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跳脱文明,讴歌牛粪,别错过这部又穷又破的不丹冷门佳作

巴塞君 巴塞电影 2021-06-22
杨德昌导演曾在电影《一一》中说,“电影发明之后,人类的生命至少延续了三倍”。

跨越地域观看,是这种光影文化的特色之一,往往能够透过镜头,进行超越语言的文化对话。

不丹电影《教室里的一头牦牛》,正是这样一部作品。


本文有剧透。

1

生活在不丹首都廷布、受聘于国家的老师的乌金正处于聘期最后一年。

对于一早就想离开不丹前往澳洲当流浪歌手的乌金来说,在这的每一分钟,都是折磨。


令乌金猝不及防的是,作为对他消极工作态度的回应,教育部直接安排他去“世界最高学府”——海拔5000公尺的鲁娜娜国小任教一年。

这意味着,乌金不仅摆脱不了教师工作,甚至还要远离都市生活,去全国最偏远的村落继续效力。


更让乌金想不到的是,他要和向导一起徒步八天,才能到达这个人口数目为56的高地山村。

显然,光是跋涉到鲁娜娜,对城市青年乌金来说就已经是一项“劝退”挑战了。

即便有一眼望不到头的美丽风光,但鲁娜娜仍是个电力资源稀缺、不使用厕纸和牙刷、尚未接通现代文明的地方。

之于乌金,这不亚于是对正常生活习惯的全部改造。

幸好,与孩子们的相处唤起了乌金作为老师的职业责任,经历开学第一天因为没闹钟而迟到的乌龙后,乌金很快投入到工作中。

面对没有黑板和纸笔的教学环境,乌金自己做了一块黑板,和孩子们一起书写他们的姓名。


因为鲁娜娜尚未与外界文明接轨,仍然保持着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乌金便让朋友寄来了牙刷牙膏,教孩子们如何保护牙齿。


乌金试图用最简单的单词教英文,孩子们却并不知道汽车为何物,他只好把“car”变成了“cow”。


然而,快乐的游戏和歌声并不能定格时间,远在天边的鲁娜娜每每入冬,就会被大雪覆盖,从春天走来的乌金老师,必须在冬天到来前做出自己的决定。

2

《教室里的一头牦牛》始终有两条线索在变化中不断发展。

第一条是乌金从城市来到偏远乡村的个体“变形记”。

对于普通城市人来说,手机电脑是工作的必备物件,但在鲁娜娜这个靠太阳能发电且无法稳定供电的地方来说,这些东西显然太奢侈了。


从乌金与两位向导奔赴鲁娜娜的路上就能看到一些微小的变化,一开始,他自顾自地戴着耳机走路,几乎不交流、不说话。

然而,当他偶然摘下耳机后,却被大自然的虫鸣鸟叫深深吸引,就此开始了不可自拔地融入。

在这里,他学会了如何用牦牛粪烧火,认识了用歌声供养万物的姑娘、想起了用木碗给自己盛饭的外婆,也一步步跳出了现代社会加注其身上的偏见与狭隘,最终和孩子们、村民们成为了意料之外的好朋友。


第二条是以乌金老师“变形记”为依托的,现代文明与游牧传统之间的触碰。

因为乌金不知道如何捡牛粪,村民们就送来一头名为布诺的牦牛,让他养在教室里。

于是,学习新知识的教室与游牧民族的草原混为一体,两种文明开始了奇异的融合。


事实上,这种不设边界的相处方式,一直贯穿电影始终。

从乌金来到鲁娜娜那天开始,热忱欢迎的全村人,就表达出了一种对知识与文明的渴望。


哪怕乌金最后选择离开,淳朴的村民们也无比感谢这位老师带来的改变。

因为他们相信,老师能看见未来,对于孩子们而言,接受教育也代表着整个村庄的未来。


当然,这种对话始终都是相互的。

第一重对话,是自然的感召,乌金在大好风光里看见了生命的广袤。

第二重对话,是音乐的感召,能歌善舞的游牧民族刚好与热爱音乐的乌金快乐合奏。

第三重对话,则是人的感召,真正让乌金解锁心灵的,正是他与每个人的相识与相处。

在乌金为鲁娜娜带来“新奇”的过程中,他也收获了纯粹世界对现代人的洗礼,以教育为纽带,成为了这里的一份子。


3

所谓“教室里的一头牦牛”,不仅是指乌金养在教室里的那头牦牛,其实也隐喻着乌金对于鲁娜娜的重要地位——游牧民族最珍贵的伙伴。

为了表达这种复杂的感情,《教室里的一头牦牛》以鲁娜娜村长创作的《牦牛圆满之歌》为依托,进行了淳朴自然的音乐诉说。


从乌金偶然在教室里听见、向村民学习到临别时村长亲自开口演唱,《牦牛圆满之歌》成为抽象情感的具体表达。

最令人感慨的是,《教室里的一头牦牛》并未像其他大团圆作品一样,通过一次心灵触碰就让乌金留在了鲁娜娜。

反而是几年后,已经在澳洲成为流浪歌手的乌金,面对酒吧里熙熙攘攘的人群,他自己突然唱起了《牦牛圆满之歌》,再次唤醒了曾经在鲁娜娜经历的心灵净化与遥远怀想。

正因如此,电影还有《不丹是教室》《鲁娜娜之歌》等其他译名。


尽管故事相对简单、叙事节奏缓慢,但摄影师出身的导演帕武·多杰通过《教室里的一头牦牛》反思的,是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面临的人才流失问题。

尤其是在发展落后的不丹,作为全世界最后一个开放电视和网络的国家,许多获得教育的年轻人都选择离开家乡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矛盾的是,不丹又是全世界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是“全球快乐国度排行榜”中排名最靠前的亚洲国家。

为了保护喜马拉雅山脉东段的自然环境,1974年才开放旅游业的不丹,甚至用高昂的最低旅游消费来对游客限流。


电影《教室里的一头牦牛》不止一次提及“幸福指数”,也恰恰真实展现了这种奇妙的对冲之感:受到现代观念熏陶的年轻人试图出走,去寻找普世价值上的富足与新鲜,而留守在不丹本土的人们则依靠强大而深远的传统观念,在物质匮乏的世界里提前获得了心灵的满足。

虽然乌金老师没有再回到鲁娜娜,但对这段旅程的回溯证明,在物质牵绊之外,每个人都可能在纯粹的世界里看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Moviebase


推 荐 阅 读

点击右下角「❉在看」表白巴塞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