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部编版:七上历史《材料题专练(11—20课)》

初中历史 2023-02-13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杂志》

材料二:“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而不可食”。

——《汉书·食杂志》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归纳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为此,汉高祖采纳了什么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初年哪一盛世局面?当今社会,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重中之重,请你为了解决“三农”提两个建议。 


答案:

(1)社会状况:国家贫困,土地荒芜,饥荒严重(任一点即可) ;

措施:“无为而治”的宽松政策,轻徭薄税,与民休息(任一点)            

效果:促进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复苏。

(2)盛世局面:“文景之治”;

建议:重视农业生产,关注民生,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支援农村建设等。(任答两点点言之有理即可) 

  

2、观察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①图中方框A表示秦朝都城,它的名称是?


②根据地图所示,秦朝东北部的郡是       郡,郡级驻所位于今天广东省的是       郡 。 


答案:

咸阳、辽东、南海


3、阅读下列材料:

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建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疆而合纵,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子。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上”是指哪一个皇帝?


(2)该皇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材料概括该皇帝实行的折翼措施的目的。


答案:

(1)汉武帝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削弱封国势力,加强中集权


4、列表法是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之一。贝贝同学学完第10课“秦王扫六合”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后,决定设计一张表格,对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史实(见下面),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应如何完成?

A:举办太学  B: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统一货币E:统一文字F:允许诸王分封自己土地,削弱诸侯国势力G: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比较:


答案:

秦始皇:政治G经济D思想文化BE

汉武帝:政治F思想文化AC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壮心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材料二: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却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曰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后汉书·皇甫嵩传》

(1)这则材料与哪一次农民起义有关?发生在什么时候?


(2)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有什么意义?


(3)黄巾起义爆发在哪一朝代?领导人是谁?


(4)材料一、二分别涉及我国历史上两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为什么会爆发农民起义呢?


答案:

(1)陈胜吴广起义、前209年

(2)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揭开了农民起义的序幕。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为秦朝灭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东汉、张角

(4)政治腐败黑暗;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等


6、读图回答问题:


(1)这幅历史地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么的作用?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机构?它设置的意义是什么?


(4)这条通道对我们的现实生活还有价值吗?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

(1)丝绸之路

(2)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4)有;促进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200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作战,打败袁军,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材料二: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决战。孙权的大将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打败曹军。

材料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的是哪两次战役?这两次战役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二反映的战争之后形成了什么局面?


(3)材料三中的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他的抱负实现了吗?


(4)为什么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会有不同的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案:

(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社会现象。

(2)赤壁之战以后,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3)统一全国;没有实现。

(4)在作战中战略战术要得当,时机要成熟、要注意谦虚和骄傲的关系。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能避风尘,夏不能避暑热,秋不能避阴雨,冬不能避寒冬。

——摘自西汉晁错《论贵栗疏》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自《宋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汉代农业的艰辛生活,那时的“春耕”是应用何种农业耕作方式?这种耕作方式在春秋战国时期引发了怎样的社会变革?


(2)材料二反映了南朝江南经济的什么现象?并指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3)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在当时社会,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出现了同古代一样的人口流动。请简要分析农民工进城的利弊。


答案:

(1)牛耕;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南朝地区经济得到发展,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裕;原因: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少战乱,一些统治者也努力革除弊政,注意发展农业经济;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环境优越,适合农作物生长;南迁和当地人民的努力劳作。

(3)加快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强了南方民族间的交融。

(4)利: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弊:对城市就业、交通、环境等产生一定的压力。


往期精彩分享:

2018部编版:七上历史《全册复习提纲》(精简版)

2018部编版:七上历史《全册关键字、易错字强调》

2018部编版:七上历史《材料题专练(1—10课)》

20个文化典故,信手拈来即文章,快收藏!

2018部编版:七上历史《期末复习卷(一)》

上课老走神怎么办?9张图教孩子培养注意力!

2018部编版:七上历史《判断题训练(四)》

2018部编版:七上历史《判断题训练(三)》

2018部编版:七上历史《判断题训练(二)》

2018部编版:七上历史《判断题训练(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