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
其他
人才强校!海内外青年学者共聚南理!
12月18日,学校第十五届海外青年学者紫金高层论坛正式开幕,来自23个国家(地区)的132所世界名校和研究机构,近170名学者线上或线下共同参会。此次活动与南京市委组织部、玄武区委、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联合举办,各方携手为青年学者搭建广阔平台。中共南京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新年,中共南京市玄武区委书记闵一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唐辉,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路贵斌,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校长付梦印等领导出席主论坛。论坛由校长助理兼人事处处长、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韩晓梅主持。付梦印作了题为《矢志不渝创卓越,精耕细作育贤才——南理工精神铸魂、实力赋能、人才强校之举》的大会报告,讲述了四代南理工人始终不忘初心、接续奋斗,推动学校实现四次历史性转变,在强国强军新征程上产出了系列代表性成果的光辉历程。详细阐释了学校一流的实验条件、学科基础、科研平台、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和子女教育服务,以青年人才关注的问题为切入点,介绍了学校在为广大青年学者提供优质成长平台和广阔发展空间上的真招实策。他表示,南理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具备成就人才、成就事业的条件,诚挚邀请海内外青年学者来到南理工,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张新年为大会致辞,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并强调南京理工大学始终与南京共荣共生、合作共赢,共同扛起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他指出,近年来,南京深入践行全域理念和大人才观,聚焦教科产才一体发展,协同高校院所,在机制、平台、政策、行动上深度融合。现阶段,南京市正致力于打造更加开放包容的人才环境,将拿出满满诚意,推出一揽子举措,为各类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优质的服务保障。南京市委人才办希望借此机会吸引更多青年学者关注南京、了解南京,与南京共同成长,共创未来。闵一峰作玄武区发展环境推介。他表示,玄武经济基础坚实、自然人文交融、科教资源丰富、国际氛围浓厚。近年来,玄武以产业强区建设为抓手,在文旅融合、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绿色低碳等领域发力,引领产业攀高向新、促进区域转型发展。作为南京理工大学驻地,玄武与南理工始终携手并进、同向而行,未来,双方将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互促共进等领域闯新路、开新局,欢迎海内外校友、各界朋友加盟玄武、创业玄武,为玄武经济社会发展增光添彩。韩晓梅详细介绍了学校的人才引进政策,包括多元化的岗位设置、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体系,以及针对青年教师量身定制的发展支持措施等。她表示,学校的人、财、物资源均优先服务于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目标,通过广纳贤才,为学校的发展持续提供人才优势与创新动力。特邀报告环节,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副书记金明杰教授作了题为《从青年教师到国家领军人才——记在南理工9年成长经历》的报告,他用个人发展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对青年学者们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指导;分析测试中心石磊副主任作了题为《南京理工大学公共科研服务平台介绍》的报告,向青年学者介绍了学校在公共科研平台方面的良好条件以及对外开放共享的支持政策,保障青年学者来校起步阶段就能有开展高精尖科学研究的条件和机会。✦•✦本届紫金高层论坛共设立22个分论坛,由各学院于18日下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论坛期间,学校组织与会学者参观分析测试中心、兵器博物馆和校史馆,增进学者们对学校的多方位了解,进一步筑牢未来的合作基础。★紫金高层论坛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五届千余名优秀青年学者受邀参会、来校交流考察三百余人通过论坛加盟南理工紫金高层论坛活动已经成为学校招才引智、延续传承的品牌持续为学校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人才动力!往期推荐奉献一生!他让中国“耳朵”听懂大海的声音关注!2025年全国研考南京理工大学(3204)考点公告出品丨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策划丨新媒体中心来源丨人事处文字丨乔飞
其他
奉献一生!他让中国“耳朵”听懂大海的声音!
12月18日下午,“时代楷模”杨士莪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全体在校校领导、中层干部、科级干部、辅导员、师生党支部书记,以及师生代表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副校长李强主持。报告会前,校长付梦印院士会见了报告团成员一行。付梦印对报告团来南京理工大学作专场报告表示感谢。他说,杨士莪院士是老一辈“哈军工”人的杰出代表,他的一生是“哈军工”精神的生动体现。作为同由“哈军工”分建成立的高校,南京理工大学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同根同源,都肩负着强国强军的光荣使命,更应共同深入学习杨士莪院士先进事迹,传承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贡献。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报告团成员张石梅表示,哈工程与南理工血脉相连,杨士莪院士深受两校师生的爱戴,报告团将宣讲好杨士莪院士的感人事迹,为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子带来精神力量。军号声中,报告会正式开始。张石梅带队的“时代楷模”杨士莪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以亲身经历、第一视角,讲述杨士莪院士以实际行动践行至诚报国的感人故事和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怀。张石梅以《许党报国
其他
《光明日报》报道丨南京理工大学:加强国防教育 播撒红色种子
近日,全国高校首家国防教育与国防动员研究院在南京理工大学正式成立。南京理工大学国防教育与国防动员研究院的成立,是南京理工大学赓续“哈军工”优良传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自觉履行国家安全义务和责任、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推动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科学理论体系建设与发展的责任担当。2024年12月16日《光明日报》刊登《南京理工大学:加强国防教育播撒红色种子》报道我校国防教育成果近日,由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南京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的红色工业文化育人与大思政课建设交流会在南京理工大学举办。作为会议重要议程,与会嘉宾走进该校“哈军工精神”国防科技创新与实践教育基地,集中学习该校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协同上所做的探索与努力。在南京理工大学“哈军工精神”国防科技创新与实践教育基地内,一架按1:1比例制作的155毫米车载火炮模型引人注目。经过4年的精心设计和筹备磨砺,南京理工大学打造了一门具有南京理工大学特色的全校性国防特色通识教育课程。该课程以兵器科技知识普及为主线,涵盖一整套教学资源和示范成果。同时,南京理工大学依托3000平方米的“哈军工精神”国防科技创新与实践教育基地,用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理论与实景结合的方式,打造了“实感、实操、实例”的三重沉浸式教育模式,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走近“大国重器”。据悉,该课程由院士、总师主讲的领衔课程,科研一线专家主讲的主线课程和线上增效课程组成。在主线课程中,该校邀请50余位科研一线专家,围绕武器作战“探测—控制—发射—毁伤”四大环节,实地讲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手把手带领学生进行技术操作。学生可根据兴趣、专业,选择不同篇章进行学习。其中,今年的“自动控制篇”课程,选课的1086名学生来自22个不同学院。为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各学科专业的内涵和知识图谱,课程建设团队精心设计了虚拟仿真系统。该校机械学院副教授陈红彬主讲的综合实践环节,是所有实践课程的前置环节。通过模拟操作系统,陈红彬在16米宽的150度曲面大屏上向学生展示作战全过程场景。声光电模拟的感观冲击、身临其境的实战体验,激发了学生对本专业之外相关知识的求知欲,帮助学生建立了学科交叉融合的认知框架。如何在大学生中播下红色种子,将“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初心使命传承下去,南京理工大学结合自身特色,加强国防教育相关学科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连续20年组织师生走进军工单位开展“国防行”实践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据统计,近10年该校赴国防行业就业毕业生超过16000人。“学校将始终牢记强国强军使命,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把准国防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国防教育新模式,引导和激励学生肩负起新的使命,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南京理工大学校长付梦印院士表示。往期推荐南京理工大学举办第三届特种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国赛)即将开幕!南理工第十五届海外青年学者紫金高层论坛等你来!出品丨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策划丨新媒体中心来源丨光明日报编辑丨梁广成初审丨杨钰婷
其他
南京理工大学举办第三届特种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国赛)
12月14日“晶品特装杯”第三届特种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国赛)在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举行本次大赛以“创新赋能武器,决胜未来战场”为主题,邀请了兵器工业集团李魁武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黄辉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校长付梦印院士,中国兵工学会专家、科研院所专家、兄弟高校专家、企业专家及我校各部门各学院共46位专家学者、老师见证本次大赛。上午在介绍评审规则、评审流程、专家分组、决赛作品分组等环节结束后,首先进入专家现场考察环节。专家对作品进行现场考察,综合评阅参赛作品资料和现场考察情况决定进入小组答辩名单。随后进入小组评审环节。各个竞赛团队认真准备、积极备战,以饱满的激情向各位评委汇报了自己的创新力作并回答评委的问题。评委们认真听取了各位参赛选手的介绍,对选手们大胆的创意、精良的制作和超前的理念表示高度赞同,并对参赛作品做出提问,指出了作品的待改进完善之处。选手们认真倾听,耐心作答,充分展示了对于比赛作品的自信,表现出青年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团队协作精神。经专家评委们打分本科生作品1-4名进入巅峰答辩研究生每组的1-3名进入巅峰答辩下午14点,大赛巅峰对决答辩环节在南理工创新港举行。现场各答辩团队、致源书院以及其他书院300余学生观摩决赛。参与决赛答辩的10个团队抽签决定答辩顺序,以激情饱满的状态向各位评委展示了自己的特种装备创新设计作品,最终决出本次决赛的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下午17点,大赛颁奖典礼暨闭幕式在创新港二期大厅举行。李魁武院士、黄辉院士,中国兵工学会安玉德副秘书长,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李军、吴明曦,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曲永杰,教育部兵器类专业虚拟教研室张建国主任委员,教育部兵器类专业教指委程建华委员,北京晶品特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陈波董事长,河南省兵工学会王志东副理事长、秘书长,河南省兵工学会张刚副理事长,兄弟高校领导专家等校外嘉宾,校长付梦印院士,李强副校长,相关部门及学院领导、教师代表,大赛组委会委员,决赛团队以及学生代表300多人参加了闭幕式。与会人员集体观看本次大赛回顾视频之后,大赛组委会主席李强介绍大赛情况,并宣读获奖作品名单。廖骏团队(南京理工大学)、许毅团队(北京理工大学)获特等奖,王睿康团队(南京理工大学)、徐延峰团队(陆军工程大学)、李梦路团队(北京理工大学)、王淇锐团队(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杨琳团队(郑州大学)、王刚团队(南京理工大学)获一等奖,另有10个团队获二等奖,12个团队获三等奖,47个团队获优胜奖。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志林、院长陈龙淼为最佳人气奖颁奖教务处处长姚文进、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杨力为三等奖颁奖程建华、党委宣传部部长张珩为二等奖颁奖李强、张建国为一等奖颁奖李魁武院士、陈波董事长为本科生组特等奖颁奖黄辉院士、陈波董事长为研究生组特等奖颁奖付梦印院士为优秀指导教师颁奖安玉德副秘书长为优秀组织颁奖陈波在致辞中首先对大赛的成功举办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对主办单位一直以来为我国兵器行业发展做出的贡献、培育的大批优秀国防人才表达诚挚的感谢。他指出,武器装备的创新是关乎国家安全和国防力量的关键所在,本次大赛不仅是一个展示学生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平台,更是激发青年学子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的重要舞台。晶品特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军工领域特种装备研发与制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深知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动力,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希望能够通过产学研结合,共同探索武器装备的未来趋势,携手培养更多优秀的国防科技人才。安玉德在讲话中对全体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对参赛学生表示祝贺。他高度肯定了本届大赛所取得的育人成效,并认为大赛已经成为南京理工大学传承军工精神、展现创新实力的重要舞台,展示了南理工在武器科技创新领域深厚的底蕴和卓越的实力。他对于本届大赛中许多作品展示出的高度创新型和实用性以及参赛学生独特的视角、创新的思维和精湛的技术表示欣喜。付梦印在讲话中表示,南京理工大学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持续提升国防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在“与时俱进”中敢做“真创新”。一是聚焦关键急需,锚定“四个面向”,勇担强国建设新使命;二是贯通教育环节,推动“四共四通”,谱写协同育人新篇章;三是创新培养模式,完善“四个零距离”,打造人才培养新范式。南京理工大学将深化产教融合,努力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本届特种装备创新设计大赛由中国兵工学会和南京理工大学主办。主办单位高度重视本次大赛,酝酿时间长、组织力量强、宣传范围广,创造了本赛事的新高度,进一步提升了影响力。大赛将不断总结、步履不停、接续奋斗培养更多投身国防事业的创新人才进一步提高广大学生的武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引导更多青年学子不忘“科技报国”初心携手共进共同推动科技强国、科技强军事业向更高质量进发!往期推荐即将开幕!南理工第十五届海外青年学者紫金高层论坛等你来!全国高校首家!南理工国防教育与国防动员研究院今日成立!出品丨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策划丨新媒体中心来源丨机械工程学院文字丨焦碧璇
其他
全国高校首家!南理工国防教育与国防动员研究院今日成立!
12月14日上午,南京理工大学国防教育与国防动员研究院成立仪式在江阴校区“哈军工精神”国防科技创新与实践教育基地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魁武、黄辉、付梦印,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教授钟宜兴,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许峰,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江苏省学校国防教育和军事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李金泉,江苏省国防动员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殿龙,江苏省军区动员局原局长韩涛,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副会长刘春灏,以及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全民国防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教司、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国防动员办公室、江阴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国防教育与国防动员研究院实训实践基地单位领导出席仪式。学校副校长李强、陈雄,相关部门和学院领导,以及师生代表参加仪式。仪式由陈雄主持。校长付梦印院士首先代表学校,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中宣部、工信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各级政府部门和江苏省军区、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国动办对学校建设发展的支持表示诚挚感谢。他指出,南京理工大学作为一所红色底蕴深厚、国防特色鲜明的高校,始终牢记“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初心使命,矢志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的殷切勉励,继续发扬“哈军工”光荣传统,加强科技创新,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多作贡献。他表示,在全国高校首家国防教育与国防动员研究院成立的新起点上,学校将与各方一道,强化使命担当、增强发展动能,为新时代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努力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许峰代表江阴市委向莅临江阴的院士、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作为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的发源地、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东起点,江阴坚定践行习近平强军思想,始终牢记党管武装第一要求、做实国防动员第一要务、增强国防教育第一动力。江阴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南京理工大学的发展,全力为研究院的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和保障。热切期盼南京理工大学特别是新成立的研究院,与江阴携手加强军地结合、社会服务和产学研联动,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作出应有贡献。随后,陈雄宣读南京理工大学国防教育与国防动员研究院成立文件。李魁武、黄辉、钟宜兴、许峰、李金泉、王殿龙、韩涛、刘春灏、付梦印共同为南京理工大学国防教育与国防动员研究院揭牌。仪式上,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高蓓蕾介绍了南京理工大学国防教育与国防动员研究院基本情况。李金泉、王殿龙、韩涛分别对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祝贺,并提出,要充分发挥南京理工大学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加强与军队、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等的协同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国防教育与国防动员事业发展。随后,李强向江苏盐城新四军干部学院、浙江四明山干部学院、新四军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江西景德镇新四军瑶里改编纪念馆、铁军国防教育基地等9家单位授予国防教育与国防动员研究院实训实践基地铜牌。最后,参加仪式的领导、嘉宾和师生参观了学校“哈军工精神”国防科技创新与实践教育基地。南京理工大学国防教育与国防动员研究院的成立,是南京理工大学赓续“哈军工”优良传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自觉履行国家安全义务和责任、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推动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科学理论体系建设与发展的责任担当。国防教育与国防动员研究院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整合校内外、军地相关资源,推动我国国防教育与国防动员理论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致力于培养国防领域高层次、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直面新时代我国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搭建军地协同桥梁,深度服务国防动员建设,开展国防教育培训,努力成为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领域创新探索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学科建设方面,重在探索学科专业一体化的发展路径,
其他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熊四皓调研南京理工大学
12月12日,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熊四皓来校调研。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肖甫、学科建设处二级调研员德吉夫,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涌,学校党委书记路贵斌、校长付梦印院士等参加调研。熊四皓首先来到校史馆,详细了解了学校发展历程和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绩。随后,熊四皓实地调研了先进金属与金属间化合物材料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和复杂多体系统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陈光院士汇报了实验室平台建设、高温金属结构材料等技术进展和科研应用等情况。芮筱亭院士汇报了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等技术成果,以及国际机械系统动力学学会建设情况。熊四皓与陈光院士、芮筱亭院士进行了亲切交流。调研期间,学校领导向熊四皓汇报了学校办学特色、“一校三区”发展布局以及未来发展思路。熊四皓表示,南京理工大学底蕴深厚、特色鲜明、成果丰硕,希望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出品丨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策划丨新媒体中心文字丨曹佳音
其他
你,相信“光”吗?
光,无形无质却能带来温暖和希望三号路上梧桐间洒下的阳光光,在南理工用它的方式诉说着生命的故事曦光是清晨的诗篇柔和而温暖朝阳用它的笔触书写着每一天的开始学子湖,二道门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跳动着希望的诗行阳光在树影之间跃动穿过了梧桐,穿过了水杉仿佛是优雅的舞者最终跳落在林间草径之上大自然铺就了苍翠的地毯光影交错,编织出美丽图案在阳光的照耀下二月兰绽放出笑容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招手阳光与花朵的相遇是自然界最美的邂逅它们共同编织了一个关于生长、关于希望的故事在四工楼内阳光与窗影共舞在两侧墙壁上绘制出生活的轮廓你每日点点滴滴的努力它们都看在眼里一束阳光安静地栖息于此它是午后小憩时的宁静亦是黄昏来临前的期待陪伴着无数追梦的NJUSTers日落黄昏时分阳光如织,倾洒而下热烈而又不失柔情校园之中,浪漫四溢光,在天际挥毫泼墨将余晖铺就天边被点缀成金色的海洋如梦似幻
其他
在南理工,让“高数”学习变得“有滋有味”!
高等数学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理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对于许多理工科学生来说,高等数学的学习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甚至还可能是一个挑战。这不仅因为数学本身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还因为学生需要将数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的应用相结合。那么在南京理工大学又是如何将这门课程讲好的呢?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在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上。作为全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专门机构,数学与统计学院在“高数”课程教学中推行:分层分类教学、专业应用案例教学智慧课程个性化学习及“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等全环节的教学模式改革举措在南理工“强基拓新”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为有着十几年丰富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数学与统计学院大学数学基础教学中心主任孙和军对于学好高等数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他认为,高等数学是理工科、经管等各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公共基础课,是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所需数学素质的核心基础课程,对学生后续课程学习和专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鉴于高等数学在理工科专业中扮演着基础且关键的角色,虽然不同专业对高等数学的要求有所差异,但掌握高等数学是理工科学生成功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前提。因此,无论是为了应对学术挑战还是为了未来的职业发展,理工科学生都应该重视并努力学好高等数学这门课程。案例应用,在分类教学中实现差异培养虽然对于学习与掌握高等数学这门公共基础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毋庸置疑,但是教师在课堂上究竟该如何去“教”,才能把高深与抽象的数学理论与相关知识讲得“津津有味”呢?根据学校“强基拓新”本科人才培养需求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体会孙和军提出的建议是高等数学应当实施分层分类教学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个体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异,实施A、B两个层级的动态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所谓分类教学,就是以专业需求为导向,基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求差异,按专业大类或者按书院实行分类教学。按专业大类实施分类教学的益处在于:针对讲授的高等数学知识点,融入与之相关的专业应用案例,在抽象的数学理论与具体的专业应用之间搭建桥梁,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于高等数学理论应用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后续的专业学习与专业发展提供支撑。众所周知,高等数学里的定理多并且很抽象,如果只是按照教材预先设定的内容,先给出定理,再进行推导证明,给人的感觉往往是理性有余而感性不足,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最终使得教学过程单调乏味,课堂气氛缺乏活力。针对传统高等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课程内容设置结构单一没有根据学科需求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既难以解决其他专业学生对高等数学的需要更难以体现高等数学的实用性等问题孙和军对此认为,可以通过在教学中融入专业应用案例教学,创设工科问题解决的数学认知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逐步培养起学生知识应用迁移、复杂综合问题解决的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专业应用案例,成为当前解决高等数学知识实用性的有效途径之一。以专业应用案例为牵引,可以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景中,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边和多边互动、积极参与和研讨,促使学习者充分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变化性与多样性。这种案例式教学形式不仅强调了教师的“教”(引导),更强调了学生的“学”(研讨)。在面向致理书院的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创新专业的学生教学中,针对常系数线性方程这个知识点,通过引入“RLC电路系统的共振现象”这个专业应用案例,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具体教学步骤是这样的:Part.1首先在问题引入与模型建立的环节上,利用电学中的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建立RLC电路的振荡方程,刻画电荷的变化情况。Part.2其次在知识应用与问题分析解决的环节上,一方面利用特征根理论求得振荡方程的通解;另一方面,利用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方程解的结构和解法分析求解小阻尼、大阻尼、临界阻尼情形,揭示小阻尼、大阻尼、临界阻尼三种情形与方程解的三种情形的奇妙对应,化解方程求解过程的抽象性,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的相关项与电路阻尼振荡之间的关系。Part.3而在最后的拓展讨论环节,通过选取收音机接收电台这一生活化的实例来分析如何利用电共振实现调谐选台,通过比较受迫振荡方程的求解过程与机械振动的求解过程的异同,让学生认识电路系统中的电共振与机械系统共振差异。与之对比的是,在面向致源书院的化学与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与生物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应急管理)等专业学生的教学中,针对常系数线性方程这个同样的知识点,则融入共振现象与桥梁安全的专业应用案例,重点分析机械系统中共振的形成原因和危害性。从而实现针对不同专业大类、书院的差异化教学,满足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图谱构建,用图形手段明晰学习路径根据以往学生在高等数学课程学习时,对课程重难点把握不清,不清楚知识点间的联系,缺乏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全局认识,学习路径整齐划一等问题,着眼于强化高等数学数字化智慧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数学与统计学院大学数学基础教学中心从知识、能力、问题等角度运用知识图谱重构高等数学的知识体系通过图形化的形式呈现出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及应用场景和能力要求关联相关数字资源在此基础上,学校的高等数学在线课程已经升级为智慧课程,是智慧树首批1000+智慧课程。该智慧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间的关联,更能激发学生个性化学习热情和深入探究的兴趣,提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图谱在高等教育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以知识图谱+AI赋能高等数学教学,将高等数学的严谨逻辑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精神结合起来,利用可视化、AI技术将丰富的知识信息进行结构化整理和表达,使得知识之间的关联变得更加清晰和直观,既化解了高等数学的教学难点,又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效能,同时还能辅助教师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导数的定义是一元函数微分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学习函数求导、高阶导数、微分、中值定理等的基础,与高等数学的众多概念、方法与应用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利用知识图谱,用图形化直观地展现了其与自变量趋向于有限值时函数的极限、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反函数的求导法则、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高阶导数、微分的概念、曲率、插头镀铜问题等21个知识节点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属性。帮助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点建立逻辑关系,构建课程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知识图谱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兴趣和能力推送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根据自己的节奏和兴趣点进行个性化学习,形成学习路径进一步提高了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此外,作为教学考核评估工具,学校建设的高等数学知识图谱用图形化的形式呈现了课程重难点、知识点的学习要求和掌握测度,学生可以清晰地把握课程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程度;教师也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使课程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小班辅导,以互动交流深化应用理解高等数学作为公共基础课基本上都是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从2023-2024学年秋季学期开始数学与统计学院在江阴校区在所有高等数学教学班级进行了“大班授课+小班辅导”教学改革该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课程由主讲教师和研究生助教合作性教学的基础上,采用主讲教师以大班集体授课为主导、研究生助教以小班个体辅导和讨论为补充的教学方式,将大班授课与小班辅导的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了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和数学教师资源的最优化。小班辅导主要在各书院专属的自习室中进行,由任课教师、课代表、助教分工协作,共同负责学生课前预习、辅导答疑、作业收发、作业批改等工作。其形式包括作业讲评、练习测试、答疑解惑、阶段复习、讨论反馈、拓展进阶等。作为对大班授课教学上的补充,小班辅导在教学模式上与大班授课完全不同,由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频繁,激活了课堂氛围。在辅导过程中,学生可自由地提问、在黑板上演算习题、分小组讨论问题……这些多样化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学生在老师帮助下解决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同时,也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小班辅导的课堂上学生不只是学到了理论知识更懂得了如何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以练代讲,可以将大班课堂上学到的各种定理在习题演算中加以深化理解,这种辅导方式自然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不少同学表示,小班辅导采取的这种“实践、练习、提高”的方法不仅会在个人的基础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应用,更会延展到学生的各种思考探索之中,不断抬高我们的能力天花板。高等数学小班辅导制度能够最大程度地巩固我们的数学知识,在周末的时候还能复习本周的知识点,从而获得较大收益,小班辅导的模式也能让我们的专注度提高,有利于我们良好习惯的养成。——致理书院
其他
南理工的她们,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青春力量!
近日,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2023-2024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名单的通知》(全国项目办发〔2024〕4号),我校6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获评全国西部计划考核优秀等次志愿者。我校全国西部计划考核优秀等次志愿者名单*江苏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地方项目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青春的接力中
其他
《中国教育报》刊登南理工校长付梦印院士署名文章:发扬『哈军工』传统,点燃强国建设人才引擎
11月25日《中国教育报》刊登南理工校长付梦印院士署名文章《发扬『哈军工』传统,点燃强国建设人才引擎》↓↓↓发扬『哈军工』传统点燃强国建设人才引擎作者:付梦印(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校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南京理工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了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并提出重点实施六大工程,其中首要工程为“瞄准又红又专,实施一流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又红又专”,是对学校“工程精英、社会中坚”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高度凝练。秉承鲜明价值导向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举行第一期开学典礼,开启了为“强大国防、繁荣祖国”培养杰出人才的光荣之路。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是“哈军工”炮兵工程系(二系)。在7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传承“哈军工”优良传统,始终坚持“工程精英、社会中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哈军工”举行第一期开学典礼
其他
全国一等奖!产教融合新赛道南理工教师创佳绩!
近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道全国决赛在重庆邮电大学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我校机械工程学院王禹林教授及团队荣获全国一等奖(部属高校仅4项)取得了我校在产教融合全新赛道的首战大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迄今已顺利举办四届,是唯一一项纳入《教育部直属单位“三评一竞赛”保留项目清单》中的高校教师教学竞赛活动。该赛事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高校产教融合建设和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提高产教协同育人成效,提升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高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打造高校教学改革的风向标。产教融合赛道为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新增赛道,目标是:引导教师通过课程教学创新,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提高高校与社会、高校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成效,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结构性矛盾,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全面提高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本届大赛共设32个赛区,设省赛、全国赛二级赛制。有993所高校的5031名教师参加省赛。其中,主讲教师1284名,团队成员3747名。最终,有81门课程教师团队(部属院校27所、地方院校54所)入围全国赛现场赛,角逐12项全国一等奖(部属院校4项、地方院校8项)。本次比赛名校、名家、名师汇聚一堂,不仅是教学理念碰撞的“大讲堂”,更是教学创新的“练兵场”,教师同竞技,课程大比拼,对创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起到了极大的示范引领作用。《机器人机械设计》课程主讲王禹林教授及教学团队成员祖莉教授、陈令坤老师经过校赛、省赛的层层选拔,荣获江苏省省赛特等奖。成为江苏赛区选拔组建的4个参赛教师团队代表参加此次比赛并获得部属高校产教融合赛道全国一等奖,展现了南理工教师孜孜以求的教学风采与卓越的教学创新实力。教学团队成员(左起:陈令坤、王禹林、祖莉)今天,跟着官微菌一起了解一下这门课程!Nanjing
其他
对话校友丨中国车企首位女性CTO吴会肖:勇立创新潮头,铸就智能“长城”
引擎低沉的轰鸣声在空气中震响伴随着一缕尾烟划破寂静她轻拧油门踩下踏板飒爽的身姿如一道黑色闪电般冲向前方这是长城SOUO灵魂摩托的试车现场车手正是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01级校友长城汽车CTO(首席技术官)——吴会肖大学毕业到进入长城汽车的20年时间,她从初入职场的年轻工程师逐渐成长为公司的技术领袖,工作内容横跨内外饰开发、供应商质量管理、市场研究、产品企划、技术中心、商品战略、智能化等多个领域。关关难,关关闯;样样学,样样精。如今,吴会肖更是以中国汽车行业首位女性CTO的身份,用丰富的跨领域经验和敏锐的创新思维,带领团队在智能化的汽车技术领域取得瞩目成就,不断推动着企业向前发展。今天,官微菌带大家一起走近这位优秀校友听她讲述昔日的校园生活工作中的创新突破科创领域的女性力量等话题感受她追求梦想的坚韧不拔和勇于挑战的无畏勇气!南理工:梦开始的地方问您当年为什么报考南京理工大学?回想大学生活,有什么令您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吴会肖:我从小在北方长大,一直对江南有一种情愫。南京是中国的四大古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南京拥有众多知名高等学府,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我。我是学理工科的,所以当时就是想报考南京理工大学,在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后,我也顺利地考入大学,圆了自己的这个梦想。因为南理工有军校的传统,所以我们入学军训都是严格按照新兵入伍的标准来要求的。军训时间长,刚开始还有点不适应,太累了,但正是这种磨练让我收获了坚强的意志力。还有军训最后可以实弹射击,估计其他学校没有这样的体验吧!南理工校园很大、很美,水杉林、二月兰、紫霞湖、日晷广场留下很多同学们的足迹,南京最美梧桐路段也必有南理工二号路。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秘密暗号:理工大的暗号都是由数字组成的,具有独特的理工科特色,比如“一工”“三号路”“四号门”,都是南理工人的独家记忆。在南理工,老师不是天天催着学生做实验写报告、写代码交表单的“成绩判官”,而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人师”统一者。我在求学期间得到了很多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他们不仅教授我们知识,还指导我们的学习方法,帮助我们提升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一门软件工程课程,老师让大家“组建公司”并按照职能划分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完成需求分析、软件设计、功能测试、上线演示等工作,也是我“参与”的第一个开发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共同配合完成项目的汇报。整个过程中,每个成员都有收获,除了学会项目管理基本工具,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我们小组的成员都很享受这个课程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学到软件开发技术,而是通过开发项目形式,让每个成员理解团队合作的效率、沟通的技巧,并建立起岗位责任感。理工大的选修课也很有“南理工”特色。比如说,可以去听老师解读南京城的历史,了解江南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变迁,去研究城市发展、出行方式变化和居民生活的影响。还有美学老师的课也很生动有趣,学习消费者的审美理论、心理学基础、艺术表现。回顾过去,这些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为我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驰骋职场:以创新与新时代同频共振问作为一位走在技术探索前沿的领军人物,您如何理解创新?您觉得如何培养和保持创新的能力?吴会肖:广义的创新是一个多维度、跨学科的概念,涵盖了思维、理论、技术、文化、社会、商业等多个层面。作为一名在长城汽车工作20年的员工,我深感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了个人成长。在求学阶段,我在老师的帮助下,提升了思维创新意识,掌握了逆向思维、联想思维、发散思维等思考方式和方法,为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进入职场后,我不仅持续加强自身的思维创新能力,还积极学习并掌握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的应用,开发或应用新的工具、方法、产品或流程。从企业的视角来看,创新是推动长城汽车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与汽车技术的融合,为中国的汽车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长城汽车全面整合上中下游产业链核心资源,构建了一套由品类品牌、科技创新产业、基础制造实力等组成的森林生态体系,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生态共荣。科技创新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如我们自主研发的长城汽车技术品牌“咖啡智能”,发布了全新一代座舱系统Coffee
其他
红色工业文化育人与大思政课建设交流座谈会在南理工江阴校区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南京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的红色工业文化育人与大思政课建设交流座谈会于11月15日在江阴校区举办。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关于大力发展工业文化的决策部署,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方位赋能新型工业化。工信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长朱秀梅,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校长付梦印,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许峰,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江阴市委常委、临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张韶峰出席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廖文和主持。工信部部属高校、共建高校的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代表,获评优秀红色工业文化育人典型案例所在单位代表和优秀论文作者代表,我校新生学院、各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等共计200余人参加会议。付梦印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工信部部属高校,学校始终牢记强国强军使命,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防工业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和文化浸润,形成了红色工业文化传播的重要源泉。在使命文化、军工文化、奉献文化和暖心文化为主要代表的南理工特色文化体系的浸润下,南理工人取得了多项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实现了无数项技术跨越,研制成功多型武器装备和核心产品,为强国强军建设贡献了不可替代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学校将坚持把红色工业文化全领域、全维度、全要素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引导和激励学生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用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赓续红色基因、谱写时代新篇。许峰在致辞中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作为“苏南模式”发祥地之一,江阴大力弘扬“四千四万”精神,实现了产业发展的梯度跃升,赢得了“中国制造业第一县”的美名。此次活动放在江阴举办,为我们大力弘扬优秀工业文化、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聚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打开了新的空间。江阴市委、市政府将更加注重挖掘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努力在持续保护和创新传承中为江阴这座工业繁荣的历史文化名城注入工业文化新生机、新活力,让工业文化的精神底蕴与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在江阴大地上交相辉映。朱秀梅在讲话中表示,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和部属高校主管部门,工信部具有衔接红色工业文化资源供需两侧的独特优势,依托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和部属高校,持续加强工业文化和工业精神研究阐释,推动思政课内容和模式创新。她就积极开发红色工业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把握正确方向,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讲好我国新型工业化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二是推动资源整合,健全“大思政”育人体系,建立高校与企业共同推进红色工业文化育人协同机制,积极推动领导干部、型号总师、企业家进校园,不断丰富和拓展思政教学场景。三是发挥行业优势,加强研究阐释,梳理凝练典型人物、大国重器相关的爱国奋斗故事,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推出一批金牌导师和精品形势政策课。会上,孙星代表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发布了《红色工业文化育人江阴倡议》,倡议高校、企业共同构建红色工业文化育人协同机制,共同完善红色工业文化课程体系,共同强化红色工业文化学术研究,共同拓展红色工业文化社会实践路径,共同打造红色工业文化“大思政课”。随后,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发布了优秀红色工业文化育人典型案例和优秀论文名单。会议现场,高校与企业代表集中签署了红色工业文化育人校企合作协议。在部属高校交流发言环节,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代表围绕用红色工业文化铸魂育人、构建特色“大思政课”育人体系进行了交流。在优秀红色工业文化育人典型案例分享环节,来自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西安航天弘发实业有限公司、山东明水浅井粘土矿、西安理工大学的参会代表分享了所在单位红色工业文化育人的做法、成效与经验。在优秀红色工业文化研究论文分享环节,来自西北工业大学、中国铁道博物馆的作者代表分享了关于红色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业博物馆育人等研究成果。会议最后,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发布了红色工业文化育人研究课题征集指南,期待更多专家学者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为推进红色工业文化育人贡献智慧和力量。在交流座谈会前,与会代表共同参观了南京理工大学“哈军工精神”国防科技创新与实践基地。大家在现场参观和体验中深度了解南理工建校70多年来“创建、坚守、奋进、跨越、追光”的历程对“哈军工”光荣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全面感受学校在“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办学育人实践中取得的卓越成就和积淀的丰厚文化底蕴。出品丨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策划丨新媒体中心来源丨马克思主义学院作者丨李恒俊编辑丨高嘉骏初审丨杨钰婷
其他
睡前来次耳部按摩!晚安,南理工人🥱
一夜深秋雨潇潇枕上鸣寒气夹杂秋雨的天气最适合进行一场舒适的睡眠校园中时时刻刻都有不同的声音从耳边滑过是大自然赠予的白噪音接下来跟官微菌一起聆听南理工的声音世界秋雨潇潇雨滴敲击玻璃淅淅沥沥,富有韵律沉浸在雨水跳跃的节奏里轻闭双眼不自觉地放松下来享受绵绵细雨带来的片刻宁静点击图片聆听雨声鸟鸣啾啾清脆悦耳的鸟鸣如银铃般在枝头跳跃伴着清晨第一缕阳光唤醒沉睡的大地穿透薄雾宣告着新的一天的开始点击图片聆听鸟鸣书页摩挲图书馆内每道声音都是一段故事轻柔的翻书声键盘敲击的节奏交织成一首关于知识的交响乐伴着图书馆的声音探寻未知让思维在书籍的海洋中自由驰骋点击图片聆听图书馆的声音落笔有声墨水与纸张相遇文字在纸上舞动想法在笔尖绽放书写的瞬间声音成为灵感的延伸点击聆听写字的声音风吹树叶秋风轻拂过树叶摇曳着沙沙作响听闻此声仿佛感受到凉风阵阵吹散疲惫与烦闷点击聆听风吹树叶泉涌汩汩喷泉绽放着水花闪耀着晶莹的光芒潺潺的水声如同音符一般跳跃诉说着生命的欢歌幽幽水韵,声声怡人点击图片聆听喷泉夜晚已至此时正是与梦境相约的时刻祝所有NJUSTer们在白噪音的安抚下沉浸在此时享受一场酣畅的睡眠晚安,NJUSTer们!往期推荐优秀!聚焦开放共享,南理工打造一流公共科研服务平台南京理工大学:让敢闯会创的生力军“如虎添翼”!出品丨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策划丨新媒体中心图片丨张泽普
其他
南京理工大学:让敢闯会创的生力军“如虎添翼”!
11月13日,教育部召开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主持会议。怀进鹏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给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对大赛给予高度肯定,对广大青年学生寄予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这次回信是继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后的又一封回信。一项大赛、两封回信,意义重大、一脉相承,要将两封回信贯穿起来,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要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大战略上深化创新教育改革,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我校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博士生王博文,作为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学生代表之一参加会议。青春,在创新创业中激荡理想,在笃行实干中坚定一直以来南京理工大学全面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更新教育理念注重科研创新人才的培养在2023年4月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军争夺赛上,王博文带领的“光影流转”团队,凭借他们研发的计算成像夜视仪,摘得江苏高校在该项赛事上的首个冠军。在今年10月举行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中,我校参赛项目斩获8金(含国际项目1项),国内赛道金奖获奖总数创历史新高,位列江苏省第一,全国第五。我校首次实现了红旅公益组金奖“零”的突破。在今年11月举行的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我校获得4金2银的好成绩,与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共同捧得“优胜杯”,总积分位列全国第二和“优胜杯”高校第一位。★★
其他
工业和信息化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1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座谈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部系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出席会议并讲话。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云明会前围绕进一步提升网络管理和舆情工作水平作专题辅导报告。部总经济师、办公厅主任高东升主持会议。会议充分肯定近年来部系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金壮龙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性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牢牢把握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金壮龙强调,我国工业正处于爬坡过坎、由大向强的关键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信息技术发展对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的影响明显增强,文化、科技、产业加速融合。部系统要着眼大局、立足全局,深刻把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继承巩固、创新发展,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要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一体学思践悟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高质量办好《新型工业化》期刊。要聚焦强信心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健全政策解读体系,有效回应企业和群众关切,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反映各地区各领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火热实践,挖掘报道经验做法、突出成就和先进典型。要守好建强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部属高校在培育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上走在前、作表率。要大力发展工业文化,传承好、保护好工业化历程中孕育形成的伟大精神和宝贵文化遗产,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发展工业旅游,全方位赋能新型工业化。要推动工信出版事业高质量发展,时刻绷紧导向管理之弦,做强做优主题出版,深入实施工信知识赋能工程,聚焦产业科技创新打造高水平学术著作、创新教材和科普读物。要充分发挥我国完备产业体系和信息基础设施领先优势,统筹信息通信业发展、管理和安全,推进文化、科技、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增强产业发展、技术进步、行业监管对主流思想舆论的支撑赋能作用,更好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建设文化强国。金壮龙要求,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从严从实抓好部系统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党建工作。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做到对党忠诚,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严守政治纪律、宣传纪律、工作纪律,严格规范和管理党员网络言行,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切实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要不断提高工作本领,大力倡导读书学习,加强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做到内通国情、外知世界,更加善于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地谋划推进工作。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积极倡导严慎细实、雷厉风行、团结协作、敬业规范的机关文化,坚决守住廉洁、保密、安全、质量“四条红线”。要促进形成工作合力,领导干部要带头把方向、抓导向、管阵地、强队伍,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锻炼和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引导带动各领域优秀人才共同参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开创部系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会上,部直属机关党委、部中小企业局、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综合司、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部机关各司局、各省(区、市)通信管理局、部属各单位、部属各高校主要负责同志,部机关各司局综合处(办公室)主要负责同志,部属各高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和部主管的新闻出版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分别在主会场和各地分会场参加会议。出品丨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来源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编辑丨孙樱芝初审丨杨钰婷
其他
执笔为剑!和他们一起在南理工“战习题”!
在南理工,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来自自动化学院覆盖本科多个年级核心导演团队8人其融媒体作品《战习题》累计推送109期全网播放阅读量超二十万!他们的工作案例在2022年江苏省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中获一等奖2023年被教育部思政司和全国网信办授予全国网络教育工作案例优秀奖荣获南京理工大学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一等奖今天让一起我们走近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全民学霸“战习题”融媒体团队!01消灭挂科!帮助同学开展学业指导课业提升,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最直接且最普遍的问题学风建设,是各高校各学院最重要也最重视的学生工作之一南理工尤其重视对于学习困难学生群体的帮扶和指导,自动化学院全民学霸“战习题”融媒体团队对标学风建设和学业指导,瞄准学科考试通过率,精准发力。每一期,普通同学登台讲解往年学科期末真题,引导学生深挖典型题、触类旁通。《战习题》作为一系列贴近学生日常的学风建设微视频,每期10分钟左右,解决了部分大学生对于自己反复不理解的问题不敢问、不爱问,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广受学生好评。其实,《战习题》初始导演团队来自自动化学院本科2021级的“零挂科班级”9211100X07班,项目试点也是从X07班开始。在项目推广的三年里,年级连续六个学期挂科率蝉联学校工科学院最低,学院获评学校“零挂科班级”12个,“学风创优班级”17个,朱耀斌等11位校级学业导师均在“战习题”团队中录制过专题课。02“平战”结合!创新学风建设日常载体学风建设,重在平时!如果说,“考试周”是“战时”那么“非考试周”就是“平时”根据调研和实践观察,学生学风建设的难点有两点:一是部分学生“平时”慢悠悠,“战时”抱佛脚;二是学业困难学生主动性低,缺乏内驱力和有效提升路径。团队通过两大法宝“约题冲锋队”模式创新“后期加强排”队伍创新让“战习题”品牌真正走向日常和全覆盖“战习题”品牌可不止有“学霸”,事实上,团队希望能够吸纳更多同学一起参与项目、一起进步。“约题冲锋队”模式创新年级在学期初即调研重点课程,收集经典习题,通过提前定向“约题”,向部分中游段学生发布主讲邀约,确定两个月甚至三个月后的录制任务,借以营造“平时”的学业紧迫感,但收获了出乎意料的成功。很多“邀约主讲人”在受邀之初表现出“畏难情绪”,认为自身无法胜任;但在实践中,为了讲清讲透“某一道题”,学生在整个学期课程注意力非常集中,并主动收集更多习题变形,以此达成圆满录制的目标。“后期加强排”队伍创新团队重点邀请吸纳曾有过挂科记录的同学参与后期制作——通过字幕校对,视频剪辑等后期工作,参与视频制作的同学“不得不”反复多次观看视频,其传授的解题思路、重难点知识,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入脑入心。实践中,“后期工作同学”大量接触办公软件和视频编辑软件,主动学习AI工具和使用技巧,这些技能技巧在职场中会有大量运用,而这部分学业困难学生正是本科就业重点关注群体。根据实践观察,此部分学生平时主动学习职场技能的能动性较低,《战习题》为其提供了有效激发技能提升内驱力的平台。团队运营作品集中推送平台从栏目发展至今,已经更新超百期为众多同学提供了展示自我分享学习心得的机会从2022年4月发轫,团队创设学风建设品牌“战习题”,助力学院建设“π+”学风建设体系。经过三年的探索和积累,团队已经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拥有数媒纸媒相协同的作品体系。其融媒体作品《战习题》,在抖音、Bilibili、火山视频、微信视频号等媒体平台持续发布,累计推送109期,全网播放阅读量超过二十万!03擦亮品牌!搭建全民学霸闪亮舞台自动化学院所有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均参与了《战习题》拍摄。学校校长奖章获得者王浩霖主动担任多期栏目策划,并在每期视频最后为同学们带来习题总结与经验分享,每期视频的评论区都有同学们的分享讨论。《战习题》微视频针对学生日常所学课程,邀请年级中的学生为大家讲解往年试卷真题。每一期的主讲人都会制作精美的展示文档,以简短幽默的语言讲解解题技巧。自项目开展以来,许多一脸青涩、鲜有机会面对镜头的学生日渐自信成熟,成为面向广大同学讲解习题行云流水的主讲人、成为光芒四射的学业帮扶“小明星”,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了题目的讨论,纷纷报名想要为大家讲题。《战习题》团队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对接学生成长进步的内在愿望,积极利用新媒体资源丰富、信息量大、便捷快速的特点,通过开设习题解答、学习技术总结等形式,构建多维立体的成长进步学习平台,促进同学们之间的学习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战习题,战青春全民学霸“战习题”融媒体团队将持续弘扬南京理工大学“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构建多学科融合的“战习题”模式为南理工学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往期推荐“就”在这“理”,南理工的金秋就业季!《新型工业化》刊登南理工校长付梦印院士署名文章丨培养一流人才,为实现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出品丨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策划丨新媒体中心来源丨自动化学院图片丨受访者编辑丨梁广成初审丨杨钰婷
其他
《新型工业化》刊登南理工校长付梦印院士署名文章丨培养一流人才,为实现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期刊《新型工业化》“专家论坛”栏目刊登南理工校长付梦印院士署名文章《培养一流人才,为实现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一起来看培养一流人才为实现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作者:付梦印(中国工程院院士
其他
1+1+1=NJUST双十一随心配
在金秋暖阳中,“双十一”如期而至你是否还在犹豫不决?快来,跟上官微菌的脚步!校园随心配已经准备好了只需要19.53元带你畅享南理工的欢乐让“双十一”不再迷茫美食随心配享受生活的最好方式当然是一顿丰盛美味的晚餐荤素均衡搭配的菜肴一碗免费的热汤,暖心又暖胃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上下滑动进行随心配来饱餐一顿吧上下滑动进行随心配当一碗地道的鸭血粉丝碰上一张香喷喷的葱油酥饼当几个酥软金黄的蛋挞配上一杯冰凉的葡萄汁吃货的快乐就是如此简单运动随心配每一个不曾运动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你是喜欢脚踏实地的自律健身?还是激情对抗的竞技运动?或者说……我们全都要!上下滑动进行随心配选择你心仪的运动上下滑动进行随心配乒乓球馆里每一次挥拍都是青春在绽放健身房中每一滴汗水都是努力的证明游泳馆、网球场……校园里的“舞台”准备好了我们就等你来!文具随心配你有多久没为小小的文具走一趟了?他们曾陪你书写了许多岁月上下滑动进行随心配快来选择你的学习搭子吧!上下滑动进行随心配使用率最高的黑色水性笔总是关键时候找不到的橡皮啥都能写的南理工专用草稿……快看看你里还缺什么今天一键补齐!水果随心配学习健身之余别忘了及时补充维生素上下滑动进行随心配缤纷的水果随你挑选上下滑动进行随心配想象一下一手捧着甘甜多汁的苹果让那清新的果香在口中绽放另一手则拿着晶莹剔透的提子颗颗送入口中享受那份酸与甜的交错当然还少不了那软糯香甜的红柿每一口都是对秋的深情告白零食随心配度过了自律的一天也需要偶尔放纵治愈身心零食或许是此刻的最佳伴侣上下滑动进行随心配选择你的专属小零嘴上下滑动进行随心配生活中的小欢喜是在闲暇无事之时买几包零食配上饮料无忧无虑地看剧是在上课回来的路上被阵阵香味吸引拐进小店买一根美味的烤肠轻轻咬下一口一天的疲惫瞬间融化小确幸随心配或许,我们换个思路一分钱也不花也可以收获满满惊喜上下滑动进行随心配领取你的小确幸上下滑动进行随心配骑着单车在校园里探险遇见长风与自由拍几张猫猫的特写拾起一片飘落的枫叶将秋挽留在相机里也可以走进学校图书馆选一本你喜爱的书戴上耳机听几首舒缓的曲子度过一个愉悦的午后在这个“双十一”享受美食的欢愉体会酣畅淋漓的运动不盲目跟风,不追求奢华当我们回归校园生活的本质会发现快乐其实简单而纯粹生活中处处是惊喜往期推荐今日立冬丨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唐布拉大草原→南理工!一位哈萨克族青年的“长征路”!出品丨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策划丨新媒体中心图片丨袁煜翔
其他
今日立冬丨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今日立冬立冬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其气候开始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草木凋零、蛰虫休眠。如《孝经纬》曰:“霜降后十五日,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立冬三侯一候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二候地始冻:土气凝寒,未至于拆。三候雉入大水为蜃:立冬气凛,野鸡等大鸟罕见,而海边多见大蛤,其壳纹路与禽羽相似,故有此变化之说。“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立冬至,落叶舞满地金黄恰似是时光的笔触寒风轻拂描绘着冬日的痕迹
其他
唐布拉大草原→南理工!一位哈萨克族青年的“长征路”!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从边疆到江南从一名普通大学生到退役大学生士兵从一名哈萨克族青年到哈萨克族非遗传承人在这一路的成长中,他始终相信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便是他的“长征路”他就是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2022级本科生唐宝·吐尔逊哈力以“初心”投身国防建设“传扬”军工精神早在六岁的懵懂年纪,唐宝·吐尔逊哈力随母亲踏访乔尔玛烈士陵园那一刻起,爱国情怀如幼苗般在他内心深深扎根,悄然萌芽。那段经历犹如一束光照亮了他未来的道路指引着他坚定地投身国防建设2021年的春天怀着满腔热血与赤诚之心他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行列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在军旅生涯中,他使命在肩,冲锋在前。不仅在2022年与2023年度接连荣获“四有”优秀军人荣誉奖章,还荣膺师级“四会”优秀政治教员称号,这些成绩皆载入了《解放军报》与《空军报》的专题报道之中,也是他一路成长的见证。对于唐宝而言走好属于他的“长征路”就是将青春之花绽放在国防事业这片热土之上以青春之名誓守蓝天
其他
南理工秋日来信🥰请查收~
一封秋日的来信轻轻落在校园中邀请你共赏这秋日的盛景请NJUSTers注意查收🍁秋风的来信我穿过烧得火红的枫树铺满金黄的银杏树踏过梧桐大道推开雾蒙蒙的玻璃窗翻动你的书页吹过你的发梢带来糖炒板栗和烤红薯的甜香想要邀你共赏此秋暖阳的来信清晨来临我穿过薄雾为温柔的世界洒上一片金黄落叶告诉我你的踪迹于是我穿过层层叠叠的枝丫将你找寻想要把你拥入怀里秋雨的来信“滴答滴答”我哼着小曲想要唱歌给你听我打湿了树叶又落在地上变成一片小水池你撑伞走过和我一起邂逅秋的浪漫秋水的来信落叶是秋天的信使带来季节变迁的讯息我倾听着它们在风中低语讲述着关于秋的故事当秋风随你来临它们悄悄落在我的身上于是我荡起涟漪等待着下一秒和你的相遇梧桐叶的来信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秋风轻抚我离开枝头翩翩起舞想落在你的身上和你玩一场捉迷藏的游戏又想被你捡起捧在手心里于是我铺就一地银杏叶的来信在夏日我繁盛而热烈地生长而秋天馈赠我金黄色的华丽转变有人说我是时光之笔写下的秋词和爱的人携手我将为你们绘就最温暖的图画枫叶的来信时光悄然滑入深秋我如约而至红遍校园我在秋意正浓处等你等你在我身上用温柔的笔触写下诗句我将随着秋风为你传递告诉她枫叶有信思念有音落叶知秋风雨绵秋意浓“小理号”季节列车本站在秋天停靠秋季有信收获可期愿所有美好如期而至往期推荐全国第二!南京理工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实现历史突破!令人心动的offer丨南京理工大学“紫金论坛”诚邀君来出品丨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策划丨新媒体中心图片丨董坤朴
其他
全国第二!南京理工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实现历史突破!
近日,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我校共有6件主体赛作品入围决赛终评经过激烈角逐我校获得4金2银的好成绩与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共同捧得“优胜杯”总积分位列全国第二和“优胜杯”高校第一位我校在本届赛事中实现了三项重要突破:一是主体赛入围终审决赛的项目实现各赛道类别全覆盖,数量与浙江大学并列全国第一。二是“珊影”团队、“永磁之王”团队作品排序均位列所在组别全国第一。三是实现了团体总分全国第二,工信部高校和江苏省高校第一,540分的总积分位列“优胜杯”获奖高校第一位,取得了我校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的历史最佳成绩!本届竞赛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西安交通大学、共青团陕西省委承办。竞赛共吸引来自2700余所高校的300多万名学生参与,累计提交39万余个创新创业项目。经过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共有来自412所国内高校,14所国际高校的839个项目进入全国决赛终评。闭幕式上,我校“永磁之王”团队作为主体赛金奖获奖代表上台领奖。竞赛期间,我校“珊影”团队、“永磁之王”团队接受了中国青年报的采访。团队创新创业的故事,受到了中青报专题报道,充分展现了南理工青年学子矢志创新、科研报国的责任担当。此外,我校还有2个项目参与了“一带一路”国际邀请赛和“秦创原”创新挑战赛专项活动,展现了南理工青年学子的良好风貌。让我们恭喜以下获奖团队↓↓↓学校高度重视“挑战杯”工作。自2023年11月启动备赛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和各学院通力协作,师生团队顽强拼搏、全力备赛。赛前,学校多次召开专题推进会,校长付梦印院士深切关心各学院科创育人工作成效,为各参赛团队精准把关定向。比赛期间,校党委副书记廖文和带队赴比赛现场,观摩指导各参赛项目。学校将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完善共青团“科普、科创、科研”三科育人体系做好赛事后半篇文章提升青年参与度,切实赋能青年发展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引领青年学生勇于创新、追求卓越以丰硕的成果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往期推荐令人心动的offer丨南京理工大学“紫金论坛”诚邀君来青春当“燃”!南理工新生运动会如约而至!出品丨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策划丨新媒体中心来源丨校团委作者丨综合编辑丨谭湘泓
其他
主动“立题”,精准“解题”!她,在南理工破茧成蝶!
她是专注学习的“带头人”连续3年综合成绩年级第一总结凝练“六个一学习法”从一个人的会学带动一群人的进步她是热衷服务的“斜杠青年”累计志愿时长超600小时在奉献中传递爱与温暖她是回馈家乡的“实践者”用专业所学助力家乡发展以“实”为笔书写初心答卷她就是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1级本科生
其他
世间最美的相遇,便是晚霞与“理”🧡
世间最美的相遇便是晚霞与“理”只是一次不经意的抬头就永远沉溺于她的浪漫温柔秋日傍晚不期而遇的晚霞好似江南的杏花烟雨只是简单地提起便让人宠辱偕忘,心旷神怡晚风里,彤云编织成了锦缎霞光从云与天的缝隙中倾泻而出天空被渲染成一幅壮阔的史诗画卷瑰色与晚虹动人心魄绮丽与浪漫镌刻心扉那一霎那的感动,瞬间即是永恒久久无言,唯有赞叹风在呓语,云在漂泊天空有流动的火焰在燃烧夕阳点燃了照亮半片天空的篝火半天朱霞,粲然如焚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蔚蓝的天空上装点着粉色的霞光漫天晚霞如同色彩缤纷的妆奁晚霞的粉是少女羞红脸庞上动人的粉晚霞的红是凝炼的中国锦缎上飘扬的红晚霞的金是秋天银杏上澄澈闪耀的金晚霞的黄画师颜料中温暖而明亮的黄远山如黛,晚霞如绸人间忽晚,山河已秋满目被晚霞的绮丽浸染着微风中飘散着桂花清幽的香味运动场上追风的身影在金色的光芒中闪耀夕阳为白云勾勒出淡淡金边霞光明媚了整个校园落日与长空,云海与晚风在这如诗如梦的暮色里各处的校园建筑也染上霞彩增添了一分柔美与画意晚霞的浪漫与温柔在南理工的校园里悄然弥漫无论你在何处驻足总是能与她相拥雨歇晚霞明,风调夜景清在这将暮未暮的天空夕阳留下最后一笔的激情落日缓缓跌进星野世界于黄昏中渐渐沉寂万物化成剪影蓝调时分,校园静谧而梦幻橙与蓝之间界限模糊整片天空像是画家的调色板🎨晚霞的微光在轻风抚语间点点消散“理”的夕阳,我的笑颜谁的青春华年?晚霞是一封写给青春的情书无声地记录着在这里度过的岁月欢笑与泪水,奋斗与告别此去经年,当你回忆往事这“理”的晚霞便再次于你的心底绽放若是之后长夜漫漫就问那天借一点霞光每一次日落都是岁月赠予的温柔每一次日落都会迎来崭新的晨曦夕阳与少年,道声珍重跨过云翳与黄昏走进似锦前程,走向灿烂明天晚风枕酒,彩霞漫天三生有幸,与“理”相遇何其有幸,与你相遇
其他
南理工牵头!江苏—法国高等教育合作联盟成立
江苏与法国教育合作底蕴深厚,基础扎实几十年来双方在各方面合作卓有成效在今年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由南理工牵头江苏—法国高等教育合作联盟正式成立!10月28日,江苏—法国高等教育合作联盟成立仪式在“2024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开幕式上举行。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朱俊武以及中法双方联盟成员高校共10位代表参加仪式,中外嘉宾共同见证联盟成立。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为进一步推动苏法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在江苏省教育厅支持下,南京理工大学牵头省内19所高水平大学,与17家法国高等院校商议成立“江苏—法国高等教育合作联盟”,旨在搭建更立体、更多元、更高效的教育合作平台,探索苏法长效合作机制,创新开展各类交流与合作,推动苏法高等教育通过国际合作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下午,联盟首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南京理工大学科技会堂举行,34所联盟成员高校60余位代表参会,朱俊武出席并致辞,会议由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许苏豫主持。朱俊武表示,国际合作对于培养优秀人才、提升办学水平、促进文明互鉴具有积极意义,苏法高校交流与合作底蕴深厚、成果丰硕,期待在成员高校的共同努力下,将联盟建设成苏法合作的高地。会议明确了联盟组织架构,通过了联盟章程及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会上,南京理工大学当选联盟首届苏方轮值主席单位。携手共促进,合作创卓越江苏—法国高等教育合作联盟将启航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往期推荐“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倍感振奋、备受激励!”南京理工大学与南京江北新区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出品丨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策划丨新媒体中心来源丨国际交流合作处作者丨朱雪琴编辑丨高嘉骏初审丨杨钰婷审核丨卢晓云点点赞点分享点在看
其他
南京理工大学与南京江北新区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10月26日,我校与南京江北新区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书记陆卫东,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伟、陈文斌,江苏省集成电路学会副理事长、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郭宇锋,南京理工大学校长付梦印院士、党委副书记路贵斌,江苏省科技厅及双方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签约仪式。仪式由副校长李强主持。付梦印首先向出席签约仪式的各位来宾表示欢迎。他指出,南京理工大学在七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铭记“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初心使命,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在新一代含能材料、先进空天材料、关键工业软件、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和产业落地,切实服务地方发展。南京江北新区作为省内唯一国家级新区,同时又是国家自贸试验区,正聚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先导区。双方在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具有显著的学科和产业优势,匹配度高、结合面广,为双方探索校地融合发展新模式提供了优越条件。双方的此次合作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新实践,将协同打造产教融合、研产贯通新平台,共筑国际一流的先进技术策源地、高端产业生态圈和人才联合培养共同体,共同为江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高质量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陆卫东表示,江北新区正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就地转化,聚焦能产的“研”和高质量的“产”深度融合,全面贯通“以研带产、以产促研”路径,努力在江苏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上走在前、做示范,勇当第一方阵排头兵。南京理工大学精研学术、革故鼎新,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服务支撑国防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新区与南京理工大学围绕资源互补、互利双赢、共同促进总体目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不仅是国家级新区与理工名校深化协同、务实合作的“双向奔赴”,更是校地融合、交互赋能的崭新起点,必将为双方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希望双方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携手打造具有强劲驱动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投身新质生产力火热实践,携手打造研产贯通式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携手打造高水平校地融合发展新高地。王伟和路贵斌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陈文斌和李强代表双方签署“近程射频感知芯片与微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建协议。郭宇锋和我校吴文教授共同为江苏省集成电路学会模拟集成电路专委会揭牌。双方还举行了“星载抗辐照卫星通信相控阵芯片与系统关键技术”“低空域雷达阵面SIP组件系统多物理域优化仿真”“基于具身智能的化工安控机器人系统”“智能网联汽车模块化域控平台关键技术”等4个项目的签约。往期推荐南理工+5!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正式开幕!南理工2024年军工文化节20项活动精彩不断→出品丨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策划丨新媒体中心来源丨科学技术研究院作者丨英瑞
其他
南理工+5!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
近日,教育部公布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名单,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装药所教师党支部、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发射动力学教研室教师党支部、自动化学院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党支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所党支部、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系与数学实验中心联合党支部5个支部成功入选,入选数量位于全国和江苏省前列。近年来,学校党委不断建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持续完善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教育培训、管理考核、激励保障的工作机制,涌现出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的“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将教师党支部建设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是教育部为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校“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一项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周期内,各“双带头人”要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等各项任务。支部风采展示一起来看!化学与化工学院装药所教师党支部化学与化工学院装药所教师党支部现有党员20人,其中院士1人,正高级9人,副高级5人。支部始终牢记“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初心使命,始终肩扛“培养杰出人才、打造国之重器”的责任担当,在强军兴国的道路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支部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支部党员锚定“卡脖子”技术,攻坚克难,作为南理工新一代火炸药青年创新团队的主要成员,获“江苏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国家科学技术一、二等奖等奖项。支部党员王泽山院士三次获国家科技一等奖,荣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最美奋斗者”、工信楷模等荣誉。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发射动力学教研室教师党支部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发射动力学教研室教师党支部现有党员27人,其中院士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人,青年人才1人,正高级9人,副高级9人。支部秉承“奋发、创新、躬行、载物”的精神,以解决国防科研中的重大需求和“卡脖子”问题为己任,践行“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使命担当。近年来,支部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获评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江苏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等。所在教研室团队及个人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创新争优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奖等,牵头成立复杂装备系统动力学前沿科学中心、复杂多体系统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等。自动化学院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党支部自动化学院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党支部现有党员34人,其中院士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8人次,正高级18人,副高级8人。支部从哈军工献身精神中汲取力量,践行弘扬黄大年精神,持续打造具有“献身”使命的红色育人团队,探索构建“学教研融”四位一体师生成长共同体。支部聚焦国防领域所亟需解决的难题,开展相应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近年来,支部入选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支部教师团队获全国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江苏省巾帼文明岗”“江苏省工人先锋号”“江苏省三八红旗团队”等荣誉称号。支部成员获多项国家级殊荣,实现国家三大科技奖和国家教学成果奖全覆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所党支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所党支部现有党员34人,其中正高级9人,副高级4人,博士研究生21人。支部践行“诚信、严谨、挑战、创新”的精神,锚定和深耕量子点发光显示领域,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与企业协同攻关解决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赋能新质生产力。近年来,支部入选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支部教师党员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技奖一等奖等,指导学生荣获全国挑战杯竞赛特等奖、“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支部学生党员荣获全国研究生党员标兵、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等。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系与数学实验中心联合党支部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系与数学实验中心联合党支部现有党员20人,其中中国青年女科学家1人,正高级5人,副高级5人。支部提出“以党建业务融合提升战斗力,以队伍建设提升凝聚力,以立德树人提升影响力”的工作理念,始终秉承问题导向,聚焦破解难题,大胆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提出“一个都不能少”“党建扎深根”“双肩同担责”党建工作法。近年来,支部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获批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支部教师获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荣获中国发明协会一等奖1项。下一步,学校党委将把推进“强国行”专项行动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相结合,对标对表建设要求,强化监督指导,坚持分步实施和整体提升相结合,以“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示范带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充分发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头雁”作用。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在教育强国建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往期推荐正式开幕!南理工2024年军工文化节20项活动精彩不断→接下来,南理工的秋天是这样的……出品丨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策划丨新媒体中心来源丨组织部作者丨朱婧制图丨孙樱芝
其他
正式开幕!南理工2024年军工文化节20项活动精彩不断→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军工文化作为学校独特的文化标识长期以来激励着一代代南理工人以“强大国防,繁荣祖国”为己任砥砺前行,奋勇争先今日南京理工大学2024年军工文化节正式开幕!本次军工文化节主题为“青春礼赞庆华诞·强军报国谱华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通过开展集思想性、专业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精品校园活动,传承“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红色基因,弘扬“哈军工”光荣传统,努力实现坚定校园文化自信、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目标,为建设以军工文化为特色、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体系奠定基础,引导广大师生胸怀“国之大者”,矢志不移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做贡献。10月23日下午,“青春礼赞庆华诞·强军报国谱华章”2024年军工文化节开幕式在南京校区四工广场举行。此次军工文化节由学校党委宣传部主办,机械工程学院承办,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图书馆和艺术与文化素质教育部等单位共同协办。校党委副书记廖文和致开幕词。开幕式结束后军工文化节的第一项活动定向越野打卡挑战赛正式开始!本次比赛共设置十个打卡点参赛者须自行设计路线跟官微菌一起来看!箭矢入鞘银杏广场——南理工星参赛者需进行投壶挑战,共5次机会,投入至少3支箭即为过关。战力核心阳光体育长廊参赛者需在30秒内完成10个俯卧撑(男生)或仰卧起坐(女生)即为过关。弹无虚发第二运动场主席台后侧参赛者需进行打气球挑战,在1分钟内击破至少5个气球即为过关。强国有我止戈园参赛者接受随机提问4道国防知识问题,单题作答不超过30秒,需独立答对至少2题即为过关。套中未来体育馆南侧广场参赛者需进行套圈挑战,共5次机会,套中至少3次桩筒即为过关。战图重组冶园参赛者需在打乱混装的2套3×3规格拼图碎片中,在1分钟内拾取碎片拼出至少1幅完整的拼图即为过关。红歌传唱和平园参赛者接受随机4首红歌接唱题目,单体作答不超过30秒接唱下一句歌词,需独立接唱成功至少2题即为过关。争分夺秒时间广场参赛者需手持计时器,闭上双眼进行默数1分钟计时,按下停止计时后误差在5秒内即为过关。军情转瞬二工东侧347幢、366幢之间工作人员喊出口号“三二一,看这边”,并将手随机指向上下左右任意方向,参赛者同时将头转向上下左右任意方向。参赛者需在5次机会中累计与工作人员所指方向不同3次即为过关。校史溯源兵器博物馆参赛者接受随机提问4道校史问题,单题作答不超过30秒,需独立答对至少2题即为过关。比赛期间,400多名参赛者热情高涨,大显身手或化身“神枪手”百发百中或是化身“知识达人”对答如流展现了南理工人深厚的军工底蕴遍历打卡点也就游遍南理工的特色建筑止戈园,冶园,时间广场最后一站——兵器博物馆快看!他们完赛归来了再次回到四工广场在“画·中国”决赛现场选出心中最美的风景“画·中国——画中国风采,聚青春力量”是由党委宣传部主办,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下设三个赛项:“画·中国”——提五彩画笔,绘美丽乡村;“视·中国”——言南理之美,谈爱校荣校;“看·中国”——传非遗文化,产周边文创。旨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其他
特等奖+3!全省“大比武”南理工“青雁”讲师拔头筹!
近日,由共青团江苏省委、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新华日报社、江苏省学生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厚植家国情怀·青春告白祖国”主题团课暨江苏高校百校万名团干部思政技能大比武在南京林业大学落下帷幕。经过基层团支部书记、专职团干部、兼挂职团干部和思政课教师三个赛道的层层选拔、激烈角逐。我校8名青年代表入围现场终审决赛(全省数量最多),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特等奖数及一等奖数均位居江苏省高校第一位。学校在该项赛事的四届比赛中特等奖获奖总数累计位列全省第一位。本次大赛自启动以来,共有来自全省170余所高校近30000名专挂兼职团干部和思政课教师、基层团支部书记参与到大赛中,经过层层选拔,共有105位学生团支书、53位专职团干部、50位兼挂职团干部和思政课教师入围省赛决赛,学生组提前5天抽取团课宣讲主题,教师组提前2天抽取团课宣讲主题,选手们紧扣自己抽取的宣讲题目进行备课及现场展示。“大比武”三大专项赛最终评选出24个特等奖,57个一等奖,112个二等奖,150个三等奖。★★
其他
从“抵近发射”到“虽远必诛”!山河无恙,南理担当!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岁月如歌,征途如虹75载栉风沐雨,75载春华秋实走过峥嵘岁月历经风雨洗礼神州大地更加生机勃勃万众一心的豪情在山河间升腾激荡起向着民族复兴宏伟目标砥砺奋进的铿锵足音!国庆期间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热映影片主要聚焦抗美援朝战争中期的重要战役“铁原阻击战”展开叙述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正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第五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事,为志愿军从“三八线”向南进行的大规模反击战。1951年4月22日,第五次战役正式发起,影片中的“铁原阻击战”是志愿军第五次战役的尾声的重要战役之一。1951年5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刚刚结束了持续一个月的作战,就受命进驻铁原战场,正面对抗“联合国军”4个师。第63军接到任务时,已经连续作战40天,没有一天休息,伤亡巨大,弹药短缺。全军有2.4万人,迫击炮仅200门。在铁原阻击战开打前,第63军有2.4万人,13天的战斗后,只剩几千人。在武器装备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志愿军将士们浴血奋战,终于把敌军打上了谈判桌。可以说,铁原阻击战的胜利,是无数志愿军战士用鲜血换来的。影片中的军工专家吴本正在亲见战士用生命去抵近投弹后感受到实战与理论的巨大差距作为军事装备专家面对志愿军装备与美军的明显落差他走上战场前线近距离观察敌军坦克只为了给新中国造出更好的武器建校七十余年来同样拥有这样坚定理想信念的南理工人以矢志报国舍我其谁的豪迈情怀奋力谱写着强军兴国的时代凯歌南京理工大学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炮兵工程系分建而来,经历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历史阶段,于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53年8月,毛泽东主席给学院颁发训词:“希望你们团结一致,办好学院,尊重顾问,努力学习,为完成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给予你们的光荣任务而奋斗!”
其他
14136名南理工学子!践行青春担当!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今年暑期,南京理工大学267个实践团队的14136名青年奔赴祖国25个省、112个地区以火热的青春投身暑期社会实践他们走进基层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田间地头用专业知识助农支农奔赴祖国边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他们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中练本领、长才干下面,一起来看他们以青春践行担当的风采!讲好红色故事点亮理想“前行灯”南理工青年在国防企业、红色教育基地等开展学习体验、调查研究坚定爱党报国信念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化学与化工学院筑梦国防,星火“辽”原队走进北方华锦化工有限公司和北方华丰特种化工有限公司,通过专题交流,体悟坚守国防事业的初心与担当;外国语学院铁马金戈拓新程团队对南京46处红色地标进行实地调研,探究革命文物的重要价值,将革命文物的精神建构与集体记忆理论相结合,提出多形式传播以提高互动性的新策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红色文化旅游观察团通过深挖细研长沙红色旅游的创新形式与有效传播,研究长沙红色旅游文化创新点以及“出圈”新方式;钱学森学院“重走学森路”实践团亲身体验国土民情,途经西宁、海北藏族自治州,直至祖国最中心——北京,深刻感受学科前沿领域的魅力风采;微电子学院“核‘芯’领航”实践团探访“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麻花庄村,开展“炮工将星孔从洲”精神主题宣讲,通过演绎红色剧本,将献身军工、强大国防的伟大精神烙印在每个人心间。聚焦时代课堂种好思想“责任田”南理工青年躬身实践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入心入行机械工程学院南理先锋队成员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防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结合南京理工大学军工育人特色,走进中小学,借助兵器知识进行科普,激发青少年国家自豪感,培育团队成员历史使命感;自动化学院“红漾”“哈军工”光荣传统青年研习团奔赴中国最北极——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北极村,开展“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军工学子边疆行实践活动,感悟卫国戍边的使命感,厚植家国情怀。马克思主义学院“星火”宣教团深入山西省永和县开展实地调研,收集一手资料,面向永和县党校青年后备干部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争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传播的排头兵和生力军。投身社会基层做强实践“主阵地”南理工青年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走到改革与发展的第一线在“观察、思考、践行”里留下青年的“成长足迹”学校第18期“青马工程”培训班“智理”矿山探索队,深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8处矿山和煤矿领域标杆企业进行调研,系统梳理出智慧矿山建设在技术应用、社会接受度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关键问题,为智慧矿山与乡村振兴的融合路径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和案例支持。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在行动实践团在调研社区基本状况、居民需求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设计环境保护、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项目,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群众所需结合起来;公共事务学院文明先锋队走进江苏省内多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下属所、站进行调研,通过深入观察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品牌,探究其构建基层社会共同体的运作机理;知识产权学院“春风送暖入‘瓢城’”实践团奔赴盐城多地深入了解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实践与创新,探寻基层治理新路径;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莲”心护航小队以“绿色生活,安全你我”为主题,贴深入山东日照五莲县社区,“一对一”、“点对点”开展相关项目实践,有效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感、幸福感。振兴魅力乡村奏响发展“最强音”南理工青年以实际行动关注乡村发展投身乡村振兴将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学校第26届“兰小杉”研究生支教团在假期奔赴祖国西部,精心设计爱国主义教育、科学家精神、文化传承等主题的“七彩假期”特色课程,为当地留守儿童和困难学生编织“七色梦想”,为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贡献青年力量;南京理工大学常青藤支教队前往贵州三所学校,为当地孩子带去200余节特色课程,以实际行动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走访具有代表性的古居,记录其建筑特色、保存状况及居民生活状态,探讨古居保护与活化的新方法,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田野绘画者”美化乡村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调研红旗村现状,对该村老化墙面进行翻新改造,用专业赋能美丽乡村。传承中华文化光耀文明“复兴路”南理工青年在实践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寻根非遗,一世“绒花”实践团关注机械化大生产冲击下的非遗“绒花”的保护问题,团队通过调研分析,致力于解决“绒花”技艺失传难题;物理学院“非遗深韵,历久弥新”实践队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走访,梳理扬州漆器的历史沿革、文化意义及其发展脉络,并基于调研结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具体措施与建议。数学与统计学院“戏韵中华”实践团在无锡、重庆、莆田三地开展以“华韵探源:三城戏剧与红色精神的文化遗传”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领悟红色革命精神的深刻内涵;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知行”宁德实践团奔赴闽东地区,走访多地红色文化纪念馆与旧址,通过文献研究、实地参观、走访交流、开展座谈等多种方式,上好了一堂党史“实践课”。深入大美边疆画好团结“同心圆”南理工青年走进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浇灌出更璀璨的民族团结之花经济管理学院乡村振兴青年工作队前往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共探农牧区村集体经济发展经验,用专业所学和实际行动为当地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公共事务学院青春红石榴宣讲团前往拉萨江苏援藏前方指挥部进行调研和访谈,感悟西藏新变化,探寻治理新模式,同时精心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思政宣讲课程,面向全国多地开展宣讲活动;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淼畾护卫队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向当地居民宣讲垃圾分类知识,推广垃圾分类制度,同时开展水源地保护宣传教育,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吸引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形成多方合作共治的局面。❖“实践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学校共青团扎实推进“课余经常性实践、寒暑假集中性实践、云上创新性实践、大赛专项性实践”四位一体实践活动,持续构建参与有广度、开展有深度、项目有精度、育人有效度的实践育人工作体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向内涵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南理工广大青年正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育人“大思政课”中绽放青春绚丽之花!★往期推荐殊荣!南理工洛莫诺索夫教授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黄辉院士:科研先锋,用行动诠释择国所需的担当!出品丨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策划丨新媒体中心来源丨校团委编辑丨孙樱芝初审丨孔小敏
其他
殊荣!南理工洛莫诺索夫教授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9月30日下午,202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委员谌贻琴向获奖外国专家颁奖并讲话。我校外国专家阿历克塞·洛莫诺索夫教授获得此项殊荣。9月30日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招待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洛莫诺索夫教授受邀出席。“中国政府友谊奖”是中国政府为表彰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而设立的最高奖项,由国务院授权国家外国专家局于1991年正式设立,每年评选一次。洛莫诺索夫教授是我校第四位获此荣誉的外国专家。近年来,学校持续加强外专工作,先后引进外国专家千余人次,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继续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文章,积极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教育合作,奋力构建具有活力、动力和韧性的全球合作网络,为推动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贡献力量。202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阿历克塞·洛莫诺索夫洛莫诺索夫教授是光声检测领域顶尖专家,现任俄罗斯科学院通用物理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在国际光声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影响力,是世界上第一位提出并实现非线性声表面波全光学激发和探测技术的学者;提出并实现非线性声表面波的激光激发,首次实现了声表面波非线性传播的全光学非接触探测;提出亚微米薄膜非均匀性检测的飞秒激光探测技术;曾获德国大众基金会奖(Volkswagen
其他
南理工外教李金凤,出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外国专家招待会!
9月27日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外国专家招待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并致辞。我校英籍教师李金凤作为国际教育领域的外国专家代表应邀出席李金凤(前排左一)招待会上,丁薛祥代表中国政府、代表习近平主席,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外国专家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广大外国专家继续关心支持中国发展,更多更好地传播中国发展成就和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为国际友好交流合作贡献智慧和力量。李金凤(前排左一)李金凤(Jennifer
其他
在线等,“新”上人!南理工新媒体中心招新开启→
凉爽的微风拂去了燥热金秋九月适合想念,适合相逢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招新啦!🤩🤩🤩我们未曾谋面但早已经见过千百次你我曾共游紫霞湖见过她的碧波荡漾赏过她的银装素裹曾仰望水杉参天古朴斑斓,庄肃宁静曾见证二月兰开黛紫好似染透天空窗边的晚霞是相逢的邀请函黄昏落日,余晖漫漫见证时光缓缓流淌“520”璀璨的灯光漾起飘扬的歌声难以忘怀那一个满载着祝福与回忆的夜晚众多电影路演现场我们携手主创成员们为南理工学子带来专属惊喜电影《草木人间》路演现场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路演现场电影《流浪地球2》路演现场直击运动会现场记录健儿们的飒爽英姿我们见证运动竞技的蓬勃魅力共睹南理工学子的青春激昂我们分属不同但都是新媒体大家庭中的一员来猜猜我们都是谁妙笔生花,落笔有声直击现场,精彩呈现我们记录这“理”的每一刻用精妙的图文带你身临其境用别出心裁的设计让你眼前一亮点击卡面进行翻转是谁又冲上热搜?在点滴小事中温暖人心传递满满的爱意赠予特别的惊喜这就是我们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捕捉你不曾观察到的校园小确幸点击卡面进行翻转奔走现场,汇总第一手资料手握话筒,面对真实的镜头深度采访,挖掘背后的故事我们是新闻的记录者是故事的讲述者点击卡面进行翻转无法抓住时间就让它定格在按下快门的一刻这是与自然沟通的媒介我们聆听苍翠的宁静悄悄和夕阳互诉衷肠记录下值得你珍藏的南理工瞬间点击卡面进行翻转镜头变换之间有温暖真情,更有军工硬核剪辑的神奇魔法特效的无尽魅力我们都了然于心点击卡面进行翻转让万事井井有条离不开统筹兼顾严谨细致,策划有序处理部门事务筹划各项活动点击卡面进行翻转今日我想邀请你加入我们共同书写你我的南理工故事在这里你们会收获志同道合的伙伴丰富实用的技能成为美好的记录者遇见更加优秀的自己如果你也怀揣梦想快按照以下流程加入我们吧(此次招新面向大二及以上在校生哦~)01扫码填写报名问卷02加入招新群(备注:专业+年级+姓名)03线下面试具体面试时间将在招新QQ群内通知热爱生活的你我通过笔尖,通过胶卷记录在这“理”的美好期待你的到来下一次春光明媚时下一次莲叶接天时下一次遍地金黄时下一次银装素裹时我们等你一同书写未来往期推荐英姿飒爽,青春飞扬!南理工军训汇演高燃回顾!正式启用!南京理工大学“哈军工精神”国防科技创新与实践教育基地今日揭牌!出品丨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策划丨新媒体中心图片丨张泽普
其他
英姿飒爽,青春飞扬!南理工军训汇演高燃回顾!
一腔热血涌青春,万里长空任翱翔军装映日辉,英姿撼云霄九月金秋,华章再启2024级本科新生们于此刻集结汇聚携手共绘军训华彩篇章!9月20日下午,南京理工大学2024级学生军训成果汇报暨总结表彰大会在江阴校区运动场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雷少将,党委常委、教务处处长刘勇大校,野战工程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庄晓龙大校,我校党委副书记、军训团政委廖文和,党委常委、副校长、军训团团长李强,江阴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易文斌,国家教学名师、新生学院院长柏连发,江阴校区管委会副主任、新生学院党总支书记周学铁,2024级学生军训团成员,各书院院长以及参训新生代表参加大会。✦•✦升国旗,奏国歌国旗护卫队昂首挺胸步伐铿锵,英姿飒爽各连队方阵如弦上利箭,蓄势待发目如炬火,背似挺松阔步昂扬,坚定前行口号响彻云霄,嘹亮而有力展现出南理工学子的自信风采千名南理工学子组成方阵拼出“1953”“2024”“NJUST”造型对母校深切告白自1953年以来南理工人始终矢志攻关、砥砺前行坚守“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初心使命拳风呼啸,利落无匹肘击腿扫,势若破竹绿茵场上,风华尽显全神贯注
其他
正式启用!南京理工大学“哈军工精神”国防科技创新与实践教育基地今日揭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统部署,首次提出“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南京理工大学始终传承和发扬“哈军工”光荣传统,将红色教育与科技实践深度融合,打造了“哈军工精神”国防科技创新与实践教育基地,推动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发展,培养德才兼备、求真务实、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竞争力、能引领未来的创新型精英人才。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9月20日,在南京理工大学建校71周年之际,“哈军工精神”国防科技创新与实践教育基地举行启用运行仪式。校长付梦印院士,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许峰,“哈军工”分建炮兵工程学院时期入职的教师代表贺安之教授,临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卫东,以及参与基地建设的学校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师生代表,江阴市、临港开发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设计施工单位负责人等出席了仪式。仪式由副校长李强主持。付梦印介绍了“哈军工精神”国防科技创新与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初衷、基本情况和未来发展。他指出,“哈军工精神”国防科技创新与实践教育基地是南京理工大学发扬“哈军工”光荣传统、传承南理工精神文化、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集中展现了学校在国防科技事业和国民经济主战场中的科技贡献和人才贡献。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教育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紧扣国家需求和改革机遇,以基地建设为契机,持续推进“强基拓新”创新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担当高等教育的新使命:培养“又红又专”的拔尖创新人才;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付梦印表示,全体南理工老师将在基地“同讲一门课”,讲授南理工人科技报国、人才强国的贡献和作为;全体南理工学生将在基地“同上一门课”,深刻学习领悟“哈军工”光荣传统和南理工精神文化;全体南理工人要肩负起“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使命担当,敢争第一、勇创唯一,用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的铮铮誓言。许峰在讲话中对“哈军工精神”国防科技创新与实践教育基地正式启用表示祝贺。他指出,这次基地的正式启用,实现了南理工精神文化与江阴红色基因的高度契合,必将为江阴开展国防科普与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新阵地,为双方全面深化校企合作提供新平台。他希望,基地的阵地和平台作用能够充分发挥,进一步推动双方创新合作方式,拓宽合作范围,力争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引育、创业孵化等方面取得更多成果。江阴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服务好、保障好江阴校区后期建设和发展,持续加强各类要素保供,努力打造理工名校和产业强市双向赋能的新样板。付梦印、许峰共同为“哈军工精神”国防科技创新与实践教育基地启用揭牌。揭牌仪式后,参加仪式的嘉宾和师生共同参观了基地。2024级新生在参观基地之后纷纷表示,要传承好“哈军工精神”,珍惜学校给予的优质资源和条件,刻苦学习、勇于创新,为国防科技创新作出新的贡献。贺安之教授在参观后表示非常高兴和感动,他认为,基地一方面展示了南理工人如何传承和发扬了“哈军工精神”,为国防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呈现了南理工先进的科技成果,并提供了学生实践的平台,让学生的新想法可以在现场模拟试验。贺老师表示,基地让人深刻感受到了传承和震撼,南理工未来更加值得期待!接下来,官微菌带你深入了解“哈军工精神”国防科技创新与实践教育基地来一览全貌吧!南京理工大学“哈军工精神”国防科技创新与实践教育基地位于江阴市南理工创新港,按照“1+1+4”布局建设,设置1个精神传承教育课堂、1个综合实践教学课堂、4个技术实践教学课堂。基地整体面积约350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同类型规模最大的室内展馆。NJUST•✦精神传承板块✦•传承发扬“哈军工精神”勉励青年学子矢志报国精神传承板块分为创建、坚守、奋进、跨越、追光共5个部分,以学校典型的红色资源、重点人物、重要成果为线索,彰显学校发扬“哈军工”光荣传统,为推进国家国防科技发展进步作出的突出贡献,打造了内涵丰富的精神传承教育课堂。第一部分:创建(1953-1966)该部分围绕“因战而生,艰苦奋斗”,展示了学校第一次历史性转变——从专业科系向独立办学转变。该部分描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建、炮兵工程学院的分建与发展,并展示了孔从洲、任新民等代表性人物以及炮工I型计算机、积木式120毫米迫击炮等代表性科研成果。第二部分:坚守(1966-1978)该部分围绕“矢志奉献,自力更生”,展示了学校第二次历史性转变——从部队院校向国防特色高校转变。该部分描述了学校服从大局、集体转业、负重前行的光辉历程,展示了学校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取得的光辉成绩以及祝榆生、屈大壮、郭治、贺安之等代表性人物。第三部分:奋进(1978-1999)该部分围绕“强军报国,敢为人先”,展示了学校第三次历史性转变——从传统兵器行业院校向理工特色综合型大学转变。该部分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更名、改变隶属关系、调整办学定位、强化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展示了学校弹道学的创立与发展,鲍廷钰、浦发、李鸿志、唐治等代表性人物以及PP89迫击炮、棱镜透镜干涉仪等代表性科研成果。第四部分:跨越(1999-2012)该部分围绕“忠诚担当,守正创新”,展示了学校第四次历史性转变——从教学科研型高校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转变。该部分展示了学校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历程,展示了中大口径车载压制系列化火炮武器系统、红外夜视成像技术、系列灵巧引信系统、高功能密度电子设备热控制方法与技术、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等一系列代表性成果。第五部分:追光(2012至今)该部分围绕“不忘初心,勇攀高峰”,展示了学校全面开启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的精神风貌。该部分集中展示学校“双一流”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泽山院士事迹,陆用惯性导航技术、高温PST钛铝单晶、超高强钢大型构件机器人智能焊接装备、超大口径激光干涉仪、全固态电荷倍增图像增强器件等一大批先进技术成果和装备。NJUST•✦实践教学板块✦•精心打磨“沉浸式教学”激励青年学子探索创新实践教学板块按照“1个综合实践教学课堂+4个技术实践教学课堂”的布局建设,旨在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专业壁垒,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设集国防课综合实践基地、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国防科技展示中心、数字化全景教学场景等于一体的“知行合一”多功能实践教学空间,帮助学生了解国防科技前沿知识,领悟多学科交叉融合,深刻认识南京理工大学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综合实践教学课堂以学校研制的155毫米车载火炮串联武器装备探测-控制-发射-毁伤技术知识体系依托155毫米车载火炮模型,通过150度曲面大屏运用声、光、电等技术模拟展示探测-控制-发射-毁伤武器发射打击全链条作战场景,激发学生的专业自豪感,专业自信心和专业兴趣。技术实践教学课堂包括探测、控制、发射、毁伤共4个实践教学课堂每个课堂设置了“知课堂”和“行课堂”“知课堂”着重理论教育,通过介绍相关课程体系、知识图谱、科研成果,帮助学生理解学科与专业的内涵。“行课堂”着重实践操作,通过虚拟仿真、实训实操等方式,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创新。在探测实践教学课堂,系统展示与雷达探测和光电探测等技术方向相关专业的专业介绍、课程体系及知识图谱。在探测实感区,结合实景操作和虚拟仿真开展雷达探测与跟踪,光电成像探测与跟踪综合实践教学。在控制实践教学课堂,系统展示与指控、火控、伺服等技术方向相关专业的科研成果、课程体系及知识图谱。在指控教学与实操区,开展现代指挥控制技术及实训。在火控与炮控教学与实操区,开展现代火控与炮控伺服技术及实训。在发射实践教学课堂,系统展示与火炮发射等技术方向相关专业的科研成果、课程体系及知识图谱。设置火炮实操区、航炮拆装区、火炮虚拟仿真区,通过虚拟现实系统和实操结合,帮助学生了解装备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掌握操作要领。在毁伤实践教学课堂,系统展示与火炸药、发射药等技术方向相关专业的前沿科技成果、课程体系及知识图谱。设置火炸药制造成型区、模块装药实战模拟演练区、炸药模型实感区、火工烟火实感区,通过模拟演练,使学生能够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原理与操作方法。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坚守初心,笃行不怠,锐意进取奋力开启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新征程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伟大业绩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南理工力量!往期推荐南理工弘扬“哈军工”光荣传统,推动“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发展@NJUST的小萌新们,请查收这份南理工信息化秘籍!出品丨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策划丨新媒体中心来源丨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