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考热点专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初中历史 2023-02-13

1

线索导引

2

考点梳理


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时间:1978年12月;地点:北京。

内容:

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③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意义:从此我国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党的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命运的一个转折点。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意义: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试点:安徽凤阳县小岗村)。

启示: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建立:1980年,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1988年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最大)。

作用: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为—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 有力推动了我国改茧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国现已形成了包括经济特区(4+1)——沿海港口城市〔14个)——经济开放区等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有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4.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

5.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1)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等一批法律,初步建立起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法律体系框架。

6.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推动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2)★1992年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7.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们国家的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前提: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首先针对台湾问题提出(1979年),最先解决香港问题(1997年)。1997年香港、1999年澳门回归设置特别行政区。

8.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内政问题:国民党退守台湾;

外交问题:香港、澳门沦为英国、葡萄牙殖民地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目前海峡两岸交往的原则:相互尊重、互补互利。目前海峡两岸交往的任务: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

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

9.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1)1991年我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并提出“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的区域经济合作原则。(2)200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10.知道“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定。

(1)1973年袁隆平培育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

(2)1986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八六三计划) “神五”系列载人飞船和“天宫一号”空间站就是这一计划的实施表现。

11.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得到 广泛应用,我国政府的战略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实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12.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发展高等教育。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我国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九年义务教育。

1977年底,恢复高考制度,从此,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13.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文学成就:

①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著名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史》《红岩》等,成功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形象,是那个时代青年喜爱的作品。

②1981年,茅盾文学奖设立。

③1991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开始实施。

体育事业成就:

①1984年,在洛杉矶举行的第 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人实现了奥运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②2000年在悉尼第27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金牌28枚,名列金牌榜第三,实现了新的飞跃。

③我国申办的2008奥运会成功举办,中国体育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一。

14.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改革开放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15.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就业方针: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

16.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建立了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等社会保障制度。作用:促进了企业改革;稳定了社会。

真题演练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民族复兴之路”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设汁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把下表补充完整。(3分)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2)根据图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1分)你从图2能获取什么信息?(1分)试分析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国家实行了什么政策?(1分)



战后……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吴建民《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

(3)根据材料分析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是什么?(1分)

(4)纵观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参考答案

(1)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或《共同纲领》)(1分);②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或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1分);③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1分)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左”倾错误(说出一项即可,1分)。信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持续增长;(1分)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改革开放)(1分)

(3)原因:大批亚非国家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1分)

(4)法治:依法治国,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等;经济: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制定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等;外交: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从法治、外交、经济三个方面任答二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均可得分,2分)

往期精彩

中考热点:中共领导的革命和建设

再谈历史开卷考试技巧

中考必备的20张历史思维导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