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上历史《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预习提纲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基础知识: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6—公元前221年)两个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春秋时期,出现了 铁制农具和牛耕 ,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2、手工业:手工业的规模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 业、煮盐 业以及 漆器 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3、商业: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很多城市开设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也越来越广泛地流通。
二、王室衰微
4、分封解的瓦解: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逐渐遭到破坏。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士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世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就使分封制逐步瓦解。
5、周王室衰微: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已无力控制请侯;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财政困难。
6、诸侯崛起: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三、诸侯争霸
7、原因: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
8、状况:
(1)当时,诸侯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
(2)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9、结果:
(1)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2)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自我检测:
1、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作用开始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争霸
B.百家争鸣
C.商鞅变法
D.铁器与牛耕
3、《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
A.耜耕
B.牛耕
C.耧车
D.机耕
4、 2014年5月6日,为期一周的安徽省颍上县第九届管子文化旅游节开幕。管子即管仲,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被称为“春秋第一相”。他辅佐下列哪为诸侯成为春秋首霸
A.秦孝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齐桓公
5、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最主要的是因为
A.分封制的推行
B.百家争鸣的活跃
C.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
D.合纵连横的开展
6、下列历史人物,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后来成为春秋霸主的是
A.晋文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秦孝公
7、战车自商代晚期崛起,春秋趋于鼎盛,当时大的诸侯国往往号称拥有万乘战车。随着作战地域的扩大,战车受地形的限制,到战国时开始衰落,并逐渐被灵活的步兵、骑兵所取代。战车的兴衰直接反映了当时
A.经济的发展
B.战争的需要
C.运输的需求
D.社会的安定
8、春秋战国乱悠悠。“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争霸局面的出现,源自与哪一制度的衰落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9、 “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春秋
B.战国
C.西周
D.商朝
ADBDC BBCA
往期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