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期刊
《新型工业化》“专家论坛”栏目
刊登南理工校长付梦印院士署名文章
《培养一流人才,
为实现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一起来看
作者:付梦印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南京理工大学校长)
工业是综合国力的根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在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展现新作为。
高校在服务支撑新型工业化方面具有重要优势。要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坚决扛起服务支撑新型工业化的重大责任,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新型工业化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深刻认识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
新型工业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从历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来看,率先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和生产力质变的国家都将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发展先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加快,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但仍面临诸多难题,挑战和机遇并存。要深刻认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深刻领悟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要求,牢牢把握驱动新型工业化的核心要素,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
高端化呼唤新技术。新型工业化关系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需要做到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抓”。无论是传统产业的资源配置、技术水平等方面的优化升级,还是“新三样”产品(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扬帆出海、C919大型客机步入产业化发展阶段等一系列突破,都离不开新技术的有力支撑。
智能化激发新潜力。智能化是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效率、释放产业潜力的重要突破口,对产业变革具有支撑引领作用。智能化程度高,意味着在产业竞争中走上了“快车道”,不仅在当下具有更高的灵活性、系统性和实时性,在未来还具有以更低成本实现升级迭代的空间。绿色化践行新理念。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绿色化意味着高效利用、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是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
(二)深刻认识服务新型工业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新征程中,高校有能力也有责任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以教育教学筑牢发展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优质的高等教育,是人民幸福之本,也是国家富强之基。高校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勇担服务新型工业化的光荣使命,切实增强建设教育强国、服务新型工业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办好“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以科学研究加速产业升级。科技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支撑。高校具备高素质的科研队伍、良好的科研条件和深厚的科研底蕴,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在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背景下,高校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有组织科研,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大团队、建设大平台、承接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辐射带动作用,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合作攻关,系统化建设科技创新高地。以人才引育强化根本动力。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根本上要靠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高校不仅培育高层次人才,更向经济社会大量输送拔尖创新人才。高等教育要深入贯彻人才强国战略,深刻认识新型工业化对于人才的迫切需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着力将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合力打造育才、聚才、用才的健康环境,推动人才事业长远发展。
(三)深刻认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高等教育赋能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抓手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等教育要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以科技和人才赋能新型工业化。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是同时孕育科技与人才的有机土壤,有效的科技与人才供给需要以强大的教育为依托。要充分利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天然优势,释放叠加效应。教育、科技、人才是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础性支撑。我国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端化、数实融合实现智能化、节能降碳实现绿色化,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多样化要求。要通过优化学科专业设置、调整科研平台布局、加强领域人才培养等措施,打通高等教育服务新型工业化通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教育、科技、人才是一个有机整体,是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核心要义,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制度建设。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一体化部署推进,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高校具备高素质的科研队伍、良好的科研条件和深厚的科研底蕴,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图为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智能制造与装备创新港。
深刻把握主动建立高等教育服务支撑新型工业化发展机制的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要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使命,以学科布局优化为牵引,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着力点,系统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建立高等教育服务支撑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机制。
(一)强化学科专业布局的前瞻性
学科专业不仅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也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高等教育要勇担教育强国使命,建立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提升人才培养适配性。提升战略定位,优化学科整体布局。建设高等教育,学科是龙头。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步入世界第一方阵,人口红利逐步向人才红利转变,具备宽广的人才培育基础条件。与时俱进的学科布局是高等教育释放潜力的催化剂。高校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要机遇,深化学院、学科、学位点一体化统筹建设,建立学科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学科、团队、教学、科研、平台“五位一体”协同发力,构建以人为本的投入体系,引育并举提升学科贡献,激发人才动力活力,促进高质量成果产出。
对接产业亟需,探索设立学科发展特区。我国在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卡脖子”问题,需要快速“突围”。这就需要高等教育及时反应,解决诸多非对称、非平衡的问题。以产业亟需的人才、技术为出发点,以成立独立学院、建设科研平台等途径,设立学科发展特区。以一流学科为抓手,集中优势、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对标关键核心指标重点攻坚,提升学科辨识度,助力学科、产业快速发展。瞄准发展前沿,布局新兴交叉学科。认真研判发展趋势和走向,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是产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高校要强化系统思维,凝炼特色优势方向,主动对接产业需求,进一步强化学科前瞻性、战略性布局,加快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有效衔接,支撑前沿产业发展具备源源不断的科技和人才后续供给,确保我国在产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二)强化科研对产教融合的支撑性
高等教育要勇担科技强国使命,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顶层设计,谋划部署重大科技战略,扎实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速科研成果向育人资源转化,为新型工业化铸就强劲引擎。加快原始创新突破,形成产业竞争先发优势。要紧盯基础研究前沿领域和重大科学问题,以学科优化布局为牵引,自由探索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全盘谋划、抢抓机遇,营造支持创新、宽容失败、只争朝夕的良好环境,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产出前沿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培育新方向、新特色,抢占科技制高点,强化产业竞争中的先发优势。聚力关键技术攻关,增加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战略必争领域,实现多项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要完善全方位科研战略布局体系,加快建强建实“国字号”科研大平台,主动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争取关键技术攻关任务,强化校、企、所科研协同,产出重大创新成果,打造支撑有力、前沿领先、根基深厚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聚焦优质成果转化,深化科技赋能产业创新。要围绕国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主动挖掘创造应用场景,强化信息技术的转化应用,大力推进“智改数转网联”,确保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生实效。完善政策和服务体系,着力打造高校与科技领军企业、科研机构紧密耦合的创新联合体,发挥各类校、地、企融合创新平台优势,在重点行业产业领域应用一批新技术,转化一批新成果,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转化形成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三)强化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引领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高等教育要勇担人才强国使命,要牢固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培育更多适应新型工业化需要的创新人才。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高等教育要充分认识加快培养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对于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意义,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把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的要求,着力培育造就更多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全面保障战略科学家在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参与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围绕领军人才有组织地组建跨学科团队,给予人才引进专项指标等支持举措,实现“大项目出大成果、大团队育大人才”。着力扩大青年科技人才蓄水池。青年科技人才具有强劲的创新能力和潜力,是科技领军人才的主要后备力量。要准确把握青年科技人才有着独特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重点关注思想观念、生活状态、科研环境的动态,在科研计划、荣誉奖励、资源投入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建立青年人才发展机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牵头或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和关键技术攻关,为青年人才铺路架桥,合力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激发人才队伍创新活力。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坚持长远眼光,强化以人才需求和绩效目标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深化科研放管服,打破“撒胡椒面”“平均主义”的资源分配方式,赋予人才更多的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使用自主权等,激活产学研人才交流渠道,不断加强人才发展动力,营造人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政策环境。建立健全责任机制,不唯成果形式和数量,强化过程评价,拒绝“躺平”,构建“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才引育和发展体系,提高人才服务的专业化、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
高等教育要勇担科技强国使命,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顶层设计,谋划部署重大科技战略,扎实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速科研成果向育人资源转化,为新型工业化铸就强劲引擎。图为南京理工大学师生科研场景。
深刻把握培养又红又专的一流人才是南京理工大学支撑新型工业化的第一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和信息化部部属高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南京理工大学坚守“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使命担当,以“强基拓新”创新人才培养深化改革为抓手,全面提高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致力于培养又红又专的“工程精英、社会中坚”(基础知识宽厚、专业能力扎实、国际竞争力强,德才兼备、求真务实、敢于跨界创新,具有家国情怀和忠诚品格,能引领未来学术和行业发展),持续为新型工业化贡献高等教育新质力量。
(一)强基为根,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强化思政引领,传承哈军工优良传统。南京理工大学从抗美援朝的炮火中走来,坚持“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红色基因始终不变,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强化人才培养的军工底色工信特色。通过《新生入学第一课》《兵器中国》等形式多样的思政课程,将学校70余年的军工特色资源融入教学全过程,提升学生献身国防意识,激励学生确立“国之所需、吾之所向”的使命担当。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各阶段,更加突出从国家利益的大政治上看教育,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
构建“基础+进阶”课程体系,实现“一人一方案”。以分层分类教学为导向,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差异化需求,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建设七大书院,组建由国省级教学名师领衔的教学团队,集体备课、团队授课,实施“大班授课、小班辅导” 教学模式。建设以解决真实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案例库,以通识核心课群带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通,以学科专业导论课群直观建立专业课程体系和知识架构,以学科前沿领航课群将课堂教学搬入企业生产一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业指导。强化高端人才培养能力。跨学科建设钱学森学院,设立“鼎新创新人才班”,以院士、国家级人才组建导师团队,深化“研学融合”,针对国防科技领域中的“卡脖子”问题,开展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本博贯通式自主培养。探索构建特色国际化人才培养之路,与俄罗斯门捷列夫化工大学共建国际创新实验班,为“培养杰出人才,打造国之重器”添劲蓄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高端人才力量。
(二)实践为要,突出前瞻引领,全维度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
构建“基础-专业-综合-创新”的四层次、递进式、全链条创新实践育人体系。基础实践强化通专衔接,以工程实践课程体系培育学生工程思维和工程意识;专业实践强化创新融入,实施“科研类/竞赛类/专业类” 项目引导式实践教学;综合实践强化真题引领,引进企业首席科学家等高层次人才,校企协同培养学生解决复杂真实问题能力;创新实践强化素质发展,以素质发展学分和第二成绩单为牵引,组织学生开展跨学科组队合作,提升创新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创新实践资源供给能力。打造国防教育实践基地,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育人优势。围绕探测、控制、发射、毁伤四个方向建设集国防课程综合实践基地、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国防科技展示中心、数字化全景教学场景等于一体的“知行合一”多功能实践教学空间,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工程思维、激发学习动力。打造大学生创新中心,导入优势学科资源,全员参与、全维度培育、全链条保障、全赛道覆盖,以创基学习区、创思培养区、创能训练区、创资集聚区、创果产出区、创业实践区六大功能区,赋能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提升。
以“四个零距离”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依托长三角智能制造与装备创新港,建设具有示范性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打造人才培养特区。以智能兵器与装备学科群为载体,通过实施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和高质量教学与制度创新,将国家急需融入学科建设、国防特色融入人才培养、拔尖追求融入教学模式,在核心技术攻关中实现高校与龙头企业、教师与企业员工、学生与科研平台、科学理论与工程实践“四个零距离”,提升学生解决动态、复杂、不确定工程问题的能力,着力培养工程创新人才。
(三)融通为径,深化产教融合,汇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磅礴力量
构建基础公共实践平台体系。构建资源共享、层次丰富、持续发展的实践平台体系,全面支撑学生开展科研训练、毕业设计和课外学术科技竞赛。鼓励学院开展公共基础实验课程教学改革,融入产业急需、研究热点等,不断丰富实验课程资源、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强化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构建校企协同项目式育人方式。着力建设校企命运共同体,摸清“卡脖子”技术环节人才需求,构建企业“融专业、融平台、融师资”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加快实现专业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科研成果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对接,引入机器人受控电弧增材、智能切削等真实工程实践问题,立项企业课题开展“真问题+真研究”培养,校企双导师联合指导、联合授课,培养“应用型工程师”,打造南理工特色的服务新型工业化新范式。构建校企对话交流长效机制。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设立卓越工程师班和专项奖学金等方式,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通过实施名师、校友、朋辈“三维引领”计划,推动“柔性用才”,精准对接国防行业和工信领域,深入了解企业人才需求,聘请企业首席科学家等高级人才参与指导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精细优化人才能力结构。打通服务新型工业化的育人与用人“最后一公里”。
以改革开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已绘就。未来,南京理工大学将继续发扬“哈军工”光荣传统,以教育科技人才为着力点,为国家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南理工力量。
出品丨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策划丨新媒体中心
来源丨新型工业化
编辑丨高嘉骏
初审丨杨钰婷 孙樱芝
审核丨张珩 卢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