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 | 凯鲁亚克诞辰100周年

豆瓣读书 豆瓣读书 2022-08-08

👆关注并星标豆瓣读书 遇见更多好书


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1922~1969),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他以离经叛道、惊世骇俗的生活方式与文学主张,震撼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与社会观。这种追求无序、渴望狂欢的垮掉派精神,也成为20世纪文学发展的一个“切片”。


今天是凯鲁亚克诞辰100周年,为大家推荐一份书单:既包括凯鲁亚克、金斯堡等垮掉派代表作家的作品,也有比尔·摩根、琼·狄迪恩等时代亲历者的回顾。




在路上

豆瓣评分:8.5

作者: [美] 杰克·凯鲁亚克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译者: 陈杰
出版年: 2020-1


我只喜欢这一类人,他们的生活狂放不羁,说起话来热情洋溢,对生活十分苛求,希望拥有一切,他们对平凡的事物不屑一顾,但他们渴望燃烧,象神话中巨型的黄色罗马蜡烛那样燃烧,渴望爆炸,象行星撞击那样在爆炸声中发出蓝色的光,令人惊叹不已。


“垮掉的一代”代表人物杰克·凯鲁亚克最具影响力的经典代表作,美国文学必读书目。此版为“垮掉的一代”研究专家陈杰教授译本。


@竹官碧:“暗夜里,三个大地之子正努力谋定,把过去几个世纪的重负变成在他们眼前的黑暗中飘升的气球。”这版翻译得真好。


达摩流浪者

作者: [美] 杰克·凯鲁亚克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译者: 远子
出版年: 2022-3


相信这世界是一朵纤美的花,你就能活下去。我同时也知道我是世界上最差劲的流浪汉,可我的眼中有钻石的光芒。


凯鲁亚克成熟期代表作,将东方禅意融入“垮掉的一代”追求自由的精神。达摩流浪者是二十世纪的吟游诗人。他们拒绝认同庸常的需求,拒绝被囚禁于“工作—生产—消费”的封闭系统之中。他们想象着一个全是背包客的世界,四处游荡,爬山祈祷,把永远自由的愿景传给每一个人。


我们这一代人

作者: [美] 艾伦·金斯堡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译者: 惠明
出版年: 2022-1


如果说杰克•凯鲁亚克提出“垮掉一代”这个词,那么将这场文学运动塑造成形的则是艾伦•金斯堡,本书保存了诗人的声音与讲座风格,读来栩栩如生。——《出版人周刊》


1977年,距离出版《嚎叫》和凯鲁亚克《在路上》已过去二十年,艾伦·金斯堡先后五次开设课程,为“垮掉一代”文学创作留下了宝贵的记录。知名学者比尔·摩根听了金斯堡为课程录下的所有磁带,并编排了恰当的体例,将生动的课堂讲述变成了纸上的灵感抒发。从交往轶事、心理侧写到文本细读,艾伦·金斯堡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作家群像。


@夜河:爱垮掉的人一定会很爱这本,书看起来蛮厚内容也多但我读得很投入很快。金斯堡讲垮掉作品时专业、真诚也很动情,不可避免地带入了很多他们相交的故事细节(八卦),大篇幅引用文本相当于我再读一遍原作,挺怀念的,后面还讲了一些金斯堡个人的创作经验。很长一段时间垮掉的一代在我心里都直接代表了美国,提到美国我一定会先想起这群人。他们堕落疯狂、离经叛道,深夜在城市里酗酒游荡,但他们也象征着最自由的一切,足以唤醒每一个压抑已久的人心里最强烈的冲动。他们这一代人是虚无绝望的,最后逐渐消沉在主流社会中,但没关系,他们已经完成了自身的探索,生命本就是稍纵即逝的金色灰烬。


垮掉

豆瓣评分:8.0

作者: [美] 比尔·摩根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译者: 龙余
出版年: 2012-1-1


有了全职的工作,金斯伯格就没有时间进行写作;但如果没有了工作,他将难以维生。……这就是真实的生活,除非你足够富有。


作者比尔·摩根被誉为当今世界最了解垮掉一代的人,他是垮掉派领袖人物金斯伯格人生最后的陪伴者,是唯一一个结识所有垮掉派成员的人。与市面上以垮掉派人物为主线的传记体书写方式不同,本书以时间为顺序,突出了整个垮掉派作家之间鲜为人知的无数羁绊。


@追皮狸:激荡的历史与详尽的记录结合起来,成为探索那一代作品最好的注解。


放任自流的时光

豆瓣评分:9.4

作者: [美]苏西·罗托洛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译者: 陈震
出版年: 2017-11


我讲述的是自己的20世纪60年代,以及当时的格林威治村——我在那个大时代从皇后区移居到格林威治村,村里的那段经历塑造了我,改变了我的一生。


鲍勃·迪伦女友苏西·罗托洛回忆录。冷战阴影、核危机下,作为反文化运动的东海岸诞生地和大本营,格林威治村汇聚了时代的精神。民谣复兴运动,民权、女权、同性恋权益等各种运动在格林威治村风起云涌,激情澎湃的反叛时代和置身其中的绚烂人物互相塑造,创造着历史。


@nrty: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精彩的60年代,17—23岁的黄金岁月。苏西对诗歌、喜剧、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的热情和投入,对迪伦的影响可见一般。“我很高兴我登上了那班地铁,并在正确的一站下了车。”


向伯利恒跋涉

豆瓣评分:7.9

作者: [美]琼·狄迪恩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译者: 何雨珈
出版年: 2021-6


没有自尊地活着,就像在并不心甘情愿的情况下观看一部冗长的纪录片,里面详细记录了自己或真实或虚构的失败;每一次放映,都会出现新的素材。


美国文化偶像琼·狄迪恩的代表作,是第一批向公众揭示二战后美国繁荣表象下失序现实的作品,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掀起现象级的热议,并由此成为影响至今的美国文学殿堂级非虚构写作。


@bayonne:尤其喜欢结尾的几篇,读Didion是从蓝夜和奇想之年开始的,再读这本,倒着追叙她经历过的时代和她丈夫、女儿还没有离去的时光。最后她谈到在纽约的时候,那种第一次爱上人的感受。我知道我一定会离开这座城市的,因为这里只能留下年轻的人。


伊甸园之门

豆瓣评分:8.3

作者: [美] 莫里斯·迪克斯坦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译者: 方晓光
出版年: 2019-6


一代人的标志是时尚,但历史的内容不仅是服装和行话。一个时代的人们不是担起属于他们时代的变革的重负,便是在它的压力之下死于荒野。 


权威的美国六十年代文化史,全景展示“垮掉的一代”和摇滚乐兴起,完整见证美国新文化的诞生。


@赵松:恐怕没有比看六十年代美国的文化变化更有助于换角度看清国内最近二十年的文化变化了。莫里斯·迪克斯坦的丰富学养、宽阔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使这本书在今天看来仍具有现实意义。


乌托邦年代

豆瓣评分:8.8

作者: [法] 让-克劳德·卡里耶尔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译者: 胡纾
出版年: 2018-4


乌托邦,大概是年轻人的一种特权。大部分青年不能接受的是,他们将来生活的世界,会和他们父母喜欢的,亲手建造的,有时是亲手毁灭的那个世界并无二致。


1968至1969年间,让-克劳德·卡里耶尔作为剧作家的工作恰巧令他近距离接触到三座处于时代旋涡中的城市:纽约、巴黎、布拉格——接着又是纽约。他与工作伙伴游荡在不同国家,亲眼见证了乌托邦之风如何刮起。


@Mute_Chlid:太喜欢了。薄但耐读,越是冷静观察者的语气讲述起来越让人心痛。


法国1968

豆瓣评分:8.9

作者: [意] 安琪楼·夸特罗其 / [英] 汤姆・奈仁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译者: 赵刚
出版年: 2001-7


假如“丰裕富足(affluence)”在一朝一夕之间对你不再是所有一切,那么它马上就什么都不是。千年以来处在贫穷困乏的人类梦想,如今在资本主义的情境下实现了,但在实现的一刹那间却化为薄薄的一层纸翼,稍稍一晃,原先附在上面的形影就顿时无影无踪。


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席卷欧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抗义风潮,人类历史上最丰裕、最富足的一个年轻世代竟然对资本主义社会、科技官僚社会与父权社会的礼法、成规与价值感到不耐与不屑,并进而以行动要求实现激进参与民主与尝试另类生活。《法国1968:终结的开始》即是对法国1968年事件的第一手描术及分析。


中产阶级的孩子们

豆瓣评分:8.9

作者: 程巍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6-6


中产阶级孩子每天都会遭遇大量商业广告。广告体现了一种“胡萝卜”策略:它诱发满足感,然后使这种满足感打折扣或落空。


一部有关60年代反文化运动的比较深入的研究专著。不仅涉及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理沦文献,而且提出了十分独到的观点,认为这是“以反叛资产阶级的名义来完成资产阶级本身的一场革命”,“是资产阶级夺回旁落于贵族和左派之手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的文化领导权”。这一结论打开了我们理解60年代革命之性质的全新视野,并且对理解当今的理沦流派和学术研究的意义均有不小的启示。


@失败的小偷:好到让人词穷。以60年代中产阶级大学生运动是资产阶级继工业革命、政治革命后进行的一场文化革命为核心观点铺开论述,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分析材料的能力令人叹服。除对核心观点的论述外,谈《禁酒法案》的兴废和20世纪“英国文学”的学科化的两部分也精彩无比,且能通过层层推衍最终支撑结论。两个处理得有些模糊的地方,也是自己的疑问:1.所谓的文化等级制,亦即对高级文化-低级文化的区隔,究竟只是一种阶级事实的投射,还是存在着某种文化/美学的自律性?2.当这场革命高举左派的大旗行资产阶级文化革命之实的时候,学生们究竟是充当了历史理性的某种无意识中介,还是他们也有充分的自觉呢?


东风

豆瓣评分:8.8

作者: [美] 理查德·沃林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译者: 董树宝
出版年: 2017-3


2012年《金融时报》最佳历史类图书。理查德·沃林指出,60年代流行于法国智识精英中的“毛主义热”与中国现实并无实质关联。通过回顾60年代法国文化与政治生活,《东风》力图揭示“毛主义”是如何出人意料地影响了法国的民主政治进程。


理查德·沃林记录了这样一群人:尽管他们有时显得荒唐可笑,却一贯秉持深刻和严谨的态度来思考并行动。因此,《东风》堪称一部具有价值和时代意义的优秀著作。

——《华尔街日报》




除书单外,3月12日—3月22日,豆瓣读书还联合湖南文艺出版社、一頁folio发起《在路上》和《达摩流浪者》的共读活动。感兴趣可戳下方海报参与。


👇点击进入凯鲁亚克专题👇


■ 往期精选

8本女性文学批评,不断更新与生长的“亚特兰蒂斯”对抗沉默,拒绝遗忘:乌克兰与东欧的世纪悲歌“有时候觉得寂寞了,就会想写小说。”
↙️阅读原文至“凯鲁亚克”专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