将逝去的过往,曾经的艰苦将成为回忆中的温存。尽管军装在那一天后便要褪去,但为国防事业建设献身的军工精神永不褪色。
一系一校,走过七十载峥嵘岁月
强军报国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
赓续至今,已蔚然成风
新时代赋予南理工人新的使命
在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中
学校将不改“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信仰
继续为国家建设输送高素质人才
奋力书写不愧于时代的南理工答卷!
往期推荐
出品丨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策划丨新媒体中心
图片丨档案馆 往期推送
文字丨唐韬 潘九九
编辑丨梁嘉璐 潘九九
初审丨杨钰婷 褚易凡
审核丨卢晓云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