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aviera英语里的「Thank you」,有事没事都要谢,导致真正感激的时候都不知道要说什么。用多了意义就会被冲淡,语言学称之为「semantic bleaching」。 @微风阁这方面我觉得还是英语强。比如一天说一千遍的“This is the best **ever”,以及各种夸张的“I've never seen anything like this”,对各种表扬之词总是很挥霍,就不知道遇到真正的best时该怎么办呢? 但明显的好处是,接近幼稚夸张的英语夸奖法确实很适合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堪称婚恋、居家、育儿、社交之必备良品。 @愛丽絲骄傲爱和死亡词语的滥用严重削弱了这两个词的神圣性 @北部有小镇死。网络上泛用这个死(笑死、饿死,愁死,要死要死......)逐渐消解了人们对死过去那种严肃、恐惧的感觉。 @由美子“可爱”可爱简直是溢美之词嘛,遇到喜欢的人我会狠狠的夸她可爱,只有狭隘的人才觉得没夸的了才会夸可爱。 @老青春出门了=还在被窝快到了=刚出门不好意思,堵车=早着呢,等个俩小时吧你们先吃,我一会到=不用等我了,我来不了 突然意识到,语言的通胀可能和货币是同步的。 @段童“再见”自从有了电话开始,再见就失去了浓度,有了手机以后,再见又失去了一份珍重。常常在车站里听到有人挂电话前“诶,好好好好好好,再见再见再见,拜拜拜拜拜拜,挂了挂了挂了,好的好的好的。放心放心放心,没问题没问题没问题,再见再见再见再见。” @老张爱猫猫“xx 子”这样的说法不知道啥时候流行起来的,但是其实“子”好像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加上“XX子”这样的后缀好像能把原有词义的程度加深?咱们平时说的,“绝了”,加上后变成“绝绝子”,是不是听起来更绝了一点?😬,老师上课的时候有提到过汉语的双音节化现象,人们现在更愿意说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组成的词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