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版:九上历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初中历史 2023-02-13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学习目标:
1、识记西欧城市复兴的时间、区域,城市争取斗争的常用方式;了解市民阶级的形成过程;了解大学的兴起、大学自治及其开设的主要课程等。
2、在城市的兴起和发展的层层分析中,学习掌握从图片与史料中汲取有效历史信息;树立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思想意识。
3、体会中世纪市民追求人生自由、争取城市自治的勇气,感悟“走出中世纪”来自于“人”本身的推动力。
学习重点:
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学习难点:
西欧城市的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的作用。
新课讲解:
知识点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中世纪的西欧,有90%的人生活在庄园里,只有10%的人生活在城市里。在中世纪的德国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自由”是一个美好的名词,城市的自由更是吸引着西欧庄园里的人们。

1、城市的兴起
①时间:从10世纪起;
②兴起原因: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③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④兴起地点:在封建主和教会的领地上
⑤著名城市:英格兰——伦敦、法兰西——巴黎、意大利——威尼斯
⑥新兴城市的特点: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商人和手工业者聚集;规模小,人口少。

这些新兴城市的交通便利,更容易获得廉价原料,也方便产品的销售。城市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大量的商人和手工业者聚集,逐渐形成了市场和居民区,并在此基础上扩大,最终形成了城市。城市的规模很小,人口一般在5000人左右,13世纪时,英格兰最大的城市伦敦只有4万人左右,法国的巴黎大约为6万人,而与此同时的中国,北宋的都城开封已经有百万人口。

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许多城市都出现了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2、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①城市居民为什么要争取自治权?
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农一样履行义务。
②争取自治权的常用手段都有哪些?斗争的结果如何?
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出现了自由城市和自治城市。
③城市取得自治的形式是什么?
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④自治典型:琅城起义

城市自治的典型是法兰西的琅城起义。琅城的斗争维持了长达2个世纪。刚开始,琅城市民赎买了自治权,但是当地主教把赎金花光后,又收回自治权。12世纪初,激愤的市民冲入主教家中,将主教乱棍打死,暴尸街头。之后又同封建势力抗争多年才取得自治权,路易六世被迫向琅城颁发了特许状。

琅城起义反映了什么?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和封建主之间的阶级冲突日益尖锐。
特许状赋予了城市哪些权利呢?
免税、保护私有财产和人身安全、免除徭役、诉讼自由、保证交易,保障人身自由。
有了特许状,城市就取得了自由和自治权。那么,自由城市和自治城市有什么区别呢?
自由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自治城市: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的权力,成为自治城市。
3、城市自治的影响
①国王给在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状,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
②但是,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局限性)
知识点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1、城市居民及其生产生活
(1)城市的基本居民都是哪些人?
手工业者和商人
(2)他们如何生产和生活?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
(3)城市居民来自于哪里?
周围农村的农民/农奴转变而来
(4)早期的城市建筑简陋、环境糟糕、瘟疫横行。周围农村的人为什么愿意到城市生活?
农奴逃离庄园进入自由城市,居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身份,也就享有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们重新变成农奴。
(5)你如何理解“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句谚语?
从政治角度说,生活在乡村的农奴缺乏人身自由,基本上被束缚在土地上,与庄园主人有依附关系,而城市中的市民则相对具有很大的自由。从经济角度来说,乡村的庄园生活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而城市中商业发达,贸易繁荣,十分开放。
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获得新的身份,开始了新的生产和生活,带动了工商业的繁荣,也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2、行会的出现
在工商业繁荣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部分人获得的利益超过了另一部分人,这就产生了矛盾,而个体经营者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也需要协调,于是出现了行会。

①建立行会的目的是:避免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维护行业的共同利益,同时防止封建领主的侵犯。
除此之外,行会也会组织会员互相帮助,收会费办公益事业,还有自己的武装,在反抗封建主保护自身权益和争取城市自由自治的斗争中,起到组织领导的核心作用。
②行会的类型: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
行会的类型主要分为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两大类,行业内部又再有细分。商人行会的出现比手工业行会稍晚,但比较富有,其经济势力和地位都远超手工业行会。
③行会的管理:商人行会的行规严格限制外地人在城内经商,强制执行统一的商品价格,禁止囤积居奇。手工业行会的行规也禁止外地手工业者及其产品进入,规定本行业产品的制造工艺、规格、原料和用量还规定工人的人数、工资与劳动时间。
从管理规则中,明显看出行会有地方保护主义的色彩,同业之间也实行平均主义的经济政策。
行会的组织形式从上到下分为四等,依次是行头、行东、帮工和学徒。行东、帮工和学徒之间表面上是师徒关系,但实际上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3、市民阶级的形成和分化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也逐渐形成。但是在商业生产的发展中,竞争不可避免。由于各行各业之间,作坊与作坊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行会内部发生了两极分化。在竞争中取胜的成为行会的上层,竞争失败的变成雇佣劳动者。市民阶级出现了分化。
(1)市民阶级中分化出哪些人?
大手工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
(2)从中逐渐产生了什么新的阶级?
早期资产阶级
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课后活动:中古西欧城市与同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有何不同?

中古西欧城市
中国古代城市
起源
以经济的自然发展形成
以国家政治需要而建立
结构
生产城市
消费城市
作用
经济中心
政治中心
规模
规模小
规模大
建筑风格
西欧建设城池为了商业、宗教,城市中心一般是教堂,建筑方式多种多样
中国建城为了防御敌人,建筑方式严格按照周礼,一成不变
管理
有自治权
没有自治权
甲、乙两位同学谁说的有道理?
参考:乙同学的说法更有道理。虽然宋代的城市比欧洲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也有市民阶层。但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市民阶级,而且它还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4、城市兴起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①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形成了市民阶级;
③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④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最终促成了大学的兴起。
知识点三:大学的兴起
随着城市的兴起和工商业的发展,新兴的市民阶级需要文化知识。因此,教会对文化的垄断开始被市民突破,城市里的市民世俗学校应运而生。

①“大学”的含义
本义是指一个团体或行会。大学最初与中世纪城市中的手工业行会或商人行会的性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大学是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益的团体,后来逐渐用来指专门的教育机构。
②大学产生的背景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分析:经济的发展为大学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城市的兴起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出现,为大学的产生奠定了社会基础;而希腊、罗马古典著名和阿拉伯文化则成为大学学习的主要内容。
③大学的兴起及其发展历程:
兴起: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分析:在欧洲中世纪大学创办前,高等教育存在了数千年。古代埃及、印度、中国等都是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古希腊、罗马、拜占廷及阿拉伯国家都建立了较完善和发达的高等教育体制。
“大学”专指12世纪末在西欧出现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这种机构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如组成了院系,开设了规定的课程,实施正式的考试,雇佣了稳定的教学人员,颁发被认可的毕业文凭或学位等。和现代大学的学科设置以及学位制度基本相同。
发展:
12世纪,巴黎出现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
巴黎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
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
分析:教师私人办校要取得授权许可证,相当于今天的教师资格证。随着人数的扩张,为了保障权利、利益和提供法律保护,所有的教师联合成特殊的组织,也就是教师行会,相当于现代大学的院系;学生则组成同乡行会,双方各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④著名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法国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
1087年,意大利建立了第一所正规大学博罗尼亚大学,它是欧洲最著名的罗马法研究中心。随后,欧洲各地相继出现了大学。巴黎大学最初是巴黎圣母院的附属学校。1200年,法王承认巴黎大学的学者具有合法的牧师资格,有司法豁免权。1215年,教皇特使为巴黎大学制定了第一个章程,取消圣母院对巴黎大学的控制权,巴黎的教师协会获得了合法团体的资格,成为被法律承认的大学。1168年巴黎大学的学者们来英国创办了牛津大学。1209年牛津大学部分学者分离出来创办了剑桥大学。13世纪的牛津大学,是当时欧洲的科学中心,也是西方近现代的科学的萌芽之地。
中世纪大学按领导体制可分为两种类型:
以最早兴起的博罗尼亚大学为代表的称为“学生大学”,由学生主持校务,教授的选聘、学费的数额、学期的时限和授课的时数等,均由学生决定,欧洲南部的大学,如法国(巴黎大学除外)、西班牙、葡萄牙等地的大学多属此种类型。
以法国巴黎大学为代表的称为“先生大学”,由教师掌管校务,欧洲北部的大学,如英格兰、苏格兰、瑞典、丹麦、德国等地的大学,则多属此种类型。
⑤大学的自治地位: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司法特权指大学师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而是按教会法规定,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大学法庭独立审理。
⑥国王和教皇对待教育的态度:
国王希望大学成为教育和文化中心,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
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
⑦大学的教育自主权:在不违反正统教义的情况下,大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⑧大学课程的设置及其评价
基础课程
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专业课程
法学、医学、神学

作为一名一千多年前的大学生,在刚开始进入大学学习的时候,首先要参加的是艺学院的学习。这个“艺”并不是指“艺术”,而是“技艺”。这些技艺一共七门,所以它们又被称为“七艺”。
文法是“七艺”之首。写作和演讲,理解比喻,帮助理解《圣经》。
修辞的功用是演讲辩论,书写文案,渲染诗歌。这个科目衍生出来的就是雄辩术。雄辩术是人文学科中最为困难,而且也是最为综合的科目。
逻辑又称为“辩证法”,教学生如何去思考,辨析正误,准确定义一个事物。相当于今天的逻辑学,主要是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也就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天文主要是教授学生理解基本的天文常识,推算宗教节日,或者根据天文记录,能推算过去发生的事情的年代。
音乐课主要教人学唱教会音乐。乐器和流行歌曲不在教授范围。
完成艺学院学习后,才能进入到神学、法学和医学这些专科院系进修,毕业后,就成为神学、法学和医学的专业人才。
⑨大学课程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⑩中世纪的大学最主要的特点是:学校被教会所控制,神职人员处于知识的垄断地位,所以教育本身也带有神学的色彩。中世纪大学的教学建设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说课程贫乏,科目少,教学方式固定,教学方法虽然多样,但不注重研究等,经过近千年的发展,才形成了现代大学的教育体制。
知识小结:

知识检测:

1. 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庄园制、大学的产生、城市自治。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
A. 上古亚非文明        
B. 上古欧洲文明
C. 亚洲封建国家        
D. 中世纪的欧洲
2. 回顾历史,中古时期的西欧城市与同时期的中国城市最大的不同在于 (     )
A. 商品经济发达             
B. 城市规模大
C. 城市人口多       
D. 一些城市拥有自治权 
3、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
A.农民阶级           
B.封建贵族阶层 
C.市民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4.西欧中世纪大学兴起的条件是( )
①城市的复兴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③市民阶层的需要④教会的支持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业剩余产品的增加
②商业贸易的发展
③人口的增长
④统治者的英明决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下列对城市居民和领主之间关系看法正确的是 (      )
A.城市居民和领主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B.领主可以向市民任意征税
C.领主可可剥削市民财产
D.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

往期精彩分享:

部编版:九上历史第8课《西欧庄园》

部编版:九上历史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难点:九上历史《封君与封臣》

2018部编版:九上历史《全册思维导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