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示范课程⑨ | 音乐文献阅读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 袁勤
「 写在前面的话 」
“一流城市孕育一流教育,一流教育成就一流城市”。上海大学率先开设了“大国方略”课程,被誉为“中国系列”课程的策源地。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持续发力,6年推出覆盖15个院系的15门思政类选修课。传大道,讲大势,“一院一大课”系列课程“点上开花”,带动更多专业课教师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结出育人硕果。学校先后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校”和“上海市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整体改革领航校”,入选上海市“三全育人”试点校。近期,学校着力推进本科生全员导师制,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每位教师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学校已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涌现出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继2019年3月首批1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成功结项,2020年12月31日,上海大学再度举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专业课)结项评审,16门示范课程依次作了微课展示(2门荣誉课程免检)。
2021年适逢建党百年,上海大学将建强建亮“红色传承”系列课程,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充分发挥示范课、领航课程作用,盘活资源,协同创新,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即日起,上海大学教务部将陆续推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介绍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做法。敬请关注!
上海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办公室
上海大学教务部
教师简介
袁勤,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曾获评上海大学优秀青年教师。
01
课程介绍
“音乐文献阅读”是2016年起为音乐学院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负责人为上海音乐学院袁勤副教授。5年来,袁老师的授课对象为音乐与舞蹈学、音乐学专业的本科生,累计500名学生。课程教学团队包括纪晔晔副教授、徐榕野老师和陈迪芸老师。
(1)本课程获批“上海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上海大学重点课程”。
(2)课程旨在通过对中外经典音乐文献的研读,提升学生理解和演绎中外经典艺术作品的能力,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魅力,感悟中华文化之精髓,引发学生对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02
课程特色与创新
(1)将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将专业技能学习、专业理论研究与思政建设结合。
(2)结合时事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加强中外经典音乐文献专题研读的比例,增强内容的实时性、实践性、专业性、趣味性。如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乐器以及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的书卷《敦煌曲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乐谱的年代来源的考证,对该乐谱的研究现状的梳理,对乐谱展开研究,在研读图谱及文本文献的基础上,力图还原古曲的原貌,并组织学生对该经典敦煌古乐作品的排演,还原有声的古代经典文献。在课外,带领学生参观东方乐器博物馆,研习敦煌古乐,对相关音乐学专家进行采访,并组织交流会分享心得体会。
(3)采用课堂研讨、艺术表演实践和线上教学互动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增加课程的实践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推动其专业学习和人格培养。
03
取得成效
(1)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学术规范,树立学术诚信。提升学生理解、演绎经典作品的能力,建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身体力行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
学生王同学
两次敦煌专题课程,给我的感觉都非常深刻。同学们带上乐器,从乐器形态到演奏方法,娓娓道来敦煌壁画中各类乐器的特征和发展。竹笛、琵琶、笙,打击乐,我们了解了敦煌音乐的编制,其中乐器色彩的分布非常奇妙。瑰丽的音乐,原来是这样演奏出来的。这样的壁画,这样的音乐,这样的美,我们应该好好传承并发扬光大。
(2)举行“敦煌之声 海派之韵”专题音乐会一场(2019年10月),两次小型分享会(2020年10月、11月)。
(3)录制课程专题“《诗经》中的音乐珍存”微课;10月、11月举办两次专题分享会;获评上海大学第二届课程思政微课大赛二等奖;入选2019年度上海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
回顾:国际金融 上海经济学院 尹应凯 | 费孝通学术思想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汪丹 | 法律职业伦理 上海大学法学院 文学国 | 水污染控制工程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陆永生 | 跨文化管理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 聂晶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上海大学法学院 颜士鹏 | 走进百姓生活——黄河流域写生实践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桑茂林 | 生化仪器分析实验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旭