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作品 | 华灿奖-东北赛区一等奖-鱼塘落,红树生
本期IDEA
“鱼塘落,红树生”带来的是政通人和!
01
主题灵感
灵感产生小技巧:读图
读图不光是欣赏优秀的图面,作品中解决问题的逻辑和梳理问题的思路更是灵感寻找阶段所需要特别关注和学习的内容,如今的竞赛对于内涵的深度也越来越看重。中国人居金奖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孟佳拉虎的保护给了本作品很大的启发,作品中人虎冲突的根源分析的方法和对于生计需要和动物资源保护矛盾的解决策略让人耳目一新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这也是初期我们寻找的思考点。
矛盾发现小技巧:资料的全面收集
有了大概的方向后,本组研究了国内红树林保护的现状,我们发现了一份法律诉讼文案,内容是是广东省湛江市章麻区岭头村的村民将政府告上了法庭,近年来岭头村靠着生蚝养殖业成功摘帽脱贫,与其临近的湛江市红树林保护区中国红树林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政府的保护工作本应是利民的好事,可是却为何会与居民产生冲突?由此本小组确定了要解决的问题。
主题确定小技巧:问题归纳与思路梳理
到了创作的这个阶段,矛盾的大概的方案定位已经确定了,作品也就进入所谓的前期分析阶段。前期分析在作品的完成中占用了大量的时间,我们对区域位置的自然条件进行了水位、气候、资源现状以及台风等气象情况的调查。对沿岸的居民进行了人文方面的调查,主要内容为经济模式,历史沿革还有周边资源文化的建设的调研。
02
设计说明
前期分析
首先本组以全球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的东南部红树林资源在世界的地位,该地区位于红树林适宜生长的东南亚气候带所以红树林资源丰富。视角放近,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到该地区红树林面积的衰减速度。
湛江市位于我国的南部沿海地区,洪涝灾害频发,本组通过降水量与台风登陆地点的数据图示化,得到了洪涝灾害频发的结论。
地理特征
我们在进行淹没区分析时使用GIS技术保证了分析图像的科学性,将风暴潮对于当地的破坏程度进行直观的呈现,同时我们根据GIS的区域性质划分数据绘制了直观的轴测图,用拼贴还原了当地的地貌特征。结合具象的轴测总结出当地特色的鱼塘地貌与风暴潮对当地的破坏。
地理现状
周围居民的原始发展方式依赖于对环境的破坏,我们可以看到在政府规划保护前的经济发展严重破坏了红树林的生长环境,同时该区域的人文活动十分多样,有很大的旅游潜力。
沿岸人文
策略框架
场地问题
我们以入海口的中心岛为中心,将两岸的鱼塘辐射状后移,将岸线整理为原始的自然线条,岸线内的鱼塘进行保留,同时在鱼塘中进行生态种植等经济效益整合,在靠近岸线的废弃鱼塘中开展与红树林正向促进的野生养殖。鱼类的养殖大量转移到深海的网箱中,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实现经济转型。
策略1
上文中鱼塘大量废弃也为红树林栖息地的恢复提供了基础,鱼塘本身的网格型结构被改造成了更适合水土保留的自然流线,退潮时水流速度的减慢有利于水土的恢复,红树林更容易在被自然沉积的土质上生长,同时人工种植与自然生长相结合,结合动物保护实现生态环境的还原。后期的游览工程开发也秉承着绝不破坏原有环境的原则进行开发利用。
策略2
首先我们对岸线的整理与对红树林的孕育使岸线形成了三道半天然防波堤,这就解决了主要灾害也就是台风与风暴潮对于沿岸居民的影响。其次我们创新了一系列经济方面的灾害应对转型,我们将中心岛部分水区安装了潮汐和风力柱发电装置,以巧妙利用台风和风暴潮等灾害,同时我们将机械蚝排引入当地的养殖中,可以通过升降高度与位置移动使蚝排避免被灾害摧毁,从而有效保护核心产业。
在人文旅游方面我们开发了当地的习俗,开展特色民俗体验如游神等活动,同时进行赶海与海边特色民俗等生活体验项目。我们同时开发了红树林公园,采用特色浮桥实现对红树林环境保护的同时能满足游人深入红树林的游览需求。
策略3和4
03
Mapping设计
Mapping是全图的焦点可以说是图面上最重要的图也是信息量最大的图,有一张好的Mapping也就决定了展板会有着优秀的表现力。
总体区域规划
我们将入海口地区与海湾沿岸的滩涂鱼塘改造成了自然生长的曲线,相较于原来的鱼塘地貌更有观赏价值而且利于水土的沉积,这种曲线的灵感来源于原有红树林自然生长的轮廓,我们根据老红树林的轮廓规划出了新红树林的轮廓,参考区域未遭破坏前原始红树林的轮廓来制定最终的恢复目标。
整体规划
我们选择了入海口位置的中心岛屿进行详细规划。中心的滩涂小岛原本为一处废弃的鱼塘,因为入海口的特殊位置与人为的鱼塘肌理,这里汇集了很多垃圾,使本来残存的红树林进一步被蚕食。进行规划后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浮桥装置捕获垃圾,并利用浮桥将这片孕育中的红树林开发成为了红树林公园,来宣传环保知识。另一侧的岛屿规划成为红树林孕育区,将全部用于孕育原始状态的红树林,形成海上天然屏障。
04
团队合作小tip
出图步骤
其实在策略的框架形成之后,作品就可以进入出图的阶段了。本小组为五人小组,人手比较充足,所以我们安排了一位同学去组织并设计Mapping,其余同学去画分析图。
出图阶段应该是所有的竞赛小队所面临的最困难的时期,面对着许多挑战。首先是大家作图有自己的习惯,即使对着同一张意向图做出来的图也都有很大的差别。
其次Mapping不能容到图板之中,分析图深浅不协调都是合作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在作者看来,预排版在其中的作用很大,并能有效地解决以上的问题。
预排版是指将意向图和意向展板之间进行一定的组合,包括灰度深浅与风格上的组合,在初期合作的小队可以尝试降低饱和度或使用单一的色卡、颜色倾向等来避免风格不统一的问题。
其次是预排版与mapping之间的关系。mapping在预排版中必须有一个大体的框架或大体的范围,能确定mapping中的深浅关系才能合理组织其他分析图中的深浅占比。这样在A0大板的组织中才能使整体效果看起来和谐统一,内容多而不乱,同时这样也解决了mapping无法融入排版中的问题。
预排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查找资料,这也要求了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多注意资料的收集,这样在竞赛的预排版中会省去大量的时间,并能更高效的进入下一步工作的进程。
遇到的小问题
在第二章进行具体设计和策略的展示构图时,我们遇到了时间不充足的问题。我们将四个策略模块进行统一结构出图,按照同一种结构画图可以保证出图效率。在竞赛班结束之后,老师依然给予了我们帮助,组员们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了所有的作品,并最后完成了大展板的组装。至此“鱼塘落,红树生”正式问世开启竞赛投递的旅程。
05
赛后总结
小组成员的美术功底都很棒,整合完成之后作品有一种清新淡雅的美,在规整中显得内容十分充实,但是不凌乱。
当然这段旅行也存在遗憾。作者在这个学期生态修复课程的学习中收集到了俞孔坚先生在三亚红树林公园的资料,阅读完之后受益良多,这种通过设计堤岸来降低浪潮对岸线的侵蚀并降低水体流速,促进泥沙沉积以孕育红树林生境的想法与本小组的策略竟然有些异曲同工之妙,但可惜的是,我们只是将这种想法作为了策略中的一环,并主要作为平面设计的依据。
总版
06
竞赛营感受
在竞赛营中这近一个月的生活确实是很充实的,线上的竞赛营其实面对着许多挑战,比如小组成员的沟通和时间的协调,但是我们都克服了,大家都在朝着能得奖的目标努力时是能克服很多问题的,这也是竞赛营的魅力所在,大家的能力或许有高有低但是目标都是一致的,只要肯学习肯尽力小组的合作就一定会有结果,毕竟谁会来竞赛营里摆烂呢。
现在的景观竞赛的强度在竞赛营里不受累是不可能的,小组成员都很辛苦,过年没有休息几天,几乎每天都在不停画图,开学也在画,这没有办法,我们有大二的同学也有大三的同学,很多技术都是现学的,大家互相教,画图技术和速度在任务量的逼迫下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竞赛是很不容易的,图量、新意和整体协调缺一都不可,边画边调整甚至重新画都是常有的事,但是好的作品和画图的经验都是这样磨砺出来的。
在这里必须容许我夸赞一下我们的指导老师-阿正老师,我称他为竞赛仙人,每个环节阿正老师都参与其中而且迅速推动着竞赛的发展,作为组长我收获极大,也许我将来有幸能带领学弟学妹们参加竞赛也会学着像他一样,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小组快速找准方向,初期和小组一起查找资料确保问题的准确,遇到调整不好的图亲自上手平定混乱,不得不说竞赛中绝对的经验和画图的实力是获奖的定心针,没有“竞赛仙人”带我们走上这一遭或许大家需要走很多弯路才能学习到竞赛正确的流程和出图的风向,也正是阿正老师在质量、速度、立意等全面的把关,在每晚的会议上一针见血的指出每个人图面的问题,才有了这幅作品按时提上赛道并获得了不错的成绩。(ps:问题分析的图是阿正老师一晚上给改的,我们两天没解决的问题他一晚上就给解决了,说是改其实几乎是他自己重新给画了一份……)
希望作者的经验可以帮到大家,希望大家在竞赛中能获得优异的成绩。
前沿课程
北京林业大学 |《园林苗圃学》清华大学 |《新城市科学》名校慕课合集 | 景观、建筑、规划 | 同济、清华、东南慕课合集 | 同济大学设计类课程竞赛公开课 | CHSLA一等奖、LA先锋奖综合奖寒假景观竞赛营 | 名师带队CHSLA分享会 | 共6组获奖作品软件基础课 | PS AI ID RHINO GrasshopperRhino基础课 | 如何用Rhino+GH画惊艳的设计图?
向上滑动查看所有精彩内容(点击文字可进入文章)
# 竞赛灵感IDEA竞赛交流群 #
分享前沿竞赛资讯、获奖作品、竞赛指南
优质设计、前沿课程
更有海量竞赛图纸、素材分享
# 群内氛围 #
# 进群方式 #
这里欢迎每一个对竞赛感兴趣,期待交流的小伙伴~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