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版:八下历史《期中考试真题卷(一)》

初中历史 2023-02-1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如图诗歌的创作背景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3.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在危难关头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下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人物是(  )

①邱少云②刘胡兰③董存瑞④黄继光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4.1952年底,一广播站以“你幸福吗?”为题征询广大农民的感受,他们普遍给予肯定的答复。这一时期中国农民的幸福感主要来自(  )

A.分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 

B.积极投身“大跃进”运动

C.参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列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6.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

A.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

7.如图创建于济南的老字号瑞蚨祥,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成立合作社

B.赎买政策

C.无偿没收

D.政企分开

8.《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土地改革、联产承包、深圳特区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9.阅读如图“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导致出现1958年数据的主要原因是(  )

A.“大跃进”运动的兴起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中共八大的召开

10.“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核心人物分别是(  )

A.王洪文、张春桥 

B.林彪、王洪文

C.林彪、江青 

D.江青、姚文元

11.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方面的史论,搭配正确的是(  )

12.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



A.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抗战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3.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后,党和国家又着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至于城市改革怎么改?党中央回答:“农村改革是权力下放,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要权力下放,下放给企业,下放给基层。”由此可知,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是(  )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所有制结构改革

C.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D.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

14.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的研究课题是(  )

A.民族团结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祖国统一 

D.外交成就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邓小平理论、“一国两制”、初级阶段、科学发展观


B.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国企改革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识图题

16.请跟随以下图片足迹,重温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在农业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13分)




(1)图一反映的事件是在哪一法律文献的指导下进行的?(2分)图一和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关系?(2分)

 

(2)图三反映的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2分)从图一到图三,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图四群雕中小岗村农民的做法,契合了我国哪次会议的精神?(2分)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实行了怎样的改革?(3分)

 

三、材料解析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

(1)“一化三改”中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4分)

 

(2)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哪两次“急躁冒进的错误”?(4分)

 

(3)你认为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哪些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4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下图是新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宣传画

材料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工业化程度迅速提高,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六位(现在,我们是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大为提高。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最壮丽的篇章。


(1)材料一中“民族独立”的具体标志是什么?(2分)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把“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致力于改变工业落后局面的举措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我国工业化进程出现了什么问题?(3分)产生了什么后果?(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意义。(4分)

 

四、探究题

19.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16分)

【对内改革篇】

材料一:1978—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如图反映的变化主要得益于哪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2分)在此之后,农村中哪一类型企业迅速发展起来,改变了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2分)


 

【对外开放篇】

材料二: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国家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有四个,它们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2)国家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分布在哪些省份?(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选定这四个城市设立为经济特区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三: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态度是鲜明的。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


(3)在21世纪初,中国采取的什么重大举措(事件)体现了材料三所反映的态度,请举一例说明。(2分)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开放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CCAC

6——10:ABDAC

11——15:DBABD

16.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为“一五”计划的实施准备了条件。

(2)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由农民土地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或由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7.

(1)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文化大革命”。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4)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18.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2)“大跃进”(盲目追求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3)完成了工作中心转移;揭开了改革开放序幕;推动现代化工业体系建立;增强了工业实力。(任答两点即可)

19.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

(2)广东省、福建省。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便于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任答两点即可) 

(3)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等。(4)改革开放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改革必须要与国情相结合,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改革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要加快开放步伐,赢得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权;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往期精彩分享:

部编版:八下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1—11课)》

部编版:八下历史《期中专题:建国以来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

部编版:八下历史第1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复习提纲

部编版:八下历史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复习提纲

部编版:八下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复习提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